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尾蜡嘴雀是雀形目燕雀科蜡嘴雀属鸟类,又称小桑嘴、蜡嘴、铁嘴鸟。 雄鸟整个头部为辉亮的黑色;后颈和背、肩灰褐色,腰和尾上覆羽淡灰色;尾黑色,外翈缀有金属蓝光;翼黑色泛金属蓝紫色,初级覆羽和飞羽具有明显的白色端斑;下体主要为微沾棕黄色的淡灰色,腹中央至尾下覆羽白色;虹膜淡褐色,喙橙黄色,喙基、喙尖和会合线蓝黑色。 雌鸟头部灰褐色,无黑色,其余似雄鸟而略偏灰淡。幼鸟似雌鸟而更淡,下体偏污白色,不具橙黄色。 黑尾蜡嘴雀分布于日本、韩国、朝鲜、老挝、缅甸、泰国和越南等地。 在中国见于东北及沿海各省。 常栖息于低山和山脚平原地带的阔叶林、针阔混交林、次生林和人工林中。有时集成数十只大群。性活泼而胆大。 树栖性。以种子、果实、草子、嫩叶、嫩芽等植物性食物为食,也吃部分昆虫。 繁殖期在5-7月。营巢于乔木侧枝上,以枯草、须根和细枝等材料构成杯状或碗状巢。窝卵数通常为4-5枚,卵灰白色被黑褐斑。雏鸟晚成。 黑尾蜡嘴雀在中国是夏候鸟和留鸟。 鸣声大且宏亮,婉转好听,又因易饲养和调教,深受人们的喜爱。 被列为中国国家“三有”保护鸟类。 叫声:甚微弱而尖细的psheep或teei声及颤鸣。 栖息于低山和山脚平原地带的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次生林和人工林中,也出现于林缘疏林、河谷、果园、城市公园以及农田地边和庭院中的树上。 主要以种子、果实、草子、嫩叶、嫩芽等植物性食物为食,也吃部分昆虫,所吃食物有甲虫、膜翅目、鞘翅目等昆虫和小螺狮等小型无脊椎动物,植物性食物有蔷薇种子、高粱、槐树种子、豆类、红花子和嫩芽。 金翅雀(学名:Chloris sinica)是燕雀科、绿金翅雀属的小型鸟类。体重约19克,体长12-14厘米。因身体的羽毛总体上呈淡黄色或灰褐色,翅膀为金黄色,故名金翅雀。 嘴细直而尖,基部粗厚,头顶暗灰色。背栗褐色具暗色羽干纹,腰金黄色,尾下覆羽和尾基金黄色,翅上翅下都有一块大的金黄色块斑,无论站立还是飞翔时都醒目。成体雄鸟顶冠及颈背为灰色,背为纯褐色,翼斑、外侧尾羽基部及臀为黄色。雌鸟颜色较暗,幼鸟颜色较淡,纵纹较多。 燕雀是雀形目燕雀科燕雀属鸟类,又称虎皮雀、麻蜡、虎皮燕鸟。 嘴粗壮而尖,呈圆锥状,基部黄色先端黑色;虹膜褐色,喙黄色,喙端黑色。 雄鸟繁殖羽从头至背灰黑色,背具黄褐色羽缘;肩、翅上中覆羽、大覆羽尖端、腰和尾上覆羽白色;颏、喉、胸橙黄色,腹至尾下覆羽白色,两胁淡棕色而具黑色斑点;两翅和尾黑色,翅上具白斑,飞羽具皮黄色外侧羽缘。 雌鸟体色较浅淡,上体褐色具有黑色斑点,头顶和枕具窄的黑色羽缘,头侧和颈侧灰色,腰白色。 燕雀为旅鸟或冬候鸟。 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食性:主要以草子、果食、种子等植物性食物为食,尤以杂草种子最喜吃,也吃树木种子、果实、植物嫩叶、小米、稻谷、高粱、玉米、向日葵等农作物种子,繁殖期间则主要以昆虫为食。 习性:除繁殖期间成对活动外,其他季节多成群,尤其是迁徙期间常集成大群,有时甚至集群多达数百、上千只,晚上多在树上过夜。由于啄食农作物,对农业有一定害处。但繁殖季节也吃昆虫,对森林有益。该鸟易于驯养,亦可作为观赏鸟,也可以作为表演用鸟。 叫声:悦耳的鸣声由几笛音的音节接长长的zweee声或下降的嘟声。叫声为重复响亮而单调粗喘息声zweee。也发出高叫及吱叫声。飞行叫声为chuee。 啄木鸟,是鴷形目啄木鸟科动物的统称,是最大的一科 ,也是分布最为广泛的一科。啄木鸟体型差别很大,体长9-56厘米;脚稍短,二趾向前,二趾向后;尾巴呈平尾或楔状,在啄木时起支撑身体的作用;喙部呈楔状,坚硬;舌头长,具有黏液,舌尖有钩或分叉 。此鸟能啄破树木而食树中蛀虫,故名啄木鸟 。 啄木鸟除两极和大洋洲未有分布外,世界各地均有分布 。常栖息于热带雨林、季节雨林、常绿阔叶林、针叶林、竹林等多种生境 。 大部分啄木鸟为定栖性种类,只有少数种类为候鸟。 具有领域性,有些情况下会在个体、配偶或群体领域内生活数年。主要食节肢动物,特别是昆虫和蜘蛛,但也会摄取植物性食物,如果实、种子和浆果,此外还会从树洞巢、露天巢和吊巢中掠食其他鸟的雏鸟。啄木鸟的繁殖行为通常从击木开始,之后扇翅炫耀飞行和发出响亮的鸣声,以此来炫耀领域范围和带有洞穴的树、吸引配偶来到巢址 。啄木鸟寿命能达到11年 。 啄木鸟因专食树干里的害虫,被称为“森林医生”。 目前白翅啄木鸟、三趾啄木鸟、白腹黑啄木鸟、黑啄木鸟、大黄冠啄木鸟、黄冠啄木鸟、红颈绿啄木鸟、大灰啄木鸟已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二级 。 啄木鸟每天敲击树木约为500-600次,头部摇动的速度则更快,这样它的头部不可避免地要受到非常剧烈的震动,但啄木鸟并不会得脑震荡 。 山雀是雀形目山雀科山雀属小型鸟类 ,共48种,中国有17种 ,在形态和总体外形上,绝大部分山雀都相当一致。许多种类的浅色或白色的脸颊与黑色或深色的头顶形成鲜明对比,有不少具冠;喙短而结实,腿也短; 长7-20厘米,羽毛柔软,一般为灰色或黑色,常带有蓝黄斑纹。 山雀除南美洲,大洋洲和极地外,几乎遍及全球,栖息于林地与花园。 大部分山雀群居,善鸣叫。它们小巧玲珑,能轻松自如地倒挂于细树枝上。多种山雀以食昆虫为主。有不少种类也食种子和浆果,尤其是在寒冷地区的种类,种子是它们冬季的主要食物。 在暖和的繁殖季节,所有种类都会给雏鸟喂食昆虫。大部分种类在巢内衬以苔藓,有些会添加一些毛发或羽毛。山雀卵隔日产1枚,热带种类产卵为4~5枚,温带种类则更多,也可在人工巢箱里营巢繁殖。 山雀的北美和欧洲种类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鸟之一,很少给人类带来危害,相反它们给居家的观鸟者们带来了愉悦和享受。 山雀几乎终日不停地在林间取食昆虫,且多为害虫,所以也是农林业理想的人工招引对象,国际上已进行的招引工作都取得了显著效果。 山雀是体型比麻雀纤细的食虫鸟类,也是在平原或丘陵山地林区常见鸟类之一,在山间林区数量较平原地区的种类及数量均多。山雀的体羽大多以灰褐为主,它们的鸣声差异虽极显著,但多少都带有“仔仔黑”的音阶,易于分辨。因其多筑巢于树洞或房洞中,又几乎终日不停地在林间取食昆虫,且多为害虫,故成为农林业很理想的人工招引的对象,国内外已进行的招引工作有显著效果。 山雀通常利用苔藓合其它植物筑巢,鸟巢悬吊,呈葫芦状。普通山雀,带有灰色鸟冠,生活于美国西南部。鸟草枝、羽毛和苔藓铺于树洞中构成鸟巢。鸟蛋孵于鸟巢中。<br>山雀是常见的鸟类,性情活泼,常在枝头跳跃,喜群居,以昆虫、浆果和种子为食,在树洞或岩缝中筑巢,巢呈蝶形。 鸫属(学名:Turdus):是鸫科的一个属,是由一群中等体型的食虫或杂食性的鸟类所组成的属。体长117-300毫米;腋羽及翅下覆羽在两性均为纯色,雄性体羽不呈蓝色;嘴须发达;翅形尖。 鸫属是鸟纲鸫科的1属。体长117-300毫米;腋羽及翅下覆羽在两性均为纯色,雄性体羽不呈蓝色;嘴须发达;翅形尖。全世界共有69种。中国有16种。 主要栖息于森林、冻原、荒漠、农田等各类生境中,树栖性。繁殖期间主要栖息于海拔500-3500米的山地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杂木林、竹林和针叶林中,尤以森林茂密的针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较常见,冬季多下到低山林缘灌丛和山脚平原等开阔地带的树丛中活动,有时甚至进到村寨附近和农田地中。迁徙和越冬期间也见于常绿阔叶林、杂木林、人工松树林、林缘疏林草坡、果园和农田地带。 善飞行,亦善地面奔跑,飞行力强弱不一,鸣声多样,有的悦耳动听。鸫是比椋鸟稍大一些的鸣禽,为著名的食虫鸟类,它们虽也吃一些浆果和植物种子,但主要以昆虫为食,其中有鞘翅目、直翅目、膜翅目、双翅目、鳞翅目、异翅目、同翅目等昆虫及幼虫,兼食蜘蛛、蜈蚣、小蛙等。 我们观鸟,拍鸟是很开心的事,更要懂得去爱护鸟类,不要去伤害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