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为期两个月的“与时麒鸣 ——纪念周信芳诞辰130周年展”已在百余件珍贵影像资料和近八十件(套)实物藏品,全方位展现周信芳的艺术人生。本展览由上海艺术研究中心、上海戏曲艺术中心、上海京剧院、周信芳艺术研究会、上海图书馆共同主办,史料翔实,解读生动。一起来看看吧。</p><p class="ql-block">谁是周信芳?</p><p class="ql-block">对戏曲并不熟悉的观众朋友可能会对周信芳这一名字感到陌生,他是能够与梅兰芳齐名的戏曲艺术一代宗师,也是享誉国际的中国文化界杰出代表。在戏曲领域中,他创立了影响深远的京剧“麒派”艺术,他的表演中既充分展示了中国戏曲的优良传统,又敢于推陈出新、博采众长,广泛吸收现代艺术表现方法,将京剧艺术推向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麒派”艺术影响深远,它已不仅仅是京剧老生流派之一,还深刻影响着京剧艺术中的其他行当、流派,甚至被其他艺术门类(如影视、话剧等)借鉴和发展。</p><p class="ql-block">30周年,为迎接这意义非凡的时刻,主办方策划了本次展览,旨在致敬大师、赓续文脉、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大师精神。</p><p class="ql-block">本展览四个板块的展陈内容,带领参观者穿越时空,跟着周信芳先生的脚步走南闯北,一睹他从拜师学艺到自成一派,再到流芳百世的艺术人生。在展览中汇聚一堂的284件重要档案,将向我们讲述一个真实、生动、可爱、可敬的周信芳先生。这其中数个展品为首次亮相。 </p><p class="ql-block">这是1911年,周信芳在海参崴演出期间(海参崴是当年有京剧观众分布的最北方),亲自整理并手抄的《周信芳戏目》,包含《三字经》、《恶虎关》、《跑城》、《八大锤》等,是目前已发现的周信芳手稿中最早期的。展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周信芳遒劲工整的字体,亦如麒派唱腔的苍劲有力。</p><p class="ql-block">周信芳先生年幼时家道中落,虽无缘私塾,但热爱读书、自学成才,他一生亲自编导创作了百余出剧目,晚年又将自己的经典剧目重新加工、出版为剧本集,其对于戏剧文本的重视可见一斑。</p><p class="ql-block">这张戏单是1922年5月4日丹桂第一台(今福州路湖北路路口)的戏单,当天上演了《连环计》《武家坡》《萧何追韩信》等剧目。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戏单上的《萧何追韩信》中,周信芳饰演的竟然是韩信。</p><p class="ql-block">其实,《萧何追韩信》是当时周信芳为内弟刘奎童初到上海演出时编创的“打炮戏”(戏曲界俗语,是指戏曲艺人初到某处演出时,最初三天所演的剧目)。当时,周信芳让刘奎童饰演萧何,自己则挎刀配演韩信。直至1923年,周信芳才开始在《萧何追韩信》中饰演萧何。此后,该剧经过不断打磨,最终成为“百口争唱萧相国”的麒派经典。所以,在塑造深入人心的一代贤臣萧何之前,周信芳先生饰演的,其实是那个骄傲自负又怀才不遇的韩信。</p><p class="ql-block">丹桂第一台在周信芳先生的演剧生涯中占有重要地位。</p><p class="ql-block">戏曲电影《斩经堂》是1936年由上海华安影片公司摄制的。周信芳出演吴汉,著名电影演员袁美云出演王兰英,由著名电影导演费穆任艺术指导。京剧名家、电影名角、著名导演的组合,再次成就了一部戏曲电影精品。</p><p class="ql-block">影片在拍摄过程中,表演、唱工、服装、化妆基本上维持京剧程式,但在布景上却放弃了京剧舞台的写意性,而采用了真实布景。同时,在表现快骑、出兵等场景时,还拍摄了中景、远景、特写等各个角度、景别的镜头,这在当时还是创新之举。也难怪周信芳先生当时感慨到:“拍电影比上舞台更难对付讨好。”</p><p class="ql-block">这是1940年周信芳先生演出历史剧《文天祥》时所穿着的戏服。1940年,正是抗日战争时期,上海沦陷。在中华民族最艰难、最困苦的时候,周信芳先生创演《文天祥》一剧,用艺术与行动表达了不屈不挠的坚定意志,鼓舞着人们的抗战情绪。</p><p class="ql-block">该件戏服的特点在于设计独特的袖子,左袖为宽大的蟒袖,为文官常用。右袖为紧口的靠袖,为武将常用。红蟒与戎装相融合,突出了文天祥文韬武略的英雄形象。</p><p class="ql-block">通过目前较先进的AI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一张张静态的旧报纸、老照片、剧目名“活”了起来,完美地补足了人们对于历史的想象,观众可沉浸于周信芳先生的艺术世界,而周信芳先生也似乎从历史走进了现实。</p><p class="ql-block">根据周信芳先生演剧史料整理设计出的“海上麒麟·周信芳演艺地图”,将在展览期间从展厅的“墙头”变幻到城市的“街头”——一场名为“周信芳演艺地图巡游”的City Walk活动,将在今年12月19日举行。主办方将邀请城市文化学者带领传统文化爱好者们“按图索骥”,一同寻访散落在上海中心城区的14家剧院(或其旧址)。这些剧院(或其旧址)见证了周信芳先生从普通演员到一代大师的成长历程;见证了以周信芳先生为代表的艺术家们,用文艺作品鼓舞人民抗战的历程;见证了百年以来中国戏曲的现代化历程。游走于这些剧院(或其旧址),参与者们将触摸到凝固的历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