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防城港领略海洋文化

穿越时空

<p class="ql-block">12月20日,晴,温11-20度,移居防城港第4天。</p><p class="ql-block">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人生最美好的追求。</p><p class="ql-block">冬日暖阳,网约车带着我们从防城港北站旅居地来到美丽的北部港湾。站在海洋文化广场,环顾四周,顿时被花团锦绣,充满生机的南国树木所包围。阵阵海风吹来,有点凉意,但似乎仍处于春天,与南京此时冰天寒地的感觉大不一样。</p><p class="ql-block">广场一角的指示牌告诉我们,防城港市博物馆、图书馆、科技馆、文化艺术中心都集中在这里。在海洋文化公园,我们尽情地享受着南国、海洋带给我们这些北人不一样的感受,欣赏古往今来文人黑客赞美大海的诗歌、书法艺术。</p><p class="ql-block">海洋公园与我们旅居地一样,同样是本地人少,北方客多,到处可遇东北人和老乡。走累了,我们坐在北部湾绿茵草坪上小憩,享受滨海风情,不禁想起唐贾岛《送人南归》一首诗歌:分手向天涯,迢迢泛海波。虽然南地远,见说北人多。山暖花常发秋深雁不过。炎方饶胜事,此去莫蹉跎。</p> <p class="ql-block">防城港市博物馆居于海洋文化公园对面,又称北部湾海洋文化博物馆,北临市行政办公主体建筑群(防城港市行政中心)西南,南临市文化艺术中心,东临北部湾广场,西临金海湾住宅区,越过公园海堤就是北部湾海域。</p><p class="ql-block">满满的海洋元素,浓厚的文化艺术气息,大大提高了防城港市的文化品位,成为市民群众家门口的“精神家园”,游客必来的打卡地。</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占地面积42亩,建筑面积15975平方米,为综合性地级市博物馆。博物馆主体建筑以海螺为设计原型,外观及内部装修以蓝色为主色调,旨在展现凸显防城港滨海文化特色。馆藏文物1万余件,其中海洋特色展品占藏品总数的三分之一,此外还有历史、民族、民俗类等藏品,这些都是极具港城特色的地方文物。博物馆现有常设展览《醉美边海-悠久丰厚的防城港历史与民俗》《大美海洋-璀璨多姿的海洋文化》《壮美海洋-神奇斑斓的海洋生态》《防城港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防城彩石雕刻技艺传承展示厅》。是一处展示防城港历史、文化和民俗的重要场所,也是了解当地海洋历史文化的好去处。</p><p class="ql-block">海洋是地球表面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据了约地球表面70%的面积,是人类水源、食物、能源等资源的重要来源地之一。海洋本身具有自己特定的生长轨迹,从水的产生,到大海的形成,再到今天的碧波大洋,其中每一步都充满了奇幻般的色彩。海洋的形成、形态、动植物资源以及引人入胜的海滩、海湾无一不是人类探索和向往的对象。</p> <p class="ql-block">我们从大海走来,海陆相伴,构成了人类生存、发展的美妙篇章,如何让海洋与自己和谐相处,成为了人类进步的永久话题。为了更好的利用、开发、保护海洋,古今中外各个国家都在不断的研发新技术、拓展新领域,一部部光辉灿烂的历史当中,最耀眼的内容,往往是由闪闪发亮的浪花组成。</p> <p class="ql-block">旅行研学是行走的课堂,开阔了我们的眼界,增长了知识,陶冶了情操,一种热爱自然、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怀油然而起……</p> <p class="ql-block">肖振才,学者、作家,长期从事史志研究和文学创作,曾参与《中共中央南京局》、《南京百年风云》、《新四军与南京》、《南京市志》、《南京辞典》、《中共南京历史辞典》等多部史籍编写。先后出版专著10余部,代表作有《大智大勇—周恩来在1946》、《南京典当史》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