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部分图片为网络下载)</p> <p class="ql-block">在南京博物院有一个专门展览清三代官窑瓷的馆。清三代官窑瓷是指康熙、雍正、乾隆时期的官窑瓷,那是中国瓷器的最高峰,这些展品都是流传有序的院藏官窑瓷,它们将清三代的官窑瓷的风格充分表现出来。</p><p class="ql-block">看这只康熙年间的黄釉暗龙纹瓷碗,色彩纯正,黄龙活现,端正大气。看这对雍正年间的青花折枝花果纹梅瓶,色彩清丽,玲珑奇巧。看这只乾隆年间的粉彩万福宝相纹葵花式带托花盆艳丽华美,美轮美奂。三个时代三种风格,既是三代皇帝的个人风格,也是三个时代的时代风貌。</p><p class="ql-block">欣赏着这些不同时代的精品,不由得想起一些瓷器相关的事儿。</p> <p class="ql-block">黄釉暗龙纹瓷碗</p> <p class="ql-block">清花折枝花果纹梅瓶</p> <p class="ql-block">粉彩万福宝相纹葵花色带托花盆</p> <p class="ql-block">一次两个小孩正在比拚英语单词,A说“china,瓷器。”B说“不对,不对,CHlNA是中国,不是瓷器。”两孩子你一句我一句,争论不休。这时过来一个英语老师,她说:“你们都没错,china既是瓷器,也是中国。”</p><p class="ql-block">“那china最早是代表瓷器,还是代表中国呢?”其中一个小孩问道。英语老师语塞。</p><p class="ql-block">这时又过来一个历史老师。他答道:“应该最早是代表瓷器。外国人过去称呼中国,印度语系叫cina(支那),英法 语系叫chin(秦朝),而英法语系的前身是拉丁语,他们在表示国家或地区时,往往在词末加上a或e,这就是中国叫china的由来。”</p><p class="ql-block">“就是说,瓷器与中国在称谓上没有关系?”</p><p class="ql-block">“那是个美丽的误会。”</p> <p class="ql-block">虽然在称谓上没有直接关系,但很多外国人通过瓷器认识中国却是不争的事实。近年在南海或在波罗的海打捞上来的沉船都表明,从前外国人来中国做贸易,主要货品是陶瓷、烟草和丝绸,尤以陶瓷备受推崇。</p><p class="ql-block">从欧美买家为主的拍卖品市场来看,中国书画、瓷器杂项、油画及当代艺术三大主流品块中,惟瓷器杂项持续上升。其中又以清初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的官窑瓷最受欢迎,合称“清三代”</p> <p class="ql-block">“南海一号”打捞出来的瓷品</p> <p class="ql-block">清三代精品瓷器何以备受热捧?</p><p class="ql-block">一是中国陶瓷经过千百年来的发展,到了“清三代”,瓷器烧制技术已经相当成熟,不但技艺精湛,很多精品更是彰显出了其他朝代少有的那种高雅和富贵,这是摆在展台上“清三代”瓷器带给人们的直观感受。</p><p class="ql-block">二是康、雍、乾三朝帝王开创的繁荣盛世景象对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影响。康、雍、乾三朝帝王执政期间,是中国社会发展史上又一个繁荣时期,在这三代帝王统治时期,国内繁荣安定,国家鼓励并大量雇佣文人编书,是十八世纪成为中国思想史上最辉煌的时期之一。历史告诉人们,所有的文化艺术发展形态实际上都与其背后的思潮有关,艺术形态的发展受社会思潮的影响。</p><p class="ql-block">三是康熙、雍正、乾隆皇帝思想都比较开放,对西方绘画、建筑、机械均感兴趣,同时爱好文学艺术。康熙时期的中国画家焦秉贞研究欧洲透视法,曾作有名版画《耕织图》四十六幅,其中一些图画奉康熙之命被复制在陶瓷上。乾隆命人装饰其位于北京西北的夏宫——圆明园,装饰圆明园的画幅出自神甫郎世宁与王致诚之手。郎世宁颇具绘画才能,留居中国为宫廷效力近五十年,直到去世为止。统治者们对艺术及对西方科学、绘画与建筑的热爱,以及对传统伦理教化的重视,影响了当时中国陶瓷艺术题材和内容的选择,也影响了其装饰手法与风格的形成。</p><p class="ql-block">四是从康熙到乾隆时期帝君直接参与宫廷用瓷的设计,致使此时期工艺的精巧、釉色的多样、器型的丰富前所未有。同时他们十分重视制作工程的监管,所任命的督窑官,不仅是行政官员,也是技术官员,确保官窑瓷出品精良。</p> <p class="ql-block">说到这里,人们可能会问:封建统治者为什么把那么多精力放在陶瓷这么些较小使用价值的小事儿上?事实上,在封建社会烧制陶瓷并非小事。史料记载:春秋时期以来,“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祭祀在古代社会中举足轻重。明洪武二年,明朝曾用法典的形式规定“祭祀皆用瓷”,清帝国继承了明代的体制,祭祀成为了国家大事。所以历代皇帝对烧陶艺术和工艺品的重视不仅仅出于爱好,更有祭祀和行祖礼的现实需要,致使他们乐此不疲......</p> <p class="ql-block">本来,官窑瓷的烧制主要用于宫廷生活中,从祭祀到日常饮食和雅玩,官窑瓷的踪影在宫廷随处可见。后来为什么流到民间呢?当中有不少传说。</p><p class="ql-block">一是御窑厂次色瓷器的处理。在清代,御窑厂烧造的瓷器中,有部分因质量不达标而被称为次色瓷器。这些瓷器在雍正六年之前,或是被砸碎掩埋,或是散落在御窑厂内。雍正六年后,这些次色瓷器被估价、登记造册,并与入选御用瓷器一起解运呈进,交内府贮存,或在京变价出售,或以各赏赐时用。因此,民间留存的官窑瓷器中,有些可能是御窑厂变价处理的次色瓷器。</p><p class="ql-block">二是皇宫库储瓷器的变卖: 在乾隆早期,曾将库储康、雍、乾三朝有款瓷器中破损的或釉水不全的14万余件变卖。乾隆中期,又将康、雍、乾三朝无款瓷器8000余件变卖。嘉庆皇帝倡行节俭,将皇宫六库存贮的物件全面清理,除了必须留用的,其余久贮库内并无用项以及用少存多者全部变卖。在嘉庆时期,共变卖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四朝的瓷器多达44万余件。</p><p class="ql-block">三是皇帝赏赐出去的瓷器。在清代,皇帝有时会将官窑瓷器作为赏赐品,赐予功臣或者亲信。这些被赏赐的瓷器因此流入民间,成为民间收藏的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念及上述种种,笔者突发奇想:如果历代皇帝把花在烧制陶瓷的兴趣和精力都用于发展民生,发展国力,中国的历史走向会发生什么变化?清三代的思想其实已经比较开放,如果他们那时对西方绘画、建筑的兴趣转移一点去科技和军亊上,中国的历史走向又会有什么变化呢?可惜,历史没有如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