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说博大精深

伍悦子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且说博大精深</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文/王蒙</span></p><p class="ql-block"> 有过这样的故事,我们的教授在国外被问及:“常常听到中国学人讲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能给我们讲讲它如何博大精深法吗?”</p><p class="ql-block"> 我们的教授说:“既然博大精深,岂能几句话给你讲清楚?没法讲。”</p><p class="ql-block"> 我觉得未免尴尬。仔细想想吧,几乎无人不讲其博大精深,却当真说不太清晰博大精深于何处。我们还是分析分析这个博大精深吧。</p><p class="ql-block"> 一是博,意即渊博、丰盛、多样、富饶。我们是个古国、大国,郁郁乎文哉,上下五千年,纵横几万里,民族五十六,人口十几亿,文字甲骨篆棣、正楷行草,文献河图洛书,说话官话加六大南方方言体系。我们有女娲盘古、混沌倏忽、三皇五帝、共工蚩尤、西周东周、春秋战国、元亨利贞、孔孟老庄、诸子百家、秦皇汉武、秦砖汉瓦、楚辞汉赋、魏晋名士、唐宗宋祖、李白杜甫、韩柳文章、苏辛柳永、昆仑峨嵋、长江黄河。毛主席的说法则是历史悠久、人口众多、地大物博,以及在文学上有半部《红楼梦》。还有燕窝鱼翅、七碟八碗、满汉全席、山珍海味、煎炒烹炸、舌尖中国。还有温补缓泻、丸散膏丹、针灸拔罐、太极少林、刀枪剑戟、五行八卦、青龙白虎、堪舆风水。还有江南胜境、塞北风光、大漠孤烟、东海激浪。还有诗书礼乐、琴棋书画、焚香沐浴、气功打坐。还有戏曲曲艺、忠孝节义、变脸毯子功、四大奇书、四大名旦、四大须生、四大名医、文房四宝、三山五岳、三教九流……一言难尽。</p><p class="ql-block"> 更重要的“博”是中国人的选择空间,一面是君要臣死臣不能不死,肝脑涂地,报效朝廷,一面是“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一面是温良恭俭让,绝不犯上作乱,一面是“侯王将相,宁有种乎”“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一面是循规蹈矩、谦虚谨慎,一面是“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一面是“天不变道亦不变”“以不变应万变”,一面是“与时俱化”,不拘一格,“不为良相,便为良医”。一面是“邦有道”则知则仕,一面是“邦无道”则愚则卷而怀之。一面是“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知其不可而为之”,一面是“无可无不可”“随机应变”信如神……</p><p class="ql-block"> 有没有不够“博”的地方呢?也有。例如“五四”以前各级学校的学科课程,大千世界的科目的划分与完备,不拘一格的人才的培养与使用,等等。</p><p class="ql-block"> “世人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正如老子此说,皆知博之为博,也会产生杂乱、无序、良莠不齐,会产生不少的杂家、段子手、博闻强记而并无见识的书蠹。</p><p class="ql-block"> 好在我们有强大的的选择与消化能力,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我们的好处更在于“学而时习之”“学然后知不足”“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既然中华文化博而不备,我们就要好学不倦,诲人不厌,不耻下问。我们要珍惜已有的博,补上短板,留学游学,海龟土鳖……共同携手迈向社会主义的现代化。</p><p class="ql-block"> 二是大。中华传统文化十分喜欢大,格局胸怀、时空体量、包容汲取、伸延发展,无不求大。曰道、曰天、曰朴、曰仁、曰义,中国士人视无所不包的大概念如终极神祇,认为找准了大概念,一通百通,一顺百顺。诸子百家的演绎功力远胜经验归纳。庄子的鲲鹏,一飞冲天,九万里掀动扶摇羊角。老子的道,一曰大,二曰远,三曰逝,四曰返。孔子的道,朝闻可以夕死。孟子称孔子为“集大成者”,后世则封孔子为“大成至圣先师”。孟子还鼓吹大丈夫:“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还有什么“论万世”“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到处是高谈阔论、豪言壮语。直到今天,我们提倡的是大格局、大思路、大气磅礴、识大体、顾全大局。叫作小道理服从大道理,大河没水小河干。叫作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p><p class="ql-block"> 当然中华民族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知道某种情况下一味求大,有可能演变而成为空洞、夸张、失实等负面现象的渊薮。“大而化之”,这是最轻微温柔的质疑了。“好大喜功”,是历史人物的经验教训。“大而无当”,就是说失去了针对性与实际意义的大,全不中用。假大空、吹牛皮、放大炮,这是一种揭示,也是一种厌弃和痛苦。“大言欺世”,则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一些政治骗子、文化骗子、学术骗子的装腔作势,借以吓人骗人害人的丑恶与危害。</p><p class="ql-block"> 三是精。中华传统文化有两方面的“精”,引人入胜。一个是做人处世上的精明精当。包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三人行,必有我师”“夫唯不争,故莫能与之争”“知雄守雌、知白守黑、知荣守辱”;“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过犹不及”“恰如其分”“留有余地”“莫为已甚”;还有民间的“先小人后君子”“亲兄弟,明算账”“退一步海阔天空”“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吃一堑、长一智”,等等。</p><p class="ql-block"> 另一方面的精主要表现在文学、书画(主要是书法)、戏曲、烹调、园林、工艺上。</p><p class="ql-block"> 例如昆明大观楼长联:</p><p class="ql-block">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芒芒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苹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孤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p><p class="ql-block"> 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p><p class="ql-block"> 这是大而精的范例,还有小而精的:</p><p class="ql-block"> 身在笼中,恨关羽,不能张飞。人活世上,需八戒,更要悟空。</p><p class="ql-block"> 比如中华书法,心平气和、龙飞凤舞、精神气质、风格人性、情怀志向、匠心功底、学养定力、雅俗深浅,万物皆备于我。它是无声的交响,无人的起舞,直到人间各种吉凶祸福、顺逆通蹇、血压免疫、微恙绝症……尽在其中。</p><p class="ql-block"> 比如中国的餐饮,就一个普普通通的宫保鸡丁已经全球不败了。美国一个诗人写诗抒发他面对中华料理的博大精深时的恐怖感,被指责为种族歧视。</p><p class="ql-block"> 比如宜兴陶壶、景泰蓝工艺、鼻烟壶内画,还有《核舟记》里描写的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更不要说大量生产、成为产业的湘绣、苏绣、杭绣等等了。</p><p class="ql-block"> 不够精的地方主要是现代科学与技术。我们也正在奋起直追。例如断肢再植,早有惊人成绩。在延伸已有的技术方面如互联网+,已经有了长足的进展。</p><p class="ql-block"> 按中国人的思路,太精了也会玩物丧志、因小失大、畸形发展、巧言令色、怪力乱神、埋头抠哧、失落方向。好极了,中华文化有一正就有一邪,有一邪就有一扶正袪邪的法门。</p><p class="ql-block"> 四是深了。中华文化在治国理政方面强调谋略,强调藏而不露。强调“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中国政治家喜欢搞什么“喜怒不形于色”,不露声色、变化莫测。中华文化的深刻处常常在于它的辩证思维,特别是《周易》与老庄的辩证思维:一阴一阳谓之道,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无为而无不为;殊途同归、百虑一致;柔弱胜刚强;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哀兵必胜;无用之用,是为大用……</p><p class="ql-block"> 学术上,尤其是自然科学、哲学、数学,也包括社会科学、人文科学,有待深入的空间大大地存在。所谓泥古、所谓食洋不化、所谓假洋鬼子、所谓“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还有各种起哄大呼隆,浅的人比深的人多多了。</p><p class="ql-block"> 一味深下去也许会钻牛角尖,会成为深刻的片面,过于片面的深刻或者过于深刻的片面,则可能是精神灾难。</p><p class="ql-block"> 一切事物与秉性都会有正反两面。博,大发了抓不着中心,开杂货店、古玩铺、废品站。太大了与凡人俗人接不上地气,联系不上实际,无的放矢,不着边际。太精了成为智巧奢靡。太深了摸不着脉络痕迹,更无法普及群众,于人世少有裨益。</p><p class="ql-block"> 博大精深的反面是陋、小、粗、浅。域内域外,古往今来,文化现象文化成品汗牛充栋,有博大精深的一面,也有陋小粗浅的一面,强调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针对性是什么呢?我们认为哪种文化是陋小粗浅的呢?有把握吗?</p><p class="ql-block"> 说到这里不妨再想一想,为什么大家都爱说博大精深,讲起博大精深来却有老虎吃天无从下口的为难。博大精深,毕竟是欣赏、赞颂、膜拜的仰视语言。</p><p class="ql-block"> 而文化的中心是人,是生活,是现实的求福与免祸,是世道与人心,是品质与能力,更是实用与功效。一种文化博不博、大不大,并不如它是否能提供更好的生活质量、更好的发展前景、更和谐的人际关系及人与社会的关系重要。精不精、深不深,也不如它能不能提供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中国更贴心。文化的意义不在于自身的观感,而在于它以人民为中心的有效性、生命力、凝聚力,包括此种文化它实现创新性发展与创造性转化的品质与能力。</p><p class="ql-block"> 我们爱自己的文化传统。我们愿意讲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我们还可以讨论研究它的博大精深法。与博大精深相比,有没有别的词可以更具体实在亲和地描述我们的传统文化,也不妨一试。例如,我就喜欢强调中华文化的此岸性与积极性、精英性,强调中华文化的生命力与调适能力,强调中华文化的经世致用、乐观柔韧、蜕变破茧、生生不已的特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