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商的城

疏疏篱落

<p class="ql-block">  你从长沙出发,我从阳新启程,这个周末,聚武汉,相见欢。 </p><p class="ql-block"> 有一天时间可以到武汉转转,袁梦提前做的攻略,说第一站便要去看武汉盘龙城的商文物展览。 </p><p class="ql-block"> 一头雾水一脸懵逼,啥?</p> <p class="ql-block">  存续500年的商王朝在我们印象中存在感确实不高,不像前朝夏,开启了奴隶制家天下国家的先河,也不像继任周,历经西周东周春秋战国八百年…… </p><p class="ql-block"> 商嘛,活动区域不在河南陕西的古中原的吗?我们脚下这块土地,在东周时期依然都是被中原国家视为蛮夷的荆楚之地。 </p><p class="ql-block"> 好奇心顿时上来了,决定去一探究竟。</p> <p class="ql-block">  出地铁口,便是盘龙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一块刻有“武汉城市之根”的大理石碑醒目地伫立在那儿,原来是因为在这里挖掘出了长江流域发现的夏商时期规模较大、出土遗存较为丰富的城邑遗址,所以被称为是武汉城市文明的源头,距今已有3500年,反映了以夏商王朝为核心的中华文明在长江流域的发展,并在此延续的300多年里,一直都保持着与郑州地区文化的同步更新,显示出二里岗文化时期中原王朝对南方的强势控制。 </p><p class="ql-block"> 懂了,原来还有这么一曲。</p> <p class="ql-block">  地方不大,半岛地型,三面环水,公园免费,此时阳光甚好,有不少游客拖家带口到这里来休闲,带着帐篷、地毯和一些玩具,就散落在这起起伏伏连绵不绝铺上绿草皮的小山丘上,此情此景,像极了电脑前的屏保壁纸,微风轻起,吹面不寒,的确是个周末游玩的好去处。</p> <p class="ql-block">  展览设置在盘龙城遗址博物院内,清一色的白色石头砌成的墙和四方型建筑,显得格外朴实且厚重,一种有着几千年深厚的文化底蕴扑面而来,令人肃然。</p> <p class="ql-block">  偌大 的印着“商翼四极——商王朝地方文明特展”文字宣传海报就张贴在展览馆的入口处,参观是需要收取象征性的门票费用的,进口墙面都是蓝灰色调,辅以灯光效果,“邦畿千里,维民所止,肇域四海,四海来假,来假祁祁……”从《诗经·商颂·玄鸟》里摘取出来的名句,短短五行,寥寥数语,瞬间就把人拉到了三千多年前殷商王朝的神秘与盛大之中。</p> <p class="ql-block">  “商邑翼翼,四方之极”,《商颂·殷武》开篇八字便道出商王朝礼制基本形成和文明初步繁盛,推动商文明以甲骨文软实力和青铜器硬实力相互加持交流互鉴之下中华文明的开始记载并悄然兴起。这次展览搜集了周边省市的珍贵文物和压轴之宝,以“东方”、“南乡”、“西土”、“北境”四个主题,系统介绍了商文明以中原为核心对四周的影响,我们这才理解了这次展览主题为什么被称为“商翼四极”的缘由了,可以此窥见华夏文明是如何从中原向四方扩张的清晰脉落,的确不易。</p> <p class="ql-block">  “维女荆楚,居国南乡”,早在夏代晚期,二里头文化便已南下至江汉地区,我们现时脚下的盘龙城遗址就是商王朝早期进一步向南扩张的据点,眼前的这些青铜玉石器皿,锈迹斑斑甚至有些残缺不全,恰恰见证着我们祖先的兢兢业业和筚路蓝缕,只是到商代晚期,商文明开始向其他地方拓展,南方的影响也就慢慢退出,所以导致现在我们只知楚而不知商的缘由了。</p> <p class="ql-block">  而在西部,商文明以逐步向关中地区渗透,而为世人熟识的三星堆文明独树一帜,又与中原文化密不可分,共同构筑起商代青铜文明的宏伟图景。硕大的青铜面具不得不让人联想起这或许是外星文明或史前文明遗迹,甚至让人开始相信了《山海经》,绿色的长发青铜跪坐人坐姿形态栩栩如生惟妙惟肖见证那时青铜技艺的高超。看到这西土,还会想起商王武丁的将军夫人妇好,她带领着我们的祖先成功将雅利安人挡在了西北边境,从而避免了像古印度、古希腊那些文明一样被他们屠杀和抹灭殆尽,从此完整地保存了华夏5000年文明的延绵不绝。</p> <p class="ql-block">  商文明还以郑州洛阳为根据地,向晋南和冀南挺进,因为开始面临的莽莽群山和无边草原,甚至时不时的低温,相比于南方的扩张人,北方并非经略的重点,最盛时期也不过辐射至燕山南麓;而向东,直到晚商时期,随着商文明在南北西三方收缩,唯有向东高歌猛进,商之东土,聚落繁盛,人口稠密,本土的东夷文化逐渐打上深厚的殷商文化烙印,直至周武王伐纣,商军主力依然还在东土作战,临时拼凑起来奴隶大军在牧野之战中临阵倒戈,并导致商朝覆亡。 </p><p class="ql-block"> 长见识了!</p> <p class="ql-block">  不知不觉,我和媛子已经走出展览馆,袁梦依然混迹在研学的高中生之间,认真聆听带队老师的精彩讲解,对于这些不说话的文物,袁梦其实一直兴趣不大的,怎的突然就开了窍,这真的确是件好事情,不打扰不催促,我们只能坐在出口,一边美美地享受着烤香肠味道,一边静静地等她。</p> <p class="ql-block">  感谢那个早已过去却并不陌生的时代,感谢那些接力奋斗不屈不挠的先人,那时整个中华文明正在孕育成型,向左走向右走,那是一个一不留神就可能走岔了的时候,那些慢慢开始见了天日的文物,用无声的语言再现着这片土地上曾经发生过的事情,这高楼林立繁华如斯的城市的过去,也曾热闹过也曾寞落过,沧海桑田之间,人的一生该是多么短暂和不值一提,即使再轰轰烈烈,若干年后终究会是黄土一抔,谁还能记得清谁又能想得起,洒洒脱脱才能活得自自在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