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空游记515】探世界遗产龙门石窟 访世界最大石佛洞窟 赏十万余尊石佛造像 感艺术宝库文化底蕴

星空

【星空游记】拍摄曾经去过的那山、那水、那景、那人、那情,记录曾经感悟到的美景美色、风土人情、地理地貌、历史背景、传说故事,在星空走不动的那天重新看看也是一种美好的回忆和快乐。我国著名的游记有:《山海经》、《历游天竺记》、《徐霞客游记》等,星空不是旅行家,随性而已。闲来无事,整理照片,写个游记,记录照片的出处,回头再读,每张照片,犹如重游,其乐无穷。 游记不属于文学创作,只是忠实地记录所走过的路,以及那山、那水、那景、那人、那事、那情。星空也不是历史、地理、民俗的专家学者,只能做一个文字搬运工,串接专家学者研究的公开资料,偶尔写一点个人感受,希望下次去的时候能有点更深的体验。分享是一种快乐,偶尔看到星空游记的朋友,欢迎指点迷津,并在此一并感谢,不再回复,见谅。 2024年12月15日,星期日:天气:晴。昨天傍晚入住洛阳酒店,欣赏洛阳夜景后,回酒店休息,一夜无语,今晨早起,简单早餐后,队友集结赶往本次周末出行的最后一站:龙门石窟。 过去来过两次龙门石窟,那时比较简陋,机动车可直接开到景区入口。现在,修建了游客中心,从山门至景区入口很远,我们来得比较早,太阳还没有完全升起,队友们在太阳的晨曦中徒步前往景区入口。 龙门石窟景区有两个综合服务区,东北服务区和西北服务区,服务区内均涵盖停车、购票、咨询、物品寄存、宠物寄存、免费轮椅和婴儿车租借、卫生间、休息厅、开水间等综合性服务。 西北服务区距离景区入口700米,游客可步行进入景区;东北服务区距离景区入口约2.3公里,游客可乘坐收费电瓶车或步行进入景区参观。我们将从西北服务区进入景区,在东北服务区大巴车停车场集结,然后返回青岛。 【龙门十寺】洛阳龙门曾经有十座古寺,是唐代时期,在龙门分布的十所木构寺院:|香山寺、奉先寺、广化寺、敬善寺、菩提寺、天竺寺、乾元寺、宝应寺、胜善寺、龙华寺。其中香山寺为龙门十寺之首,有1400多年的沧桑,一直以来法音绵延,香火炽盛。 【龙门石窟】与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并称中国三大石窟。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占地面积31.7平方千米,为人文景观。现存2345座佛龛,10万余尊造像,2800余块碑刻题记,是世界上造像最多、规模最大的石刻艺术宝库,位居中国各大石窟之首。 龙门石窟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493年)前开凿。公元493年至528年间,塑造了适合中原地区汉民族审美和文化的“秀骨清像”的佛像,修建了古阳洞等。唐朝时期历经四帝建造佛像,其中包括潜溪寺、宾阳南洞等。宋代龙门石窟新凿洞龛,并为保护卢舍那雕像。 1997年,开展龙门奉先寺遗址考古调查与保护工作。2001年,由加拿大国家美术馆收藏的看经寺内的罗汉像,送还龙门石窟研究院永久保存。2007年,卢舍那大佛结束了面部修缮工程,对大佛除尘除污,封堵大佛自身和周边细缝。龙门石窟景区主要由西山石窟、东山石窟、白园和香山寺四大景点构成。 龙门石窟中保留着大量的宗教、美术等方面的资料,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等领域的发展,对中国石窟艺术的创新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龙门石窟是石窟寺艺术中国化的完成之地和集大成者,不仅承载着人类文明的记忆,还承载世界的文化交流与融合。 “龙门”之名来自于隋炀帝。龙门石窟曾是洛阳南面的天然门户两山对峙,伊河水从中穿流而过,远望犹如一座天然的门阙。自春秋战国以来,这里就有一个形象化的称谓“伊阙”。后隋炀帝在洛阳营建东都城,因宫殿城门正对着伊阙,而古代帝王又以真龙天子自居,因此得名“龙门”,延用至今。 龙门石窟东西两山对峙,东山为香山,海拔371.8米,西山又名龙门山,海拔307.6米,伊水由南向北穿流而过,形成龙门峡谷。龙门峡谷地处北亚带秦岭东西复杂构造带,洛阳盆地的东南部,峡谷走向略呈南北向,南北长约1200米,东西宽约150~250米,谷深约120米。 龙门石窟的山岩整体上向西北方向倾斜,伊河切穿伊阙峡谷后,在西山形成了陡崖,这种反向坡属于稳定坡,坡面陡且向内倾斜,在东山形成相对平缓的坡面,叫正向坡。 【景区布局】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城南6公里处的伊阙峡谷间,由西山石窟、东山石窟、香山寺和白园四个景点组成。从龙门石窟景区入口进入,景点沿伊河两岸分布,先后可以浏览禹王池、潜溪寺、宾阳中洞、宾阳北洞、万佛洞、奉先寺、漫水桥、礼佛观景台、香山寺、白园等景点。 龙门石窟的参观路线主要有总路线:西山石窟-东山石窟-香山寺-白园,西山石窟:大石门(景区入口)-松林-禹王池-宾阳三洞-摩崖三佛龛-万佛洞-奉先寺-古阳洞-药方洞。东山石窟:擂鼓台三洞-千手千眼观音像龛-看经寺-二莲花洞。香山寺:蒋宋别墅-乾隆御碑亭-观景台-石楼-钟鼓楼。白园:青谷-乐天堂-诗廊-琵琶峰。 西北景区入口:大石门。大石门采用中国传统园林建筑风格,它位于龙门商业街以南、龙门博物馆以东、伊河西渠以西、龙门桥以北,这座三拱石门是一座仿唐风格的建筑,整体用青石建成,造型古朴典雅。 【大石门】2011 年,龙门石窟管委会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张锦秋设计这一工程,当时已 75 岁高龄的张锦秋大师多次从西安来到龙门,实地勘查并提出建设思路。大石门、南广场园林及西北服务区的规划设计都出自张锦秋大师之手。 这座新唐风建筑,参照了很多原汁原味的唐代建筑,以龙门石窟为魂,与整个石窟景区相融共生,将传统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碰撞融合,设计师把龙门石窟比成一个完整的乐章,大石门及其后面的绿化景观都属于序曲,当游客前来游玩时,能够看到城市景观与龙门石窟有着较好地过渡与衔接。 【伊河】古称鸾水,发源于栾川县境内秦岭余脉熊耳山南麓陶湾河谷,流经嵩县、伊川,经龙门人洛阳,进偃师,于偃师市东南方岳滩、杨村间与洛河合流,称伊洛河,在巩义神堤渡口注入黄河,是黄河的重要支流之一。 伊河主流全长286千米,流域面积6120平方千米,年均流量40.86立方米/秒,冬季有结冰现象:每年7~8月为讯期,冬春季节为枯水期。伊河在洛阳市内长17千米,龙门石窟以上伊河流域面积约5318平方千米,河谷宽250~300米。 伊河龙门段是龙门石窟景区重要的组成部分,是“龙门山色”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为龙门石窟营造了美好的山水景观,丰富了龙门地区的地下水量。 在景区内建有伊河橡胶坝蓄水,形成了面积约100万平方米的人工湖面,为了加强对伊河的管理,在龙门设立了伊河管理站,对伊河水位加强实时监测监控。 【龙门桥】伊河河面很宽,前行不久可看到一座桥:龙门桥。龙门桥是传说“鱼跃龙门”的发生地,雄伟秀丽,倒映在澄澈的伊水之中,晕染得山水共一色。 【龙门破坏原因】龙门石窟的命运十分多舛,虽然400余年时间不断在开发,却在1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也不停地遭到破坏,专家认为主要有四方面原因造成。 一是:风化。龙门石窟的石质相对于莫高窟等石窟,已经是比较好的了,但毕竟岁月是把杀猪刀,1000多年的历史,对于石窟这样的艺术来说,风雨侵蚀是逃避不开的命运。所谓风化,是指在大气条件下,岩石的物理性状和化学成分产生变化作用,这是来自大自然的破坏,人类只能通过保护措施缓解,却不能彻底遏制。 二是,灭佛运动。中国历史上有三次著名的灭佛运动: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因此也合称三武灭佛。灭佛的主要原因是:寺庙僧侣可以不纳税、不出劳役、不出兵役,导致许多人出家,寺院趁机扩张,影响了国家的政治经济和国防安全,因此政府进行了灭佛,强迫出家人还俗,并解放劳动生产力几十万人。在1000多年历史上,龙门石窟因灭佛运动遭受了巨大损害。 三是,文物贩卖。文物贩子的破坏,就纯粹是人性使然了。从清末到民国初,都有各种石窟被盗的记载,因为这些文物在国际上热销,于是偷盗者和官僚就把这些文物倒卖给国外商人。至今,在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博物馆里都可看到。在中华民族近百年的屈辱时期,国外商人趁虚而入,大肆搜刮民间和国家文物,也导致龙门石窟遭严重破坏。 四是,民国政府迁都。日本侵略时期,南京政府受到日军的巨大威胁,于是民国政府搬迁,设洛阳为行都,西安为陪都。那时,路途艰险,为迁都的便利,在龙门西山下修建道路,并炸毁了大量的石窟佛龛。解放后,人们对文物保护意识越来越强,国家对历史文化传承的重要性越来越重视,于是对龙门石窟等历史文物加大了保护力度。 从龙门石窟的西北服务区进入景区,首先游览的是西山石窟,西山石窟汇聚了90%的石窟造像,是景区精华之所在。西山石窟包含龙门桥、禹王池、宾阳三洞、莲花洞、万佛洞、奉先寺、古阳洞、药方洞等景点。 【禹王池】途中路过禹王池,上方有一柱造型奇特的石笋,相传是大禹治水时所用,禹王池因此得名。在龙门众多的溪流山泉中,禹王池水势最盛,景色最美,水中更有锦鲤嬉戏。 【潜溪寺】是龙门西山北端第一个大窟。它高、宽各九米多,进深近七米,大约建于一千三百多年前的唐代初期。窟顶藻井为一朵浅刻大莲花。主佛阿弥陀佛端坐在须弥台上,面颐丰满,胸部隆起,衣纹斜垂座前,身体各部比例匀称,神情睿智,整个姿态给人以静穆慈祥之感。 潜溪寺,主佛左侧为大弟子迦叶,右侧为小弟子阿难。两弟子旁边分别为观世音菩萨与大势至菩萨。特别是南壁的大势至菩萨,造型丰满敦厚,仪态文静,在故宫博物院有1比1的复制品陈列。阿弥陀佛与两侧的两位菩萨共称为西方三圣,即掌管西方极乐世界的三位圣人,是佛教净土宗信仰的对象。 【陈抟碑】开张天岸马,奇逸人中龙。这副对联仿若仙风拂过,道骨凛凛,字里行间尽显飘逸洒脱,傲然自负之气扑面而来。进入龙门石窟不远,在潜溪寺和宾阳洞之间,路西崖壁一小石龛内,石碑静静镶嵌其中。碑高68厘米,横长200厘米,上面刻着一副对联:“开张天岸马,奇逸人中龙”,这就是著名的“陈抟碑”,也叫“陈抟十字卷碑”。 陈抟(约871年-989年),五代宋初著名道士,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字图南,自号扶摇子,一说河南鹿邑人,一说安徽亳州人。隐居不仕,宋太宗赐号希夷先生。有《易龙图》、《无极图》、《先天图》、《指玄篇》等著作,被誉为紫微斗数和无极图说的创始人,道家尊为“陈抟老祖”,《宋史.隐逸传》有专记。陈抟精研《易经》八卦,创辟谷养生之术,有“睡仙”美誉,118岁仙逝。 “陈抟碑”有四奇。陈抟是奇人,“陈抟十字卷”堪称奇联,其书法更是奇品,而他的命运更是曲折离奇,充满传奇色彩。游览龙门石窟,欣赏“陈抟碑”,轻声吟诵“开张天岸马,奇逸人中龙”,张开想象的翅膀,让洒脱的心情肆意飞扬,用心去感受一下“陈抟碑”的书法魅力和历史厚重。 更为奇妙的是,“开张天岸马,奇逸人中龙”十个字中,有三个错别字:岸字少一横,逸字少一点,中字上下颠倒。据说,若能参透其中奥妙,是道家得道成仙的法门。有好事者解释说:“岸”字少一横,是告诉修道者,要从红尘中抽离;“逸” 字少一点,是告诉修道者,要放逸内心,不受拘束:“中” 字上下颠倒,是提示修道者,要颠倒乾坤,方能修成正果,得道成仙。 【伊阙佛龛之碑】是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宾阳三洞的摩崖石刻,是中国唐朝皇家碑刻艺术的典范,由魏王李泰出资为过世的母亲文德皇后祈福开凿,距今约1500年的历史,碑文1600余字,文辞秀美,楷书冠古,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伊阙佛龛之碑》在宾阳洞前,是魏王李泰抹去北魏原碑文为其母长孙皇后祈冥福重刻的发愿文,又称“三龛记”。其碑体高大,通高5.0米,宽2.0米,由碑首、碑身和碑座三部分组成,因处于露天摩崖上,在千年风雨侵蚀中已有部分风化缺失。原碑文32行,行51字,字径4厘米,该碑由中书侍郎岑文本撰文,起居郎褚遂良书丹,镌刻1600多字。 因该碑额上有两行六字篆文“伊阙佛龛之碑”,又称《伊阙碑》或《褚遂良碑》。褚遂良书该碑时46岁,这是现存最早的褚遂良书法作品,书家评价甚高。宋欧阳修《集古录》评曰:“字画尤奇伟。”梁山献曰:“此乃遂良中年书,平正刚健,法本欧阳,多参八分。碑头字尤佳。” 该碑字大逾寸,瘦劲有力,沉峻饱满,清秀端庄,宽博方整,跌宕多姿,舒卷自如,韵致飞扬,雄厚秀逸,是初唐楷书的典范,开创了盛唐一代书风,名垂千古。《伊阙佛龛之碑》碑文词句工整,修辞华丽,书法端庄严谨,被称为文辞家和书法家的“天合之作”,因此具有重要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宾阳洞】原名叫灵岩寺,位于洛阳市洛龙区龙门石窟景区西山石窟内,万佛洞和潜溪寺之间,由宾阳中洞、宾阳北洞、宾阳南洞三个洞窟组成。“宾阳”意为迎接出生的太阳。 宾阳洞始凿于北魏景明元年(公元500 年),距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宾阳洞,北魏宣武帝为孝文帝、文昭皇后主持开凿的皇家第一窟,用以铭记孝文帝迁都洛阳和进行汉化改革的历史功绩,也是我国正史中唯一有确切记载的石窟。 明人彭纲就曾在《题龙门石像》中写道:“当时锤凿斫(zhuó)民脂,万金不惜穷妖奇”,指的就是该洞窟的开凿。宾阳三洞前后营造时间长达24年,用工80余万人,但是,北魏时期仍然只完成了宾阳中洞,宾阳南洞、宾阳北洞一直到隋唐时期才相继完成。 【宾阳北洞】始凿于北魏时期,唐朝初年(公元641-650)完成,主尊为阿弥陀佛,火焰纹背光繁杂而生动。宾阳北洞正壁主尊佛像呈现出特殊的“剪刀手”手势,这其实是一种极少见的佛教手印。结合双手的姿势来看,高举胸前,右手掌心向上,拇指、无名指与小指屈起,其他二指伸直,左手掌心向下,屈无名指及小指,伸直其他指,这是一种颇能传达强烈意志的手印。这尊佛像因拇指风化,而食指、中指间隙过大,颇似大家习惯摆出的剪刀手类似,故而被网友戏称为“剪刀手”佛。洞口两侧“龙头”柱础与大同北魏司马金龙墓出土的柱础造型风格相同。属北魏完成之作品。 【宾阳中洞】景明元年至正光四年(公元500-523)营造,洞窟平面呈马蹄形,穹隆顶,深12米,宽10.90米,高9.3米,正壁雕主佛释迦牟尼坐像及二弟子、二菩萨,南北壁均一立佛二菩萨。佛、菩萨体态修长,表情温和,神采飘逸,是北魏晚期风行的“秀骨轻像”的典型代表。地面刻莲花图案装饰,示意莲花宝池。窟顶中间浮雕一朵盛开的大莲花。周围有八身伎乐和两身供养天,加之流苏帷幔构成一莲花宝盖。前壁有维摩诘变相、太子舍身饲虎图,须达那太子施舍图和皇后、皇帝礼佛图 等大型浮雕图像及十神王像。1978年为保护洞窟雕刻拆除砖卷门洞。使鲜为人知的四头四臂、一头四臂护法天重见天日。 中洞的开凿花费了24年时间,其富丽堂皇的景象是龙门众多石窟之冠。主佛释迦牟尼端坐中央,面部修长清秀,面容和蔼慈祥,略带微笑。迦叶、阿难二弟子和文殊、普贤二菩萨侍立左右。迦叶形象老成持重,阿难形象活泼开朗,望之栩栩如生。佛像的衣饰都由北魏早期的袒露右肩和通肩式,变为褒衣博带式,是孝文帝实行汉化政策在石刻艺术上的反映。洞顶雕有莲花宝盖,周围雕着飘逸脱俗的伎乐天人和供养天人。洞口内壁两侧原本刻有三层大型浮雕,下层是著名的“皇帝礼佛图”和“皇后礼佛图”,构图严谨,雕刻精美,是我国古代雕刻艺术的杰作。 【宾阳南洞】北魏开凿,隋代完成(公元595-616)。宾阳洞主佛阿弥陀佛面部丰润,唇厚,衣纹自然,流畅。改洞造像上续北魏刚健雄伟,下开唐代生动活泼,属于过度时期的风格。 【万佛洞】因洞内南北两侧雕有整齐排列的一万五千尊小佛而得名。洞窟呈前后室结构,前室造二力士、二狮子,后室造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是龙门石窟造像组合最完整的洞窟。 窟顶有一朵精美的莲花,环绕莲花周围的为一则碑刻题记:“大唐永隆元年十一月三十日成,大监姚神表,内道场运禅师,一万五千尊像一龛”。它说明了该洞窟是在宫中二品女官姚神表和内道场智运禅师的主持下开凿的,完工于唐高宗永隆元年即公元680年。 万佛洞,主佛为阿弥陀佛,端坐于双层莲花座上,面相丰满圆润,两肩宽厚,简洁流畅的衣纹运用了唐代浑圆刀的雕刻手法。主佛施“无畏印”,表示在天地之间无所畏惧,唯我独尊。 主佛施“无畏印”,表示在天地之间无所畏惧,唯我独尊。主佛端坐在莲花宝座上,在束腰部位雕刻了四位金刚力士,那奋力向上的雄姿与主佛的沉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更加衬托出主佛的安详。 主佛背后还有五十二朵莲花,每朵莲花上都端坐有一位供养菩萨,她们或坐或侧,或手持莲花,或窃窃私语,神情各异,像是不同少女的群体像。五十二代表着菩萨从开始修行到最后成佛的阶位,即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 在洞内南北两壁整齐地刻有一万五千尊小佛像,每尊只有四厘米高。在南北两壁的壁基上各刻有六位伎乐人,舞伎在悠扬的乐曲声中翩翩起舞,体态轻盈,婀娜多姿。 【优填王造像】优填王像,即为印度憍赏弥国国王为释迦牟尼佛所造旃檀像。随着佛教在印度的传播,该像开始传播起来,随着佛教的东渐,佛像也由西域传入中国。唐代贞观十九年,玄奘由印度求法归来,带回了“刻檀佛像一躯,背光座高尺有五寸,拟憍赏弥国出爱王(即优填王)思慕如来,刻檀写真像”。龙门地区初唐时期流行雕凿优填王像,或与玄奘从印度带回的雕像粉本有关系。 【天乐西来】在龙门石窟现存的十七种乐器中,有九样从西域传来的。汉魏以来由波斯、印度通过佛教传来了曲颈琵琶和五弦琵琶,对中国的音乐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力。雕刻在唐代开凿的万佛洞两壁壁基的伎乐人,他手持曲颈琵琶,身上丝带仿佛也随着音乐起舞飘扬,有不同凡俗、飘飘欲仙的感觉。 【佛塔】起源于古印度,又名塔婆、浮图等,是一种具有独特风格的传统建筑形式,承载了宗教、美学、哲学等诸多文化元素,样式精美,结构精巧。 随着佛教的传入,佛塔这种建筑形式也传入中国,在龙门塔的形式主要有阁楼式塔、密檐塔、覆钵塔等。 【双窑洞】又名“双洞”,因南北并列的两座石窟共用一个窟沿覆盖而得名。北洞又称“八仙洞”。南面的窟龛因洞内两壁密列许多二寸小佛于小方格内,所以又称“千佛洞”。 南洞:南北两壁各雕千佛,正壁五尊造像,本尊弥勒佛。北洞:正壁造像一佛二弟子,本尊为释迦牟尼。南壁和北壁一样雕凿一佛二菩萨一天王。 【清明寺】原名双狮洞,开凿于唐高宗时期。该洞为前后室结构,前室平面、顶部为横长方形,宽3.20米,进深2米。洞顶为浅浮雕莲花藻井。前室南壁正中刻五层密檐式方形高浮雕塔,塔身像龛,有单身坐佛、观音、千佛等。第四层檐外有,北宋神宗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八月题铭。 清明寺洞是龙门中型窟中较典型的洞窟之一。窟内小龛造像雕刻精巧华丽,尤其是菩萨服饰多变,动态优美。更值得一提的是题记中有雍州万年、泾阳、礼泉、三原县等人在该窟开龛造像的记载,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高宗初年关中大移民的史实。 【惠简洞】是龙门石窟的洞窟之一,位于万佛洞南侧,是由惠简法师于唐咸亨四年(673)年为唐高宗、武则天所开凿的洞窟,惠简同时也是大卢舍那像龛的“检校僧”,承担着开凿大卢舍那像龛的任务。正因如此,惠简洞佛像的神态与卢舍那大佛如出一辙,而右侧的弟子阿难形象也与卢舍那大像龛的阿难十分相似。侍立两旁的菩萨身躯丰满、姿态优美与卢舍那像龛的菩萨像风格一脉相承。所以惠简洞就被人们称为“小奉先寺”。 惠简洞的主尊为善跏趺坐的弥勒造像,高3.10米。主像的右侧雕一弟子。值得注意的是,主像的面相,极富女性的魅力,有着丰满圆润的面庞、舒展秀丽的眉宇以及温文沉静的目光,面庞还略带有和蔼慈祥的神情。这些无不显示出女性美的仪态。这种形象的塑造也使我们联想到龙门石窟最大、最为精美的一尊佛像——卢舍那大佛。 龙门石窟作为皇家石窟艺术的典范,在造像题材上丰富多样,惠简洞等弥勒造像窟龛的出现,为龙门石窟造像题材留下了一笔丰富的石刻艺术宝藏。惠简洞的弥勒造像丰满圆润、面露慈祥之意,充分体现了中国佛教造像的中国化、世俗化的特点,为佛教造像艺术的创新和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同时,作为皇家石窟的典范,龙门石窟洞窟开凿的背后也具有鲜明的政治色彩,惠简洞等弥勒造像窟龛的开凿正是深刻印证了这一点,武则天称帝前后,龙门石窟的弥勒造像最盛,这一时期的弥勒造像在龙门石窟的出现,是由于武则天基于政治上的需要而加以提倡的结果,因此也为研究武周时期的政权留下了珍贵的历史资料。 【莲花洞】又名伊阙洞,在洛阳市龙门石窟西山,奉先寺以北。莲花洞开凿于北魏晚期。莲花洞因窟顶浮雕有一朵美丽的大莲花而得名。莲花洞是龙门石窟内的洞窟之一,公元525—527年所造,因窟顶刻有一朵巨大的莲花而得名,人民大会堂的莲花顶、上阳宫观风殿顶部藻井都是依据此莲花设计而成。 莲花洞内正壁造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主像为释迦牟尼立像,著褒衣博带式袈裟,衣褶简洁明快。这是释迦牟尼的游说像,即释迦牟尼外出讲经说法时的形象。二弟子是浅浮雕,左侧弟子迦叶深目高鼻,胸部筋骨突兀,手持锡杖,似一西域苦行僧,可惜其头部早年被盗,现存法国吉美博物馆。 莲花洞主尊释迦牟尼像,高5.10米,与其它佛像不同的是,佛像为立像,身着袈裟,似为释迦牟尼佛不远万里,一路风尘,从遥远的印度来到中国弘传佛教。南壁上方有高仅2厘米的小千佛,刻工精细,造型生动。下层第二龛内有两幅精美的佛传故事,上有飞天起舞。窟外门楣处刻有火焰纹,中刻一兽形铺首,雕工好。左上方有明代巡按河南等处监察御史赵岩题“伊厥”二字。 围绕莲花,还有6个手捧果品、迎风飞翔的大型飞天浮雕,婀娜多姿,生动传神,而天衣、云彩随着天女的舞动,如随着音乐的旋律在翻飞,飘扬,使整个藻井一改以前的宁静幽深,而变得灵动起来。精美的雕像,诸如佛、弟子、菩萨、力士、飞天、圣僧、供养人等,林林总总,美不胜收,徜徉其间,倍觉佛国景象。 莲花洞穹窿顶上,雕有一朵硕大精美的莲花,高浮雕的手法使3米有余的莲花在洞内更显醒目。窟顶的莲花,美央绝伦,生动逼真,精细繁缛的文饰雕刻使整个洞窟充满典雅、祥和的气氛。佛教石窟窟顶藻井多是以莲花为饰,但像这样精美的莲花雕刻在石窟中还是罕见的。 【普泰洞】窟内有北魏普泰元年即公元531年的造像题记,因而得名。从普泰洞的发愿者题记可以了解到,当时的达官显贵,不惜财力开窟造像,以保自身与亲人平安无事,主要原因乃是“普泰之年”并不“普泰”。 【魏字洞】是北魏时期的典型洞窟,完整的本尊头像,跟宾阳中洞的本尊头像一样,非常宝贵。南、北两壁龛内的佛传故事以及生动丰富的装饰图案,也都是伊阙石窟北魏艺术中的上乘之作。开凿于公元 523 年,正光四年,窟高四米有余,宽约六米,进深四米多,平面为横长方形。正壁雕造一佛、二弟子、二菩萨。 正壁雕造一佛、二弟子、二菩萨。北壁正中是一方形帷幕大龛,帷幕分出上下两层,各层计有约三十身坐佛。正中有一铺首门饰,龛内两侧,浮刻飞天、文殊故事及“王位相让”、“涅槃变”等经变故事。 【丰先寺】中国石刻艺术典范之作——龙门石窟奉先寺。奉先寺是龙门石窟规模最大、艺术最为精湛的一组摩崖型群雕,长宽各30余米。你来到龙门石窟,登上百余级台阶后,一座气势瑰丽磅礴的佛龛一定会令你惊叹不已。它就是龙门石窟中规模最大,而又最为辉煌的奉先寺。奉先寺在龙门西山南部,始凿年代说法不一。一般认为是唐咸亨三年(672)开凿,至上元二年(675)竣工。 奉先寺,即奉祀祖先的意思,它是唐高宗为唐太宗追福所营造的,规模之大超过了龙门石窟中的其他洞窟。为了开凿奉先寺,武则天还曾专门捐赠脂粉钱两万贯资助建造。在宋代时,为了保护窟内的佛像,曾加盖了九间木构屋檐式建筑。所以奉先寺又有“九间房”的称谓。 卢舍那大佛开凿于唐高宗咸亨三年(672年),这是唐高宗李治为其父皇李世民做功德而建的。当时还是李治皇后的武则天为这个工程捐助了两万贯胭脂钱,用当时的粮食价格换算过来相当于现代的六百多万人民币。佛像一凿就是3年9个月。唐高宗上元二年(675年),卢舍那大佛完工。 卢舍那大佛,是按照武则天的形象塑造的,作于唐高宗咸亨四年。“卢舍那佛”即光明普照、光辉普遍之意,是源自古代日神崇拜的太阳神信仰而来。卢舍那大佛,是龙门石窟中艺术水平最高、整体设计最严密、规模最大的一座造像,以神秘微笑著称,被国外游客誉为“东方蒙娜丽莎”“世界最美雕像”。 奉先寺,主尊卢舍那佛,身披袈裟,面容丰满秀丽,双目宁静,嘴角微翘;弟子迦叶严谨持重;阿难温顺虔诚;菩萨端庄矜持;天王戚眉怒目;力士威武刚健。布局得当,雕工精湛,显示了盛唐雕塑艺术的高度成就。石窟正中卢舍那佛坐像为龙门石窟最大佛像,为释迦牟尼的报身佛,身高17.14米,头高4米,耳朵长1.9米。 面部丰满圆润,头顶为波状形的发纹,双眉弯如新月,附着一双秀目,微微凝视着下方;高直的鼻梁,端庄的面容,露出祥和的笑意;双耳长且略向下垂,下颏圆而略向前突,圆融和谐,安详自在;身着通肩式袈裟,衣纹简朴无华,一圈圈同心圆式的衣纹,把头像烘托得异常鲜明而圣洁。整尊佛像睿智而慈祥,令人敬而不惧,具有高度的艺术感染力。 在佛教中,卢舍那是报身佛,历史记载龙门卢舍那大佛是武则天的“报身像”。卢舍那这个名字其实就是法身“毗卢遮那”的简称,释迦如来在立名时,把他的报身和法身立在同一个名中,表示法、报不二,是表示证得了绝对真理,获得佛果而显示佛智的佛身。 佛有三身,法身即是最本质、最圆满的智慧,是无相可言的。法身佛就是宇宙的人格化,一切佛的智慧和宇宙本身平等不二,所以一切佛的法身根本无分别,都是摩诃毗卢遮那佛(汉译为大日如来)。 武则天自起名“曌”。姓,不用辨。则:在辞海里有乃,即,只,而,若,之,那么的含义;天:在辞海里有颠,天帝,天空,依靠,精神源本的含义。曌,不言而喻,光照乾坤。而卢舍那的译意正好为“光明遍照”。 奉先寺是龙门石窟规模最大、艺术最为精湛的一组摩崖型群雕。主佛莲座北侧的题记称之为“大卢舍那像龛”,因为它隶属于当时的寺院奉先寺而俗称“奉先寺”,是龙门石窟中规模最大的大龛,也是唐代雕塑艺术的代表作。南北宽约34米、东西深约39米。龛雕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及力士等十一尊大像。 阿难造像,卢舍那大佛两侧分别为侍立的迦叶、阿难,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形象。迦叶,释迦牟尼大弟子,肃穆持重,传说是个苦行僧。阿难,随释迦牟尼宣教25年,温顺虔诚,被称为“多闻第一”。 菩萨造像,两侧的文殊、普贤二菩萨,头戴宝冠,身披璎珞,服饰上一反卢舍那大佛简洁的雕刻手法,精雕细琢,突出二菩萨雍容华贵、端装矜持的气质。 天王造像,二力士与二天王造像则雕刻的动感十足,威武雄壮,使人感到一种古代勇士刚强暴躁,勇猛逼人的性格。 【火烧洞】开凿于北魏孝明帝正光三年,公元522年以前,属于龙门大型洞窟之一。主佛已被毁,洞窟两侧上方对称地雕刻出西王母、东王公飞仙像。火烧洞历史上香火旺盛,烟熏火燎,致使许多造像发暗变黑,犹如火烧一般。也有传说,此洞曾经遭雷火所致。火烧洞被毁的真正原因,至今仍是一个疑团。 古阳洞是北魏孝文帝为祖母冯太后营建的功德窟,开凿于北魏时,距今已有1500年历史,是龙门石窟中开凿最早的一个石窟,洞内小窟十分多,精巧富丽,是研究北魏石窟艺术的珍贵资料。 洞内的题记书法质朴古拙,是研究书法史的珍品。清末八国联军侵华,慈禧太后西逃。合约签订后回京,途经洛阳参观了古阳洞,下令整修洞中的一尊佛像,把主佛释迦牟尼整修成老君像,洞改名“老君洞”。 古阳洞内四壁及窟顶雕刻各式佛龛,多达1000余个,碑刻题记800多品,是中国石窟中保存造像题记最多的一个洞窟。洞内正壁造一佛二菩萨,主佛高肉髻,面相长圆,身躯较为瘦削,着褒衣博带式袈裟,施禅定印,结跏趺坐于方座上。胁侍菩萨像头戴宝冠,面容清秀,表情文静端庄,姿态优美。 古阳洞内四壁及窟顶佛龛琳琅满目,龛楣、背光等处的雕刻精细繁缛,所表现出的礼佛场面、建筑式样及龛楣装饰等图案纹样极富于变化,展现了当时绘画和雕刻技巧的高超水平。古阳洞内碑刻题记近千品,是中国石窟保存造像铭最多的一座石窟,闻名宇内的魏碑作品“龙门二十品”有十九品出于古阳洞,字形端正大方,气势刚健质朴,结体、用笔在隶楷之间,堪称魏碑精品。 正壁为孝文帝所造的三尊像,佛祖释迦牟尼居中坐,通高7.82米,头作高肉髻,面相长圆 (今面部已毁),体躯较瘦削,身披褒衣博带袈裟,双手叠压呈禅定印。主尊佛像两侧侍立二菩萨,头戴宝冠,面容清秀 ,上身袒露,下着长裙,表情庄重文静,姿态优美,是龙门北魏时期的代表作品。古阳洞大小龛内的造像,都是北魏后期流行的瘦削形的秀骨清像,是具有时代特征的造像。各龛的龛楣和龛内佛像的背光及头光,是极富于变化的优美图案纹饰,表现了当时的雕刻和绘画技巧的高度水平。 【药方洞】开凿于北魏,经东魏和北齐,到唐初还有雕刻,是龙门石窟中较复杂的一个洞窟,药方洞因甬道两侧刻有百余个药方而得名。洞中五尊佛像,身躯硬直少曲线,脖子短粗,身体硕壮,一扫北魏清瘦秀劲的形貌,这是北齐造像的特征。 洞门两侧刻有药方150多种,所用药物多是植物、动物和矿物药。药方涉及内科、外科、小儿科、五官科等,所涉及药材在农村都能找到,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老百姓。这些药方不仅可以治疗常见的疾病,而且还能治疗疑难杂症。<br><br> 药方洞的药方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石刻药方,对研究中国医药学起重要的作用。 【八作司洞】以其精巧的构造和宏大的规模著称,洞窟内部空间布局严谨,主佛像庄严巍峨,两侧壁面布满了浮雕与彩绘,展现了唐代石窟艺术的高超技艺。整体艺术风格上,八作司洞既承袭了北魏以来的雄浑大气,又融入了唐代特有的华美细腻,体现了从宗教神秘向世俗生活转变的艺术趋势。洞内装饰富丽堂皇,色彩鲜艳,人物形象饱满圆润,展现了唐代社会的繁华与开放。 乐伎舞人图像在八作司洞中占据显著位置,通常分布于主佛像两侧或洞窟壁面上方,形成环绕或对称布局,体现了对称美与节奏感。构图上,这些图像巧妙利用空间,人物动态与背景图案相互呼应,营造出一种流动的音乐氛围。通过疏密有致的排列,既突出了主体,又保证了画面的整体和谐。 龙华寺始建年代不详,或为北魏所建,寺名记载见于《河洛上都龙门山之阳大卢舍那像龛记》,即“牒敕旨龙华寺宜合作奉先寺,开元十年十二月五日”条。龙华寺与奉先寺合并是因奉先寺被洪水冲毁,至少说明开元十年以前龙华寺是确确实实存在的。 开元十年以后虽然龙华寺名消失,但其寺院实体仍然存在,只是被改名为奉先寺罢了。现奉先寺遗址虽有人作过调查,但未进行过正式发掘,所以龙华寺的始建年代,只有待对其遗址进行正式发掘后方能确定。 出西山石窟,前往东山石窟。 从龙门石窟的西山到东山,自然意味着要跨过伊阙峡谷,也就是这条叫做“伊水”的河。名曰“漫水”的桥沟通西山与东山。为何桥叫做“漫水桥”,莫非,伊河之水真的能漫过桥面?远处河滩上蓊蓊郁郁的树木,近处的河心洲与潺潺流过的河水,宛若一幅中国水墨画。 对岸龙门山的西山石窟全景。 站在龙门南端、连接东西两山的漫水桥上,龙门秀美的风景尽收眼底――东西两座青山对峙,其中伊水缓缓北流,宛如一座天然门阙屹立于此,擂鼓台位于东山南端的半山腰处,地势平坦开阔,站在擂鼓台向西眺望,右前方是大卢舍那像龛,正前方是大奉先寺遗址,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东山开凿石窟的时代大致从唐代武周时期至宋代,北魏时期的工匠不选择东山开凿是因为东山大多数地方的岩体层理较薄,并且有多条大断裂破碎带存在,因此东山部分较大石窟内的造像均是活动的。 【大万五佛洞区】这一区域建于武周和盛唐,大万五佛洞与南北二洞和成为“擂鼓台三洞”。<br> 【大万伍佛洞】在东山脚下的公路未开通以前,巨石上方原是一片平台。传说当年奉先寺竣工时,武则天亲自率百官驾临龙门,主持这次规模盛大的开光仪式,庞大的乐队便在这平台上擂鼓助兴,于是后人便把这里叫做擂鼓台。 紧邻擂鼓台的三个洞,称“擂鼓台三洞”。 大万伍佛洞在中间,也叫“擂鼓台中洞”,是一座武周禅宗窟,因窟楣刻有“大万伍佛”字样而得名。主佛为弥勒佛,基座有25个罗汉雕像,旁边还有文字介绍。 擂鼓台的建造与一代女皇武则天有关。武周时期,古印度高僧地婆诃罗葬在擂鼓台南的香山南端,后因梁王武三思奏请,武则天敕建了香山寺,从而拉开了龙门东山开窟造像的序幕。擂鼓台洞窟及建筑,也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传说武则天在这里设立擂鼓祠故称擂鼓台。其有北、中、南三个大型洞窟称为“擂鼓台三洞”。典籍记载香山寺内有“石像七龛”,有学者推断擂鼓台三洞即为其中三龛。因其洞窟形制、造像布局和题材内容的特殊,三洞长期以来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高度关注。 龙门石窟擂鼓台区以擂鼓台南、中、北三洞窟龛造像为主体,并包括擂鼓台三洞以北的小型洞窟群,约80个窟龛。该区大多洞窟为武则天时期开凿,在中国唐代佛教石窟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擂鼓台中洞又称“大万伍仟佛龛”,佛籍中所涉唐代一万五千佛事,均与礼忏(礼拜与忏悔的简称)活动相联系。以擂鼓台中洞为主体的石窟寺院,正是在武则天长期以来对其某些行为进行忏悔的背景下开凿的,揭示了武则天在残酷的政治斗争下有一颗柔软的心。通过开凿擂鼓台三窟等窟龛,以获得短暂的宁静和休憩。“因此,这里可以称作一代女皇的“心灵港湾”。 东山的擂鼓台三洞是东山石窟开凿较早,规模较大的一组洞窟,这里曾是女皇武则天巡幸龙门香山寺时乐队仪仗击鼓奏乐的场所。为了解决唐初擂鼓台三洞开凿情况和窟前建筑历史沿革等问题,考古队对600平米的窟前遗址进行发掘。 首次发现了唐宋时期窟前道路和宋代造像题记,出土石刻造像和建筑构件,铜钱、瓷器等文物近1900多件。 擂鼓台中洞窟前石作踏道,是古代上行中洞的一个通道。踏道东西长420厘米、南北宽366厘米,保存有两侧的象眼、副子和中间的踏芯、土衬石。 踏道的条石表面均已磨光,这种磨光现象与擂鼓台中洞的窟室地面和窟外平台表面的磨光现象一致,说明窟前踏道和洞窟应是统一规划、设计开凿的。踏道通体打磨光滑,加工极为精细,说明其级别很高。 台阶上是擂鼓台三洞...... 【擂鼓台南洞】洞内方形座台上的佛像被称作“大日如来”在密宗里“大日如来”指的就是释迦牟尼。主佛头戴佛冠,臂戴臂钏,脖子戴项圈,穿袒右肩式袈裟,整个造像保留了外来造像艺术风格。 佛端坐在束腰方形台座上,这种台座在武周时期是比较流行的式样。从正面看,佛头部微微向下倾斜,目光向下俯视,和礼拜者的眼神交流,流露出一种关爱世人的殷殷之情。 主尊丰润的右臂搭于盘起的右膝之上,舒闲的神态、优雅坐姿都体现出佛的从容、恬静。从侧面看这尊大佛的形态,头微微向前倾斜,肩向后仰,腰向内收,臀部依其坐势显得收放有序,胸部向前隆起,腰部三道环形的衣纹线条又显现出腰部肌肉的健康有力。整个佛的造像极富质感,也正符合古人所说的:肌理细腻,骨肉亭匀。 <br>在四壁上有高约36厘米的菩萨坐像,层层排列着有760尊之多,端坐在四周的墙壁上,神态肃穆安祥,似乎正在聆听佛弘扬佛法。菩萨在古印度都是男性的形象,传入中国后,逐渐塑成了女性的形象。<br> 创造者对人物的形态美把握得相当适度,简洁明快的线条和人体造型的健康都表现了当时的雕凿者自身的审美价值取向及美学理想。 【擂鼓台中洞】中间的这座洞窟称为擂鼓台中洞,又叫“大万五佛洞”,因洞中造有一万五千尊小佛像,且比西山万佛洞小千佛稍大而得名。 该洞窟约开凿于唐代武则天时期。洞的平面呈马蹄形,洞顶作穹窿状。顶上所刻莲花周围的环形饰带内,雕有坐佛、伎乐天、金翅鸟和琵琶等乐器,正如极乐世界中万籁齐鸣、天花乱坠的奇妙景象。 正壁雕着弥勒佛和二菩萨,周壁则整齐地排列着四方诸佛的小型坐像。壁基是25个高浮雕罗汉群像,身高约80厘米。罗汉身旁都刻有介绍其生平事迹的铭文,内容多摘自《付法藏因缘传》。罗汉群像及其铭文,是研究禅宗及其传法世系的重要资料。 正壁设高坛、弥勒佛等,背椅上刻“六拿具”图案。窟顶刻莲花藻井,顶及周壁刻“十方佛”共15000尊。三壁下部刻有禅宗传法谱系“罗汉二十五尊”,并刻录《付法藏因缘传》的有关内容。 窟顶刻莲花藻井,顶及周壁刻“十方佛”共15000尊。三壁下部刻有禅宗传法谱系“罗汉二十五尊”,并刻录《付法藏因缘传》的有关内容。主尊为弥勒,端坐在束腰方形高台坐上,台坐下部延伸出两朵莲花,每朵莲花上站立着一尊菩萨,整个造像浑然一体。主尊佛头20世纪30年代 被盗,现藏于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 整尊造像采取高佛雕手法,背光为龟甲形背屏,周围环绕着伎乐人/飞天、骑象和骑狮的童子。洞中央方台上放置着三尊圆雕佛像,头戴宝冠,身佩项圈、璎珞、宝钏等饰物,是密宗所供奉的大日如来佛形象。 洞窟雕凿完成于武周时期,是为武氏政权歌功颂德的。西山的双窟是弥勒与释迦牟尼并坐,当时武则天还没有成为一朝之君,表明她与李志一个天皇一个天后并列的身份,而在这一洞窟中,以弥勒佛为主尊,表明她已破天荒地成了一位女皇。 洞窟雕凿完成于武周时期,是为武氏政权歌功颂德的。西山的双窟是弥勒与释迦牟尼并坐,当时武则天还没有成为一朝之君,表明她与李志一个天皇一个天后并列的身份,而在这一洞窟中,以弥勒佛为主尊,表明她已破天荒地成了一位女皇。 【擂鼓台北洞】擂鼓台北洞是龙门石窟中开凿较早,规模最大的密宗造像石窟,密宗属于中国佛教的派别之一,它源于印度,产生于公元七世纪以后,佛教的密教是佛教中的最后一个派别,密教传入中国,在中国的弘扬,乃至远播日本、朝鲜,还有密宗领袖和他们的宗教活动,都和洛阳及龙门石窟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在北洞的前壁南侧,雕有八臂观音一尊,像高1.83米,赤足坐于圆形台坐上,在前壁的北侧还雕有四臂十一面观音,像高1.9米,赤脚立在圆形台坐上。 擂鼓台北洞为穹隆顶,马蹄形平面,高4米,宽4.9米,窟顶为莲花藻井,周围环绕四身飞天。其因风化剥蚀已不清。据说,北洞的主像,中洞的三尊佛像以及南洞的一尊佛像,都是民国时期从别处搬移进去的。 洞内三尊大坐佛中,东壁的主佛为毗卢遮那佛,意为太阳,即除暗遍明之意,因此又称“大日如来”,它头带宝冠,胳膊上带着臂钏的菩萨装形象,像高2.45米,结跏趺坐于0.9米高的须弥台坐之上。 出得大万伍佛洞继续前行,崖壁上有党晔洞...... 【党晔洞】唐代,因窟门上方有唐大历七年(772年)党晔等人游记而称党晔洞。窟内环坛上造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神王,佛坐下左右各卧一狮;窟门外两侧各造一金刚。洞窟外壁及所在崖壁上多有唐宋时期游记,反映了当时擂鼓台观游之盛,其中北宋天圣四年(1026年)的丁裕游记记述了当时“修整龙门山石佛”一事。 党晔洞大约也是建造于盛唐以后,造像的形体稍嫌滞重,较初唐已大为逊色...... 相比西山,东山山体相对完整,石窟并不如西山那样密集...... 东山石窟正在维修施工,前面已被封堵,只能原路返回。 2016年3月10日,龙门石窟面向公众开放一座“特窟”——看经寺。游客可走进该洞窟,近距离欣赏世界上现存最完整的29尊唐代石刻罗汉雕像。所谓“特窟”,指文物极为珍贵、艺术价值和研究价值极高的洞窟。出于文物保护考虑,这一类洞窟很少面向公众开放。 【看经寺】看经寺位于东山万佛沟北侧,洛阳香山。为东山最大的洞窟。洞的正面有一座建于清代的砖瓦结构二层楼,门额上刻着“看经寺”三字,龙门石窟“特窟”之一,是唐武则天至玄宗时期开凿的一座皇家洞窟。窟作平顶方形,进深13.9米,宽11.2米,高8.3米。 洞顶雕有莲花藻井,周围环绕着四个体态丰润、形象优美的飞天。洞内东、南、北三壁在高1.2米的台基上浮雕二十九尊罗汉像,身高在1.80米左右,均有残毁,相传是从摩诃迦叶到菩提达摩二十九位西土“祖师”的形象,与《历化法宝记》云“西国二十九代”相合,应是佛教中所谓“二十九祖”。神态刻划细致入微,既统一又富于变化,生动有致,栩栩如生,是龙门石雕罗汉群像中的杰作。 该窟开凿年代约在武则天时期。另外在窟内放置有宋代圆雕坐佛3尊,南壁雕造9排小千佛像,北壁除几排小千佛像外,还有一些莲花供养菩萨。 看经寺是龙门东山最大的一个石窟,整个窟室的平面设计基本上呈方形,与同一时期其它洞窟最大的不同是该窟正壁上没有主像,而是在洞窟地面中央建坛,上置佛像供人拜佛。据考证,该窟为禅宗开凿,洞窟造型为禅宗曾人打坐礼佛的禅堂。 文物回流。2001年4月19日,国家文物局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举行“加拿大政府送还中国龙门石窟雕像交接仪式”。加拿大国家美术馆将其收藏的洛阳龙门石窟雕像移交中方。次日该雕像安全抵达河南博物院,经短暂停留即送回洛阳龙门石窟永久保存。 加拿大政府送还的石雕罗汉像,原在洛阳龙门伊河东岸崖壁上的看经寺中。该窟内北、东、南三壁下部刻有29尊与人等高的罗汉像浮雕,开凿年代应在武则天时期。送还的这尊罗汉雕像为看经寺南壁由西向东第一尊,是释迦牟尼十大弟子之首迦叶。它是在20世纪30年代后期被凿掉并流失到海外的。 看经寺中这尊浮雕的上半部轮廓仍清晰可见。龙门石窟东山看经寺盛唐时期浮雕罗汉石像由加拿大国家艺术馆归还我国,是中国文物保护史上的一件大事,更是河南文物保护工作中的一个重要事件,她是第一件由海外归还我省的解放前被盗的文物。 礼佛台是龙门石窟景区内的一个重要景点,它不仅是欣赏龙门山水风光的绝佳位置,更是感受佛教文化氛围的理想场所。站在礼佛台上,可以远眺奉先寺的雄伟壮观,感受石窟艺术的深邃与厚重。同时,还能近观伊水的碧波荡漾,领略绿水青山的秀美与灵动。 礼佛台的历史文化背景也极为丰富。这里曾是古代佛教徒们修行礼佛的地方,如今则成为了连接古今、沟通人与自然的桥梁。在这里,可以感受到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也能体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礼佛台是一个集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和历史文化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景点。无论是对于喜欢自然风光的游客,还是对于热爱历史文化的游客来说,都是一个值得一游的好去处。在这里,不仅可以欣赏到美丽的景色,更能感受到佛教文化的独特魅力。 前往香山寺。 【香山寺】龙门十寺之首。位于洛阳城南香山(龙门东山)上,紧邻龙门石窟。因“海东瑜伽之祖”圆测葬于此而被尊为韩国唯识宗的祖庭。唐代香山寺仅存瓦砾,现香山寺为清代所建,二者地理位置并不相同。 香山寺原为印度高僧地婆诃罗墓塔院,武周时期扩建为寺院,并敕名为“香山寺”。武则天时常游幸,留下了“香山赋诗夺锦袍”的佳话。白居易捐资六七十万贯重修,使寺名大振。元朝末年,香山寺被毁。清康熙年间,于异地重建,乾隆皇帝巡幸时称颂“龙门凡十寺,第一数香山”,并建造御碑亭,仍存于寺中。 盛唐始建。香山寺的兴建和古印度高僧地婆诃罗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据《华严经传记》卷一记载,地婆诃罗修行高深,于唐高宗晚期及武则天时期,翻译了十多部佛经,深得武则天的尊崇和礼遇。 香山寺修筑于半山的险要之地,需要爬过一段陡峭的台阶。山门上的对联为:归元无二路,方便有多门,这是《椤严经》中的句子,很多寺院便取归元二字为名。 唐垂拱三年(公元687年),地婆诃罗 圆寂,武则天十分悲痛,将其葬于“龙门山之阳、伊水之左”,也就是当代的龙门石窟东山南麓。天授元年(公元690年),武则天在洛阳称帝,建立武周王朝。在此期间,梁王武三思提议在地婆诃罗墓塔塔院的基础上扩建寺院,并命名为香山寺。 当时香山寺危楼切汉,飞阁凌云,巍巍壮观,武则天常驾亲游幸,御香山寺中石楼坐朝,留下了“香山赋诗夺锦袍”的佳话。万岁通天元年(公元696年),“海东瑜伽之祖”——新罗人圆测,圆寂后起塔于香山寺,香山寺因此成为韩国唯识宗祖庭之一。 中唐修葺。盛唐以后,经过“安史之乱”,香山寺因年久失修,渐趋衰败,至白居易任河南尹之时,香山寺已是萧条至极。 唐文宗大和三年(公元829年),白居易来洛任河南尹,闲暇时常在伊阙山水间流连,想修复香山寺,却因财力有限未能如愿。直到大和六年(公元832年),好友元稹去世,白居易将为元稹撰写墓志铭所得的酬金悉数拿出,费时3个多月,耗资六七十万贯,重修了香山寺,使衰败的旧寺的亭台楼阁换了新颜,并撰写了《修香山寺记》一文。 唐文宗开成五年(公元840年),白居易再次出资修复藏经堂,并收集缀补5000多卷佛经,藏入其中,可以说白居易为唐香山寺的再兴竭尽全力,名山名寺与名人相得益彰,白居易重修后,香山寺再次声名大振,一时间游人络绎不绝。白居易自号“香山居士”与如满和尚等人结成“香山九老会”吟咏于该寺的堂上林下,会昌六年(公元846年)白居易去世,遗命葬于香山寺如满大师塔侧。 几度兴废。唐代香山寺在宋代以后就消失了;金元时期,已经很少有人知道香山寺的存在了。考古发现香山寺地宫在金元时期有扰动,说明在金元时期曾有盗墓贼光临过这里。元末,香山寺废弃。 清康熙四十六年(公元1707年)三、四月间,学政汤右曾、河南知府张伊、洛阳知县吴徽端俸,将龙门东山北侧山腰间的旧寺(唐代乾元寺) 加以修葺,命名“香山寺”。世人遂以此寺为唐代香山寺旧址,实大误。古香山寺在龙门轴承厂疗养院附近。 清乾隆皇帝曾巡幸香山寺,称颂“龙门凡十寺,第一数香山”,这句诗摘自他当时所作的诗《香山寺二首》,被镌刻在石碑之上,位于香山寺的乾隆御碑亭就矗立着这块石碑,已有两百多年了。清末民国初年,香山寺又渐荒芜了。 民国时期。香山寺蒋宋别墅1936年香山寺进行重新修建后,为蒋介石庆祝五十寿辰而在寺内建一幢两层小楼。蒋介石和宋美龄多次在此避暑,这幢小楼位于香山寺内东南侧,被称为“蒋宋别墅”。 当时蒋介石于 1936年10月29日从西安乘火车到达洛阳(东站)来到洛阳是以“避寿”为名,实则布暑“西北剿共”计划,他于10月31日在别墅庆祝了自己的五十寿辰,参加人员有张学良,阎锡山等,之后他视察了洛阳军校、洛阳电厂,检阅了重炮部队,并和夫人宋美龄三次往复洛阳,去安抚非嫡系部队太原的阎锡山,济南的韩复榘,绥远的傅作义,于12月初离洛到西安,在洛阳共呆了36天,基本都住在香山寺蒋宋别墅。 1936年的“豪华别墅”,在三十年后一度成为杨成武将军的“牢狱”。1968年的3月底解放军代总参谋长杨成武将军因受林彪集团迫害,被秘密关押在香山寺。将军和家人在这幢小楼内度过了失去自由的几个春秋,不准出房门,更不准下楼,每天饭菜定量,不够也不准添,夏天蚊叮虫咬,冬天手脚冻烂,房门均不得关闭。 1970年,将军78岁的母亲因病去世,临终想吃一个鸡蛋也没能如愿。直到1971年1月离开,杨成武将军被羁押于此两年多,没有下过一次楼,监牢之苦在尽尝之中。 蒋介石、宋美龄夫妇在此居住36天后,这座别墅便处于沉寂状态,75年里从未面向世人开放。“蒋宋别墅”是香山寺里的一处特殊时期的遗存,有很重要的历史价值。 为重新恢复这座别墅的历史风貌,使其“原汁原味”地呈现在大家面前,于2011年10月6日正式启动了蒋宋别墅修缮工程。12月2日开馆迎宾。 当代维护。解放后,香山寺又进行了多次修葺。最近一次修缮是在2002年底到2003年四月,是香山寺历史上的第五次修复,新香山寺借鉴唐代风格,对蒋宋楼,乾隆御碑亭,衣钵塔等作为历史文物予以修缮、保留、保护。在原址上新建了钟楼、鼓楼、大雄宝殿,整修了天王殿、罗汉殿、步游道等。 香山寺与佛教禅宗亦有很大渊源。二祖慧可禅师即在此跟随宝静禅师学佛,后来又回到香山寺精修,并遵从剃度师傅宝静的教诲,前往登封少林寺跟随达摩祖师学习,后传其衣钵,成为禅宗二祖。 香山寺已历经1400多年的沧桑,一直以来法音绵延,香火炽盛。如今经过第五次修复后的香山寺整个建筑新旧一体,气势磅礴,与龙门西山石窟隔河相望,与龙门东山石窟,白园并立,香山寺已成为龙门石窟景区又一处亮丽壮美,光彩夺目的景观! 因为地方有限,寺院建筑布局紧凑。面对着伊河有一个小广场,两侧建有钟鼓之楼,虽不高大,却显雄浑之气势。广场后面为自在圆通殿,里面供奉观音。依山势向上,后面为三圣殿,最后一进为大雄宝殿。<br> 【乾隆御碑亭】清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九月,清高宗弘历到中岳封禅,至洛阳巡游龙门石窟来香山寺,诗兴大发,便写下这香山寺二首。感怀赋诗《香山寺二首》开篇第一句即为称颂香山寺“龙门凡十寺,第一数香山”,这首诗被人们当时镌刻在石碑之上,并建御碑亭。诗兴大发,便写下这香山寺二首。 该御碑亭位于香山寺内东南侧,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这首诗称颂了香山寺及美丽的伊阙风貌,并且在最后一句流露出对白居易的敬佩之情“虑输白少傅,已著祖生鞭”展现了一代君主谦逊的品格。乾隆碑上这首诗除了可以欣赏到行、草的书法艺术,进一步了解一代帝王的谦虚品质,也是对后人的鞭策。 该御碑亭位于香山寺内东南侧,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这首诗称颂了香山寺及美丽的伊阙风貌,并且在最后一句流露出对白居易的敬佩之情“虑输白少傅,已著祖生鞭”展现了一代君主谦逊的品格。乾隆碑上这首诗除了可以欣赏到行、草的书法艺术,进一步了解一代帝王的谦虚品质,也是对后人的鞭策。 【大雄宝殿】在香山寺中,大雄宝殿就是正殿,也有称为大殿的。大雄宝殿是整座寺院的核心建筑,也是僧众朝暮集中修持的地方。大雄宝殿中供奉本师释迦牟尼佛的佛像。 大雄宝殿中供奉本师释迦牟尼佛的佛像。大雄是佛的德号。大者,是包含万有的意思;雄者,是摄伏群魔的意思。因为释迦牟尼佛具足圆觉智慧,能雄镇大千世界,因此佛弟子尊称他为大雄。宝殿的宝,是指佛法僧三宝。 九老堂对面有一趟文化长廊,每一根廊柱上都有一副对联,第一副对联写道:“漫扫白云寻鸟迹,自锄明月种梅花。”下联出自宋代刘翰的诗《种梅》“惆怅后庭风味薄,自锄明月种梅花。”追本溯源,这句诗化用自陶潜的“带月荷锄归”,因此整副对联读起来就有一种归隐田园的悠然自得感。 第二副对联写道:“花雨禅心俱寂,松风鸟语同清。”这副对联意境极妙,文意清静、淡然,人与景浑然一体。第三副对联写道:“且任客心洗流水,不劳挥手听清音。”上联出自李白的诗《听蜀僧浚弹琴》“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上联的意思是说暂且听凭自己的心灵,像被流水洗过一样愉悦、畅快。下联挥手是弹琴的动作,这里借指弹琴。 在大雄宝殿下方侧面的基座下,有一座石窟般的九老堂,是为纪念唐朝诗人白居易。白居易字乐天,晚年辞官迁居洛阳,遍游这里的名山古刹。832年,他用为好友元稹书写墓志铭所得的酬金修复香山寺,此后常来往于此,并自号香山居士。 845年,他与洛阳名士共九人组成九老会,常在香山寺品茶赋诗,并传为一段佳话,九老堂正是当年九老活动的场所。846年,白居易去世后,按其遗命葬在香山寺如满大师塔侧,也就是如今的白园,如满大师也为九老之一。 【九老堂】是龙门香山寺内的大堂。白居易与遗老胡杲,吉皎,郑据,刘真,卢贞,张浑、李元爽,禅师如满并称“香山九老”,终日吟咏于香山寺的九老堂上林下,写下了许多歌咏龙门山水及香山寺的诗篇。 九老堂旁边有一座石楼,由青石所砌,小巧而精致,武则天游龙门时,常在此坐朝。香山寺始建于北魏熙平元年(516),天授元年(690)武则天称帝后,梁王武三思奏请,改名为香山寺。 香山寺的得名,是梁王武三思(武则天的侄子)奏请武则天敕名的。武则天在该寺的石楼坐朝。在唐诗纪事中,记载了武则天游龙门时,命群臣赋诗,先做出来的则赐给他锦袍。 结果大臣东方虬第一个作了下面这首诗:春雪满空来,触处似花开,不知园里树,若个是真梅。这座石楼是个好地方,在里面可以观看到西山石窟、伊河,石桥的全景,很美。 赋诗夺袍。香山寺石楼在1300多年前的唐朝,武则天在洛阳称帝,非常钟情于伊阙山水,也很喜欢位于其中的清幽雅致的香山寺,她经常在香山寺中石楼坐朝(据〈大唐传载〉记述)并在石楼留下了千年为人们所传颂的典故“香山赋诗夺锦袍”。 在一次春游香山寺时,武则天别出心裁,主持了一次“龙门诗会”,历史上有名的“香山赋诗夺锦袍”即由此而来宋代人计有功在《唐诗纪事》卷十一中,对此有妙趣横生的记述:“武后游龙门,命群臣赋诗,先成者赐以锦袍,左史东方虬诗成,拜赐,坐未安,之问诗后成,文理兼美,左右莫不称善,乃夺锦袍赐之”。 唐代诗风很盛,武则天对胜出者“赐以锦袍”,奖品不见得贵重,但却是难得的荣誉,群臣当然各不相让,奋力争夺。首先成诗的是左史东方虬:“春雪满空来,触处如花开,不知园里树,若个是真梅”。 武则天觉得东方虬文思敏捷,又才华出众,立即把锦袍赐给了他,而此时,多数大臣也相继成诗,经当众诵读,一致认为宋之问的七言诗更在东方虬之上,武则天遂决定把锦袍赐给宋之问,“香山赋诗夺锦袍”也成了诗坛上的一段佳话。而这段典故所发生的地点---石楼就位于香山寺内。 里面放着6个石人,没搞懂。 三圣殿。 【钟鼓楼】是中国传统建筑之一,属于钟楼和鼓楼的合称,在中国古代主要用于报时的建筑。钟鼓楼有两种,一种建于宫廷内,一种建于城市中心地带,多为两层建筑。宫廷中的钟鼓楼始于隋代,止于明代。它除报时外,还作为朝会时节制礼仪之用。 香山寺山门对联写道:“归元无二路,方便有多门。”“归元”佛教指超出生灭,回归本元。“方便”意指学佛的方法。这副对联意思是说,要体证涅槃,没有二路,只有学佛;但学佛的方法却有很多,比如修禅宗、修净土宗、修密宗等等。 香山寺出口同样有一副对联“乾坤容我静,名利任人忙。”这副对联告诫人们,脱去名缰利锁,才得诗酒逍遥。 前往白园。白园,位于洛阳城南龙门东山琵琶峰上,是全国唯一纪念白居易的园林。 【白园出入口】白居易晚年居住洛阳18年,在龙门修香山寺,开八节滩,对龙门山水十分眷恋,死后遵嘱葬于洛阳香山。白园为纪念性园林,占地44亩,属于龙门石窟景区内的人文自然胜景。园内建筑古朴典雅,三季有花,四季常青,曲径通幽。主要景点有青谷区、乐天堂、诗廊、墓体区、日本书法廊、道时书屋等10余处。 龙门东山叫香山,这一山谷叫青谷,青谷把香山北坡分出了一座山峰叫琵琶峰。白园就沿青谷而入,绕琵琶峰而建。白园处于山间林海中,颇有仙风道骨之韵。占地44亩,错落有致,巧为装点。 【白园内主要景点】有青谷区、乐天堂、诗廊、墓体区、日本书法廊、道时书屋等10余处。 【青谷区】位于两山之间,有白池、听伊亭、石板桥、松竹、白莲。进入青谷区瀑布飞泻,池水荡漾,竹林青风,白莲飘香,使人心旷神怡。 漫步石级而上,山腰有亭,名曰“听伊”,此亭系白居易晚年与其好友元稹、刘禹锡等对弈、饮酒、品茗、论诗之处。 【听伊亭】进门直行,但见路转峰回,林木森森;山泉叮咚,池水清碧。幽雅至极。 【乐天堂】由听伊亭而上,在危岩翠柏中有一古朴典雅之阁庐,题额“乐天堂”。乐天堂依山傍水,面对青谷,是诗人作诗会友之处,室内自然山石裸露,汉白玉塑像潇洒自然,静座山石之上,给人以深思明世之感。 站在乐天堂前,可深切回味诗人原作"门前常流水,墙上多高树,竹径绕荷池,萦回百余步"的内涵。乐天堂内的白居易塑像堂内有汉白玉雕成的白居易塑像,素衣鸠杖,栩栩如生,有飘然欲仙之态。 【墓体区】白园出乐天堂朝右步石级而上,即琵琶峰顶。墓体区便位于琵琶峰顶,从牡丹坛拾级而上即可到达。 这里有白居易墓、卧石碑、乌头门及中外仰慕白居易的客人及族裔的立石。 墓前型石铺地,墓后草坪如毯,周围翠柏环抱,给人以庄严肃穆之感。这里的纪念物与苍柏牡丹相映衬,肃穆之外更有一份雅趣。古碑、自然石卧碑、乌头门、登道、碑庐设计独特。卧碑上刻有白氏《醉吟先生传》,是中国最大的石书。 墓前立有高大石碑3块,其中1块上刻“唐少傅白公墓”6个字。登高望墓,形似琵琶,白墓所在之丘为“琴箱”,其东南是长长的芳草墓道,四周围以齐整的冬青,翠绿色的草地中央,三根“琴弦”清晰可见,此即为琵琶的“曲颈”。 诗人精通韵律,又作千古之颂的《琵琶行》。此山、此墓、此龙门之地,是他长眠的最佳之处了。 【诗廊】立石38块有中外名家书写,行、草、篆、隶齐全,既可以欣赏白居易的名作,有可以领略书法艺术之美。收藏展出了与白居易所做诗文有关的当代书法、画家作品,道时书屋、翠樾亭里陈列有白氏所著的各种版本及生平事迹。 由墓道向左、下至峰腰平缓处,即是古雅的九曲回廊,廊壁尽嵌现代诗人墨客吟咏的诗作以及白居易《琵琶行》全文石刻。在墓右侧,有巨石卧碑。 由墓道向左、下至峰腰平缓处,即是古雅的九曲回廊,廊壁尽嵌现代诗人墨客吟咏的诗作以及白居易《琵琶行》全文石刻。在墓右侧,有巨石卧碑。刻有《醉吟先生传》,碑重24吨,是国内最大的石书。 【白园有感】龙门环线最后一站,东山尽头的白园,为龙门石窟补上了一块世外桃源的版图。这里是诗人白居易的归隐墓葬之地,是才子董宇辉口中状如江南的秀美之园。到龙门,觅得一隅静谧、赏古韵、悟诗心、洗尽尘埃,令人快哉。 龙门东山叫香山,山间有座山谷叫青谷,山谷北坡的山峰叫琵琶峰。白园就沿青谷而入,绕琵琶峰而建,是全国唯一纪念白居易的园林。白居易是唐代现实主义巨匠、人称“诗魔”,一生以诗言俗事,情系黎民,其著作韵律通俗,流传千古,《琵琶行》《长恨歌》堪称并称双璧,光照诗坛。 白居易晚年在洛阳居住18年,常常与老友流连于龙门,修香山寺,开八节滩,纵情山水,还留下“洛都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等名篇。正因为慕恋于此,晚年,他选择龙门山作为自己的长眠之地,在灵山秀水中栖息灵魂。地处山间林海,遥看伊河万佛,如今白园内修竹茂盛,绿水柔风,诗人踪迹处处可寻,人文与自然和谐交融,颇有淡泊宁静的道骨仙风。 白园整体布局精巧,清幽雅致,移步异景间,虽然此时一是冬季,但仍然有种江南景致之美感。这里,古木参天,翠竹环绕,池水清碧,冬日的阳光透过叶缝,洒下斑驳光影,感觉温暖舒适。耳边是潺潺流水声,眼前是满到要溢出的绿,一呼一吸间,有种亲近自然的松弛感。在白园,山水、竹林、石刻、亭台楼阁之间,一步一景,凉意丛生,仿佛是一处避世、寻觅与自我对话的世外桃源。如果是炎热之夏来此,一定会有更深的感触。 文学爱好者们在这里寻找灵感,与白居易的诗魂对话;摄影达人用镜头捕捉古木、碑刻、流水之间的光影交错,一身汉服优雅定格穿越千年的美。还有那些远赴龙门的四海游客,他们或在凉亭中小憩,或沿溪流漫步,让疲惫的身体在这片清幽中偷得片刻清欢。这里的一切都是悠悠的,充满着让人宁静的节奏和氛围。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的创作风格,主要从他的诗歌主张来看,他注重写实,尚通俗,强调讽喻。 时间有限,恋恋不舍的离开白园,前往东北服务区与队友集结,午餐后,大巴车返程,一路顺利回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