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塞尔维亚被称为是欧洲的一个十字路口,是连接欧洲、亚洲、非洲和中东陆路的必经之路。在历史上受不同的文明、文化的影响,有着多元文化的特征。贝尔格莱德是塞尔维亚首都和第一大城市,也曾是前南斯拉夫的首都。</p> <p class="ql-block">贝尔格莱德有着悠久的历史,建城于公元前2世纪,被称为辛吉度妈姆,最初被罗马人占据;公元6世纪南部斯拉夫人迁徙至巴尔干,才将此城命名为贝尔格莱德。</p> <p class="ql-block">贝尔格莱德是欧洲最古老的城市之一,由于它同时座落在两条国际河流萨瓦河和多瑙河的交汇处,三面环水的地理环境便使其成为东西方要道的重要枢纽,因而被称为“巴尔干的大门”。</p> <p class="ql-block">中国驻贝尔格莱德大使馆被炸后,在旧址上建造的中国文化中心。新的中国大使馆则另选地址建造。</p> <p class="ql-block">中国文化中心前的孔子像。</p> <p class="ql-block">大使馆旧址上的纪念墓碑。1999年5月7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悍然对南联盟进行轰炸,用导弹野蛮袭击了我国驻南联盟大使馆,造成正在使馆中工作的新华社记者邵云环、光明日报记者许杏虎、朱颖不幸牺牲,同时炸伤数十人,使馆馆舍严重损毁。</p> <p class="ql-block">前南斯拉夫总统铁托墓建在总统官邸的花房中。铁托是前南斯拉夫现代历史上最重要的人物,</p> <p class="ql-block">原总统官邸大门外的喷泉。</p> <p class="ql-block">原总统官邸据说有近10平方公里,在山坡上的一个别墅大院,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铁托的工作区域和生活区域,另一部分是铁托的休闲区,叫花房,位于房子的中央。铁托晚年在工作之余就侍弄这里的花卉。</p> <p class="ql-block">铁托的雕像。铁托曾任南斯拉夫共产主义者联盟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主席,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总统、总理,南斯拉夫元帅,在南斯拉夫执政长达36年。</p> <p class="ql-block">这里展示了送给Tito的礼物,个人物品,以及来自南斯拉夫时代的许多物品。</p> <p class="ql-block">铁托的元帅服。</p> <p class="ql-block">园林中的其他雕像。</p> <p class="ql-block">参观<span style="font-size:18px;">卡莱梅格丹城堡。</span>卡莱梅格丹城堡是贝尔格莱德一座有1000多年历史的古堡。古堡的城墙非常的厚实,是典型的中世纪欧洲古堡。</p> <p class="ql-block">卡莱梅格丹城堡是这座城市的地标,始建于古罗马时代,重建于奥匈帝国时期。见证过上百次的战争。遗留下来的老建筑中有些被改造成了军事博物馆、火药库等,现在城堡内部的空地被改建成一座公园。</p> <p class="ql-block">城堡的主体建于17世纪,其中也有体现中世纪、伊斯兰和土耳其建筑风格的建筑。</p> <p class="ql-block">城堡内的制高点有一尊名为“胜利者”的纪念碑雕像。</p> <p class="ql-block">1928年,为了纪念“一战”胜利十周年,在城堡的制高点安放了一尊“胜利者”雕塑。</p> <p class="ql-block">欧洲的第二大河——多瑙河的五分之一流经塞尔维亚境内。站在城堡中的高地上可以清晰地看到萨瓦河和多瑙河的交汇处,正是落日时分,夕阳很美。</p> <p class="ql-block">多瑙河的落日余晖。</p> <p class="ql-block">在漫长而坎坷的城市发展历史上,据说卡莱梅格丹城堡曾40多次被不同身份的军队占领,38次从废墟里重新诞生,它是见证了贝尔格莱德兴衰的重要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城堡内的军事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华灯初上时离开城堡。</p> <p class="ql-block">塞尔维亚的国会大厦位于市中心,开工于1907年,受两次世界大战的影响,直至1936年才完工。</p> <p class="ql-block">国会大厦前的雕塑群。</p> <p class="ql-block">塞尔维亚的新皇宫就位于国会大厦对面,是塞尔维亚王国及南斯拉夫王国时期卡拉乔尔杰维奇王朝的王宫,自1911年开始修建,于1922年竣工。此后至1934年,都是南斯拉夫王国的宫殿,1934年后曾被作为过博物馆使用。1991年开始成为塞尔维亚的总统府。</p> <p class="ql-block">总统府被鲜花环绕着。</p> <p class="ql-block">我国的山东高速正参与贝尔格莱德的道路建设。</p> <p class="ql-block">市中心的共和国广场。广场中间竖立着1882年建造的塞尔维亚大公米哈伊洛·奥布雷诺维奇三世的铜像,为了纪念他将塞尔维亚从奥斯曼帝国的统治中解放出来。共和国广场占地面积不大,但一直都是贝尔格莱德举办各类活动的首选地点。</p> <p class="ql-block">夜晚的共和国广场。贝尔格莱德以共和国广场为中心,广场周边是塞尔维亚国家博物馆、贝尔格莱德国家剧院、米哈伊洛大公雕像等公共建筑。</p> <p class="ql-block">米哈伊洛大公于1860年统治了塞尔维亚,将土耳其人赶出了贝尔格莱德等多个城镇,初步瓦解了土耳其人的殖民统治。1868年,当米哈伊洛在公园散步时,被刺客枪杀,从而结束了白已跌宕起伏的一生。</p> <p class="ql-block">这是贝尔格莱德最繁华的Knez Mihajlova步行街,中文名叫米哈伊洛大公街,相当于上海的南京路步行街,该大街就是以塞尔维亚大公的名字命名的。</p> <p class="ql-block">步行街夜晚的喷泉。</p> <p class="ql-block">塞尔维亚的木头城(Drvengrad)位于塞尔维亚西南部,由塞尔维亚导演埃米尔·库斯图里察(EmirKusturica)于2004年创建。</p> <p class="ql-block">乘坐小火车游览木头村。</p> <p class="ql-block">这是萨尔干8字火车站。</p> <p class="ql-block">萨尔干8字火车是世界唯一一条窄轨距铁路,乘坐这趟复古的8字小火车大约1.5小时往返路程,游览兹拉蒂博尔山区。</p> <p class="ql-block">萨尔干8号铁路始建于1921年,全长约70公里,窄轨宽0.76米;不做运输用途后将其中位于湿山一段改为旅游铁路,约长15·5公里,穿越22个隧洞、跨越5座桥梁、上下海拔相差300米;由于其中一段路轨连续打了两个圈,从高处看恰是一个“8”字,所以叫萨尔干8号。</p> <p class="ql-block">火车走走停停,让乘客下车观看一路的风景,并享受沿途的车站咖啡馆和餐厅。</p> <p class="ql-block">山谷底的教堂。</p> <p class="ql-block">结束8字火车的乘坐,前往不远处的木头村。</p> <p class="ql-block">木头村所有建筑全部用木头建成,加上各种奇形怪状的雕塑和鲜花,四周是空旷的山野,可以说,这是一个逃离现实的烦扰的好地方。如今木头村成了欧洲有名的度假和观光游览胜地。</p> <p class="ql-block">坐落在塞尔维亚西南部兹拉蒂博尔山区的木头村是塞尔维亚著名导演埃米尔·库斯图里卡为了拍摄电影而亲手打造的电影基地。</p> <p class="ql-block">木头村是塞尔维亚电影导演埃米尔·库斯图里卡于 2003 年至 2004 年间为其电影《生命是个奇迹》建造的一个传统村庄。库斯图里卡于 2005 年获得了菲利普·罗特蒂尔欧洲建筑奖。</p> <p class="ql-block">以教堂为中心形成了木头村的中心广场。</p> <p class="ql-block">广场周围设有村委会、餐厅,影院等公共场所。</p> <p class="ql-block">乘坐小火车及参观木头村需花费半天的时间。</p> <p class="ql-block">诺维萨德,Novi-Sad,是塞尔维亚北部城市,同时也是塞尔维亚第二大城市。诺维萨德距离首都贝尔格莱德仅70公里。</p> <p class="ql-block">诺维萨德连接起了多瑙河上下游和两岸的交通运输,如同扼住了塞尔维亚这个“欧洲十字路口”的喉咙,曾经是兵家必争之地。</p> <p class="ql-block">诺维萨德市中心附近有大大小小的各种教堂。其中修建于1895年的诺威萨主教座堂是诺威萨的地标之一。</p> <p class="ql-block">教堂的正对面,顶部竖有一座钟楼的建筑是诺维萨德市政厅,这座新文艺复兴时代的建筑建于1895年。</p> <p class="ql-block">市政厅门口伫立的铜像(Spomenik Svetozaru Miletiću)是曾经两度担任诺维萨德市长的Svetozar Miletić (1826-1901),他崇尚民主、独立和自由,是哈布斯堡君主国最具影响力的塞族人之一。</p> <p class="ql-block">诺维萨德歌剧院。</p> <p class="ql-block">离开自由广场所在的主城区,一路步行到达了多瑙河上的瓦拉丁大桥。</p> <p class="ql-block">彼德罗瓦拉丁堡垒建立在多瑙河边的山上,与诺维萨德老城区隔河相望,由于地理位置险要,又被称为“多瑙河上的直布罗陀”。</p> <p class="ql-block">前往彼德罗瓦拉丁堡垒途中。</p> <p class="ql-block">上层堡垒最显眼的位置有一座奇特的钟楼(Toranj sa satom),这是诺维萨德最具代表性的城市标签。钟楼表盘上的时针和分针是反过来的——时针长,分针短,据说这样的设计是为了方便多瑙河上的船夫远远地就能看清时针、掌握大概的时间。</p> <p class="ql-block">塞尔维亚是我们这次巴尔干六国之行访问的最后一个国家。它原本是位于巴尔干半岛的邻海国家,随着南斯拉夫在1990年代的解体和2006年黑山的独立而变成了内陆国。尽管如此,塞尔维亚占据了多瑙河和巴尔干半岛的水陆交通要道,有很重要的战略地位,因此被称为“巴尔干之钥”。塞尔维亚悠久的历史和丰厚的人文景观(多种文明和文化艺术的融合)得到了众多世界各地的游客,尤其是欧洲游客的青睐。</p> <p class="ql-block">在塞尔维亚第二大城市~诺维萨德市中心广场的主教座堂前留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