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朱建国

<p class="ql-block">今天是2024年12月21日,农历冬月二十一,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二个节气冬至,也是一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古人认为,自冬至起,天地阳气回升,阴极之至,阳气始生,代表下一个循环的开始,是大吉之日。</p> <p class="ql-block">冬至为农历十一月中,“至”是极致的意思,冬藏之气至此而极。它包含三层意思:阴寒达到极致,天最冷;阳气始至,上升才逼天气寒彻;太阳行至最南处,所以昼最短,夜最长。</p> <p class="ql-block">冬至首先要送鞋,它是藏之终,生之始,故也称“亚岁”,重要性仅次于除夕。岁月要走过,所以,亚岁迎祥,履长纳庆,送鞋是为纳更多的吉祥。</p> <p class="ql-block">按古人说法,冬至是一个安静之节。是为顺应阳气刚萌动的天时地理——它初萌微弱,需大家一起呵护之,以天下静扶助微气以成万物,共同成就一个健康、明媚的春天。</p> <p class="ql-block">按照南方习俗,冬至节与清明节一样重要,都要祭奠亡灵。这样,一年中,除夕、清明、七月十五与冬至,一共四次。怀念已经故去的亲人、追思深深铭刻于心的过去的温馨,越来越变成我们心灵的一种寄托。</p> <p class="ql-block">我国大部分地区习惯自冬至起"数九",每九天为一个小节,共分为九九八十一天。民间流传着一首歌谣:"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p> <p class="ql-block">“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此为阴阳转换之节点,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故而冬至有“一阳生”之美誉。此后,日光渐长,温暖慢慢回归大地,世间万物仿若于无声处聆听春之脚步渐近。</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唐朝诗人杜牧在</span>《冬至日遇京使发寄舍弟》里写道:“远信初逢双鲤去,他乡正遇一阳生。樽前岂解愁家国,辇下唯能忆弟兄。旅馆夜忧姜被冷,暮江寒觉晏裘轻。竹门风过还惆怅,疑是松窗雪打声。”</p> <p class="ql-block">杜牧在诗中想到冬至,天冷了,亲人是否安好?飒飒的寒风已让人深感不安,思念关切之情演化为惆怅焦急,对亲人的关心之情。</p> <p class="ql-block">在这个寒风凛冽的季节,家的温暖尤为珍贵。每当夜幕降临,家家户户都洋溢着温馨的气息。热腾腾的饺子,是对味蕾的满足,更是对心灵的慰藉。</p> <p class="ql-block">冬至,宛如岁月长河中的一座静谧驿站,在这一天,北半球的夜最长,昼最短,它宛如大自然的一个深沉呼吸,吐纳着旧岁的疲惫,孕育着新春的希望。</p> <p class="ql-block">宋代诗人张文潜在《<span style="font-size:18px;">冬至后》里有“</span>水国过冬至,风光春已生。梅知相见喜,雁有欲归声。老去书全懒,闲中酒愈倾。穷通付吾道,不复问君平。”</p> <p class="ql-block">岁月悠悠,时光知冬,岁月知寒,在这个充满转折意义的日子里,好好珍惜细细品味这份大自然的馈赠,感受那份藏在岁月深处的温柔与暖意。</p> <p class="ql-block">冬至,不仅是节气与习俗的交融,更是情感与文化的沉淀。它让奔波游子重归家庭港湾,使离散亲情得以凝聚。在这最长的夜里,我们回首过往,感恩岁月馈赠,亦憧憬未来,积蓄前行力量。</p> <p class="ql-block">寒夜虽长,终迎曙光。冬至过后,春日便不再遥远。让我们在这冬至时节,品传统之韵,悟生命流转,心怀暖阳,无畏前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