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文/风中瘦竹</p><p class="ql-block">图/来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 五律·冬至</p><p class="ql-block"> 风中瘦竹</p><p class="ql-block"> 大冬如过年,庆贺爱汤圆。</p><p class="ql-block"> 生暖泉池动,感阴蚯蚓蜷。</p><p class="ql-block"> 麋欢由角解,九始任冰坚。</p><p class="ql-block"> 吉日饮杯酒,时光著美篇。</p> <p class="ql-block"> 四季循环,春夏秋冬依次交替,时间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冬至。</p><p class="ql-block"> 四个季节的交替点是四立,即立春、立夏、立秋和立冬。四个季节的中点是二分二至,分别是春分、夏至、秋分和冬至。四季的起始及中点合称为四时八节。夏至是春分与秋分之间的中点,而冬至则是秋分往春分的中点。按年计,冬至是四时八节中的最后一节。同时,冬至又是传统的祭祖节日。因此,冬至是具备自然和人文双重属性的一个重要节气。</p><p class="ql-block"> 冬至,又称日南至、冬节、亚岁。“至”的含义是极至、极限。“日南至”就是指太阳照在地球上的直射点已到了最南边的回归线上,要往北返回了。这也是取名“冬至”的缘故。由此也可看出,中国古代的天文观察很是厉害。</p><p class="ql-block"> 古代传统上有春节、夏节、秋节和冬节,春节人所共知,夏节、冬节分别是夏至、冬至,秋节则是八月半。</p><p class="ql-block"> 古时候,冬节即冬至的重要性仅次于春节,故称之为亚岁。</p><p class="ql-block"> 在民间,冬至又叫“大冬“,一个“大”字把冬至的地位抬得很高。甚至有“冬至大如年”的俗语,用扬州话说就是“大冬大似年”,那是直接把大冬与过年相提并论了。</p> <p class="ql-block"> 根据古书记载,周公测日影确定冬至日,并测出了回归年的周期,为制定历法提供了可靠依据。</p><p class="ql-block"> 周秦时代的历法,皆以冬至作为新年岁首和正月的开始,冬至即元旦,冬至即过年,当天会举办各种隆重的庆祝活动,气氛热闹。</p><p class="ql-block"> 冬至起太阳回归,日渐长,阳气生,是崭新的开始,充满着光明的希望,古人认为冬至是大吉之日,值得庆贺,《汉书》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p><p class="ql-block"> 现代民间仍有“大冬无忌,百事皆宜”的说法,无论红白喜事,只要能行的皆可操办,没有任何忌讳。</p><p class="ql-block"> 要理解“君道长”的含义,需结合《汉书》评论夏至的话“夏至阴气起,君道衰,故不贺”来对比分析,将“君道长”与“君道衰”互相参照,就可知“长”是增长、伸张及壮大之意。再由《周易》“君子道长,小人道消”这句话,可知“君道长”就是“君子道长”的省略表达,是说随阳气上升,人间的正气会日益弘扬。</p><p class="ql-block"> 夏至虽阳气处于颠峰状态,但是物极必反,一阴生了,不值得庆贺。而冬至时的阴气嚣张到极致,可是否极泰来,一阳生了,正气昂扬抬头了,所以值得大举庆贺。由此可看出,中国古代人很懂辩证思维,观察事物不能只看表面现象,不能只评估一时的得失,关键要把握事物的发展趋势,凭此来预见未来的前景。</p> <p class="ql-block"> 冬至离西方的圣诞节及阳历新年很近,在冬至节气中,我们将迎来元旦,庆祝崭新的开始。在这里,提前预祝大家元旦快乐!</p><p class="ql-block"> 元者,始也。元的古字是头部突出的侧立人形,本义为人头。因人头居人体最高处,元的引申义就是首位的、第一的。元也表示天地万物的本源,有始初和根本的涵义。后来用“首”字来指称人头,“元”反而专门表达它的引申义了。</p><p class="ql-block"> 旦字的造型是日出东方的图案,太阳从地平线冉冉升起,其义是某一天、某一日。</p><p class="ql-block"> 经如此解析,“元旦”的字面意思是第一天、开始的一日,约定俗成地指称日历的首月首日。在古代,把新年开始的正月一日称作“元旦”,但由于采用的历法不同,具体哪个月算是正月,历朝历代的规定并不一致。</p><p class="ql-block"> 进入民国,为走向世界,采用公元纪年,定阳历的一月一日为新年。由于中国人的传统,一直习惯称春节为新年,新中国成立后,明确公历1月1日为元旦,以避免“新年”指称不唯一的问题。</p> <p class="ql-block"> 古人对四时八节非常重视,几乎每节都有相应的祭祀活动,其中只有冬至的祭祖习俗,仍为现代民间所保留继承。现在民间一年有四次节日祭祖,分别为清明、中元节即七月半、冬至及辞年,除了冬至,其他三节都不属于所谓的四时八节。</p> <p class="ql-block"> 在北方,冬至这天吃水饺。饺子作为中华传统特色美食,历史久远,其口感鲜美,人人爱吃。民间流传有“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冬至饺子夏至面”、“好吃不过饺子”等通俗的话语,很是生动活泼。</p> <p class="ql-block"> 据说冬至吃饺子的习俗,是为了纪念医圣张仲景,这与他用“驱寒娇耳汤”舍药治病有关。</p><p class="ql-block"> 张仲景可是东汉末年的大医学家,任长沙太守时,特立独行,每月初一和十五,敞开衙门,暂停政事,专为百姓看病,此举成为著名的历史佳话,产生了“坐堂医生”的名词。</p><p class="ql-block"> 由于战乱,也为了能专注医术,后来张仲景毅然从官场引退。话说他辞官还乡时,正值冬天,看见当地许多穷苦百姓耳朵冻伤,心生体恤,就发明了“驱寒娇耳汤”食疗药方,于冬至这天支起大棚施舍,把做好的娇耳热汤分发给穷人食用,以暖身和医治冻疮。具体做法如下,用羊肉、辣椒、胡椒、生姜等热性食材与驱寒药材一并下锅熬煮,然后把羊肉和药材捞上来切碎,再用擀好的面皮包起来,捏成形似人耳朵的“娇耳”,“娇耳”回锅煮熟,一碗肉汤盛上两只“娇耳”就是“驱寒娇耳汤”。</p><p class="ql-block"> 故事中的“娇耳”,后来称作饺子。如果上述故事是真的,仅仅表明张仲景发明了“驱寒娇儿汤”,有人由此得出饺子是张仲景发明的结论,这是个错!有出土文物为证,2600年前春秋时期就有了我们称之为饺子的食物。</p><p class="ql-block"> 医者仁心,为了表达对医圣悬壶济世伟大精神的敬仰,民间有了冬至吃饺子的风俗,或者说认为冬至吃饺子的风俗就是源于张仲景,但愿这个美丽的传说是真的。</p><p class="ql-block"> 所谓风俗,就是社会中代代相传的大众化的生活习惯。不是每个北方人都知道张仲景与饺子的掌故,但有句风趣的民谣“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所以冬至的饺子还是要吃的。当然如今饺子的馅心丰富多样,也不必非要掺杂温性药材。</p> <p class="ql-block"> 而老扬州过大冬习俗是吃汤圆,寓意团团圆圆。以前扬州还有大冬吃番瓜(即南瓜)的风俗,说是吃了可以防病消灾。</p><p class="ql-block"> 不过据我的观察,现在大冬扬州人吃汤圆和番瓜的风气淡化了,唯有祭祖是慎重的。</p><p class="ql-block"> 关于冬至,扬州有首老童谣:“大冬大似年,家家吃汤圆,先生不放假,学生不给钱。”童谣中的“先生”是指旧时的私塾先生,先生也要祭祖,大冬这天自然要赶在饭前早早地把学生放掉。童谣的第四句“学生不给钱”,纯系为押韵凑上去的俏皮话,不要当真,即使先生大冬不放假,学费是必须交的。</p><p class="ql-block"> 到了新中国,私塾成了过去式,上述童谣的后两句内容就不应时了。记得我们上世纪七十年代上小学时,每逢大冬,同学们就高兴唱“大冬大似年,家家吃汤圆”,只唱这两句,后两句没有听唱过。我当时只觉得这首儿歌念起来顺口好玩,不甚明白其含义,仅凭读音还以为首句是“大东大西年”,到了互联网时代,上网查证后才知应是“大冬大似年”,这个意思好懂,可见旧时民间对大冬节日的重视,终于解决了儿时对这首童谣的疑惑。</p> <p class="ql-block"> 正如夏至是入伏的标志,冬至则是数九寒天的开始,真正的严寒来了。按阴阳理论,九为最大的阳数,中国人可以说是对九这个数字情有独钟,把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用数九的方法来计算,每九天为一个九,从一九起,到九九终止。</p><p class="ql-block"> 现在通行的方法,是把冬至这天作为数九的起始日。有句民谚:“夏至三庚入伏,冬至逢壬数九”,其实正宗古典的数九定义,应该从冬至后的第一个天干壬日数九,壬在天干中排序老九,如此正巧于冬至后第九个壬日后出九。依照古典的数九起算规则,每年数九的日子就是不固定的,不方便,于是后来就改为从冬至日数九的。据说现在有的地区仍按老法数九,不过我个人认为照新法数九不只是更简洁适用,而且更科学,因为年度的气候节律主要以阳历日期为参数,壬日则与阴历相关。</p><p class="ql-block"> 冬九九纵跨了寒冬腊月和料峭的早春,计数着九九天,人们心中充满对春天的向往,洋溢着春回大地的美好希望。九九归一,冬九九结束时,恰迎来春欲暖花欲香的春分,田野间一幅农民忙春耕的画面。</p> <p class="ql-block"> 为了方便直观地计数九九寒天的日子,古人发明了画九的玩法,称得上最有文化内涵的民俗。所谓画九,就是将九九八十一个空心图符按序排列,每天依次描染一个图符,直到全部图符涂满,宣示冬九九结束。</p><p class="ql-block"> 画九有三种玩法,梅花画九,文字写九,圆圈涂九,是三种不同的九九消寒图。</p><p class="ql-block"> 一、梅花画九</p><p class="ql-block"> 明朝刘侗《帝京景物略》中记载:“日冬至,画素梅一枝,为瓣八十有一,日染一瓣,瓣尽而九九出,则春深矣,曰‘九九消寒图’。”这段话生动地叙说了梅花画九的方法,如此玩法尽显风雅韵致。</p> <p class="ql-block"> 二、文字写九</p><p class="ql-block"> 繁体字诗句“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共计九个字,每个字恰好九画。从“亭”字的第一笔划开头,依着顺序每天长描上一笔,写完“春風”,只见春风似剪裁柳妆。</p> <p class="ql-block"> 三、圆圈涂九</p><p class="ql-block"> 画个九宫格,每格里九个圆圈排成三行三列,从一九第一天开始,每天只须涂上一点,“下点天阴上点晴,左风右雾雪中心;图中点得墨黑黑,门外已是草茵茵。”</p><p class="ql-block"> 上面两种画九法太艺术太文雅,是画家和诗人的玩法,普通老百姓最喜欢画圆圈,既简单又适用,数了九九还记下天气的阴晴。</p> <p class="ql-block"> 关于数九寒天,民间流行的“九九歌”很生动形象,各地因地域物候差异,九九歌有不同版本。江苏的《数九歌》如下:</p><p class="ql-block"> 一九二九不出手,</p><p class="ql-block"> 三九四九冰上走,</p><p class="ql-block"> 五九和六九,</p><p class="ql-block"> 河边插杨柳,</p><p class="ql-block"> 七九河冻开,</p><p class="ql-block"> 八九燕子来,</p><p class="ql-block"> 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p><p class="ql-block"> 从《数九歌》可看出,三九四九河塘冰封,天气最最寒冷。可以推算,三九四九对应的节气是小寒和大寒,大约为阴历的腊月,按日常经验,这段时日确实是滴水成冰和天寒地冻。</p> <p class="ql-block"> 另外,与冬九九相应,夏至以后天气炎热,有夏九九,可惜这一习俗流行不广泛,不如三伏被普遍认同。《夏至九九歌》亦有多个版本,有一则经典版为:</p><p class="ql-block"> 夏至入头九,羽扇握在手;</p><p class="ql-block"> 二九一十八,脱冠着罗纱;</p><p class="ql-block"> 三九二十七,出门汗欲滴;</p><p class="ql-block"> 四九三十六,浑身汗湿透;</p><p class="ql-block"> 五九四十五,炎秋似老虎;</p><p class="ql-block"> 六九五十四,乘凉进庙祠;</p><p class="ql-block"> 七九六十三,床头摸被单;</p><p class="ql-block"> 八九七十二,半夜寻被子;</p><p class="ql-block"> 九九八十一,开柜拿棉衣。</p><p class="ql-block"> 总之,无论是冬九九还是夏九九,分别标志着寒冷和温暖的往来交替,蕴含丰富的文化和习俗。</p> <p class="ql-block"> 冬至有三候,一候蚯蚓结;二候麋角解;三候水泉动。</p><p class="ql-block"> 天冷了,土壤中的蚯蚓冷得蜷缩着身体,这是第一物候。</p> <p class="ql-block"> 麋全称麋鹿,只有雄性才有角。麋鹿的角像鹿,尾像驴,颈像骆驼,蹄像牛,也叫“四不像”,是原产我国的珍贵动物。</p><p class="ql-block"> 麋鹿在中国有数百万年生活史,一万至三千年前,最为昌盛,其后衰落,至汉朝未已几乎绝种。元朝时,为狩猎,残余的麋鹿被捕捉到北京皇家猎苑内饲养,以供游猎之乐。十九世纪清朝初期,野生麋鹿绝迹,仅剩北京南海子皇家猎苑内的一群。不幸的是,北京遭八国联军入侵,这群麋鹿被强盗掠夺,从此珍奇的四不像在中华大地消失。</p> <p class="ql-block"> 庆幸的是,1898年,英国十一世贝福特公爵出重金悉数买下18头分散在世界各地动物园的麋鹿,保存了地球上的麋鹿种群。上世纪八十年代,部分麋鹿陆续返回中国,又在故土繁衍生息。</p> <p class="ql-block"> 回顾一下,夏至的第一候为鹿角解,应该狭义上指的是梅花鹿脱角。现在到了冬至,阴气衰减,一阳生,麋角就开始脱落,这是为什么?</p><p class="ql-block"> 不像梅花鹿的角向前长,而麋角是朝后长的,属阴,所以阴气衰弱时“麋角解”。阴阳理论对“麋角解”的这种解释,用科学的思维看,未勉太穿凿附会。双角是雄麋鹿之间争夺配偶的利器,过了发情期,麋角就会自然脱落,以储备体能。来年雄麋头上再度长出新角,群雄相斗,开始又一轮的鹿王争霸之战。</p><p class="ql-block"> 麇鹿与梅花鹿的求偶期不在同一个季节,麋鹿在夏季求偶,而梅花鹿则在秋季求偶。由是它们脱角的时间也不同,麋鹿当年冬天就脱掉了旧角,梅花鹿要等到次年春夏天才换新角。</p> <p class="ql-block"> 论道麋角解,不得不提及历史上乾隆究辨“麋角解”的一段故事。</p><p class="ql-block"> 乾隆文治武功俱佳,自称“十全老人”。他在国事之外,爱文学,好字画,很是风雅,就是有个喜欢乱题字、瞎盖章、写烂诗的毛病,被后人嘲讽为自恋狂魔。</p><p class="ql-block"> 乾隆虽贵为天子,但勤学好思,读书每遇不解之处,总爱究辨穷理,并常援以实证决疑。因其满人与帝王身份,他与鹿有特殊的缘份,对鹿非常熟悉。有人因其斥巨资扩建皇家鹿苑,称他爱鹿,我认为够不上,因为他必竟还以狩鹿为快乐,以喝鹿血为大补。</p> <p class="ql-block"> 闲话少叙,言归正题。按《礼记·月令》有“仲夏之月,鹿角解”和“仲冬之月,麋角解”,其中鹿特指梅花鹿,而麋是四不像,鹿与麋含义很分明,是两种不同的动物,毫无混淆。但后来,历史上对“麋”字用法有点乱,乾隆年间,麋不是指称四不像,而是梅花鹿的分支,由此含义,乾隆的经验是鹿、麋皆于夏至角解。所以当乾隆读到《月令》上“仲冬之月,麋角解〞的文字,大惑不解,在《鹿角记》中写下了心中的疑问,“月令,仲夏鹿角解,仲冬麋鹿解,今木兰之鹿与夫吉林之麋,无不解于夏,岂古之麋非今之麋乎?”木兰是木兰围场的简称,木兰围场曾是清代皇帝举行木兰秋狝之所,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境内。</p> <p class="ql-block"> 对上述疑问,乾隆一直耿耿于怀。五年后的冬至,他突发奇想,猜测《月令》中冬至解角的“麋”,会不会是北京南海子皇家猎苑里饲养的“麈”(zhǔ)?于是立即派人前去察看,那里的“麈”果然已脱角。乾隆就此大发感慨,“天下之理不易穷,而物不易格,有如是乎?”他洋洋洒洒写下《麋角解说》,检讨之前自己不知冬天有解角兽的浅陋,以为《月令》“误在以麈为麋”。他还命人将《麋角解说》刻在拣回来的脱落的“麈”角上。他还说《月令》古书不一定要更改,但命令从此在官方日历上纠正这个错误,将“仲冬之月,麋角解”改为“仲冬之月,麈角解”。</p><p class="ql-block"> 上文中带引号的“麈”,其实正是《月令》所说的“麋”。麈是驼鹿,把麋鹿称作麈也是乾隆年代的错。</p><p class="ql-block"> 我们敬佩乾隆如此探究辨明的精神,为他点赞。但是乾隆所称在夏天脱角的“麋”其实是梅花鹿,而真正的麋就是他所说的“麈”。因此《月令》书中的“仲冬之月,麋角解”并无错,反而是乾隆《麋角解说》的论辩有语境的局限,很是可惜!</p> <p class="ql-block"> 那根刻着《麋角解说》的麋鹿角,如今完好地存放在北京南海子麋鹿苑博物馆,成为镇馆之宝。是著名的环保作家唐锡阳先生在整理故宫清代收藏的诸多鹿角时,发现了这只奇特的麋鹿角。</p> <p class="ql-block"> 秋分后,白天渐短,黑夜渐长。冬至时,白天最短,黑夜最长。“吃了冬至饭,一天长一线”,冬至过后,随日照时间增长,阳气上升,地下泉水开始涌动升温,这是冬至的第三候。</p> <p class="ql-block"> “过了冬至就是年,数九以后迎春天”,虽然天气愈来愈冷,在凛冬的晴空下,人们心中也涌动一股热泉,脸上的无限喜悦如艳梅绽放,那是对新春佳节的期盼!此景此情,恰似一首诗:</p><p class="ql-block"> 五律·晴冬</p><p class="ql-block"> 风中瘦竹</p><p class="ql-block"> 晴冬沐暖阳,岸静映柔光。</p><p class="ql-block"> 鸟语知人喜,林风煦叶黄。</p><p class="ql-block"> 寻梅花欲绽,踏雪朵才香。</p><p class="ql-block"> 近午云天阔,春迎日渐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