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style="text-align: left;"><b>【原文】</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湖心亭看雪</font></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张岱</font></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br></font></b></div><b><font color="#ed2308">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br>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font></b><br> 【背景】追忆在西湖乘舟看雪的一次经历,用清新淡雅的笔墨,描绘了雪后西湖宁静清绝的景象,表现了游湖人的雅趣和作者的志趣,同时也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故国的怀念之情。 【作者】张岱(1597年-1689年?),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陶庵老人、蝶庵、古剑老人、古剑陶庵、古剑陶庵老人、古剑蝶庵老人,晚年号六休居士,浙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祖籍四川绵竹(故自称“蜀人”),明清之际史学家、文学家。史学上,张岱与谈迁、万斯同、查继佐并称“浙东四大史家”;文学创作上,张岱以小品文见长,以“<b>小品圣手</b>”名世。著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石匮书》、《石匮书后集》、《夜航船》、《嫏嬛文集》等。 【历史评价】<div><br>清代王介臣:吾越有明一代,才人称徐文长、张陶庵。徐以奇警胜,先生以雄浑胜。(《书琅嫒文集后》)<div><br>近现代文学史家郑振铎:岱为明末一大家,身世豪贵,历劫,乃家资荡然。然才情益奇肆;一腔悲愤,胥付之字里行间。<b>《梦忆》一作,盖尤胜《东京梦华》《武林旧事》。其胜处即在低回悲叹,若不胜情。</b>(《西谛书话•琅嬛文集》)</div><div><br>近现代作家章诒和:张岱的文章和他为人一样,有傲世刺世的锋芒,又有玩物玩世的谑癖……张岱还说自己无一事不败,“学书不成,学剑不成,学节义不成,学文章不成,学仙学佛学农学圃俱不成”。偏偏,这个“一事无成”的张宗子,成了“<b>明清第一散文大家</b>”。他以书写的方式,确立了自己的人生终极价值。有人这样形容:哪里人声鼎沸,锣鼓喧天,哪里肯定有张岱;曲终人散,风冷月残,有人吹出一缕悲箫,那听客肯定是张岱。一个多么丰富、美好的男人。(《若生明清,只嫁张岱》)</div><div><br>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夏咸淳:张岱是明清之际一位文化奇才,<b>晚明小品集大成者,具大节义、大学问、大手笔。</b>(《论张岱及其〈陶庵梦忆〉〈西湖梦寻〉》)</div><div> <br>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吴承学:正是《陶庵梦忆》使张岱跻身于晚明小品大家的行列,甚至与中国古代其他第一流的散文家相比也不必多让。(《旨永神遥明小品》)<br></div></div> 【欣赏】晚明小品在中国散文史上虽然不如先秦诸子或唐宋八大家那样引人注目,却自有一股清高拔俗的风韵。张岱的《陶庵梦忆》、《西湖梦寻》就是典型的代表。百科全书似的《夜航船》也是我案头枕边常常翻阅。这篇选自《陶庵梦忆》的《湖心亭看雪》是我最喜欢的“日记”, 全文全用娓娓而谈的铺述和疏淡简约的白描笔法,情景交融,自然成章,毫无雕琢之感,短短小品中蕴含的那种孤独者与孤独者的感通,孤独者与天地的感通,用旷达和幽静共同酿制了一种近乎纯美的意境。每次执笔默写,脑海里一片空濛澄净。 【拙作垫脚】 <p class="ql-block">【往期回顾】</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9197963" target="_blank">习书必知名文之《与朱元思书》</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