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市歙县森村乡古村落自驾游

小平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黄山市歙县森村乡,距屯溪24公里。唐至清属 长寿乡,元至清属二十九都。森村乡地处白际山脉的石耳山北麓,地势东高西低,境内多山,最高峰位于石耳山,海拔1234.6米;最低点位于逢村河谷,海拔140米。森村乡的旅游资源有渔岸古村落、黄备古村、绍村古村落,和皋径村瀑布群、鸡川土楼群等。周五我与老伴便自驾来到渔岸村、黄备村、绍村三个古村落观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渔岸是森村乡的一个古村落。 北宋庆历六年(1046年),遂安余姓迁徙定居此地,村名为余岸。明正德年间王姓迁入,以做豆腐卖豆腐为业,逐渐兴盛,势力强过余姓,余岸变更为渔岸。因“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故两姓均能接受村名变更。</span></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渔岸关帝庙,现歙县全县仅此一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龙尾坝,又叫王家大坝,流传着民间故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当年森村公社渔岸大队旧址现为村委会。</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王氏祠堂“五凤楼”现仅剩门楼,在渔岸小学校园内。</span></p> 王家大宅院"勖勤堂”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据古宅前几位王姓后人介绍:王姓祖上模仿红楼梦大观园格局营建的“勖勤堂”,勖勤堂占地16亩,有近上百个门洞,曾风光无限,现已破败。后人现在原址上盖了几间房屋居住,宅院大多荒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黄备村,古有“黄弼”“桃源”、“程黄弼”之名,现有“百桥村”之称,为第四批中国传统古村落,距今已有1100多年的历史。据传,初于李唐之际,有黄氏者,见此地风景秀美、气候怡人、风水极好,乃建别墅,聚族而居。比及南宋,后迁诸族中之张氏一族勃然兴起,直至而今,张姓犹为村中第一大姓。村内古迹遗存丰富,有被誉为“歙南第一”的“张氏统祠”,有被誉为“南宋遗珠”的“黄备古坝”,有“德馨堂”、"耕德堂”等数十幢明清老宅;有“集庆”、“永昌’等百来座典雅古桥。全村总面积15.6平方公里,人口3200余人。</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黄备古坝,实为黄备村古水口的一个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约建于南宋时期,故有“南宋遗珠”之美称。相传,该坝由张氏族人张玄锡动意、人称“抖十万”的富绅全额捐资、全体村人共同出力修筑而成。其目的,一是为了营建事关全村风水的水口,二是为了抵御秋冬季西北方向的寒风。坝身外以石砌、内填黄土,略呈S型南北走向,势如卧虎、形如盘龙。坝体全长约85米、最高处约10米、最宽处约8.5米。坝上20余株老树,道劲苍古、葳蕤多姿,其中,仅挂牌的香樟、国槐、苦褚、黄连木等名木就有8株之多。古坝,既见证了黄备村源远流长的历史,又凝结着黄备人最为深厚的乡愁。</span></p> 长庆寺塔图片取之网络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张氏家族迁居这里以后,到了北宋时期就兴旺起来,经商致富名声大噪。如今歙县县城的长庆寺塔就是当时黄备富商张应周捐建的。长庆寺塔,始建于建于宋重和二年(1119年),元天历元年(1328年)以来曾多次修缮。长庆寺塔呈方形楼阁式,砖木结构,实心七层。塔高23.1米,底层平面每边5.28米。须弥座五层,束腰高66厘米,有间柱和角柱。塔身砖砌,第一层较高,自下而上递减。底层有木廊,石檐柱间宽4.33米,四面辟有券门,门内置石雕莲瓣佛座。长庆寺塔是仅存少有的方形佛塔,保留了唐宋早期佛塔的形制,具有南方唐宋方塔风格,是研究佛教建筑史的重要实物例证。2013年3月5日,长庆寺塔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黄备村不仅富甲一方,明清以来入仕的人很多,明朝贡生张辰官为刑部郎中,张真官为邻水知县。明朝晚期的张一桂官至礼部侍郎,在村内建张氏统祠。张一桂死后被追封为吏部尚书,吏部尚书别称天官,他在黄备的故居称为天官第,过去是黄备一景,上世纪六十年代已毁,上面盖了房子。清代顺治年间张一桂的后代张光祁担任 邓州知州,招民开垦无主荒田,允许治下农民用草鞋鸡蛋缴纳赋税,舒民困完国课,又招抚感化境内的反清武装和土匪,被顺治帝列为卓异,升员外郎,临行时遇到黄河决口,上堤治河,猝死,顺治皇帝赐匾“天下治行第一”表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黄备村内有一座明朝末年建的牌坊太史巍坊,是明朝天启年间所建(1621-1627年)为纪念曾经担任翰林院编修和礼部侍郎的张一桂而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黄备村张氏统祠,位于黄备小学的院落围墙内,是明朝礼部侍郎张一桂回乡主持修建的,始建于明朝万历二十一年(1594年),到万历三十年(1603年)才建成。新中国成立后曾经是黄备小学的学堂。过去的张氏统祠是黄备张氏家族的总祠堂,规模形制很大,号称歙南第一祠。</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黄备村水口的小溪上有建于明朝万历己酉年(1609年)的石拱桥 永昌 桥</span></p> 村内古宅众多,古巷纵横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黄备又称百桥村。黄备村隐藏有上百座古桥,其中古石桥竞有50多座。黄备村向南遥对石耳山,面北背依古云山,两条小溪穿村而下,淙淙溪流在村子中央交汇,形成一个“人”字形后蜿蜒西去。一座座小桥溯溪而上,连接溪流两岸人家。夹岸几步或数百步就有一桥,有一户一桥的,亦或有几户一桥的,有造型精致的,也有宏伟壮观的,更有一块巨石铺就的一步石桥,远远望去,蔚为壮观。每座桥的桥身都有着各自美好的名号,或曰永昌,日集庆,曰宗穆,曰镇安,曰永丰,曰浪霜,曰傲霜,曰双以,曰过塘等等,每座桥名都蕴含着山里人家对生活的解读和对未来的期盼。</span></p> 干年古树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村里年轻人大多外出谋生,一些重活也只有老人自已做,路遇村民张姐七十五岁了,腿不好仍上山砍运毛竹。张姐热情邀请随她一起到她家中喝喝荼吃顿中饭。因要赶往绍村,谢绝了张姐盛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绍村村位于歙县森村乡西北方,绍村村地处天目山脉白际山系石耳山北麓,属钱塘江水系。群山环绕、鸟鸣山涧,房依山伴水而建,是典型“八山半水半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格局的徽州古老村落。始建于明嘉靖二十一年的张氏宗祠“后进”依然威严伫立,像是在向世人诉说着曾经的显赫,诉说着历史的沧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绍村张氏宗祠,建于1542年,1686年重修。2009年村里有进行了整修。原有三进,现存后进。为歙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村中居民大多为张姓。</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本村现有县级保护文物明代建筑“张氏宗祠”及“长生桥”两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张氏宗祠在绍乡小学内,热心的村民找到老师热情带我们进入参观。绍乡小学现尚有学生六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匆匆而来匆匆而去,一上午时间所见所闻给我们留下美好的印象,祝古村村富村旺祝村民们幸福安康!</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