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冬至

高加平

<p class="ql-block">岁月悠悠,光阴似箭,一个转身冬至临门,一年已经进入最冷的季节,冬至进九,九朵梅花日染一瓣,夜短日渐长,冬至这天要吃饺子不冻耳朵,冬天来了,春天还远吗?</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时光如水匆匆逝,一年岁寒又冬至。</p><p class="ql-block">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节气之一,也是传统计算时令的基点。《史记·律书》中载:“气始于冬至,周而复生。”它的到来不仅代表着下一个循环的开始,也意味着白昼将渐长,阳气将回升,乃大吉之日,宜把盏言欢,品甘甜,话丰年,祈美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冬至是一种温暖的味道。无论这尘世如何熙攘喧嚣,总会有一缕爱意浸染的烟火气,带着熟悉的味道,温暖抚慰着你我这一路的辛劳。外面寒气冷彻,屋内烟火祥和,全家围坐,安然喜乐,食一颗汤圆,圆圆满满,吃一碗饺子,福气多多,我们共迎生机勃勃的新生活。</p> <p class="ql-block">‌人常说冬至大如年,冬至大如年的历史起源可以追溯到周代,当时冬至被定为岁首,即新年的开始‌。在周代,冬至被视为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气之一,标志着阳气的起始和吉祥的开始。古人认为冬至是阴阳交替的节点,象征着新的开始和希望,因此将其视为一个重要的节日。‌</p> <p class="ql-block">历史背景和演变过程</p><p class="ql-block">‌周代至汉代‌:在周代,冬至被定为岁首,即新年的开始。汉代虽然将立春定为新的岁首,但冬至仍然作为一个重要的节日被庆祝。</p><p class="ql-block">‌唐代‌:在唐代,冬至被定为节日,并休假七天,与现代的春节相当。</p><p class="ql-block">‌宋代以后‌:冬至的节日气氛逐渐超过春节,甚至有“肥冬瘦年”之说。</p><p class="ql-block">‌明清时期‌:皇帝在冬至日主持祭天大典,并颁布新历。</p> <p class="ql-block">文化和习俗的传承</p><p class="ql-block">冬至不仅是一个重要的节气,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和习俗。例如,在北方地区,冬至有吃饺子的习俗,象征着团圆和驱寒。此外,古代工匠还将冬至与建筑结合,创造出许多美丽的景观,如北京颐和园的十七孔桥在冬至前后几天会形成“金光穿洞”的壮丽景象。</p> <p class="ql-block">天文和历法的影响</p><p class="ql-block">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标志着冬季的开始。古人通过观测日影的变化来确定冬至,并将其视为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冬至不仅是农耕活动的重要参考,也影响了古代历法的制定和修订。</p> <p class="ql-block">冬至是一种迷人的景色。所有的节气都有其可爱之处,冬至亦是,此时天地正寒,却有白雪来伴,北风虽凉,却有清新迎面,我们也有了更多的时间将身心修炼。可邀友围炉煮茶,欢喜畅谈,也可独自踏雪寻梅,细品清欢。岁月虽然漫漫,万物自有其期,沉淀深冬里,数九消寒意,静待一夜东风,送来春回大地。</p> <p class="ql-block">冬至是一种别样的情怀。行至年末岁尾,更容易感受到光阴的流逝,人生的辗转,还好寒冷的冬至,也是温暖的开始。从今天起,日子就有了新的盼头,我们也做个焕然一新的人吧,朝来路挥挥手,自此归零翻篇过,不回望,不彷徨,不焦灼,向阳而生,向春而行,向美而活。</p> <p class="ql-block">细品冬至,有浓浓的烟火气,有满满的仪式感,也有深厚的文化内涵,承载了人们对于阖家团圆,生活美满的期盼。冬至已至,挥别往事,过往所有烦恼都将至此而止,世间所有美好都会如期而至。</p> <p class="ql-block">冬至已至,大地仿佛也放慢了呼吸,万物都在等待着春天的到来,等待着幸福光景。树木抖落了最后一片黄叶,河流凝固成冰,大地被一层厚厚的白雪覆盖,为幸福快乐积蓄着力。看似沉寂的冬日里,生命的脉动并未停止。地底深处,种子正积蓄力量,准备在春天破土而出;动物们也在为即将到来的新生做准备。</p> <p class="ql-block">“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此时虽然天气寒意凛冽,可若用心去感受,白昼开始变长,阳气逐渐萌发,生机悄然酝酿,那个想要的春天已经在赶来的路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