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欧洲大都市,高楼林立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流浪汉。他们有的倦缩在墙根旁,有的躺在睡袋里。面前放一块向路人展示的纸板,上面简洁地写着:请帮忙,上帝保佑你!用词简单到不可再简单,把最实质的问题,讲得明明白白,不能不说,这也是一种文字功力。</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流浪汉大多使用睡袋过夜。而且据说不同的季节还更换厚薄不同的睡袋哩!可见,其生活条件绝对差不到哪里去。我们此行正值圣诞节的前夕,我发现有些流浪汉还打扮成圣诞老人的模样,这行头不知道是自个儿花钱买的,还是有人赠送的。</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伦敦街头,我见到有个流浪汉,身着苏格兰裙装,头戴圣诞老人的红帽,站在一家商场门旁,笑嘻嘻地一直打着手机,让人觉得怪怪的。一只让路人投币的长方盒里,稀稀拉拉的,没有几文钱。我硬是耐着性子,站在不远处,目睹那老兄一直在打手机,与对方交谈。</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柏林的鸽子很多,闻名遐迩的御林广场由于鸽子多,我们中国游客干脆称它为“鸽子广场”。伦敦人与鸽子相处融洽,连流浪汉也不例外。</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那天黄昏,我经过鸽子广场,看见一个乞丐身穿破烂的棉袄,坐在广场上的长櫈上,衣服上沾着面包碎屑,引来无数只鸽子,站在他的头上肩头和手臂上,频频啄食着面包屑,相互熟识融洽得朋友似的。那汉子在夕阳中眯着双眼,伸出手掌,乐滋滋地轻抚着鸽子那银灰色的羽翼。真绝了,活脱脱一幅《乞鸽图》。</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天夜晚在巴黎,我们返回酒店途中,在市中心街道旁昏暗的路灯下,看见一位流浪老头倦缩在电话亭旁边。称他为老头也许并不准确,洋人似乎显老,面部刻着又粗又深的皱纹。他面前摆放一顶旧毛线织的帽子,接住路人朝里面丢下的零钱。路人丢钱的时候他的头略微向前面一倾,算是打了招呼。他坐在地上,像一个塑像,脏乱的胡子包裹住整个脸部,包裹住他的表情。</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他的身边放着一个编织袋,还有一只狗,静静地趴在他身边。让我动容的是他在狗的身上披上一条小毛毯,毛毯整齐地覆盖着狗的全身。彼时,天上飘着雪花,狗与人都变成花白,成了雪地里一动不动的两尊塑像。老汉把肩上的棉被抖下来,接着钻进了睡袋。一会儿忽然想到了什么,又翻身坐起,将身边的小狗抱在怀里,从口袋掏出一个小塑料袋,打开来,露出一块面包。寒风把天色吹得更加昏暗,他全身瑟缩,只露出两只眼睛,用颤抖的双手将面包撕碎,小心翼翼地喂给怀怉里可怜地巴望着他的小狗。</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四周是城市的喧嚣逐渐退去后的宁静,只有远处偶尔传来的汽车声和近处风吹动废纸箱的窸窣声打破了这份静谧。他们的小世界,在这冰冷的城市一隅,显得萧瑟且一丝温馨。</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寒风凛冽的冬夜,在这鳞次栉比的高楼下、无人问津的街道上,流浪汉与小狗相互取暖,成为了彼此生命中的一抹亮色,他们相依为命,共同抵御着世间的寒冷与孤独。在这个小小的空间里,他们不仅仅是生存,更是在彼此的陪伴中找到了生活的一丝温暖。这一幕,以最质朴的方式展现了无助的人与可邻的动物之间那份纯粹而深刻的情感连接。</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有人认为西欧犹如天堂,但天堂里流浪汉比比皆是。为何为数不少的人仍选择“流浪”这种有异于常人的生活方式,是其心甘情愿的选择,还是生活所迫,抑或是对生活现状不满,彻底躺平去追求所谓的自由?流浪者现象的出现,其原因是复杂的。这些问题都值得商榷,只有弄清楚“流浪”的真正原因,才能找出解决办法。</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无家可归的流浪者是城市生活中的一部分,他们的存在提醒我们关注社会的边缘群体,去倾听他们的声音,理解他们的苦楚。每一个流浪汉背后都可能有一个故事,每一个故事都值得被倾听。我们应当以宽容和理解的态度,去关心和帮助那些处于困境中的人们。有时候温暖或许是一床棉被,但更有温度的或许是关注的眼神、理解和包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