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冬至的意思和含义</p><p class="ql-block">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通常出现在每年的公历12月21日至23日之间。这一天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白昼最短,黑夜最长,标志着寒冷的冬天正式来临。</p> <p class="ql-block">冬至象征着团圆和新的开始。在古代,冬至被视为一个重要的节日,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人们会进行各种庆祝活动。冬至之后,白天会逐渐变长,象征着阳气回升,新的循环开始。</p> <p class="ql-block">不同地区在冬至这一天有不同的习俗。在中国北方,人们有吃饺子的习俗,象征着团圆和驱寒。南方地区则有吃冬至团(汤圆)的习惯,寓意团圆和吉祥。此外,许多地方还会祭祖、祭祀天神和土地神,祈求来年风调雨顺。</p> <p class="ql-block">冬至作为一个节日,源于汉代,盛于唐宋,并相沿至今。古时人们认为冬至是阴阳二气的自然转化,是上天赐予的福气,因此冬至是一个吉祥的日子,应该庆贺。在现代,虽然冬至的庆祝方式有所简化,但仍然被视为一个重要的节日。</p> <p class="ql-block">冬至,又称日南至、冬节、亚岁等,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国民间的传统祭祖节日。冬至是四时八节之一,被视为冬季的大节日,在古代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讲法。冬至习俗因地域不同而又存在着习俗内容或细节上的差异。在中国南方地区,有冬至祭祖、宴饮的习俗。在中国北方地区,每年冬至日有吃饺子的习俗。</p><p class="ql-block">今天早上按中国南风俗习惯,去了山上祭奠父母。</p><p class="ql-block">回到家中按中国北方的风俗习惯包饺子。</p> <p class="ql-block">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第22个节气,斗指子,太阳黄经达270°,于每年公历12月21-23日交节。冬至是太阳直射点南行的极致,冬至这天太阳光直射南回归线,太阳光对北半球最为倾斜,太阳高度角最小,是北半球各地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冬至也是太阳直射点北返的转折点,这天过后它将走“回头路”,太阳直射点开始从南回归线(23°26′S)向北移动,北半球(中国位于北半球)白昼将会逐日增长。</p><p class="ql-block">冬至这天,太阳虽低、白昼虽短,但是在气象上,冬至的温度并不是最低。实际上,由于地表尚有“积热”,冬至之前通常不会很冷,真正的严寒在冬至之后。由于中国各地的气候相差悬殊,这种气候意义的冬季对于中国多数地区来说,显然偏迟。时至冬至,标志着即将进入寒冷时节,民间由此开始“数九”计算寒天(民谚:“夏至三庚入伏,冬至逢壬数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4年12月21日17时20分20秒,迎来2024年的第二十二个节气——冬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