中图公司—中外出版交流的一座桥梁

陈为江

<p class="ql-block">打造中外出版交流重要平台———记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的任职历程</p><p class="ql-block"> 中图公司原董事长兼总裁陈为江</p> <p class="ql-block">陈为江 男,民族汉,1934年2月出生于上海,中共党员,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52年考入清华大学机械系,1954年选派到前苏联哈尔科夫矿业学院机械系留学,1959年毕业回国后在洛阳矿山机器厂设计科工作。1963年调至一机部,长期从事援外设备的组织管理工作。1977年调至国家科委,曾任国家科委委员,国家遥感中心主任、国家科委新技术局总工程师。1984年到2000年任中国图书进出口总公司总经理兼党委书记、董事长兼总裁、名誉董事长。2000年到2006年任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常务副主席。</p> <p class="ql-block">1977年国家科委恢复成立,我首批调入到国家科委工作,负责组建国家遥感中心,参加全国科学大会,参加制订国家科技长远发展规划,积极参加亚洲各国之间科技合作,每年参加联合国和平利用外层空间委员会,使我国空间遥感技术得到迅速发展。在这工作顺利的美好时光,1984年8月国家科委领导找我谈话,要我去中国图书进出口总公司任总经理兼党委书记。</p> <p class="ql-block">1942年父亲和5个子女合影、左起:陈贤芳、陈贤慧、陈为江、陈为海、陈为濂、父亲</p> <p class="ql-block">1955年留苏同学参加节日活动。左1陈为江</p> <p class="ql-block">1971年中国冶金代表团访问阿尔巴尼亚。前排左7阿部长会议主席谢胡、左6中国冶金部副部长叶志强、左2陈为江</p> <p class="ql-block">1975年在一机部工作时参加李先念副总理接见阿尔巴尼亚政府代表团时合影。前排左3方毅部长、左5李先念副总理、左6阿尔巴尼亚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查尔查尼、左7冶金部部长陈绍崑;右1一机部副部长、右3外经部副部长韩宗正;二排左1陈为江、左2赵东宛。</p> <p class="ql-block">1981年参加在泰国曼谷举办的首届亚洲遥感会议上做国家报告</p> <p class="ql-block">1982年参加联合国和平利用外层空间委员会会议</p> <p class="ql-block">当国家科委领导告知任命后,我立即表示希望改变这项决定。理由是在科委创建国家遥感中心,经过7年的发展,业务蒸蒸日上,国际合作热火朝天,而图书进出口贸易,我一窍不通,因此很难完成此项重托。最后,科委领导答复是中图公司是一个大公司,对我国科技事业非常重要,要我服从分配,别无选择。</p> <p class="ql-block">公司旧貌 </p><p class="ql-block">中图公司是一个老公司,归国家科委领导,有2400多名员工,位于朝内大街九爷府大院,又名孚王府,是清朝时的古建筑,“文革”期间院里住了两百多户居民,是一个破旧不堪的大杂院。</p><p class="ql-block">到中国图书进出口总公司履新的第一天,是由国家科委新任主任宋健和副主任杨浚陪同上任与全体职工见面的。会议室破旧不堪,由于椅子少,台下职工有的坐着小板凳,有的坐在地板上,还有干脆站着。会场里人声嘈杂、秩序混乱,主席台上讲话的人连自己的声音都难以听清。我在长期从事国际科技合作的现代化工作环境,立即转到破旧大院工作,落差之大,就感到任务繁重。</p> <p class="ql-block">总经理和职能部门的办公室都是在后院平房,每间面积约10平方米,方砖地板,党政领导两人一间。会议室灯光昏暗,凳子是铁制长板凳。交通班车是运货的闷罐车,白天拉货,早晚接送员工,车厢内一团漆黑,大家乘车时就坐在地板上。有些员工住在院内的“夹皮沟”,厨房都是露天搭建在门外,用的是公共厕所和公共澡堂。一家一间的破旧平房,常年不见阳光,阴冷潮湿,夏天返潮屋内一股霉味,人住久了很容易得湿疹。中图公司是从事进出口的业务,但没有像样的外宾接待室,卫生间也极为简陋,都是采用水泥池子。</p> <p class="ql-block">中图公司所在地是在九爷府大院内办公</p> <p class="ql-block">这是公司员工的住处,位于九爷府的夹皮沟。</p> <p class="ql-block">这是九爷府后院,公司经理办公室的大门。</p> <p class="ql-block">中图公司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的重灾区,派性斗争十分剧烈。班子成员中相当一部分已经超龄,讨论问题时经常分成两派,很难取得统一意见,改革开放尚未迈开步伐,许多历史问题亟待解决。</p><p class="ql-block">1984年8月国家科委派驻工作组进行为期两周的调查研究,结论是对中图公司党政领导班子进行改组。国家科委决定任命新技术局总工程师陈为江任总经理兼党委书记,魏永和处长任副总经理兼党委副书记,老班子仅有一位副总经理留任外,其余职务都由公司年轻同事担任。</p> <p class="ql-block"> 规划公司发展蓝图</p><p class="ql-block">任职后的首要大事是制订发展规划。</p><p class="ql-block">我学的机械设计,十分注意各种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习惯系统性考虑问题。在短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就提出将中图公司建成集团总公司的蓝图。</p><p class="ql-block">我在公司新领导班子中学历是最高的,在清华和留苏等在三所大学学习共7年,在国际交往有一定经验,所以提出总公司组建国内外分公司,新建“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和中外合资出版社,形成组建集团公司的设想,以及创办国际音像和图书博览会大型交流活动和内部管理体制进行改革的举措,得到了班子全体成员的赞同,决定齐头并进抓紧落实。</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建立国外分支机构</p><p class="ql-block"> 图书进口是当时中图公司的主体业务,建立国外分公司对完善业务链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工作。1985年初,公司决定立即着手组建英国、德国和日本分公司。 经国家科委和财政部批准,中图公司申请到 100 万美元的外汇额度,派出英文水平较高的袁水仙、德文水平较高的宋晓红两位科长分别前往英国和德国筹建分公司。在英国培格曼出版公司(Pergamon) 和德国施普林格出版公司(Springer)的大力支持下,在英国伦敦选购了一幢独立二层办公楼和一幢住宅,在德国法兰克福购买了一幢500平方米的商住两用独栋别墅。 1986 年,两地前后完成注册,中图公司派遣工作人员并雇佣了当地员工后,中图英国分公司、中图德国分公司相继落成开业,许多海外同业朋友前来祝贺。</p> <p class="ql-block">方毅副总理在上世纪60-70年代长期担任对外经济联络部部长,我那时在一机部负责援外设备供应工作,联系非常密切。1977年方毅副总理兼任国家科委主任时,把我调至科委。我到公司任职后,方毅十分支持中图公司开展对外合作,多次接见国外出版公司的领导。</p> <p class="ql-block">此后,懂日语的段永萍科长被派往日本,在日本同业海外新闻普及株式会社(OCS)、东贩株式会社的大力支持下,由 OCS 提供办公用房,驻日代表处于 1988 年正式开业。我主持了开业典礼。中国驻日大使馆对此十分重视,时任驻日公使唐家璇先生和使馆多位官员出席,一百多位日本出版界朋友前来祝贺。</p> <p class="ql-block">1988年公司驻日办事处成立大会上致辞,右3是时任驻日大使馆公使级参赞唐家璇先生。</p> <p class="ql-block">中图美国分公司 1981 年就已成立,现又追加 100 万美元投资,把2000 多平方米的办公大楼整体买了下来,提升业务力量。苏联解体后,中图公司在莫斯科建立了分支机构。一个个驻外分公司,成为加强中图公司和外商联系的纽带。</p> <p class="ql-block">右2冯国雄</p> <p class="ql-block">1991 年,我主持了美国分公司成立 10 周年庆典,邀请到美国出版界近二百位朋友前来祝贺。著名的 John Wiley 出版公司总裁 Bradford Wiley 先生专程从外地赶到纽约前来致辞。联合国副秘书长冀朝铸先生、中国驻美国大使朱启祯先生、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大使金永健先生、中国驻纽约领事馆总领事张伟超大使专程前来祝贺。四位大使级官员同时出席,这在民间活动中很少见到。</p> <p class="ql-block">1991年在美国分公司成立10周年庆祝大会上合影。左起:金永健(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大使)、陈为江、朱启祯大使,张伟超(驻纽约总领馆总领事)夫妇。</p> <p class="ql-block">中图公司从国外进口书刊等产品,过去都走海运运输,时效性极差,从美国进口的报纸书刊经常要过两三个月才能看到。更麻烦的是当时进口书刊,是由外国出版社和书商分别通过邮政发货,邮寄的书刊容易丢失,损坏严重,到货完整率很低。完全无法适应国内用户对海外资料的需求。海外分公司成立后重塑了中图的进口业务环节。订货可以通过分公司在当地下订单,更容易争取到优惠价格。分公司可把书刊集中后统一发回国内,解决了丢货问题。与此同时,中图公司争取到民航总局的大力支持,空运费予以特别优惠,比当时通过邮局海运邮费还大幅度降低。从各国采用航空运输后,大幅加快了到发货的速度,香港、日本的书刊当天就可到达,欧美国家的在一周内也可运到。海外分支机构网络的建成,极大地提高了订到率和到货率,降低了成本,这项举措使公司在竞争中取得了明显的优势。</p> <p class="ql-block">组建国内分支机构</p><p class="ql-block"> 在建设海外分支机构网络的同时,中图公司也加快了国内的布局。当时 上海的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数量多,进口书刊需求量大,上海的合资企业发展也迅速,外国来华人员众多,进口业务潜力巨大。创建国内分公司,首选上海地区。</p><p class="ql-block">1985 年,中图上海公司是我到公司后率先开业。上海分公司业务飞速发展,到 1998 年陈为江离任时,上海分公司的年销售额超过 3 亿,利润 4000 万元。</p> <p class="ql-block">上海分公司成立20周年庆典会上在大蛋糕前合影</p> <p class="ql-block">中图广州公司的前身是中图总公司进口美国书刊的一个发行部,负责收到美国发来的海运集装箱后,进行分户包装转发给全国用户。1985 年改为空运后货物直达北京,广州公司的转运功能消失。广州分公司改为从事港台书刊的进口业务,很快又成立了深圳经营部和珠海经营部。</p> <p class="ql-block">1988 年,中图西安分公司成立。相较于东部地区,西安分公司原版外国书刊进口业务的发展比较缓慢,主要开展多种经营,从事外国书刊的地区发行、书刊出版和印刷业务。到 1998 年,西安分公司年利润也达到 2000 多万元。</p> <p class="ql-block">1988年西安分公司开业典礼招待会上致辞</p> <p class="ql-block">1993 年,中图深圳分公司由广州分公司的深圳经营部改组成立,直属中图总公司领导。 1995 年,中图大连分公司成立,为东北地区提供发行服务。</p> <p class="ql-block">陈为江、赵锦英与大连分公司同事合影。</p> <p class="ql-block">至此,中图公司完成了国内主要地区的布局。同时,公司在国内 44 个大中城市建立起脱离邮局的发行网络,与海外组建的能覆盖 109 个国家和地区的书刊进口体系对接,形成完整的出版物进口与发行系统,在全国拥有一万多家终端用户,年进口书报刊十万余种,为全国各省市外文书店和科研、教育机构以及广大读者提供优质服务。</p> <p class="ql-block">开展出版业务</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尽管中图公司的书刊进口业务已经牢牢占据了国内市场的主要份额,但随着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外币对人民币大幅升值,同时国外书刊价格也逐年快速上涨,造成进口书刊在国内的销售价猛涨,书刊进出口业务的发展潜力降低。根据公司长远发展规划,确定以出版作为新的业务发展重点。1986 年,经国家科委和国家出版局批准,中图公司成立了世界图书出版公司,主要业务是购买海外版权,重印和翻译科技、经济、管理类图书和各种工具书。公司为增强编辑力量和稿源,在北京,上海、广州、西安设立编辑室。1991 年,经新闻出版署批准,世界图书出版公司成立北京、上海、西安、广州四个分公司开展出版业务,这是当时中国唯一一家有跨地域经营的出版社。公司十分重视新兴的出版业务,在人、财、物各方面全力支持,在全国各地引进出版人才,使领导班子年富力强,朝气蓬勃。世图公司的管理模式也因地制宜,独具一格,各地分公司的行政管理由中图所在的分公司领导,业务工作由世图总公司统一管理。这个灵活的模式给世图注入了活力。 由于背靠中图公司,世图公司可以充分利用中图公司与国外出版社良好的合作关系,所需外汇还可从中图公司外汇额度中列支,购买国外版权比较方便,使出版业务发展的十分迅速。</p> <p class="ql-block">与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同事合影</p> <p class="ql-block">左起:焦国瑛、阎晓宏、陈为江、聂震宁、严文江、李峰。</p> <p class="ql-block">世图公司在中图公司老朋友格鲁斯曼(Grossmann)先生帮助下,获得德国施普 林格出版公司(Springer)经典教材《数学研究生丛书》的授权;英国朗文(Longman)出版公司的《新概念英语》是引进国内的第一套外语教材图书,年销售额近亿元;在著名科学家钱学森院士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世图公司购买了英国麦克米伦公司(Macmillan)出版的《自然》(Nature)杂志的版权,这是国际公认的权威学术刊物;经中图公司牵线搭桥,苏联允许世图公司重印该国 230 种期刊以及各类图书,并免征 3 年版税。 1996 年,世图公司成立 10 周年时,已成为购买外国版权在国内出版品种最多的出版社,共签订了2500多种书刊版权贸易协议,在国际出版界有一定知名度,成为中图公司的重要支柱之一。</p> <p class="ql-block">与德国Springer出版公司国际总裁Grossmann先生亲切交谈</p> <p class="ql-block">在世图公司茁壮成长的同时,1988 年,经国家科委和新闻出版署批准,我与严文江副总经理在访问英国期间,与英国培格曼出版公司(Pergamon)总裁马克斯韦尔(Maxwell)先生签订协议,双方合资在北京建立万国学术出版社,时任中国驻英大使冀朝铸出席了签字仪式。万国学术出版社由陈为江担任董事长,严文江任总经理,专门出版中国专家、学者撰写的学术著作,以英文版为主,由英国合资方负责向全世界销售。这在当时是新中国成立后唯一批准成立的中外合资出版社。</p> <p class="ql-block">1988年在伦敦签署成立中英合资“万国学术出版社”时合影。左起:Anna moon、陈为江、Maxwell总裁、冀朝铸大使。</p> <p class="ql-block">创办北京国际音像博览会 </p><p class="ql-block"> 音像制品进口业务是中图公司发展的一个重要机遇。1985 年经广电部提议并报国务院批准,授权中图公司独家批量进口海外音像制品,在国内公开销售。最初先进口古典音像制品,如卡拉扬指挥的交响乐、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一经推出就受到热烈欢迎,销售量增长很快。随后开展优秀的流行音乐制品引入中国大陆,邓丽君、汪明荃、齐秦、张学友、谭咏麟、徐小凤、苏芮、龙飘飘等等一大批港台、新加坡歌手的作品进入市场,《万水千山总是情》、《狼》、《大约在冬季》等脍炙人口的流行音乐作品广为传唱,人民大众非常喜爱,在全国掀起了海外音乐和歌曲的热潮,极大地丰富广大人民文化生活,提高中国音乐的创作和欣赏水平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产品形式也从磁带逐 渐发展到 CD、LD、VCD、DVD,高峰时每年原版进口音像制品的销售额近亿元。</p> <p class="ql-block">陈为江与负责音像制品进口的赵惠媛、李之召合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第一届展销会就引来了国际著名的宝丽金、华纳、百代、BMG 以及众多的香港出版公司参展,获得开门红。此项展览从小到大,展出品种逐届增多,展品形式从音乐制品到电子出版物和多媒体等。为了促进文化交流,推动音乐音像制品贸易和版权贸易,经上级批准,中图公司从 1985 年起开始举办两年一届的外国音乐音像制品展销会,这个展销会后来逐步扩展内容,发展为北京国际音像博览会。</p> <p class="ql-block">首届外国音像制品展销会开幕式上致辞</p> <p class="ql-block">1989年李瑞环参观北京音像博览会博览会</p> <p class="ql-block">与香港新民主出版社公司总经理吴静怡合影</p> <p class="ql-block">歌唱家彭丽媛参加北京国际音像博览会</p> <p class="ql-block">与著名歌星苏芮合影</p> <p class="ql-block">与马来西亚著名歌星龙飘飘(左4)合影</p> <p class="ql-block">与著名歌星童安格合影</p> <p class="ql-block">与著名指挥家李德伦合影</p> <p class="ql-block">与著名指挥家严良堃合影</p> <p class="ql-block">与著名指挥家陈佐湟合影</p> <p class="ql-block">与著名指挥家郑小瑛合影。左起:陈为江、郑小瑛、沈治、著名作曲家吴祖强。</p> <p class="ql-block">与著名歌唱家王昆合影</p> <p class="ql-block">中图公司同事与乔羽(前排左4)全家合影,陈昊苏(前排左3)会长作陪。</p> <p class="ql-block">与香港新民主出版社公司总经理吴静怡合影</p> <p class="ql-block">北京国际音像博览会招展团在香港合影</p> <p class="ql-block">到 1997 年第七届展会时,经中图公司建议,北京国际音像博览会改由新闻出版署、广电部、文化部、北京市人民政府和国家科委联合主办,由中图公司承办,使展会的层次得到进一步提高。为数众多的中央和各部委领导如李岚清、李铁映、费孝通、徐惟诚、徐冠华、龚心瀚、于友先、孟晓驷、林文漪等都主持和出席过音像博览会的多项活动。国内著名指挥家李德伦、陈佐湟、严良堃、郑小瑛、卞祖善,著名作曲家吴祖强,著名歌唱家王昆、李双江、彭丽媛以及海外著名的流行音乐歌手苏芮、龙飘飘、童安格等,他们都是展会上中外音乐文化交流和合作的积极推动者和直接参与者。</p> <p class="ql-block">国家领导人李瑞环、宋健参加北京国际音像博览会</p> <p class="ql-block">时任中宣部部长王忍之参观音像博览会</p> <p class="ql-block">创办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 </p><p class="ql-block">中图公司为了方便用户选购国外图书,每年组织十几次小型外国专业图书展销会。使工作人员非常疲惫,全国各地图书馆采编人员也应接不暇。1985 年初我提出在北京举办图书博览会的倡议,得到国家科委和外交部同意,两部委又于 1985 年 4 月 19 日向国务院提交了“关于举办 1986 年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的请示”。经国务院批准后,中图公司立即着手 BIBF 的各项筹备工作。</p> <p class="ql-block">当时办理大型国际活动问题很多。交通还不发达,国外来宾住宿接待能力有限,国际机票和国内火车票很难订到,展览场地屈指可数,外宾来华签证需要部级机关向外交部申请签发。为了落实各方面工作,1985 年 12 月,国家科委又向国务院提出了 BIBF 组委会成员的请示,拟请李鹏副总理任名誉主任,国家科委一位领导任主任,文化部、北京市人民政府、国家出版局和中图公司各出一位主要领导任副主任,并请外交部、财政部、海关总署、北京市民航局、北京市铁路局等一位负责人参加组委会的工作。此方案获得万里副总理批准同意。</p> <p class="ql-block">组委会成员也确定下来,首届BIBF组委会由李鹏副总理任名誉主任,国家科委副主任吴明瑜为主任,文化部副部长刘德有、北京市副市长陈昊苏、国家出版局副局长刘杲和陈为江为副主任。全国人大科教文卫委员会、国家科委、国家教委、文化部、中国科协和中国国际贸促会为赞助单位。</p><p class="ql-block">为了筹备 BIBF,结合筹建中图国外分公司,我在一年内马不停蹄地对英国、美国、德国、荷兰、日本进行了访问,广泛宣传,积极动员国外出版社前来参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p> <p class="ql-block">1986 年 9 月,首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在北京展览馆顺利开幕。三十多个国家 的著名出版公司和出版集团前来参展,来华外宾规格很高。党中央和国务院对 BIBF 十分重视,李鹏副总理,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周谷城、严济慈,国务委员宋健, 全国政协副主席王光英和各有关部门领导出席了开幕式。李鹏副总理等主要领导还在人民大会堂接见了各国主要来宾,并亲自主持了一千多人参加的盛大宴会。全国各地图书馆、高等院校的采编人员和广大知识精英前来参观和采购,图书进口业务有了明显增长。国际出版界在北京史无前例的一次盛会,取得了圆满成功,各大新闻媒体对首届 BIBF 都做了大量报道,中国集邮总公司发行了“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纪念邮资封”。BIBF 被评为 1986 年中国出版界十大事件之首。</p> <p class="ql-block">李鹏副总理在人民大会堂接见各国出版界领导时合影。前排在座右起:人大副委员长严济慈、周谷城、李鹏副总理。</p> <p class="ql-block">首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主席台。左起:朱丽兰、吴明瑜、武衡、宋健国务委员、李鹏副总理、严济慈副委员长、周谷城副委员长、王光英政协副主席。</p> <p class="ql-block">1986 年,中国的出版业还比较薄弱,全国只有 424 家出版社,每年仅有 4 万种新书,当时国内出版社与国外的交流很少,中国尚未颁布《著作权法》,中外版权贸易更是凤毛麟角。这种情况下,首届 BIBF 只能以国际著名出版公司为主要参展商,设有 266 个展台,而国内出版社只有 66 个展台。众多国内出版社主要是派人前来参观学习,国内外图书同台展出,差距一目了然,当时国内图书用纸和装帧质量都还较差,很多书都是小开本,有的书放在展台站不稳。</p> <p class="ql-block">经过前几届展会的交流,国内出版社的参展摊位逐届增多,图书质量和装帧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中外出版界的交流在不断加强。为了进一步做大 BIBF,经过公司反复考虑,提出了改变 BIBF 组织领导结构,提高 BIBF 办展规格的方案。1996 年,经请示国家科委同意和有关部门批准,BIBF 从由中图公司主办,改由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出版署、国家科委、文化部和北京市人 民政府等多个部门联合主办,中图公司承办。博览会组委会主任改由新闻出版署署长担任。这一升格与变动,使 BIBF 从企业行为提升到中国政府组织的开展中外出版交流和合作的重要平台,从此 BIBF 搭起了一座沟通东西方文化的金桥。 </p> <p class="ql-block">在新闻出版署等部门强有力地领导下,动员中央各部委各单位所属的出版社积极参与,各省市新闻出版局统一组织当地出版单位整体展出。BIBF 的国内参展规模由首届的 66 个展台增长到 1996 年第六届 296 个、2000 年第八届 618 个展台,超过了国外出版公司的参展规模,展览总面积达 2.6 万平方米。与此同时,国内参展单位十分重视自版图书的印装水平和内容质量,展台的装修也越来越精致,BIBF 成为展示中国出版成就的著名品牌,也是加强中外国际出版交流的重要场所。</p> <p class="ql-block">国务委员宋健出席第5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国务委员宋健、赵东宛、朱丽兰、宋木文、于友先、桂晓风等多位部长出席。</p> <p class="ql-block">国家科委副主任郭树言在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致辞。国务委员宋健、钱学森、周培源院长等领导出席。</p> <p class="ql-block">博览会在人大会堂举办招待会合影。左起:梁建瑞、人民出版社总编辑辛广伟、陈为江、刘志华、朱朝旭。</p> <p class="ql-block">从 1990 年中国颁布了《著作权法》开始,出版物的版权保护在国内开始受到重视,中外版权贸易取得了迅速发展。自 1998 年第七届 BIBF 开始,版权贸易十分活跃,交易数量从首届的 98 项增长到 2000 年的 8000 项,版权贸易一跃成为中外出版界在博览会的主要业务,使 BIBF 从以进口图书为主演变为进出口图书和版权贸易并重。经过中图公司多年的努力,BIBF 在对外文化交流方面起到了桥梁和纽带的作用,直接促进了中国出版规模和水平的提升,对中国科技、经济、文化的发展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1998年第7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在人大会堂举行招待会上合影。左起:刘杲、杨正泉、宋木文、于友先、日本东贩上泷博正社长、杨牧之、陈为江。</p> <p class="ql-block">公司老同事参加博览会合影</p> <p class="ql-block">美国兰登出版公司国际总裁参加博览会</p> <p class="ql-block">美国驻华大使参观博览会</p> <p class="ql-block">英国文化委员会参加博览会</p> <p class="ql-block">英国Perramon 出版公司Snyder 和Anna moon伉俪是中图公司的老朋友</p> <p class="ql-block">英国朗文出版公司总裁Kann女士在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期间举办招待会</p> <p class="ql-block">英国贸易部长参观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p> <p class="ql-block">与国际著名出版集团Person总裁合影。左起:香港联合出版集团董事长李祖泽、朗文亚洲总裁沈维贤、陈为江、Person集团总裁。</p> <p class="ql-block">组织海外书展 </p><p class="ql-block">为了加强国际交流,扩大中国出版物在国际上的影响,新闻出版署组织全国出版社参加在各国举办的重要国际书展。由于中图公司成功举办了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在海外又有众多分公司,与国外出版界联系广泛,新闻出版署把一些重要的国际书展参展活动委托中图公司组织承办。 </p> <p class="ql-block">1993 年,经文化部和新闻出版署批准,由陈为江担任团长、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局长徐福生任副团长,两人率中国代表团一百一十多人,在荷兰鹿特丹举办了中国文化节。代表团的组织和文化节的各项展览业务工作均由中图上海分公司负责。代表团成员中有二十多位局级干部,这是当时中国在国外举办的规模最大的书展。</p> <p class="ql-block">1993年在鹿特丹举办中国文化节上合影。左2徐福生、右2秦扶一。</p> <p class="ql-block">1993年在荷兰鹿特丹举办中国文化节,与上海分公司许建刚合影。</p> <p class="ql-block">1993年在鹿特丹中国文化节招待会上致欢迎词</p> <p class="ql-block">1994 年,中国以主宾国身份参加日内瓦国际书展,新闻出版署副署长谢宏任名誉团长,陈为江任团长,新闻出版署外事司司长杨德炎任副团长,率领八十多人的代表团参展。中国馆面积有 400 平方米,设在展区中央,展馆设计既具有中国特色,又美观大方,是整个国际书展的亮点。这是中国图书首次在国际书展上大规模亮相,日内瓦市市长亲自设宴招待中国代表团,各国出版商和瑞士各界人士踊跃前来参观和购买中国图书等文化产品。中图公司组织的两项海外重大活动相继成功,获得了新闻出版署和国内出版社的认可。</p> <p class="ql-block">1994年中国以主宾国参加日内瓦国际书展。左起:新闻出版署杨德炎司长、陈为江、国家科委王绍祺司长。</p> <p class="ql-block">1994年日内瓦国际书展的中国展台大门与仪仗队合影。</p> <p class="ql-block">从 1995 年起,新闻出版署每年把伦敦国际书展、日内瓦书展、美国 BEA 国际书展、匈牙利国际书展、开罗国际书展、法国戛纳电子展、美国 E3 电子展等众多展览的参展组织工作交由中图公司承办。德国法兰克福国际书展是最大的国际书展,中国代表团人员数以百计,新闻出版署也多次委托陈为江担任中国代表团团长,带团参展。中图公司带团出访,广交各国朋友,加强了与各国出版界的联系。</p> <p class="ql-block">中外出版界在合作中结成深厚友谊 </p><p class="ql-block"> 由于中图公司定期举办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组织海外书展以及图书进出口贸易的迅速发展,使中图公司与海外出版界交流日益增多,从而结成了深厚友情。</p><p class="ql-block">中图公司是进出口公司,加强国际合作对于公司的发展特别重要。我在上世纪 50 年代曾在苏联留学 5 年,毕业回国后也长期从事涉外业务,与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进行过广泛交流与合作,在国际合作方面已经积累了一些经验。</p> <p class="ql-block">在APEC科技部长会场合影。左起:国家科委对外司司长王紹祺、秘书长林泉、副主任惠永正、陈为江。</p> <p class="ql-block">国家科委委托中图公司承办APEC科技部长会议的会务工作。</p> <p class="ql-block">国家领导人江泽民、宋健参加APEC科技部长会议。后排中陈为江、右边国家科委王绍祺司长。</p> <p class="ql-block">主持中图公司工作后,我十分重视与美国、欧洲、日本等地各著名出版公司的合作。美国的约翰兄弟公司(Brother John)、麦格罗•希尔公司(McGraw-Hill),英国的培格曼公司(Pergamon)、麦克米伦公司(Macmillan),荷兰的爱思唯尔公司(Elsevier)、 克鲁维尔公司(Kluwer),德国的施普林格公司(Springer)等诸多大出版公司都是中图公司进口的重要伙伴。我与这些公司的历任总裁经常见面,可以用英语直接交流,洽谈合作,长期以来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我们组织的各种活动他们都愿意参加,在贸易上也一直给予中图公司最优惠的待遇。</p> <p class="ql-block">德国施普林格出版公司总裁葛茨博士(Dr.Gotze)是大出版家,从 20 世纪 50 年 代起就担任公司总裁,经过他半个世纪的奋斗,施普林格公司成为国际一流的科技出版集团公司。我上任后不久他到中图公司访问,一见如故,谈得十分高兴,主动提出给中图公司进口图书给于 38% 的折扣,在全世界独一无二。我与他几乎每年都见面,他来京时经常委托我与他相识的方毅副总理、宋健国务委员以及著名科学家相聚。每次我去德国他都亲自开车陪我访问,高规格宴请,他的夫人和儿子也很愿意与我交往。 葛茨博士 80 岁寿辰时在法兰克福举办了宴会,邀请了世界各国著名的一百多位院士、科学家出席,他们都是学科权威和著名作者,我是宴会上唯一来自亚洲的嘉宾。</p> <p class="ql-block">1990年与德国Springer总裁Gotze 父子合影</p> <p class="ql-block">1993年与Springer总裁Gotze先生合影</p> <p class="ql-block">与德国Springer 总裁Dr.Gotze 夫人合影</p> <p class="ql-block">美国的约翰威立出版公司(John Wiley)是一个著名的家族公司,第五代总裁 Bradford Wiley 在国际上有着很高的知名度,受到各国出版界的尊敬。他对中国十分友好,早在 20 世纪 70 年代末就率领美国出版代表团访问过中国。我与 Wiley 先生相 识在 1985 年,两人非常谈得来。每当我赴美国访问,他热情邀我到纽约宏伟的总部大楼座谈,专门介绍在总部主持工作的子女与我相识,以便双方的友好关系一代代传下去。他的夫人也很喜欢中国,两人经常相伴前来中国,直至他们年龄高达八十多岁时还常常来访。</p> <p class="ql-block">与美国Wiley总裁夫妇合影</p> <p class="ql-block">宋健国务委员会见Wiley 公司第6代董事长</p> <p class="ql-block">与法兰克福国际图书博览会总经理合影</p> <p class="ql-block">日本东贩、日贩株式会社是日本最大的两个发行商,每年销售额都近百亿美元,尽管他们与中国的贸易量很小,仅占其万分之几,但是为了加强中日出版界的友谊和合作,这两大公司积极组织日本出版界领导到中国参加历届的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特别是东贩前后两任社长远藤健一先生和上泷博正先生,他们会同东方书店老社长福岛正和先生,多年来一直组织日本出版界近三十位出版巨头集体前来参展,提高了 BIBF 的层次。我每次赴日访问,都得到了日本东贩和日贩两大公司的热情接待,参观他们现代化的设施,学习他们先进的管理经验。</p> <p class="ql-block">宋健国务委员与东贩上泷社长在人大会堂招待会上亲切交谈。宋健国务委员大力支持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出席了从首届开始到第9届所有博览会的开幕式和招待会。</p> <p class="ql-block">日本东贩会长远藤健一和社长上泷博正在钓鱼台宴请中图公司领导</p> <p class="ql-block">日贩五十岚一郎社长等领导会见中图公司代表团</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中图公司与日贩两位领导签署合作协议</p> <p class="ql-block">与日本东贩遠藤健一社长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日本OCS总经理宴请时合影</p> <p class="ql-block">与日本讲谈社社长野间合影</p> <p class="ql-block">与日本朝倉书局董事长夫妇合影</p> <p class="ql-block">在日本公司中,日本海外新闻普及株式会社(日本 OCS)与中图公司的贸易额最大,三十多年来一直委托中图公司独家经办在华业务,年最高贸易额达到四五千万元。</p> <p class="ql-block">英国培格曼公司总裁罗伯特•马克斯韦尔(Maxwell)先生是国际上著名的出版家,出版过许多国家首脑的传记、文选,他和邓小平同志会过面,《邓小平文选》英文版也由他们出版。我每次访问英国,都在家里设宴款待,夫人和子女对我也十分熟悉。Maxwell先生的家位于牛津,富丽堂皇,是一座老的宫殿,大草坪上停放着私人直升机,夫人原籍法国,气质不凡。1994 年他 65 岁生日时,在牛津家里的草坪上搭建了一个临时的五星级豪华宴会厅举行生日晚宴,能容纳 1000 人聚会,由皇家乐队现场演出, 我是他邀请的唯一中国嘉宾。双方为了加强合作,我们两家公司合资在北京成立了万国学术出版社,在中国出版英文版学术图书,通过他们向国外发行。</p> <p class="ql-block">与Maxwell董事长交换协议文本</p> <p class="ql-block">上述与西方出版大国出版界领导人深情厚谊的实例,让我感慨万千。国内出版界人士都知道,施普林格、约翰威立公司、东贩、日贩都是国际出版和发行巨头,年贸易额达数十亿美元,与中国的贸易额都是千分甚至万分之几,实在微不足道。但是他们对中国改革开放十分欣赏,以十分喜悦的心情看着中图公司的飞速发展,珍视我与他们在长期合作中结成的深情厚谊,双方都把每次的会见作为人生道路上重要旅程。威立董事长、葛茨博士、远藤社长、福岛社长都是长者,他们离世前不久都到中图公司与我相聚。这几位领导去世后其公司都及时告我,我也一定当即写悼文赶上在追悼会张贴。众多海外挚友的亲切形象经常涌现我的脑海里,一直铭记在心。</p> <p class="ql-block">开展两岸出版交流 </p><p class="ql-block">1988 年,第二届 BIBF 上出现了台湾出版人士的身影。当时台湾当局对台湾居民访问大陆还未解禁,台湾出版界人士是冒着风险,绕道东京才来到北京参加博览会。我热情接待台湾同胞,组织他们参观,商谈出版合作,从而与台湾出版界结下了友谊。 1990 年,台湾出版界参加第三届 BIBF,受到了大陆同业和广大读者的热烈欢迎。国家科委主任宋健以及出版主管部门领导纷纷来到台湾展台与台湾出版界领导见面。1993 年初,我应台湾华一书局邱志贤总经理邀请访问了台湾。这是大陆出版界人士首次访台。参加了远流出版公司举办的柏杨先生编写的《资治通鉴》(白话文版)首发式,与莅会的蒋纬国先生见了面。《联合报》董事长王惕吾老先生设宴招待,介绍他与子女及所属八大报社的领导相识。在参观中国时报、光复书局、新学友、华一书局等众多的出版单位和书店时,台湾出版业所取得的成就,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p> <p class="ql-block">与邀请我首次访台邀请人邱志贤夫妇合影</p> <p class="ql-block">1993年在台北远流出版公司参加柏杨先生《资治通鉴》首发式时与蒋纬国先生相识。前排右1柏杨先生、右3陈为江、右4蒋纬国先生。</p> <p class="ql-block">左起:台湾海基会副秘书长李庆平、台湾中央图书馆馆长曾济群、陈为江。</p> <p class="ql-block">随后的 5 月,以中宣部出版局局长许力以为首的大陆出版代表团访问了台湾,双方签订了两岸各为对方举办书展的协议。1993 年在北京举办的台湾书展,是由中国图书进出口总公司出资无偿承办。书展由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和台湾图书出版事业协会联合主办,中图公司投入了一百多万元资金和大量人力,于 11 月在中国国际贸易中心举办了台湾书展。国台办主任唐树备、新闻出版署署长宋木文、副署长刘杲、中宣部出版局局长许力以、国家科委合作司司长王绍祺等领导与台湾图书出版事业协会理事长黄肇衡、武奎煜、陈恩泉等人士出席了开幕式。书展共设了 100 个展台,展出了 2 万余种台湾图书。书展结束后由台方将展出图书全部赠送给北京大学图书馆,书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功。</p> <p class="ql-block">1994 年,由中国书刊业发行协会主办、中图公司承办的首届大陆书展在台北中央图书馆举行。大陆参展代表团由新闻出版署刘杲副署长任顾问,陈为江任团长,共99人。代表团先到香港,再乘机赴台北。到了桃园机场入境手续非常简便,受到了台湾出版界的热烈欢迎。这次书展展出了 21 个省市 181 家出版社的 1.7 万余种图书,展览在台湾取得轰动效应。台湾图书出版事业协会专门举办了两岸出版之夜联欢会,两岸出版界同业同台合唱,气氛十分热烈,立即拉近了隔阂四十多年的感情距离。台湾海基会、中华文化复兴运动总会、新闻局等单位领导都热情接见了代表团。短短几天里,两岸出版界频繁沟通、约见会谈、商讨合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两个书展首次实现了两岸出版界的双向交流,为今后两岸大规模出版交流拉开了序幕。</p> <p class="ql-block">1994年与刘杲副署长在香港参加联合出版集团宴请时合影</p> <p class="ql-block">右侧带花环的是刘杲副署长</p> <p class="ql-block">左起:刘杲、陈为江、焦仁和、李庆平、黄肇衡。</p> <p class="ql-block">1994年大陆书展团访问台湾中华文化复兴运动总会</p> <p class="ql-block">左起:台湾黎明出版公司张董事长、陈为江、台湾出版协会理事长武奎煜。</p> <p class="ql-block">大陆书展代表团在台北圆山饭店举行大型答谢宴会时致辞</p> <p class="ql-block">大陆书展代表团将全部展书赠送给台北中央图书馆。</p> <p class="ql-block">我在中图公司任职期间 4 次访台,多次受到海基会副董事长焦仁和先生、副秘书长李庆平先生等人士接见。历届台湾出版事业协会理事长黄肇衡、武奎煜、杨荣川、宋定西、陈恩泉都积极组织两岸交流,特别是陈恩泉先生,二十多年来全心致力于两岸交流,是推动两岸出版合作的一位功臣。两岸出版界的合作日益增多,台湾每年参加 BIBF 等展会和交流活动的人员数以千计,大陆人士赴台手续复杂,每年也有二三百人之多。合作方式也多种多样。在两岸出版界努力下,大陆对台版权输出占当时输出总量的七到八成,不少是大部头的丛套书,如《中国美术全集》(六十卷)、 《中国大百科全书》(五十卷)、《中国古建筑大全》(十卷)等。图书和版权贸易成为两岸出版交流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p> <p class="ql-block">中图公司代表团访问台湾世界书局阎初董事长。左起:陈恩泉、武奎煜、阎初、陈为江、严文江、齐心智。</p> <p class="ql-block">与台湾晓園出版社社长游鳳珠、王华合影。</p> <p class="ql-block">2005年在上海时合影。左起:刘丽霞、陈为江、陈恩泉、许建刚。</p> <p class="ql-block">台湾出版事业协会老会长宋定西先生(左4)每年来京宴请大陆出版界挚友。左起:乔还田、刘丽霞、吴军、宋定西、郭秀珊、陈为江、王华</p> <p class="ql-block">对台办副主任王在希接见两岸出版协会领导。左起:陈恩泉、宋定西、王在希、于友先、陈为江。</p> <p class="ql-block">柳斌杰理事长与台湾世界书局董事长阎初。左起:吴江江、阎初、柳斌杰、陈为江、王华。</p> <p class="ql-block">2008年两岸出版界在20周年庆典会上合影。左起:王承惠、黄国荣、陈为江、陈恩泉、谢明清、李锡东。</p> <p class="ql-block">两岸交流30周年庆典活动合影。左起:宋定西、陈为江、陈恩泉、吴江江。</p> <p class="ql-block">与香港的出版交流</p><p class="ql-block">中图公司在香港最重要的合作伙伴是香港联合出版公司及其所属的新民主出版社有限公司。联合出版公司历届董事长和总裁李祖泽、赵斌、陈万雄等十分重视与中图公司的合作。中图公司二十多年来委派了五位干部借调到其所属的新民主出版社任总经理,并在业务上给予大力支持。新民主出版社是公司进口海外音像制品的主要经办单位,并长期主动承担中图公司在香港的代表处和接待站的职能,义务帮助接待中图公司赴港的同事和客户,特别是马汉生、吴静怡两位担任总经理主持工作期间达到了顶峰,每年接待中图总公司的全国各地客户数以百计。</p> <p class="ql-block">与香港出版界合影。左2:香港朗文出版公司总裁沈维贤、左3:香港联合出版集团董事长李祖泽。</p> <p class="ql-block">香港的广彙贸易公司安浩总经理、大华贸易公司梁文耀总经理、黄氏公司黄若梦总经理、香港朗文公司沈维贤总经理等均与中图公司有着长期的良好贸易合作关系,领导间相互往来,关系十分友好。</p> <p class="ql-block">与香港广彙公司安浩(右3)总经理合影。</p> <p class="ql-block">与香港新民主出版公司同事参加中图公司新大楼开业典礼时合影</p> <p class="ql-block">与香港大华贸易公司梁文耀总经理夫妇合影</p> <p class="ql-block">与香港大华贸易公司总经理梁文耀合影</p> <p class="ql-block">与香港黄总合影</p> <p class="ql-block">与香港大华贸易公司总经理李久长合影</p> <p class="ql-block">与香港联合出版集团领导合影。左起:赵锦英、李祖泽、陈为江、陈万雄、马汉生。</p> <p class="ql-block">与香港好友合影。左起:陈为江、黄若梦、司学昆、沈治、廖则颐、缪鑫正。</p> <p class="ql-block">公司内部的管理制度的重大改革</p><p class="ql-block">中图公司在很短时间建设国内外分公司和出版公司,大力发展图书进出口贸易,广泛开展国内外各方面合作与交流,这是与公司内部体制改革和引入现代化企业管理完全分不开的。 1985初,公司向财政部说明进口书刊对提高我国科技水平的重要性,建议取消书刊进口所需的外汇分配制度,将外汇统一批给中图公司,其额度根据需要敞开供应,这项重大改革得到了财政部批准,使公司进口贸易量迅速提高。</p> <p class="ql-block">公司的另一项重大改革是1985年就向国家科委申请改事业为企业,极大地扩大企业的自主权。改为企业后,中图公司干部任免制度发生很大变化,国家科委只任命中图总公司的领导班子,其余各级干部均由公司自己任命。同时,国家科委只审批公司的工资总额,内部分配由中图公司自主决定,这一改革,给公司释放出无穷活力,极大地提高全体干部和员工的积极性。公司成立职代会和工会,每年召开职代会,公司领导报告年度工作总结,审批财务收支情况,福利由职代会自主决定。</p> <p class="ql-block">由于公司原有员工文化水平很低,高中和初中学历各占三分之一。公司除在上海开办培训班外,号召职工通过各种渠道脱产或半脱产学习,工资照发。此外还商请国外出版公司进行实习和培训。公司自主建立工资制度,奖金向有贡献人员倾斜。为了使公司的各项工作有章可循,建立起各种财务审批制度和程序,从严把关,堵塞漏洞,从而确保了中图公司长期直到现在没有出现经济问题。</p> <p class="ql-block">由于公司每年进口书刊的品种10多万种,涉及100多个国家,用户数以千计,过去用人工建卡管理效率低下。为了提高效率,公司引入计算机管理,1987年就向国家科委申请到 100 万美元外汇,购置了 IBM-4381 计算机和 70 多台微机,派出人员出国培训,实现了进口书刊业务编目、收订、发行的计算机管理,把工作人员从原来繁重的手工劳动中解放出来,加快了单据流转,提高了准确性,增强了服务能力。这项应用当时是 IBM-4381 计算机在中国业务应用中最好的范例。</p> <p class="ql-block">实现企业集团化。随着中图公司的业务不断扩张,大力开拓中国书刊的出口业务等举措,中图公司旗下已有三十多个独立核算,经营良好的经济实体。1996 年经国家科委批准,中图公司变更为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在当时国内出版界是独一无二。成立中图集团后,实行董事会管理机制,陈为江任董事长兼总裁,赵锦英任副董事长兼党委书记,严文江任副董事长兼总经理。国家科委副主任惠永正还专门出席了中图集团公司第一次董事会。</p> <p class="ql-block">左起:朱兴晔、汪爱云、秦扶一、赵惠媛、严文江、陈为江、赵锦英、杨继先、蔡文水、谭伦才。</p> <p class="ql-block">1996年国家科委副主任惠永正在中图公司董事会成立招待会上祝酒辞,朱丽兰部长出席。</p> <p class="ql-block">中图公司与分公司领导班子成员合影</p> <p class="ql-block">改变中图公司形象 创造巨额企业财富。</p><p class="ql-block"> 中图公司在发展中创造出巨额的企业财富。到 1998 年,中图公司的各项经济指标与 1984 年我上任时相比,都有了极为显著的提升:年销售额从 1.4 亿元增长到 10 亿元,年利润从 1700 万元增长到近 2 亿元。到 1998 年时,中图公司各种形式的现金结余近 8 亿元,当年利息收入 3200 万元。</p> <p class="ql-block">从任中图公司总经理开始,我就在努力改善办公条件、改变公司形象,决定建设中图公司的现代化办公大楼。 1984 年年底,国家科委把所属幼儿园的场地划给中图公司作为建设用地,但比较麻烦的要求是,要在保证幼儿园入托不中断的前提下,建起办公大楼、职工宿舍和新幼儿园。公司决定先在空地建一个临时幼儿园,保证入托不间断;然后盖一栋 14 层高、有 100 多套房的职工宿舍楼和 4000 平方米的新幼儿园;最后腾出的地方建设办公大楼。在当时,搞工程建设最困难的是拿到国家基本建设的计划指标。20 世纪 80 年代, 国家基建计划压缩,而重点建设工程又不断涌现,中图公司的办公楼工程始终排不上队,一拖再拖。最终经过国务院副总理姚依林批准,中图公司的建设工程才一项一项建了起来,历时 7 年之久。中图公司办公大楼工程由北京市五建公司承建,地上 10 层、地下 2 层,建筑面积 2 万多平方米。整个大楼的工程建设仅花费 1760 万元。</p> <p class="ql-block">1992 年 9 月,在第四届 BIBF 博览会期间,中图公司隆重地举行了新大楼开业典礼。国家科委主任宋健出席了典礼并讲话祝贺,中图公司邀请参加博览会的外宾、国内同业和政府机关的领导参加典礼。招待会上世界各国四百多位出版界朋友,国内出版界、图书馆界负责人共一千多人前来祝贺,共同举杯庆贺当时全国出版业最大的办公楼落成开业。与此同时,中图国内外各分公司办公楼的建设和购置也在加紧落实。几年间,国内上海、西安、广州、深圳、大连分公司的新大楼拔地而起,国外美国、英国、德国分公司购买的办公楼相继投入使用。中图公司的形象彻底改变,全体员工的着装和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洋溢着自豪感。</p> <p class="ql-block">1992年落成的中图公司大楼,建筑面积2万多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1992年中图公司新大楼开业典礼上致辞</p> <p class="ql-block">中图新大楼开业与公司礼仪接待团人员合影</p> <p class="ql-block">与马汉生合影</p> <p class="ql-block">1998年上海公司新大楼开业合影</p> <p class="ql-block">由于我刚到中图时,大部分中图职工是无房户,居住条件极差,月平均收入 50 元,生活品质较低。为此,公司动员职工寻找可购买的房源,并对购房有功人员给予优先分房的奖励。1997 年,中图在北京团结湖花 5000 万元一次性购买了 106 套商品房,当职工喜气洋洋地搬入新居时,公司领导都要去看看,以示祝贺。在我任职的 14 年间,中图公司共建设、购买和置换住房 1000 多套,极大地改善了职工居住条件。同时,职工的工资也大幅提高。1984 年,全公司员工人均年收入 600 多元,到 1998 年时,全员平均年收入增加到 4 万多元,增长了 60 多倍,是当时出版业工资水平最高的企业。此外,还用结余资金为职工购买了补充养老保险。</p> <p class="ql-block">宽敞温馨的住房。左起:宋晓红、宋盈、郭秀珊、王立亚。</p> <p class="ql-block">1998年参观何小滨新居</p> <p class="ql-block">公司主要领导看望刘丽霞新居</p> <p class="ql-block">结束语 </p><p class="ql-block">我在中图公司任职16年,在国家科委正确领导和新闻出版总署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党政领导班子大力协同,齐心合力,密切配合以及全体干部和广大员工的共同努力,使中图公司的面貌有了根本的变化,已是在国际上有一定知名度的集团公司。公司创办的北京国际图书博览,在历任班子领导下,今年举办的是第30届,其以成为国际上第二大的图书博览会,我为此感到高兴。</p> <p class="ql-block">2024年第30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庆典招待会上合影。左起:李红文、张纪臣、刘伯根、常勃、陈为江、宋晓红、焦国瑛、林丽颖。</p> <p class="ql-block">在2024年博览会30周年庆典招待会上中图公司新老领导与台湾王承惠总经理合影。左起:林丽颖、张纪臣、焦国瑛、陈为江、刘伯根、王承惠、梁建瑞。</p> <p class="ql-block">在庆典博览会30周年的招待会上对博览会创始人表彰时在大屏幕上显示</p> <p class="ql-block">1998年7月31日,科技部朱丽兰部长、邓楠、李学勇副部长一起在中图公司召开干部大会,宣布任命陈为江担任名誉董事长、甘师俊任董事长,宣读了《科学技术部关于对中图公司陈为江同志进行表彰的决定》,并颁发了荣誉证书,我对此深感欣慰。</p> <p class="ql-block">新闻出版署外事司同事1998年在我任中图公司名誉董事长时聚会合影。左起:齐心智、孟传良、陈为江、王海如、何小滨、宋晓红、袁水仙、刘丽霞。</p> <p class="ql-block">在此,我要衷心感谢国家科委、新闻出版署的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公司所以能取得成绩,这是党政领导班子的各位同事长期的共同努力和全体员工不懈付出的结晶。</p><p class="ql-block">2000年1月在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上我被选为常务副主席,从此离开中图公司,走上为全国出版界服务新的历程,继续开展中外出版文化交流。</p><p class="ql-block">2009年我十分荣幸获得“新中国60年百名优秀出版人物奖”,2024年9月《老一辈出版人口述实录》一书出版,其中载有我在中图公司工作的一篇文章和采访口述的录像视频。这是我和全体中图公司同事共同获得的殊荣。</p> <p class="ql-block">时任中宣部部长丁关根接见中国版协新选出领导班子时合影。前排左起:石峰、武文祥、张伯海、杨牧之、陈为江、丁关根、于友先、龚心瀚、刘杲、邬书林。</p> <p class="ql-block">新闻出版界的各主管部门的领导几十年以来对中图公司的工作予以高度重视和支持,在长期的合作过程中结成深情厚谊。在此向他们表示衷心的谢意。</p> <p class="ql-block">在中图公司成立70周年庆典大会上与新闻出版总署老领导合影。左起:郝振省、吴尚之、邬书林、陈为江、柳斌杰、吴江江、阎晓宏。</p> <p class="ql-block">左起:刘丽霞、陈为江、宋木文、于友先、焦国瑛、赵惠媛。</p> <p class="ql-block">宋木文(左5)、高明光(左3)与中图公司新老班子合影</p> <p class="ql-block">与出版界老领导宋木文(右)、许力以(左)合影</p> <p class="ql-block">中国出版协会宋木文主席、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于永湛在法兰克福书展合影</p> <p class="ql-block">2020年国家遥感中心老同事的一次聚会。1980年创建国家遥感中心以来的各位同事,经过不懈努力,都已是各领域的精英。前排左起:林泉(科技部秘书长)、童庆禧(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冠华(科技部部长)、陈为江、郑立中(科技部副司长);后排左起:陈秀万(北大遥感所领导)、郭华东(中国科学院院士)、白先宏(中国古巴合资公司董事长、——、何昌垂夫妇(联合国粮农组织副总干事,欧亚科学院院士)、郭仕德(北大遥感所副所长)、曹学军(国家遥感中心处长)。</p> <p class="ql-block">2002年乌克兰总统勋章获得者合影。前排左4科技部长朱丽兰、左5地质部部长朱训、左6一机部部长何光远、左7轻工部副部长傅立民、左8陈为江、左9地质部对外司司长汪熊龄</p> <p class="ql-block">与龙新民、柳斌杰、于友先、邬书林几位老署长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厦门出版界领导洪碧玲(左4)等来京看望老署长龙新民(左5)、陈为江(左6)等合影。</p> <p class="ql-block">中国出版协会领导与中图公司老同事合影。左起:刘丽霞、邬书林、吴江江、柳斌杰、陈为江、阎晓宏。</p> <p class="ql-block">与中国出版协会邬书林理事长合影</p> <p class="ql-block">与《老一辈出版人口述实录》一书编委会合影。前排左起:吴宝安、王利明、郭义强、陈为江、魏玉山、刘建国。</p> <p class="ql-block">拍摄《老一辈出版人口述实录》后与摄制组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老一辈出版人口述实录》采访时合影</p> <p class="ql-block">2024年9月29日在国家版本图书馆举行《老一辈出版人口述实录》一书首发式,3位作者海飞(左5)、陈为江(左6)、谢明清(左8)与该书制作班子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我2006年从中国版协退下来后,中国出版集团、中图公司的历任领导和新老同事以及出版界的挚友经常来家看望和相聚,感到非常高兴和欣慰。</p> <p class="ql-block">中国出版集团董事长谭跃与中图公司四位老领导合影。左起:吴江江、陈为江、谭跃、刘伯根、张纪臣。</p> <p class="ql-block">与中国出版集团董事长黄志坚合影</p> <p class="ql-block">出版集团刘伯根(左2)等领导来家看望</p> <p class="ql-block">中图公司领导张纪臣、曹勇斌来家看望。</p> <p class="ql-block">2024年9月与中图年轻一代同事合影。左起:吴永利、钱洁、李京、陈为江、王立、张棣、王倩。</p> <p class="ql-block">2023年春节中国版协常务副秘书长吴宝安(左2)、副秘书长刘丽霞(左5)、华珍(左6)来家看望</p> <p class="ql-block">与著名美学家、国际商务公司原总编辑程孟辉伉俪来家看望时合影</p> <p class="ql-block">国家遥感中心老同事20多年来每年都有多次聚会。</p> <p class="ql-block">与公司老同事来家看望。左起:罗欣、郭曼颖、郭秀珊、陈为江、张凤沁、石海兰。</p> <p class="ql-block">2006年参加香港新民主出版有限公司成立60周年庆典</p> <p class="ql-block">与《岁月无悔》和《阳光之路》的策划者李峰和编著白晓光合影。</p> <p class="ql-block">《岁月无悔》由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阳光之路》由中图公司所屬北京建宏印刷有限公司印制。</p> <p class="ql-block">与梁建瑞副总经理合影</p> <p class="ql-block">时任世界图书出版公司总经理张作珍邀请做报告</p> <p class="ql-block">旅居美国的老同事王立平来京看望时合影。左起:罗欣、朱谱益、陈为江、郭秀珊、王立平。</p> <p class="ql-block">与公司年轻一代同事合影。左起:张棣、陈为江、王倩、刘丽。</p> <p class="ql-block">与中图公司时任党委书记聂静和曹庆宁、王倩合影。</p> <p class="ql-block">2024年国家遥感中心老同事在紫玉山庄为陈为江祝贺90岁寿庆</p> <p class="ql-block">我担任过欧美同学会留苏分会副会长。这是2024年的一次聚会合影。前排左5起:史慰英(留苏分会老副会长、著名科学家王永志夫人、刘利民(留苏分会现会长、教育部原副部长)、陈为江;前排右起:翟实(著名钢琴演奏家)、贾梦秋(留苏分会副会长)。</p> <p class="ql-block">左10陈为江、左11刘利民副部长。</p> <p class="ql-block">2024年11月俄罗斯电视频道在中图摄制《新中国75周年》新闻片的发布会合影</p> <p class="ql-block">与留苏分会会长(教育部原副部长)刘利民合影</p> <p class="ql-block">2016年陪同乌克兰驻华大使馆老大使(左7)参观郊区大院。</p> <p class="ql-block">国际洪门总会主席刘沛勋访问北京时合影。左6起:刘沛勋、刘瀚锴、陈为江。</p> <p class="ql-block">与刘沛勋主席合影</p> <p class="ql-block">2004年与我国著名社会活动家刘瀚锴和乌克兰好友列娜合影</p> <p class="ql-block">乌克兰校友会合影。左起:张蓓蓓副会长、牧戎副会长、张水葆会长、陈为江名誉会长、留苏分会贾梦秋副会长、翟实副会长。</p> <p class="ql-block">著名画家董寿平在钓鱼台会见王兆国、陈为江。</p> <p class="ql-block">与李峰、宋晓红合影</p> <p class="ql-block">2024年10月与报刊部老同事聚会</p> <p class="ql-block">公司同事来家看望时合影</p> <p class="ql-block">2024年与沈治夫妇、李久长合影</p> <p class="ql-block">2024年香港联合出版集团副总裁吴静怡,参加全国政协会议后宴请中图公司老同事 ,于友先老署长作陪。左起:唐建民、吴静怡、陈为江、于友先、郭秀珊、赵惠媛、宋晓红。</p> <p class="ql-block">与公司两位负责工会工作的钱洁、吴永利合影。</p> <p class="ql-block">2024年春节中国版协领导来家看望合影。左起:王志于、朱国鑫、陈为江、郭秀珊、刘丽霞。</p> <p class="ql-block">中国新闻社几位记者来家采访后合影。后排左起:李雪峰、朱贺、郭雯、路梅。</p> <p class="ql-block">中国出版集团副总裁李岩(左3)等来家看望,张纪臣总经理(右1)作陪。</p> <p class="ql-block">中图公司副总经理曹庆宁和李红来家看望</p> <p class="ql-block">中国出版集团副总经理张纪臣、中图公司执行董事李红文、党委副书记曹勇斌来家看望时合影</p> <p class="ql-block">与李红文合影</p> <p class="ql-block">2023年与中图公司总经理林丽颖来家看望合影</p> <p class="ql-block">中国出版集团副总裁刘伯根(左2)来家看望。</p> <p class="ql-block">我在40年前办公室老同事姬桂珍2024年来京到家看望时合影。左起:宋晓红、姬桂珍、郭秀珊、陈为江、屈更喜、蔚莉。</p> <p class="ql-block">中图报刊部同事每年都邀请我聚会</p> <p class="ql-block">2024年在李启代老厂长(前排左2)的郊区别墅合影</p> <p class="ql-block">原中图上海公司总经理许建刚2024年专程来北京看望。</p> <p class="ql-block">原世界图书出版公司总经理张作珍后来调到中央党校出版社任董事长后每年春节都来看望,让我感动不已。</p> <p class="ql-block">2024年2月中图公司同事举办陈为江90寿辰庆典聚会</p> <p class="ql-block">2024春节中图公司同事聚会合影</p> <p class="ql-block">世界图书出版公司现任领导陈建军、汪武每年春节来家看望</p> <p class="ql-block">2024年春节世界图书出版公司领导陈建军等同事来家看望</p> <p class="ql-block">新闻出版署对外司老同事为陈为江举办90岁生日寿庆。后排左起:于青、刘丽霞、吴军、孟传良、谢明清、王海如、王华、郭中华。</p> <p class="ql-block">吴江江、宋晓红、刘丽霞在莫斯科餐厅祝贺陈为江夫妇结婚65周年。</p> <p class="ql-block">2024年10月2日国内著名自媒体制作人北京瑞姐到家采访,其所作关于陈为江夫妇结婚65年的相濡以沫婚史视频,自10月中旬在各大媒体发布以来,到12月23日已经有2140万人观看。左起:挚友毕玲、陈为江、郭秀珊、瑞姐。</p> <p class="ql-block">2024年新闻出版界老朋友聚会祝贺陈为江夫妇结婚65周年。前排左起:孟传良(署司长)、海飞(少儿社社长)、宋晓红(中图总经理)、郭秀珊、陈为江、谢明清(版协常务副会长)、常振国(华龄社社长);后排左起:刘丽霞(版协副秘书长)、刘建国(版协常务副理事长)、王朝东(出版集团部主任)、毕玲(总经理)、王华(局一级巡视员)、吴军(署副司长)、王海如(署处长)、孟传良夫人、于青(人民出版社副总编)、瑞姐(著名自媒体主播人)。</p> <p class="ql-block">与中宣部进出口管理局一级巡视员王华在结婚65周年庆典聚会上合影</p> <p class="ql-block">2023年出版界老同事祝贺郭秀珊90岁生日</p> <p class="ql-block">2024年11月陈为江与公司同事聚会合影</p> <p class="ql-block">2024年12月30日中图公司在10楼多功能厅举办成立75周年座谈会,中国出版集团常勃总经理和中宣部进出口管理局张泽辉局长以及图书馆界、出版界领导出席了会议。</p> <p class="ql-block">常勃总经理讲话</p> <p class="ql-block">我作为老领导代表在会上发言</p> <p class="ql-block">与会代表照相合影</p> <p class="ql-block">公司员工向40年以来曾担任过中图公司6位老总经理献花。左起:刘伯根、焦国瑛、陈为江、宋晓红、吴江江、张纪臣。</p> <p class="ql-block">与常勃总经理合影</p> <p class="ql-block">与中国出版集团副总经理张纪臣合影</p> <p class="ql-block">与中图公司原总经理吴江江合影</p> <p class="ql-block">与中国出版传媒公司总经理茅院生合影</p> <p class="ql-block">与现任公司执行董事李红文合影</p> <p class="ql-block">与李红文、宋晓红(中图公司原总经理)合影</p> <p class="ql-block">与出版集团副总经理陈永刚合影</p> <p class="ql-block">与现任公司总经理林丽颖合影</p> <p class="ql-block">与各分公司领导合影。左起:洪军(深圳兴中图)、 张旭东 (版图)、李林海 (西安)、林宏雄 (广州)、陈为江、陈宇 (深圳)、吴坚(上海)、 陈庆一(大连)。</p> <p class="ql-block">2016年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举办《全国文明家庭》的评选,在全国妇联组织的历届《全国五好文明家庭》中选出300家,作为首届《全国文明家庭》,我家十分荣幸获得殊荣。习近平总书记出席颁奖典礼,做了重要讲话并接见与会代表和照相留念。中央电视台为此专门多次采访我家,做了视频在新闻联播中播放事迹。这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鼓励。</p> <p class="ql-block">我这一生最大的殊荣是2016年获得《全国文明家庭》奖状。</p> <p class="ql-block">2016年习主席接见“全国文明家庭》获奖代表,右1.陈为江</p> <p class="ql-block">全国文明家庭全体合影</p> <p class="ql-block">左起:曹勇斌、郭秀珊、陈为江、张纪臣、王倩。</p> <p class="ql-block">2002年乌克兰总统库奇马访华期间向我颁发“乌克兰总统三级勋章”。</p> <p class="ql-block">2009年在北京召开第30届亚洲遥感会议上,对亚洲各国在遥感事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24位科学家颁发特别贡献奖。中国有陈述彭院士、童庆禧院士和陈为江三人荣获此殊荣。</p> <p class="ql-block">今年我已经是90岁高龄。回想起这辈子的工作历程,认为在中图公司的16年的任职,是我人生道路的精华。在公司长期的工作中,能结识数以百计的国际和港澳台出版界的领导,广大国内出版界的挚友和中图公司的同事,情同手足,结成的深情厚谊,我对此十分珍视,作为人生道路上重要里程碑,铭记在心。</p><p class="ql-block">我衷心希望中国出版界同仁,加强国际交流和合作,让中国了解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促进我国出版业不断兴旺发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