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看完广场国旗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周边景观再摄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去赏铁道博物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又到前门大街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鲜鱼口里品京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大栅栏瞧京商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后赏旧址源升号,</span></p><h1>结束京都首日程 </h1><h1> 2019年5月13日兄妹两家老两口怀着激动心情老早起床,迎着黎明前的曙光前往天安门广场观看了升旗仪式。观赏广场周边外景,经询问得知周边大部分景点周一关闭休息。于是决定先参观天安门广场不远的中国铁道博物馆,再逛一逛独具老北京风情的前门大衔。</h1><h1>参观中国铁道博物馆</h1><h1> 中国铁道博物馆位于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北路1号北,占地面积达1000平方米,是中国国家级专业铁路博物馆,它的前身是铁道部科学技术馆,1978年成立,2003年更名为中国铁道博物馆。</h1><h1> 中国铁道博物馆有三个馆:正阳门馆、东郊馆、詹天佑纪念馆。主要任务是负责铁路文物、科研成果等展品的收藏、保管、陈列、展示及编辑研究工作。同时作为进行爱国主义宣传教育和科学普及教育的基地。</h1><h1> 2017年12月,入选教育部第一批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营地名单。</h1><h1> 我们只参观了正阳门馆,正阳门馆是中国铁道博物馆的主馆,位于天安门广场东南侧,是由原京奉铁路正阳门东车站旧址改建而成,2010年10月开馆。正阳门馆是北京市科普教育基地,北京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h1><h1> 中国铁道博物馆正阳门馆的展览内容为“中国铁路发展史”。展陈大纲严格遵循中国铁路130余年的发展轨迹,以五个部分的阶段划分展览命题,运用大量翔实生动的图片史料,全面展示了中国铁路发展的历史轨迹,为广大参观者深入了解中国铁路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同时也为史学界研究铁路历史提供了珍贵史料和重要依据。展览分为五个部分:</h1><h1> 第一部分:蹒跚起步的中国铁路(1876-1911)</h1><h1> 第二部分:步履维艰的中国铁路(1911-1949)</h1><h1> 第三部分:奋发图强的中国铁路(1949-1978)</h1><h1> 第四部分:长足发展的中国铁路(1978-2002)</h1><h1> 第五部分:科学发展的中国铁路(2002-至今)</h1><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铁道博物馆外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走进大门首映眼帘的穹顶路徽和正面铁路建没的铜质浮雕墙。</span></p> <h1>龙号机车</h1> <h1>毛泽东号机车</h1> <h1>和谐号动车模拟驾驶</h1> <h1>DSA380单臂受电弓</h1> <h1>CRH3”和谐号"动车组模型</h1><h1>HCD3B"和谐号"大功率电力机车模型</h1> <h1>YQ4G型道岔起道机</h1> <h1>接下近观北京正阳门(前门)</h1><h1> 正阳门,俗称前门、前门楼子、大前门,原名丽正门,是明清两朝北京内城的正南门。位于北京城南北中轴线上的天安门广场最南端,毛主席纪念堂南边。始建于明成祖永乐十七年(1419年),是老北京“京师九门”之一。它集正阳门城楼、箭楼与瓮城为一体,是一座完整的古代防御性建筑体系。 据地方志上记载:当时的城楼、箭楼规模宏丽,形制高大;瓮城气势雄浑,为老北京城垣建筑的代表之作,现仅存城楼和箭楼,是北京城内唯一保存较完整的城门。城楼上有北京民俗展览馆。</h1><h1> 1988年1月13日,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h1> <h1>前门大街大牌坊</h1><h1> 前门大街是北京非常著名的商业街。位于京城中轴线,北起前门月亮湾,南至天桥路口,与天桥南大街相连。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建外城前是皇帝出城赴天坛、山川坛的御路,建外城后为外城主要南北街道。民众俗称前门大街。大街长845米,行车道宽20米。明、清至民国时皆称正阳门大街。1965年正式定名为前门大街。</h1><h1>前门大牌坊</h1> <h1>大北照相馆</h1><h1> 大北照相馆为全国大型照相馆之一,始建于1921年,其主要经营场所在前门大街2号,面积为4200平方米,设有10个照相室和1个器材部。该馆已于2002年底成立北京大北照相有限责任公司。</h1> <h1>稻香村点心店</h1><h1> 稻香村起源从1773年,距今已有246年,当时叫“苏州稻香村茶食店”。当年乾隆皇帝下江南,在苏州品食稻香村糕点后,赞叹为“食中隽品,美味不可多得”并御题匾额,名扬天下。[1]稻香村在产品上坚持“工匠精神”,传统手工技艺都是通过“师傅带徒弟”的方式代代相传。从创始至今已经传承至第六代。</h1> <h1>同陞和鞋店</h1><h1> 同升和鞋店始建于1902年,以生产鞋类产品和帽子而闻名。现悬挂在店堂里的玻璃牌是由当时的名人杜宝桢题写的。为祝贺同升和开业铁良亲笔题写了“同心偕力功成和,升功冠戴财源多”巧妙的把同升和三字融于对联之中。</h1> <h1>前门大街有轨电车</h1><h1> 我们在前门大街看到了铛铛车,此车是老北京对有轨电车的称呼。它的车头挂了一只铜铃铛,司机只要一踩脚下的踏板,铃铛便会发出“铛铛”的声响,提醒行人闪避车辆。这是北京第一代交通工具,至今尚存也是对老北京的纪念吧。</h1> <h1>全聚德烤鸭店</h1><h1> 全聚德烤鸭店由杨寿山创建公元1864 年。一百五十多年前,杨全仁由冀县(今河北省冀州市)逃荒到北京后,先在前门肉市做生鸡生鸭买卖,等积攒了一些资本后,盘下肉市中一家濒临倒闭的干果店,开了个烤炉铺,重立新字号,名为“全聚德”。经过杨全仁苦心经营,无论一百多年怎样的变化,“全聚德”字号始终风雨不倒,生意越做越兴旺,名气也越来越大。“全聚德”发展到今天的杨宗满女士已经是第五代传人,拥有近百家国内外分支机构。</h1> <h1>老爷车铜雕</h1> <h1>都一处烧麦馆</h1><h1> 都一处烧麦从清乾隆三年(公园1738年)传承至今,已有270多年的历史,是著名的中华老字号。都一处烧麦曾获国家商务部颁发的餐饮企业最高奖项“金鼎奖”和“中华名小吃”,经营的烧麦在京城堪称一绝,皮薄馅大味道鲜美,不仅制作考究,而且应时当令,春夏秋冬不同馅料,可以品尝到不同口味的烧麦。三鲜烧麦最为叫座,用猪肉、海参、鲜虾仁、荸荠、大葱做馅,真材实料,犹如一朵朵灿烂的花朵绽开,好吃又好看。前门店是都一处烧麦馆的起源店,乾隆皇帝亲笔题写的蝠头匾熠熠生辉。环境古韵古香,很有历史时代感。</h1> <h1>独一处门前雕塑</h1> <h1>益德成鼻烟</h1><h1> 益德成商号是津门百年老字号,创建于清康熙四十九年(公元1710年,至今305年),以生产闻药(鼻烟)为主业,享誉全国。前门是连锁店。</h1> <h1>庆丰包子</h1><h1> 如今提起“庆丰包子”,可谓家喻户晓。其实“庆丰包子铺”的前身是创办于1948年的一家小饭馆,名为“万兴居”,距今已有60多年的历史。</h1> <h1>隆庆祥裁缝店</h1><h1> 隆庆祥是前门大街最早的裁缝店,创建于大明隆庆年间,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h1> <h1>源升号</h1><h1> 红星二锅头源升号博物馆有两处,前门大街99号,另一处在大栅栏入口第一胡同里的当年酒坊。</h1><h1> 清康熙十九年(公元1680年),“源升号”酒坊的酿酒技师赵存仁、赵存礼、赵存义三兄弟酿酒出“二锅头”酒。这里是中国第一瓶二锅头酒的诞生地,也是北京二锅头酒的发源地。</h1><h1> 红星源升号博物馆门面前“文官闻香落轿,武官知味下马”的雕塑群。我们拍照留念。</h1> <h1>张一元茶庄</h1><h1> 张一元茶庄的创办人为安徽歙县人张文卿。张文卿于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在花市大街摆设茶摊,光绪二十六年开设“张玉元”茶庄。光绪三十四年(1908)张文卿在前门外观音寺街路南购房开设了一间门脸的店铺,取名为“张一元”茶庄。取意“一元复始、万象更新”之意,亦即“开市大吉、日新月异”之意。不久迁至观音寺街路北一处三间门脸的店铺营业。1912年张文卿又在大栅栏开设“张一元文记茶庄”。以“文”字表示为张文卿所开,三个茶庄以张一元文记为主。茶庄开业后,由于店址优越、经营得法,以质量上乘而声名远扬。</h1> <h1>吴裕泰茶叶店,</h1><h1> 见比雕塑便晓寓意是童叟无欺。</h1>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鲜魚口美食街</span></p><h1> 鲜鱼口在老北京城里也是一处有名之地。以前运河曾经流经于此,这里是一个漕运码头,贩卖鲜鱼的,鲜鱼口也因此得名。而之后鲜鱼口渐成一条市集,在明朝这里慢慢汇聚了很多老字号的餐馆、店铺、戏院、茶楼和手工作坊等等,它的名声其实比大栅栏还要早,前门大街改造之后,鲜鱼口街现在已经大变了模样,原来只是一条小胡同,现在拓宽了不少,两边也建起了古香古色的店铺,这条以主打美食的鲜鱼口老字号街也开始重新热闹起来。</h1><h1> 我们走了一段,清一色是名吃,食客盈门,原路返回前往大栅栏商业街。</h1> <h1>街口雕塑</h1> <h1>街景</h1> <h1>大栅栏商业街</h1><h1> 大栅栏是北京市前门外一条著名的商业街。现也泛指大栅栏街及廊房头条、粮食店街、煤市街在内的一个地片。大栅栏地处古老北京中心地段,是南中轴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位于天安门广场以南,前门大街西侧,从东口至西口全长275米。自1420年(明朝永乐十八年)以来,经过500多年的沿革,逐渐发展成为店铺林立的商业街了。</h1><h1> 在大栅栏分布着11个行业的36家商店。复原民国初期风貌,大栅栏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曾经就是一个繁华的商业区。兴起于元代,建立于明朝,从清代开始繁盛至今。1900年义和团曾一把火将整条街付之一炬,重建后依旧繁华。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专家徐萍芳介绍,此次复原以民国初期风貌为基础。大栅栏的由来,要追溯到明代孝宗弘治元年。当时,北京有“宵禁”,为了防止盗贼隐藏在大街小巷之内,由朝廷批准,在北京很多街巷道口,建立了木栅栏。</h1> <h1>盛锡福分店</h1><h1> 开业于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位于大棚栏街口,总店在天津。曾为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等及外国元首制帽。</h1> <h1>瑞蚨祥</h1><h1> “瑞蚨祥”高级定制的中国领导品牌,1862年(清同治元年)创建于济南,获得“中华老字号”、“中国丝绸第一品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消费者信赖的著名品牌”等多项殊荣。瑞蚨祥,将百年积淀的中国传统文化与勇于突破的创新精神结合,用高瞻远瞩的高度,远见卓识的视野,再次揭开崭新的历史篇章。</h1> <h1>这是另一处瑞蚨祥丝绸店</h1> <h1>东来顺饭庄</h1><h1> 始建于1903年,以经营涮羊肉久负盛名,要说涮肉自然没得挑——“大铜锅,旺炭火”,咕噜咕噜烧得真给劲;羊肉确实不错,汤里上下一滚就熟了,蘸上五味调和的小料,入口鲜嫩,一点不膻。冬天去吃这热乎劲儿,别提多舒坦了。唯独价钱不便宜,谁让人家是老字号呢,卖的就是个名声。</h1>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商业街视频</span></p> <h1>三庆园</h1><h1> 走至大栅栏商业街中段,见一处高大的通天柱门楼,青砖灰瓦,徽式风格的砖花,朱漆大门,“三庆园”金字匾额高挂。踏门而入是一段展示中国京剧文化和“三庆园”发展历史的狭长通道。穿行来到天井,抬头可见由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苏士澍题写的“三庆戏院”四个大字,再往里便是戏池。观众席为茶座形式,二楼设小包厢,表现出老戏园中池座、廊坐、官坐的布局,后台设置比原规制更加宽敞,舞台音响、灯光等设备一应俱全,更加适应现代戏剧演出需要。记者注意到,三庆园戏台前“假象写真情,邪正忠奸,试看循环之理;今时传古事,衣冠粉黛,共贻色相于斯”这幅著名的对联也重新挂起来了,伴着戏迷们在皮黄清韵中一起涵泳悠游。</h1> <h1>商业街的张一元茶庄</h1><h1> 过去的人讲,老百姓居家过日子七个字,柴、米、油、盐、酱、醋、茶。老北京人一提起茶,嘴边上常挂的就有“张一元”。“张一元”是京城的老字号茶庄,位居前门大栅栏商业街路南22号。自创建以来,经历了近百年的风风雨雨,不负创业的愿望,成为京城著名的老字号茶庄。</h1> <h1>同仁堂</h1><h1> 同仁堂是全国中药行业著名的老字号。创建于1669年(清康熙八年),自1723年开始供奉御药,历经八代皇帝188年。在300多年的风雨历程中,历代同仁堂人始终恪守“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古训,树立“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的自律意识,造就了制药过程中兢兢小心、精益求精的严细精神,其产品以“配方独特、选料上乘、工艺精湛、疗效显著”而享誉海内外,产品行销40多个国家和地区。</h1> <h1>街景</h1> <h1>狗不理包子店正装修,拍了一张慈禧彩塑。</h1> <h1>内联升鞋店</h1><h1> 继续往前行,路南是著名的京城老字号内联升鞋店。老北京曾有:”头戴马聚源,身穿瑞蚨祥,脚蹬内联升,腰缠四大恒”的顺口溜。戴马聚源帽店的帽子,显示最尊贵;用瑞蚨祥的绸布做的衣服,穿在身上最光彩;脚蹬一双内联升靴鞋店的靴鞋,最荣耀;腰中缠着四大恒字号钱庄的银钱票,最富有。从这个顺口溜中,可以知道马聚源、瑞蚨祥、内联升和四大恒是过去北京最著名的店铺。现在除四大恒不复存在外,其他依然是北京的主要商店。</h1> <h1>大观楼影城</h1><h1> 大观楼影院始建于一九零五年,是中国早期影院之一。由大观楼影院第一任经理任景奉拍摄的首部中国电影《定军山》就是在大观楼上映的。</h1> <h1>银具店</h1> <h1>景泰蓝店</h1> <h1>拍了一处店铺展窗</h1> <h1>接下来参观源升号酒坊旧址</h1><h1> 说到红星二锅头的宗师,就应该想到“源升号”。1680年前门外源升号酒坊的赵氏三兄弟创造了新的酿酒工艺,生产出第一坛二锅头酒。解放后酒坊进行了公私合营,注册了红星二锅头商标。如今在原址上建起了源升号博物馆,介绍二锅头的前世和今生。</h1> <h1>旧址博物馆前雕塑</h1> <h1>一代宗师</h1><h1> 明末清初,京城分布着诸多的酒馆,白酒在京城虽然已有四五百年的历史,但是赵氏兄弟发现烧酒的口味有好有坏,时而浓烈呛喉难以下咽,时而又寡淡无味。经过多次技术试验,赵氏三兄弟一致认定,只有用第二锅水蒸出来的酒味道最好,不烈、不淡,醇厚爽净。于是经过反复试验后,赵氏三兄弟研究出了独家酿酒方子,他们撇掉第一锅和第三锅的酒,只卖最纯净、味道最好的第二锅的酒。因为酒味醇厚甘美,从此一炮而红,名声大噪,享誉京城。在当时,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平民百姓,都知道源升号的酒是最香醇,被老百姓们叫出了一个形象的名字——“二锅头”。</h1>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中国首位女酿酒大师一一王秋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中国首位女酿酒大师、科学总结二锅头生产工艺第一人、第一位国家级女评酒员、唯一参加五届评酒会的专家……她是中国为数不多的“女先生”,酒界泰斗高景炎称之“恩师王公,酒界楷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如果说,红星的历史熠熠生辉,展示着二锅头技艺缔造者的不凡过往。那么,王秋芳先生的酿酒人生,则是新中国酒业史的一个剪影,她象征着不忘初心、久久为功,象征着红星精神、酿造理想,更书写着一代宗师为行业付诸心血的峥嵘岁月。</span></p> <h1> 明末清初,京城分布着诸多的酒馆,白酒在京城虽然已有四五百年的历史,但是赵氏兄弟发现烧酒的口味有好有坏,时而浓烈呛喉难以下咽,时而又寡淡无味。经过多次技术试验,赵氏三兄弟一致认定,只有用第二锅水蒸出来的酒味道最好,不烈、不淡,醇厚爽净。于是经过反复试验后,赵氏三兄弟研究出了独家酿酒方子,他们撇掉第一锅和第三锅的酒,只卖最纯净、味道最好的第二锅的酒。因为酒味醇厚甘美,从此一炮而红,名声大噪,享誉京城。在当时,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平民百姓,都知道源升号的酒是最香醇,被老百姓们叫出了一个形象的名字——“二锅头“。</h1> <h1> 西郊举办“千叟宴”宴上所用的酒就是源升号进贡的酒。据记载当时康熙皇帝曾为源升号题过一块牌匾,所以就有了“文官落轿,武官下马”的故事。清朝进士吴延祁,在进京赶考之时也曾与一干同窗好友在一起聚会,把酒高歌,留下了“自古才人千载恨,至今甘醴二锅头”的千古佳句。</h1> <h1> 源升号酒坊保留下来的老物件,比如是源升号早期的储物柜、酒篓、储粮桶,红星恢复遗址时发现的老房陀等各种珍贵鲜活的文物。</h1> <h1> 匆匆忙忙的北京第一天结束了,说心里话我在铁路工作三十多年,屡赴京都可谓轻车熟路。老伴也来过北京,此次是特陪妹妹老俩口走上一回。所以预先制作京游攻略,设定了许多景点,目的是尽量多逛一些京都之景。</h1><h1> 多谢观赏 !</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