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寒山寺位于苏州市姑苏区,始建于南朝萧梁代天监年间(公元502~519年),初名“妙利普明塔院”。寒山寺占地面积约1.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三千四百余平方米。枫桥景区距苏州古城3.5公里,占地面积10公顷。初冬的寒山寺,寺内的古树已褪去了夏日的翠绿,只剩下枯黄的叶子在风中摇曳。寺内的钟声依旧悠扬,仿佛在诉说着千年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寒山寺在中国寺庙中具有独特的魅力,其“塔影、钟声、诗韵”融合了诗情画意,使这座千年古寺成为一个美丽的传说。塔影指的是寒山寺内塔在光影下的投影,与古运河的波光交相辉映,展现出江南水乡的独特韵味。钟声则是寒山寺内钟楼传出的悠扬钟鸣,穿越时空,诉说着千年的故事,让人感受到历史的沧桑与佛教的庄严。诗韵则源于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诗中“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的千古绝唱,赋予了寒山寺无尽的诗意与文化内涵,使其成为文人墨客向往的圣地。</p> <p class="ql-block"> 古运河,也就是京杭大运河,据说大运河苏州段水道最早开挖于春秋时期,是与苏州古城同时建成的。“五古”当中恐怕只有这古运河是真正古老的吧?初冬的古运河,水面上泛着微微的波光,两岸的古建筑在阳光下显得更加古朴典雅。行走在古运河畔,仿佛穿越了时空,回到了那个繁华盛世。</p> <p class="ql-block"> 寒山寺有三宝,中华第一诗碑是三宝之一,碑身上刻《枫桥夜泊》,共28个大字,45个小字。背面镌刻乾隆皇帝御笔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一卷,共289个字。</p> <p class="ql-block"> 梵音阁位于寒山寺东南200米处,建成于2008年12月,阁高50余米,六角形结构,分为三层,占地面积约1500余平方米。汉白玉基座与红木阁身交相辉映,显得格外庄重肃穆。钟楼内悬挂的“中华第一法钟”高8.588米,总重量108吨,结构为仿唐式。钟面主体铭文《大乘妙法莲华经》共69800字,钟面总共有铭文70094个字。大钟裙边上铸有九幅精美的飞天图及花纹,造型浩大、厚重、秀美,是一件反映当代中华梵钟文化的艺术珍品,也是寒山寺的第二宝之一。</p><p class="ql-block"> 在2008年11月经中国上海吉尼斯总部审核认定,是世界上最大的佛钟之一,己纪入世界吉尼斯记录。</p> <p class="ql-block"> 在古代,鼎被视为国之重器,是国家和王权的象征。寺庙中的钟常被敲响,以祈求平安、祈福和祝愿,其钟声被认为能够驱邪避凶,带来好运。鼎与钟放在路两边寓意着,我们的国家繁荣昌盛,民众生活富足安康</p> <p class="ql-block"> 渔隐桥横跨古运河,重檐歇山顶的设计古朴典雅。桥东为清代名园“渔隐小门圃”遗迹,故名。站在桥上,远眺古运河的波光粼粼,感受着岁月的沉淀,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淡淡的怀旧之情。</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水驿长廊,位于景区角端与枫桥水码驿遥相呼应相映成趣,供游人在此上下游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六角型唐钟,高六米重六吨,寓意六六大顺,竖立在大运河旁,意为航标灯,</span></p> <p class="ql-block"> 初冬时节,我们沿着蜿蜒曲折的小道来到了一枝园。小道蜿蜒曲折,两旁落叶纷飞,金黄与火红交织成一幅绚烂的画卷。薄雾轻笼,远处的古刹钟声悠扬,穿过稀疏的枝头,更添几分幽静与深远。阳光透过稀疏的云层,斑驳地洒在青石板上,暖意与寒意交织,仿佛能听见岁月轻轻的脚步声,在这静谧的时光里缓缓回响。</p> <p class="ql-block"> 一枝园,清代文学字训诂学家,经学家段玉裁会寄居于此。园内花影移墙,峰峦当窗,一池一峰,一堂一室构建的写意山水与穿越千年的诗韵钟声水乳交融。</p><p class="ql-block"> 这张一枝园图更换了银杏、红枫的初冬季节,感觉效果较好。</p> <p class="ql-block"> 在幽静的园林深处,汉学居静静伫立,古朴典雅,仿佛一位饱经风霜的学者,静默地诉说着千年的文化积淀与智慧传承。其周围银杏红枫环绕,竹影婆娑,书卷气与自然之美在这里和谐共生,让人不由自主地放慢脚步,沉浸在那份淡雅与宁静之中。不远处,江枫草堂依山傍水,掩映在一片葱郁之中,宛如一幅动人的水墨画卷。草堂前,几株苍劲的枫树傲然挺立,红叶似火,与潺潺流水相映成趣,每当微风吹过,不仅带来阵阵清凉,还似乎能听见历史的低语,讲述着过往文人墨客在此留下的不朽篇章。这里,是自然与人文完美融合的典范,每一处细节都透露着江南园林独有的风韵与雅致。 </p> <p class="ql-block">小小庭院,水池、假山、长廊、花木,正对大门的是江枫草堂,华人德先生书的联:近郭古招提,毗连浒墅名区,渔水秋深涵月影;傍山新结构,依旧枫江野渡,客船夜半听钟声。</p> <p class="ql-block"> 寒山寺内的吴门古戏台,古朴典雅,飞檐翘角间仿佛回响着千年的昆曲悠扬。古韵戏台是苏州枫桥景区中部主建筑,以精致的雕镂为特色,顶部为龙凤雕刻棚顶,垂透雕花篮挂柱,门窗皆雕刻成花窗。木结构的台基上镌刻着岁月的痕迹,每一块木板都承载着历史的记忆与文化的积淀,于静谧中诉说着往昔的繁华与艺术的辉煌。 </p> <p class="ql-block"> 漕运是我国历史上一项重要的经济制度。利用水道(河道和海道)调运粮食(主要是公粮)的一种专业运输。 漕运展示馆中一共有三进四个展室。第一室主题是漕运的起源与形成,中间的展柜展示的是清末苏州有关漕运的文件、信函等。第二室主题是漕运与大运河,用走马灯的形式展示运河的全途。第三室主题是漕运的交运过程。中间是大型漕舫船模,两边展出古代运河中各种船只的模型。第四室主题:漕运与苏州。</p> <p class="ql-block"> 沿寒山寺漕运的古船,承载着千年的历史风华,悠悠地穿梭在古老的运河之上,见证了古代苏州作为江南漕运中心的繁荣与辉煌,船上满载的不仅是粮食与货物,更是那个时代经济文化的交流与融合。</p><p class="ql-block"> 在漕运古船尾有一五爪金龙与船上桅杆旗的标志彰显了漕运与皇家的紧密联系,不仅体现了皇权的威严与尊贵,也见证了这个古代漕运辉煌历史。</p> <p class="ql-block"> 枫桥唐代曾名封桥,因张继《枫桥夜泊》诗而闻名天下,南距寒山寺、江村桥仅百米之遥,东连铁铃关,此处古桥、古运河、古关、古刹、古镇、相映成趣。</p><p class="ql-block"> 寒山寺脚下,枫桥横跨碧水,秋风轻抚过火红的枫叶,仿佛是大自然最绚烂的画笔,在古朴的桥身上勾勒出一幅幅温暖的画卷。</p><p class="ql-block"> 走在枫桥上,每一步都踏着历史的回响,两旁的枫叶红得热烈,像是为过往的行人燃起了一盏盏温暖的灯,寒山寺的钟声适时响起,让人心生安宁,仿佛这世俗的烦恼都随风而去。</p> <p class="ql-block"> 这是张继的雕像,基本还原了张继当时的方位和神态。他的背后就是江春桥,右手边就是枫桥,他的正前方不远处就是鼎鼎有名的京杭大运河,渔火指的是大运河上渔船上的灯火。</p> <p class="ql-block"> 枫桥古镇,依水而建,古色古香,石桥横跨河上,连接着两岸的悠悠岁月与烟火人间,仿佛一幅淡雅的水墨画卷,缓缓展开在旅人的眼前。</p> <p class="ql-block"> 当铺,则坐落在米巷的一角,它以一种沉稳而庄严的姿态,静静守候着岁月的流转。高高的柜台后,是精明强干的掌柜,他们用锐利的眼光审视着每一件典当品,决定着它们的价值。当铺的木门厚重而结实,门上铜制的铺首历经风雨侵蚀,依旧闪烁着冷冽的光泽,仿佛在诉说着无数个关于借贷、救赎与命运转折的故事。在这里,时间仿佛被凝固,每一笔交易都是对人性与生活的深刻洞察。</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枫桥古镇的米巷是一条悠长而古朴的街道,青石板路在脚下延伸,两旁是错落有致的木质结构老宅,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米香与岁月的沉静。这里曾是镇上粮食交易的中心,走在米巷中,可以感受到古代商贾云集的热闹场景,仿佛能听到买卖的吆喝声和粮食的搬运声,回荡在狭窄的巷弄里。每一块石板、每一面斑驳的墙壁都承载着过往繁华的印记,仿佛在低语着往昔米商云集、车水马龙的盛景。</span></p> <p class="ql-block">铁铃关”,又称枫桥敌楼,始建于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是苏州唯一保存较为完好的抗倭关楼遗迹,<span style="font-size: 18px;">成为苏州西大门的一道屏障。</span></p> <p class="ql-block">听钟桥是一座全木结构的廊桥,上面是江南民俗建筑三间轩屋,和桥面组成了苏州传统的廊桥,它横卧于运河水湾,视野开阔,是观赏枫桥、铁铃关的最佳处;凉风习习,体现了江南桥流水特点。沿用了历史上古桥的名字"听钟桥"。</p> <p class="ql-block"> 古运河”也就是京杭大运河,据说大运河苏州段水道最早开挖于春秋时期,是与苏州古城同时建成的,“五古”当中恐怕只有这古运河是真正古老的吧?</p> <p class="ql-block"> 江村桥江村桥,唐代单孔石拱桥,桥身坚固,造型优美。初冬的江村桥,桥面上铺满了落叶,两侧的古树在寒风中摇曳生姿。站在桥上,远眺古运河的波光粼粼,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淡淡的怀旧之情。</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惊鸿渡旁边有一座石牌坊,上书“吴会风清”四个大字。是宋代词人柳永在一首写苏州的《瑞鹧鸪》词中写过“吴会风流,人烟好,高下水际山头。”这“吴会风清”是从哪儿来的,我还真不知道!</span></p> <p class="ql-block">寒山寺位于苏州市姑苏区,始建于南朝萧梁代天监年间(公元502~519年),初名“妙利普明塔院”。寒山寺占地面积约1.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三千四百余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 寒山寺三个字的典故与明代书法家祝枝山和清代书法家陶浚宣有关。传说祝枝山为寒山寺题写寺名时,要求一字千金,当写下前两个字时,库房里只有二两银子,于是他停止书写第三个字。后来,陶浚宣主动提出免费书写“寺”字,但要求落款为自己的名字,寺里同意了,于是“寒山寺”三个字最终由他们共同完成。</p> <p class="ql-block"> 寒山寺与“和合二仙”寒山、拾得紧密相连,他们的故事在这里被传颂,他们的情谊被人们珍视。据传,在唐朝时期,寒山与拾得在浙江台州的佛宗道源天台山相遇,他们相见如故,共同吟诗作对,情深意长。后来,他们同时爱上了一位美丽的女子芙蓉,为了成全他们的爱情,寒山选择离开天台,到苏州的一个庙里为僧。拾得得知后,放弃爱情,踏上了寻找寒山的旅程。久别重逢后,他们决定一起修行,共同立庙,命名为“寒山寺”。人们被他们的情谊所感动,将他们推崇为和睦友爱的民间爱神。清代雍正皇帝更是封寒山为“和圣”,拾得为“合圣”,从此“和合二仙”名扬天下。寒山寺也因此成为了和合文化的祖庭。</p> <p class="ql-block"> 在藏经楼南侧,有一座六角形重檐亭阁,这就是以“夜半钟声”闻名遐迩的钟楼。钟楼为二层,八角,楼下有一立石名为“听钟石”。传说张继诗中的钟就是悬于原来这里的钟楼上。寒山寺长廊和钟意义非凡:钟身分别镌刻枫桥、寒山寺山门、嘉峪关和山海关缩略图。2013年11月7日随中国第30次南极科考“雪龙”号船抵达南极,在南极长城站敲响中国新年祈福钟声。</p> <p class="ql-block"> 每年除夕,新春听钟,人声鼎沸。故事传说如同寒山的诗歌一样干净,正好也契合了佛法禅宗的精髓:顿悟。这也是只有中国人才能理解的三人之间的感情,当然也是最容易被当下误读的中国传统的克己精神。</p> <p class="ql-block">在每年的年末,寒山寺会举办一场仪式。所有的僧人聚在一起敲钟,总共要敲响一百零八次,寓意明年的烦恼都会消散。</p> <p class="ql-block">听一记钟声,纳一年德福</p> <p class="ql-block"> “寒山寺”的历史和鲜为人知的故事。民间传说,“和合两仙”为了点化世人,化身为寒山和拾得,来到人间。寒山、拾得都是僧人,寒山是个诗僧,他曾在天台山国清寺做过厨僧,与寺内的拾得和尚相见如故,情同手足。他们朝夕相处,亲密无间。</p> <p class="ql-block"> 寒山寺的碑廊很有名,陈列着历代名人岳飞、唐伯虎、董其昌、康有为等人的诗碑,其中当推晚清俞樾书张继诗碑最为著名。诗碑高约3.5米,宽约1米,已成为寒山寺中的一绝。</p> <p class="ql-block"> 在庭院中央还有一座稀有太湖石巨型灵璧“观音峰”。高达7米,重约35吨。因“玲珑剔透、琉璃娟秀、籽若观音临驾、慈态善容、风韵万种”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 闻钟亭周围的环境也非常优美。亭子周围是精心修剪的园林景观,四季常青的树木和精致的花坛为这里增添了几分生机。亭子本身的设计也极具特色,飞檐翘角,雕梁画栋,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每当钟声响起时,整个亭子都会被一层淡淡的烟雾笼罩,更显神秘与庄重</p> <p class="ql-block"> 寒山寺大雄宝殿的建筑风格典型地体现了清代建筑的特点。大殿面阔五间,达十八点五米,进深四间,为十四米,高度十二点五米,采用单檐歇山顶,飞甍崇脊,檐角高翘且舒展。这种设计不仅使大殿显得宏伟壮丽,还赋予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p><p class="ql-block"> 大雄宝殿的露台由花岗岩铺地,栏杆均用汉白玉雕成,并刻有莲花等花纹饰物,展现出精湛的雕刻工艺。此外,大殿内的须弥座也是用汉白玉雕琢砌筑,晶莹洁白,与整个建筑风格相得益彰。</p> <p class="ql-block"> 寒山泉,宛如天界遗落的琼浆,轻轻摇曳在幽谷的怀抱中,每一滴都蕴含着霜月的清辉与山岚的轻吻,潺潺低吟,编织着一曲不染尘埃的纯净之歌,让人恍若步入了一个远离尘嚣的梦幻仙境。</p> <p class="ql-block"> 寒山寺罗汉堂内有五百尊罗汉。这些罗汉以泥塑金身的形式呈现,堂内布局呈田字形,中间有四个小天井,单双号相对而列。</p><p class="ql-block"> 寒山寺罗汉堂不仅是一个供奉罗汉的地方,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背景。游客可以通过“数罗汉”的风俗来体验这里的独特文化。进入石拱门后,依男左女右的顺序拜过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然后想着自己的心愿,从选定的第一尊罗汉开始数,数到本人今年的年龄(虚岁)那一尊止。最后,游客可以向僧人请罗汉牌上的诗,自行体会其中的含义。</p> <p class="ql-block"> 塔院中有普明宝塔,是寒山寺的最高点。塔高42.2米,5层,呈正方形,为仿唐木结构楼阁式塔,登上宝塔,东可望苏州古城,南观苏州新区和大运河,北眺虎丘和西面的狮子山,吴中美景几乎尽收眼底。原塔已经损毁,现在看到的宝塔是1996年重建。</p><p class="ql-block"> 普明宝塔是寒山寺的第三宝,位于塔院的主体位置,是寒山寺的最高点。从寒山寺山门到藏经楼一路明清风貌过来,普明塔院置身眼前,蓦然看到大唐风范,油然而生思古之幽情。普明宝塔不仅是寒山寺的象征,更是游客领略古建筑之美和历史文化的绝佳地点。</p> <p class="ql-block"> 在普明宝塔周围,还有6座神兽貔貅,象征着八方来财,游客可以绕塔触摸这些貔貅以求好运。此外普明宝塔在春日赏樱时也是绝佳的观景点,寺内有一株蓬勃绽放的樱花树,远望近瞻皆具禅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