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曾经看到一个刘震云在香港讲座的视频,他说文学的底色是哲学,绘画的底色是哲学,生活的底色也是哲学。</p><p class="ql-block"> 我之前没有多了解这位作家,听了他的这个讲座以后,觉得有道理。</p><p class="ql-block"> 期间他引用了他的作品《一句顶一万句》中老詹的例子,我好奇心起,找到喜马拉雅上王明军演播版本来听,王明军演播的“三体”系列小说,让我追了好长时间,相信这本小说的演播不会让人失望。</p><p class="ql-block"> 故事人物虽然复杂,但是结构情节设计倒是能够抓住人心,写的虽然是底层人物命运抗争的故事,却很吸引读者。</p> <p class="ql-block"> 有人说《一句顶一万句》这本书是中国版本的《百年孤独》,从小说的时间跨度和深度来看,和百年孤独暂时应该是没有办法相提并论的,但是写作风格是有类似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开篇写的72行非常精彩,略用几个字就把一个人一个行业点出来了,人物刚刚看比较复杂,抓不住重点,所以需要回头再梳理一下,开篇的交代与后面的故事展开有关系。</p> <p class="ql-block"> 赶车的老马,老杨的朋友,看不起老杨。</p><p class="ql-block"> 慢性子的打铁匠老李</p> <p class="ql-block"> 杀猪的老曾。</p><p class="ql-block"> 杨百顺喜欢的做醋的罗长礼,爱喊丧的罗长礼。</p><p class="ql-block"> 开私塾的老汪。</p><p class="ql-block"> 算命和弹三弦的瞎老贾。</p> <p class="ql-block"> 开方子很慢的老中医老胡。</p><p class="ql-block"> 老胡的儿子、从不送礼糊里糊涂判案却喜欢做木匠的县长。</p><p class="ql-block"> 喜欢讲话的县长。</p><p class="ql-block"> 喜欢看京剧的县长……</p> <p class="ql-block"> 卖豆腐的老杨,儿子杨百业、杨百顺、杨百利,其中杨百顺是小说的主角之一。</p> <p class="ql-block"> 杨百顺的朋友老裴,剃头匠老裴,原来职业是贩驴,因为内蒙古出事而改学剃头,并且不爱说话了,老是唉声叹气。有一次杨百顺丢了羊挨打睡在草垛里,被老裴看见,还带杨百顺去吃了一碗烩面,让杨百顺感动万千,记了很久。</p> <p class="ql-block"> 故事发生地主要在河南延津,地方涉及到周边的山东、陕西、山西等等地方,上半部分主要以老杨家几代人更是以二儿子杨百顺经历的故事来展开:</p> <p class="ql-block"> 卖豆腐的老杨,大儿子接班在家做豆腐,阴差阳错,娶了有钱人家的女儿,老秦的女儿秦曼卿。小儿子杨百利,去陕西做了火车上的司炉。</p> <p class="ql-block"> 二儿子杨百顺一辈子命运坎坷,他在老王的私塾里读了五年论语,算是识字了,老杨送了小儿子继续读书,杨百顺就辍学了。</p><p class="ql-block"> 15岁的杨百顺,开始寻找谋生手段:</p><p class="ql-block"> 开始想去学剃头,因为跟老裴的关系太好,老裴不想收他做徒弟,老裴给他介绍了到老曾这里去学杀猪,学了一年杀猪,却因为有一次抱怨了师傅的老婆被人家以讹传讹,导致师徒关系破裂 。</p><p class="ql-block"> 之后做过帮人挑水、染坊里挑水、帮人破竹子,没有一样工作做得长。认识了意大利人老詹以后,希望老詹可以告诉他应该往哪里去?听老詹的意见改名杨摩西,听老詹讲基督教。</p><p class="ql-block"> 有一次弄社火活动中,县长看到他的表演觉得不错,正好需要一个人在县委大院里种菜,就把杨摩西弄到县委大院里了,虽然只是种菜,但是这是杨摩西最为风光的日子了,他不但可以吃到县委大院的食堂,外面也没有人敢看不起他了。</p> <p class="ql-block"> 江家一个儿子江虎娶妻后单独分家蒸馒头卖,日子过得本来很不错,但是在一次外出打架,竟然意外死亡,寡妇一个人的生活越来越不容易,寡妇吴香香看中了杨摩西,杨摩西也觉得自己什么都没有,能够娶寡妇,一家三口的日子总比他饥一顿饱一顿好,只是要求要嫁给江家媳妇吴香香,要改名吴摩西,这让杨摩西觉得有点丢人,不过杨摩西想来想去还是接受了,从此杨百顺不叫杨摩西了,改名吴摩西。</p> <p class="ql-block"> 为了好好过日子,吴摩西在吴香香的驱动下,起早摸黑,蒸馒头卖,虽然跟吴香香没有什么话说,但是和吴香香的女儿巧玲却很融洽有话说。</p><p class="ql-block"> 然而,好景不长,有一次吴摩西贩葱提前回家,发现吴香香出轨,暴露以后的吴香香跟着人跑了,留下巧玲,他带着巧玲去找吴香香的时候,巧玲被人拐走,为了找到巧玲,他像发疯了一样到处乱,也没有找到,他觉得没有办法像江家交代,干脆不敢回延津了。</p><p class="ql-block"> 在火车去宝鸡的路上,他把自己名字改为罗长礼,就因为他中意罗长礼的喊丧,虽然他没有和罗长礼说过话,这时灵机一动就借用了他的名字。</p> <p class="ql-block"> 下半部分故事发生在沁源县,那是在山西长治了。</p> <p class="ql-block"> 牛爱国的生活,也是一本为生活挣扎的真实写照,从小父母顾不上他,让他觉得缺少父母的爱,和父母走得不亲,结婚后,得知妻子有外遇,想方设法对老婆好,还是没有挽回老婆的心,在老婆最终跟人家跑了之后,他一颗无法安定的心,更加难受,幸亏有母亲帮忙照料的女儿,留下一丝慰藉。</p> <p class="ql-block"> 牛爱国的母亲叫曹青娥,本来应该姓江,应该姓吴,其实本来应该姓杨。</p><p class="ql-block"> 五岁那年,曹青娥被人从河南卖到山西,60年过去了,曹青娥还记得他父亲叫吴摩西,母亲叫吴香香,她自己小名叫巧玲。</p><p class="ql-block"> 巧玲还记得他母亲吴香香跟人跑了,他跟随父亲出门去找他母亲,住在一个鸡毛店店里,她被人拐走了,中间经过了三个人把它卖到了山西。</p><p class="ql-block"> 他记得拐走她的人叫老游,是个卖老鼠药的人,10块大洋把她卖给了一个人贩子,这时巧玲才明白是怎么回事,哇的一声哭了,老游心软后悔了,想带回去自己养,人贩子老萨说,不行了,她知道是你拐走了她,不可能养得亲的。后来20块大洋被卖给了老卞,前后一个月一直没有再卖出去,时间长了,头上长了脓疮,继而发展到发烧,把老卞急得团团转。巧玲开始哭着叫疼,后来发烧了反而没有声音了。</p><p class="ql-block"> 老曹是为老温赶车,这天去替东家卖芝麻,这天为了躲雨赶进了车马店,突然发现灶间蹲着一个男人,旁边一个女孩发着烧,老曹建议他要去给娃看病,没想到这个男人说这个娃是他买来的,花了20块大洋买的,这么久来一直花钱没有卖出去,他一下子抓住老曹的手,说你买了这个娃吧,要不然这个娃得死了。</p><p class="ql-block"> 老曹说买孩子哪里这么方便,再说我还得去卖芝麻,蹲着的男人问,大哥那你家是哪里的,老曹说了一句是在曹家村,没想到老曹两天以后回来,竟然发现这个人贩子和巧玲已经在他家了,原来人贩子竟然找到曹家村去了,而且老曹老婆看上去很是喜欢这个女孩,在老曹家这两天发烧也好了,老曹只好去东家借钱把巧玲买下了,从此巧玲名字叫改性。</p> <p class="ql-block"> 本来老曹夫妻40好几了膝下没有一个娃,还经常被老二逼着要过继一个儿子给他们,问题老二的5个孩子个个矮得一塌糊涂,老曹老婆一直不愿意过继,这下解决问题了。不过老二彻底生气了,两兄弟从此不说话了。并且呕气把自己的女儿的病耽误了,金枝的病竟然不治而死。</p><p class="ql-block"> 改性的脓疮被老曹的老婆用河水洗啊洗的,居然好了。</p> <p class="ql-block"> 沁源县牛家庄有个卖盐卖碱的老丁,是个闷葫芦,老韩却是个话痨,两个人经常一起去打兔子,还经常在一起唱梆子戏,一起唱得不亦乐乎。两家的孩子也一起玩。有一天两个女孩捡了一只布袋子,袋子背回老韩家里,原来里面整整有67块大洋,老韩夜不能寐,想想用这个钱可以办多大的事啊,第二天老丁来了,问起昨天捡的布袋,老韩想满着,老丁说孩子摸过好像是钱,老丁说没人认的话得两家平分,不平分的话就报官,这下两家的关系看样子完了。</p><p class="ql-block"> 原来这钱是老曹去卖黄豆结账的钱,往回赶的时候路上滑落在地上,回到家才发现,他急得丢了魂地沿路往回找,终于寻到了老韩家,老曹接到这些钱老曹激动得跪下了,说老韩救了他的命,老曹感动得要跟老韩拜把子,两家成了十几年的好朋友。虽然两家隔着100多里,每次老曹都要去看望老韩。</p><p class="ql-block"> 一天,老曹接到老韩说他们牛家庄要唱梆子戏,决定去听戏,结果老温的儿子温经理也想去,就赶车提前一天去了老韩家里。牛家庄这天很是热闹,在老韩家里又聚又看戏的时候,老韩一时兴起,为老曹家的改性介绍了一家人家,就是牛家庄的老牛家,小温也觉得这头亲不错。</p><p class="ql-block"> 于是一年后,牛爱国她妈妈也就是后面改名叫曹青娥嫁给了牛叔道,那一年她18岁。</p> <p class="ql-block"> 曹青娥不同意这门婚事,一是因为相隔100多公里太远,二是这个男孩子看上去平庸得很,磨不过父母之命,嫁过去才发现,比想象中的还要窝囊。</p> <p class="ql-block"> 生活就在艰难困苦中过着,曹青娥生下了牛爱国的大哥、小妹三人。牛爱国的命运几乎是杨百顺生活的翻版。幸运的是女儿一直由母亲曹青娥抚养慢慢长大。</p> <p class="ql-block"> 曹青娥几十年后的寻亲,只带来迷迷糊糊的记忆,一代人过去以后,都无法真正还原当年的历史。</p><p class="ql-block"> 在兜兜转转中,牛爱国回到了曹青娥的老家,也只是寻找了一些心里安慰,物是人非,生活还得继续。</p> <p class="ql-block"> 小说讲述的故事,虽然是底层人生活的日常、常态,然而也是大多数人的常态,所以故事主人公的命运才会牵动读者的心。</p> <p class="ql-block"> 小说分出延津记和回延津记,是一部讲述中原地区民风民俗风情的集大成小说,可以看出,虽然时间过去了两代人,观念变化不大,思想进步也不大,作者不是要强调这个因素,但是读来有种隐隐作痛的感觉,能够感觉到历史长河之中,文化积淀中的深沉和顽固,裹挟着人们,一代又一代,缓慢而艰难,相信现在的延津、现在的中原早已经完全不同了。</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