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台词 心灵之声】青山处处埋忠骨

东篱听雨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昵 称:东篱听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美篇号:20551795</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图 片:网 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一九八五年,初入师专的我第一次观看了电影《高山下的花环》,此后又重温过两次。这部电影最令人敬佩之处,在于它摒弃了以往军事作品中对英雄“神化”、“净化”的倾向,以真实的笔触描绘英雄豪情与人之常情的交融,使整部影片血肉丰满、情义深重,充满了浓厚的悲剧色彩。每一次观看,都令我热泪盈眶,难以自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故事发生在对越自卫反击战前夕,高干子弟赵蒙生被下放到某基层连队历练。他的母亲吴爽暗中策划着“曲线调动”,希望儿子能在九连待上一段时间后,再通过关系调回大城市。而九连连长梁三喜在赵蒙生到来之前便已获批回家探亲,但见赵蒙生对待工作态度散漫,迟迟未收拾行李返家。当战争爆发,连队接到开赴战场的命令时,赵蒙生竟萌生退意,想要当逃兵。梁三喜愤怒地质问赵蒙生何为军人的荣誉感,并要求他一同奔赴前线。最终,赵蒙生在战友们的感染下,与战士们共同前往老山前线,在战火洗礼中成长为一名坚强的作战指挥员。</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知识青年下放的时候,你们怕下乡,都涌到部队里头来。现在感到吃苦啦,又削尖了脑袋,要回大城市。”“中国,是我的,可也是你的!”</b><span style="font-size:22px;">这两句台词出自九连连长梁三喜之口,他怒斥想当逃兵的赵蒙生。梁三喜出身革命老区,是解放后成长起来的新一代解放军指挥官,有着劳动人民质朴的本色和一定的文化素养。他勤劳克己、敦厚善良,以瘦弱身躯承担起连队工作和家庭经济压力。他为人谦和宽容,爱憎分明,绝不容忍临阵脱逃的行为。他忠于职守,将祖国利益置于首位,战场上身先士卒,英勇献身。牺牲时没有豪言壮语,只留下一张血染的欠账单,并嘱咐家人用抚恤金偿还债务。</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副连长,副连长,战前赏了我一个送死的官。”“诶,烈士陵园见。”</b><span style="font-size:22px;">这是九连炮排排长靳开来出征前对连长梁三喜说的。靳开来性格直率,说话粗俗,爱发牢骚,却每每切中要害,在领导眼中是个“鸡肋”。他有技术有能力,富有人情味,爱开玩笑,甚至有些玩世不恭。然而在战场上,他深明大义,舍身报国,主动请缨担任尖刀排任务。战斗最艰苦之际,为了给生命垂危的战友解渴,他冒险砍了几捆甘蔗,不幸踩雷牺牲。牺牲后未能获得公正待遇,连一块勋章都没有得到。</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这些年,你离开战争,太久了,咱们离开人民,太远了。”“中国人都像他那样,说真话,做实事,我们国家的事情,就好办了。”</b><span style="font-size:22px;">这是战争结束后,九连指导员赵蒙生耳闻目睹了雷军长和母亲激烈对撞后对母亲说的一番台词。赵蒙生是军队高级领导干部后代,出生于硝烟弥漫的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初期接受良好家庭教育和革命教育,“文革”期间因父母遭遇不幸心灵受到创伤。父母复职后,他变得养尊处优,生活懒散。下连队是为了在母亲帮助下搞“曲线调动”,甚至在部队即将上前线时想当逃兵。后来,在正义力量感召和血与火考验中,他重新找回了军人的爱国心和人格尊严,成为真正的战斗英雄。</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哪怕就只看到了这一个,我总算是看到了,好啊,你们好啊,有你们中国能兴旺啊!”</b><span style="font-size:22px;">这是梁三喜的母亲——梁大娘去烈士陵园探望牺牲的儿子时说的一段话。她一生历经千辛万苦,为革命事业做出了巨大牺牲。大儿子为革命牺牲,二儿子为他人牺牲,梁三喜是她最后一个儿子,却也倒在保卫祖国的战场上。她善良无私、刚强坚毅,从未向国家提出任何要求,婉拒了三喜战友们的资助,坚持按照三喜遗嘱,用抚恤金和家中积蓄还清了他的欠账。</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不是我雷震不讲人情,因为我背后有天理、有国法!”“难道我们孩子当兵来,只是走过场,该流血牺牲的时候,让老百姓的子弟上?这不是共产党!”“我们有些干部,总是爱听阿谀奉承,对于爱提意见的同志,到死他们也不肯放过。不给靳开来立功,天理难容!”</b><span style="font-size:22px;">雷军长在电影《高山下的花环》中是一位刚正不阿、敢于斗争的老军人形象。作为一位高级军官,他性格刚正不阿,面对不正之风时敢于拍案而起,表现出强烈的正义感和责任感。雷军长的形象在影片中具有象征意义,代表着那些坚持原则、勇于斗争的军人形象,深受观众尊敬。</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高山下的花环》之所以能让人身临其境,激起强烈共鸣,是因为导演成功塑造了一群有血有肉的共和国军人形象。演员们扎实且富有感染力的台词,句句击中观影者内心,使一个个鲜活的人物跃然纸上。无论是主角还是众多配角,都让人感受到真实而深刻的人性光辉,绝无概念化、符号化的痕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高山下的花环》不愧是八十年代难得一部军事题材电影。</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