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编者按 2024年冬至眼看要来了,今年的冬至可不只是吃吃喝喝这么简单,它可是个重量级选手,妥妥的“60年一遇”。还有四个特殊的特点,需要我们早早准备迎接。那么今年的冬至到底有多特别?</p> <p class="ql-block">一、2024冬至的四大特点</p><p class="ql-block">2024年的冬至不一般,它集齐了天时地利人和,可以说是几十年一遇的特殊日子,不仅赶上了60年一遇的“甲辰冬至”。还和农历日期神奇地重合,更有“数九寒天”和“尾冬至”的双重加持。</p><p class="ql-block">想要深入了解这个特别的冬至,《徐宏书房带学友们一起来看看它到底有哪些独特之处。</p> <p class="ql-block">1.极为特殊的甲辰冬至</p><p class="ql-block">今年冬至的第一个特点就是特殊的甲辰冬至,解释这个特殊之处之前,咱们得了解一下“甲辰年”是怎么回事。</p><p class="ql-block">古人用天干地支组合纪年,十天干和十二地支轮流搭配,转上一圈正好是60个组合,也就是60年一个循环。</p><p class="ql-block">今年就是个不折不扣的“甲辰年”,下次再碰上“甲辰年”的冬至,就得等到60年后的2084年了。</p> <p class="ql-block">2.重复的历法日期</p><p class="ql-block">更神奇的是,今年冬至的公历和农历日期,完美地重合,都是12月21日,农历十一月廿一。</p><p class="ql-block">这不是天天都能碰上的,翻开万年历就会发现,下次再想看到这样的“日月同辉”,得等到2081年。</p><p class="ql-block">提到历法,那就不得不提一句古人对冬至的重视程度,那是相当高,早在新石器时代,咱们的祖先就已经开始观测冬至,到商周时期,更是用文字记录下来,据说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测定和记录下来的节气之一。</p> <p class="ql-block">关于冬至的日期,民间传说也是不少,传说中黄帝时期就把冬至日定为一年的开始。而尧帝则派专人和叔,去北方观察太阳的运行,以此来确定冬至的准确时间。今年的冬至赶上60年一遇的甲辰年,再加上公农历日期的高度重合,怎么能不让人激动?</p> <p class="ql-block">3.尾冬至的不同</p><p class="ql-block">天象奇观说完,咱们来聊聊今年冬至的另一个特别之处“尾冬至”。可别小看这三个字,它背后是藏着不少民间传说和老祖宗的智慧。所谓“尾冬至”,就是指冬至日期落在农历十一月的最后几天,今年冬至刚好是十一月廿一,妥妥地碰上日子。</p> <p class="ql-block">有句老话说尾冬至能冷得连鬼都冻死,这不是吓唬人,而是提醒我们要做好防寒保暖的准备。</p><p class="ql-block">古人觉得,“尾冬至”意味着冬天来得更猛烈一些,寒冷会更加明显,所以羽绒服、秋裤、暖宝宝什么的,赶紧准备起来。</p><p class="ql-block">除“尾冬至”,今年还有个更稀罕的事儿,那就是赶上“大月冬至”,而且一来就来五年,什么叫“大月冬至”?</p><p class="ql-block">咱们农历的月份有大月小月之分,如果冬至赶上农历大月,就叫“大月冬至”。从2023年到2027年,连着五年都是“大月冬至”,这可是不多见的。</p> <p class="ql-block">4.公九冬至的到来</p><p class="ql-block">民间有说法“大月冬至,冷飕飕”,看来这五年,冬天怕是不好过,更让人瑟瑟发抖的还在后边,今年冬至还碰上“公九”。</p><p class="ql-block">所谓“数九”,就是从冬至开始每九天算一个“九”,用来计算寒冬的长度。根据冬至当天日期的单双,可以判断是“公九”还是“母九”。</p><p class="ql-block">今年冬至是廿一单数,所以是“公九”,俗话说“公九冻死牛”,看来今年的寒冷程度,不容小觑。</p><p class="ql-block">不过大家也别被这些民间说法吓到,这些谚语大多是老祖宗根据生活经验总结出来的,带有一定的地域性和局限性。</p> <p class="ql-block">天气变化受很多因素影响,非常复杂,可不是一句谚语就能完全预测准的。</p><p class="ql-block">想知道今年冬天到底有多冷,最靠谱的还是得看气象部门的科学预报。虽然这些民间说法不一定完全准确,但也是老祖宗的智慧结晶,提前做好准备总是没错的。</p> <p class="ql-block">二、冬至养生的智慧</p><p class="ql-block">冬至不仅仅要吃美食,更是养生的关键时期,古人云:“冬至一阳生”,意思是说,冬至是阴气盛极而衰,阳气开始萌芽的关键节点。</p><p class="ql-block">在这个阴阳交替的特殊时刻,顺应自然规律进行养生,才能更好地保持身体健康,为来年积蓄能量。</p><p class="ql-block">那么在冬至时节,我们该如何养生?</p> <p class="ql-block">冬至时节,要遵循“早睡晚起”的原则,最好等到太阳升起后再起床,同时要注意保暖,避免寒邪入侵。</p><p class="ql-block">俗话说“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但也要避免过度剧烈运动,以免大汗淋漓,反而更容易感冒。</p><p class="ql-block">衣着方面要注意适度保暖,“冬天捂三捂,春天少病苦”有一定道理,但“捂”也要适度,不宜过暖或过寒,以免身体无法适应温度变化。冬至养生,饮食宜温补,羊肉炖白萝卜就是个不错的选择,羊肉性温热,可以驱寒补气,白萝卜则可以清热润肺。</p> <p class="ql-block">两者搭配,既能温补,又能避免上火,此外还可以适当吃些平补的食物,如莲子、山药、百合等,以及一些滋补的食物,如阿胶、红枣、枸杞等。</p><p class="ql-block">但要注意不同体质的人适合的饮食也不同,例如阴虚体质的人就不宜吃太多温补的食物,而阳虚体质的人则可以适当多吃些。</p><p class="ql-block">冬至养生,运动也要动静结合,八段锦、太极拳等舒缓的运动方式,可以帮助调和阴阳。</p><p class="ql-block">增强体质,此外散步、慢跑等运动也是不错的选择,但运动量不宜过大,以微微出汗为宜,冬至时节,按摩也是一种很好的养生方法。</p> <p class="ql-block">中医认为,耳朵是人体的缩影,分布着许多与脏腑经络相对应的穴位,经常按摩耳朵,可以起到保健肾脏、促进气血通畅的作用</p><p class="ql-block">例如可以按揉耳垂、提拉耳尖、摩擦耳廓等,冬至养生贵在坚持,把这些养生方法融入日常生活中,才能真正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三、舌尖上的冬至</p><p class="ql-block">俗话说“冬至大如年”,可见冬至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虽然比不上春节的阖家团圆、鞭炮齐鸣,但冬至的热闹程度也毫不逊色,它以美食为中心,传递着浓浓的亲情和文化传承。</p><p class="ql-block">说到冬至的美食,南北方的差异可谓泾渭分明,各有千秋,北方人过冬至,饺子是绝对的主角。热腾腾的饺子端上桌,一家老小围坐在一起,边吃边聊,其乐融融。</p><p class="ql-block">饺子的形状像耳朵,相传源于东汉名医张仲景的“驱寒矫耳汤”。</p><p class="ql-block">据说张仲景看到家乡百姓在寒冬里耳朵冻伤,就用羊肉、辣椒等食材做成“祛寒娇耳汤”,并把这些食材包进面皮里,捏成耳朵的形状,分发给百姓食用,治好了大家的冻疮。</p><p class="ql-block">后来这种“娇耳”就演变成了我们今天的饺子。</p> <p class="ql-block">冬至吃饺子也寓意着“捏住耳朵,保住健康”,祈愿来年平平安安,无病无灾。</p><p class="ql-block">除了饺子,北方的冬至餐桌上也少不馄饨,关于馄饨的起源,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据说春秋时期,吴越交战,越国美女西施为了帮助越王勾践复国,想出一计。</p><p class="ql-block">她用一种薄皮包裹肉馅的食物来招待吴王夫差,这便是馄饨的雏形,由于外形像裹着东西的小包袱,越国百姓借此表达对匈奴浑氏和屯氏的憎恨,希望早日把他们赶出去。</p><p class="ql-block">南方人过冬至,则更偏爱汤圆,软糯香甜的汤圆,象征着团圆美满,寄托着人们对新一年的美好期盼。</p><p class="ql-block">除了吃饺子汤圆,还有些大家可能不知道的讲究,比如说为什么有的地方冬至要吃赤豆饭和狗肉?这背后还真有点故事。</p><p class="ql-block">据说以前有个叫共工的,他儿子死后变成疫鬼,到处散播瘟疫,但是疫鬼偏偏怕赤豆。</p><p class="ql-block">所以人们就在冬至这天煮赤豆饭来驱鬼避邪,图个健康平安,至于吃狗肉的习俗,据说跟汉高祖刘邦有关。</p><p class="ql-block">刘邦在冬至这天吃了樊哙送来的狗肉,觉得味道特别好,打那以后,冬至吃狗肉的习惯就流传下来了。</p><p class="ql-block">不管是北方的饺子馄饨,还是南方的汤圆赤豆饭,都代表着咱们国家丰富的饮食文化,也体现了咱们老祖宗的智慧。冬至不光是节气,更是个重要的传统节日。</p> <p class="ql-block">编后语 听完这些,是不是感觉今年的冬至格外特别?</p><p class="ql-block">又是60年一遇的甲辰年,又是公农历日期的神奇重合,还有“尾冬至”的各种传说,这不是迷信,而是咱们老祖宗几千年来对自然和生命的总结而来的。</p><p class="ql-block">面对这百年一遇的天象奇观,咱们也不能只是看看热闹就完事,赶紧趁着冬至,好好感受一下这独特的节日氛围,和家人朋友一起吃顿热腾腾的饺子或汤圆,聊聊家常,感受团圆的温暖。</p><p class="ql-block">别忘了,今年这个特殊的冬至也是养生的好时机,记住上面说到的那些关键点,试着好好照顾自己,早睡晚起,吃点温补的,动一动身子骨,来年才能更有活力。</p> <p class="ql-block">【徐宏档案】生于1966年。中国原创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风水书画研究院院长、中国古文化研究院院长、中国周易研究院院长、粤港澳文化艺术家联合会副主席、澳门国际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海外多家文化机构特约国学教授。澳门国际电影节指定艺术家。澳门国际儿童电影节终身荣誉主席。</p><p class="ql-block">五岁开始书法临贴,犹喜篆书(遍临秦李斯、汉蔡邕、唐李阳冰、宋徐铉、元赵孟頫、明李东阳、清邓石如的篆书贴)。多幅篆书作品被海内外藏家推崇和收藏。十岁学习《周易》。曾从事教师、记者、编辑、企业经营、管理、咨询、策划、创业教育、投资等多种职业。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探索《周易》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接受过《中国新西部》、《重庆文化》等杂志十多期系列专题采访(被媒体报道为预测大师、风水大师,书法大师)。香港凤凰卫视、中央电视二台,中国都市报、湖南卫视、重庆卫视、重庆电视台、重庆晚报、重庆商报等各大媒体进行同期报道。有著作多部。被香港国际名师名家名人联合会评为「影响力文艺家」。百度“徐宏书房”,“徐宏周易”,“徐宏风水”,“徐宏篆书”可赏更多作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