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浓传统情,温暖冬至日——方山镇兴安学校冬至活动

方山镇兴安学校

<p class="ql-block">  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一个传统节日。</p><p class="ql-block"> 冬至过节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清嘉录》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说。这表明古人对冬至十分重视。每年农历冬至这天,不论贫富,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谚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这种习俗,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p> <p class="ql-block">  “冬至到,春将至”。冬至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素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为了让孩子们更真切地感受传统节日的氛围,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方山镇兴安学校开展了“浓浓传统情,温暖冬至日”主题系列活动。</p> <p class="ql-block">❄️一、开展主题教育,厚植文化自信</p><p class="ql-block">  为传承文化,加深对冬至节气的了解,学校开展了“冬至已至,春有归期 ”的主题教育活动,各班开展了冬至主题班会,了解冬至,同时,也对同学们提出倡议,希望每一位兴安学子都能从自身做起,传承中华传统文化。</p> <p class="ql-block">🌹冬至的象征意义</p><p class="ql-block"> 冬至象征着团圆和新的开始。在古代,冬至被视为一个重要的节日,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人们会进行各种庆祝活动。冬至之后,白天会逐渐变长,象征着阳气回升,新的循环开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冬至的习俗</p><p class="ql-block"> 不同地区在冬至这一天有不同的习俗。在中国北方,人们有吃饺子的习俗,象征着团圆和驱寒。南方地区则有吃冬至团(汤圆)的习惯,寓意团圆和吉祥。此外,许多地方还会祭祖、祭祀天神和土地神,祈求来年风调雨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冬至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p><p class="ql-block"> 冬至作为一个节日,源于汉代,盛于唐宋,并相沿至今。古时人们认为冬至是阴阳二气的自然转化,是上天赐予的福气,因此冬至是一个吉祥的日子,应该庆贺。在现代,虽然冬至的庆祝方式有所简化,但仍然被视为一个重要的节日。</p> <p class="ql-block">❄️二、制作美食,温暖冬至</p><p class="ql-block"> 冬至来临,孩子们和老师们一起动手包饺子,从擀皮、包馅再到封口,同学们忙得不亦乐乎。在大家的亲自动手中,一盘盘香气四溢的饺子出锅啦!品味传统美食入口的欢愉和欣喜,感受劳动带来的成长和收获,这个冬日也不再严寒。</p> <p class="ql-block">  说到冬至的习俗,当然少不了包饺子,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教师和学生们给我们带来的温情时刻吧!</p> <p class="ql-block">✨瞧!我们孩子也动起手来包起了饺子✨</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最后,孩子们品尝到自己的劳动成果,感受到了冬至的温暖🌸</b></p> <p class="ql-block">  冬至是一个温情的节日,它以独特的方式和语言释放着属于它的韵味。冬至活动不仅锻炼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更让大家受到传统文化的浸润。冬至、福至、健康至、快乐至,愿所有美好如约而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