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在国家鼓励半导体材料国产化的政策导向下,本土半导体材料厂商不断提升半导体产品技术水平和研发能力,逐渐打破了国外半导体厂商的垄断格局,推进中国半导体材料国产化进程,促进中国半导体材料行业的发展。</p><p class="ql-block"> 2020年9月22号,在联合国大会上宣布:中国二氧化碳排放2030年前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我国从达峰到碳中和过渡期只有30年时间,而发达国家普遍需要60~70年,减排力度和速度空前。</p><p class="ql-block"> 2021.03《关于支持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发展进口税收政策的通知》(财政部、海关总署、税务局。</p><p class="ql-block"> 2021.0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录目标纲要》(国务院) </p><p class="ql-block"> 2021.01《其础电子元器件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工信部)</p><p class="ql-block"> 2020.12《关干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企业所得税政策的公告》(财政部、税务局、发改委、工信部)</p><p class="ql-block"> 2020.07《新时期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国务院)</p> <p class="ql-block"><b>企业现状</b></p><p class="ql-block"> 高能耗、昂贵的电力成本:半导体制造过程通常需要严格的温度控制和精确的设备操作,这些过程需要大量的电力,导致高能耗成为一个重要问题。高能耗不仅意味着大量的电力需求,还可能导致昂贵的电力成本。</p><p class="ql-block"> 电力稳定性、电力波动:半导体生产对电力供应的稳定性和质量有很高的要求。电力的波动、不稳定或者电力质量的问题可能对半导体制造设备和生产流程造成严重影响,影响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p><p class="ql-block"> 信息分散:半导体企业内部跟配用电有关的系统及硬件多且分散,各个子系统由不同厂家建设,相互独立,无法满足未来企业微电网情景下的互通互动的要求,用户无法通过一个平台集中掌握整体供、配、用情况</p><p class="ql-block"> 电力成本及运维管理:半导体企业电力成本占据企业的重要部分。管理和控制电力成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优化方案。自身对内部的供、配、用电情况运行保障能力需求强烈,未来企业的微电网更复杂,企业亟需智能运维管理;</p> <p class="ql-block"><b>系统架构</b></p> <p class="ql-block"> 半导体厂房相较于其他工业类厂房,主要特殊之处在于其洁净等级要求高,光刻机、等离子注入机等精密设备的电源质量和电压等级要求高。由于设备的特殊性,断电会造成巨大的损失,所以其供电可靠性要求较一般厂房更高,因此在兼顾经济性的同时,其供电系统的复杂性与庞大程度需要投入更多的关注与思考。</p><p class="ql-block"> 变电站是电力系统的一个中间环节,通过变电站的变压器将各级电压的电力网联系起来,起着汇集和分配电能并改变电压的作用。作为半导体厂房电气系统的重难点设计部分,按供电用途,将半导体厂房的供电系统分为主变电站和用户变电站两大部分。</p><p class="ql-block"> 主变电站在半导体厂房电气系统中承担了将当地供电部门提供的高压降至工程所需要中压的作用。</p><p class="ql-block"> 用户变电站则在半导体厂房电气系统中承担了将主变电站降压后的中压再降压至设备所需低压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b> 解决方案</b></p><p class="ql-block"> 在源、网、荷、储、充的各个关键节点安装安科瑞自主研发的各类监测、分析、保护、治理装置;通过先进的控制、计量、通信等技术,将各类数据集成在一个系统中集中展示,通过一个平台即可全局、整体的对企业用电进行进行集中监控、统一调度、统一运维,同时满足企业用电可靠、安全、节约、高效、有序的要求。</p> <p class="ql-block"><b>控制方案</b></p><p class="ql-block"> 微电网系统解决方案,通过在企业内部的源、网、荷、储、充的各个关键节点安装安科瑞自主研发的各类监测、分析、保护、治理装置;通过先进的控制、计量、通信等技术,将分布式电源、储能系统、可控负荷、电动汽车、电能路由器聚合在一起;平台根据最新的电网价格、用电负荷、电网调度指令等情况,灵活调整微电网控制策略并下发给储能、充电桩、逆变器等系统与设备,保证企业微电网始终安全、可靠、节约、高效、经济、低碳的运行。</p> <p class="ql-block"><b>拓扑图</b></p> <p class="ql-block"><b>方案效益对比</b></p><p class="ql-block">有序用电:</p><p class="ql-block"> 首先对企业内部用电负荷的重要性进行分级(可控、可中断、不可中断),实时监测变压器的负载率,当负载率超过设定的限值时,平台下发控制指令降低可控负荷(充电桩、景观照明等)的充电功率或直接停止供电。</p><p class="ql-block">需求响应:</p><p class="ql-block"> 通过EMS平台记录的负荷历史数据,再结合预测数据,决定以何种方式参与电网需求响应,平台可通过给储能系统下发控制策略,调整充发电时间;平台在需求响应时间段调整可控负荷功率、停止给可中断负荷供电。</p><p class="ql-block">削峰填谷:</p><p class="ql-block"> 通过平台记录的用电负荷历史数据,识别企业负荷的“峰”、“谷”出现的时间规律、功率、持续时间,经计算后合理设置储能系统的充放电时间段和持续时间,减少容量电费,降低用电成本,也可以降低扩容需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