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三篇

石书民

<p class="ql-block">  老三篇是毛主席亲手写的三篇文章,一篇是《为人民服务》,一篇是《纪念白求恩》,一篇是《愚公移山》。三篇文章在六十年代是人人应知应会的文章,学校,工厂,农村要求每个人都会背才行。</p><p class="ql-block"> 父亲在建筑社工作,我当时在幼儿园上学,晚上,父亲拿出毛选要求我和他一起背。父亲没上过学,但父亲能认识几千字。我问父亲为啥没上过学能认识许多字,父亲便给我讲述了他小时候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父亲小时候和爷爷奶奶住在古城村断道沟一家庄。吃水在回古线公路旁古城河里担水。担水从河里上来时,将两只桶放在路边歇息,等路上来了过路人,父亲便上前问几个字,怎么读,啥意思,然后担水回家,一路读路人告诉的字。回到家,用树枝在地上写,一笔一划,工工整整,很是讲究。比如写中国的中字,中间一竖必须写直,写在方格的正中间,上下笔直,不能歪歪扭扭,上端出头少一点,下端出头要多一点。父亲学写字、认字,带动三叔也写字、认字。没有老师,路人就是老师。一件小事,持之以恒做下去,就做成了大事。日积月累,父亲和三叔在没有进过学堂的一家庄居住,居然都能认识几千字。</p><p class="ql-block"> 父亲将毛选递给我,让我拿着书,翻开《为人民服务》这篇,手指头指着字,父亲念一句,让我跟着念一句。父亲说,吃饭要一口一口地吃,文章要一句一句地背,先背第一句,背会第一句,再背第二句,然后再一段一段地背。第一段“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张思德同志就是我们这个队伍中的一个同志。”我们父子俩费了很大力气才背会。</p><p class="ql-block"> 父亲背《老三篇》期间,有一种韧劲,下班回来天天让我和他一起背。时间久了,我和父亲都能将老三篇背下来了,我三篇背得最熟的还数《为人民服务》这篇。</p><p class="ql-block"> 小时候,最盼望暑假。暑假可以去姥姥家疯玩。姥姥家有果园,走进果园,就走进我的童年乐园。树上的果子熟了,李子熟了,杏梅熟了,想吃啥,就上啥树。童年的我,像一只敏捷的猴子,一会上这棵树,一会上那棵树,姥爷不说我,没人敢说我。暑假终于到了,那次跟着舅舅,慧姐他们一起去姥姥家。我们从水堤开始翻山,来到上司徒村路口时,遇到站岗执勤的工作人员设置的路卡。执勤人员要求过路人必须会背《老三篇》,舅舅说他不会背,慧姐说她也不会。</p><p class="ql-block"> “不会背老三篇,不准过路!”执勤人员严厉地说。</p><p class="ql-block"> “我会背老三篇。”我上前说道。</p><p class="ql-block"> “你会背?”</p><p class="ql-block"> “我背完,让不让我们过?”</p><p class="ql-block"> “你能背一篇,就让你们过!”</p><p class="ql-block"> 我开始背《为人民服务》:<span style="font-size:18px;">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张思德同志就是我们这个队伍中的一个同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我背完《为人民服务》,执勤人员说:“可以过了!”我们顺利过了路卡,回到姥姥家时,慧姐高兴地告诉姥爷、舅妈、表哥我们遇到路卡的事,大家听完,都高兴地笑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老三篇像一颗革命的种子,深深埋在我的心灵深处。长大后,雷锋、白求恩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一直激励我在人生道路上前行。我用愚公移山的精神,挖山不止,将原来几千方的土窑洞挖掉,建成现代风格的二层小楼,我家的生活也随小康步入幸福生活的快车道。</span></p> <p class="ql-block">  作者:石书民,隰县税务局退休干部,山西省作协会员,爱好文学,喜欢摄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