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 蛐 蛐

濤聲依舊

《花边拾遗》第二章我的小学 濤聲依舊☆18792210 儿时钩沉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六十年代时兴养蛐蛐、斗蛐蛐,蛐蛐是蟋蟀的别称。其实还有促织、吟蛩等多种叫法。蛐蛐长有长长的触角(须子儿),平坦的后背上长有硬翅;习性昼伏夜出,喜欢跳跃和奔跑。</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养蛐蛐、斗蛐蛐实际上养的、斗得都是雄性蛐蛐。其实也不对,真正的玩家也养三尾儿(yi,第三声。雌性蛐蛐)蛐蛐。因为有雌性蛐蛐相伴,雄性蛐蛐会更争强好胜,更具有战斗力。</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雄性蛐蛐生性喜鸣好斗(蛐蛐区域性强,自己的地盘、领地不容侵犯;自己的性伴侣不容它人霸占),凑在一起不掐个天昏地暗,不争个谁胜谁负,不整个你死我活决不罢休。所以自古上至皇帝,下至黎民百姓都有养蛐蛐、斗蛐蛐的习俗。 </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养蛐蛐、斗蛐蛐首先要逮蛐蛐。逮蛐蛐还要有工具蛐蛐罩子儿。蛐蛐罩是用铁丝编成的,上面尖封口,下面一般是圆形的,敞口;整个像一个圆锥形。关键是铁丝要编的缝隙均匀、大小一致。这样又好看又保证蛐蛐跑不了。蛐蛐罩有带手把儿的,也有不带手把儿的。我们小时候刚开始逮蛐蛐时,没有蛐蛐罩,直接用手抓蛐蛐。不过这样很容易伤到蛐蛐的须子儿和尾儿(yi,念第三声。雄蛐蛐是二尾儿,雌蛐蛐是三尾儿)。好蛐蛐讲究的是全须全尾儿。</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所以真正的玩法是应当用蛐蛐罩的。逮着蛐蛐放哪里呢?还要带点儿硬一点儿的纸(薄纸,蛐蛐可能咬破跑掉),把它卷成圆筒状,一头封住口。捉到蛐蛐后,装进蛐蛐后再封另一边的口。有用竹筒的。蛐蛐穴居,一般栖息在砖石堆里或土穴中,铁轨下的石缝里(不过那里太危险,我们很少去),水塘边的草丛间(那里的蛐蛐是水牙,蛐蛐差;我们也很少去)。</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逮蛐蛐我们小伙伴们是不辞千辛万苦,不辞数十里路遥,不惜饥渴、酷暑流汗。捉蛐蛐时需要寻声跟踪追击,有时还要掘土搬石;真得有点儿不屈不挠的愚公移山精神。我们有时晚上打着手电去捉蛐蛐,因为一到晚上蛐蛐更喜欢叫;这样更容易找到它。我们捉到蛐蛐后,把它们放进蛐蛐罐儿里(一般是陶器的,罐儿里放一些泥土,并砸实)。蛐蛐爱吃各种豆类、谷类,但是更喜欢吃新鲜的。它吃得很少。据说它也吃肉,蟹肉、虾肉等。不过我小时候未喂过肉。</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说了逮蛐蛐、养蛐蛐,该说说斗蛐蛐了。斗蛐蛐除了找到对手外,还得有蛐蛐探子儿。一般我们孩子用的探子儿是用一种草做的。真正的玩主用的蛐蛐探子儿是用马尾儿做的。斗蛐蛐是小时候最快乐的事情。把两只蛐蛐放进一个罐儿里,用蛐蛐探子儿触碰蛐蛐的头、须或尾儿,让两只蛐蛐相遇并兴奋起来。</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几个回合下来,弱者垂头丧气,掉头逃窜;或者跳出罐儿外逃之夭夭。胜者仰头挺胸,趾高气扬,不可一世。经过激烈的鏖战有了输赢后,输方往往不甘心。主人把自己的蛐蛐取出放在手心里晃一晃再垫一垫(用另一只手拍打拿蛐蛐的那只手,让蛐蛐蹦起来);再放进罐儿里。这时已经输了的蛐蛐可能是晃晕垫傻的缘故,会重新发起进攻。如果再失败一般就彻底输了。但是往往会出现戏剧性的变化,经过主人垫过的蛐蛐到成为最后的胜利者。</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 1, 1);">蛐蛐和人一样,有的勇猛,有的狡猾;你来我往,有进有退。有时两只蛐蛐纠缠撕咬在一起,犹如摔跤场上的两名勇士。一般两只蛐蛐相遇后,首先发出"嘟、嘟、嘟"清脆悦耳的叫声(它的声音来自翅膀的摩擦煽动)。一是给自己加油鼓劲儿,二是要灭灭对手的威风。然后才头对头呲牙咧嘴的撕咬起来。它们用头顶、用脚踢;还时不时的卷动着长长的触须,不停地转动身体,寻找、选择有力的进攻位置,继续殊死的博杀。</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大哥对养鱼、斗蛐蛐,都不太感兴趣。我和二哥比较喜欢。弟弟对养鱼、养鸟、斗蛐蛐都非常喜欢,甚至到了痴迷的程度。我们小伙伴们养蛐蛐、斗蛐蛐;我的邻居京泰却出幺蛾子儿,他不养蛐蛐,养油葫芦(样子和蛐蛐相似,个头要比蛐蛐大好些)。那时他养油葫芦,一般也不和我们斗蛐蛐。</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可是有一次,他拿来油葫芦,前来叫板。弟弟忍不住,答应了用自己的蛐蛐和他的油葫芦决一雌雄。京泰把他的油葫芦放进了弟弟的蛐蛐罐儿里,就用探子儿探他的油葫芦。弟弟赶紧拦住他,接过他的探子儿,去探自己的蛐蛐。这样更能激发蛐蛐的斗志。</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 1, 1);">别看油葫芦个大,小蛐蛐还真不怵。油葫芦张牙舞爪,凭着个大力不亏,发起一轮轮的进攻;但是终无结果。油葫芦的嚣张气焰更激起了小蛐蛐的斗志,它不畏强手,英勇撕咬。忽然只见小蛐蛐一用力,把油葫芦掰出了罐儿外。"嘟、嘟、嘟"小蛐蛐使劲地煽动着翅膀,高傲的欢叫着。虽然小蛐蛐赢了,但是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它的一颗牙掰掉了。终归不在一个等级。小蛐蛐已经创造了一个奇迹,刷新了历史。弟弟虽胜犹伤。</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我们小孩子儿逮蛐蛐、养蛐蛐、斗蛐蛐就是玩儿的一个乐,没有太多的讲究。其实北京的爷们,养鸟、养鱼、养虫(包括蛐蛐、蝈蝈等)讲究就大了去了。单说养蛐蛐,蛐蛐罐儿、蛐蛐探子儿,逮蛐蛐的罩子儿,蛐蛐吃的食;都有很多说头和学问。逮来的蛐蛐第一要的是全须全尾儿,须子、尾儿,前后腿都不能有丁点损伤。第二讲究的是个头,七厘为王,八厘为宝(七厘、八厘指的是蛐蛐的重量)的蛐蛐才是最好的蛐蛐。第三还要看品种,有白牙青、白牙紫、垂青一线飞蛛、铁弹子等。颜色纯青的蛐蛐为上乘。俗称黑头将军的蛐蛐最善斗。儿时我们逮蛐蛐、养蛐蛐、斗蛐蛐给我带来了无比的喜悦和乐趣。</b></p> 感谢您的惠顾留评和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