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糊糊

秋叶飘零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图:多为笔者花艺</i></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大小四个灶头的电炉上,双立人的锅里煮着玉米糊糊,有种时空错位感。恍惚中感叹:铁打的食物,流水的炊具。</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小时候,奶奶在煤炉上用铁勺在大铁锅里搅,为着裹腹; 儿子小时候,我在燃气炉上用不锈钢小锅煮,意在教育: 忆苦思甜。看 ,我们小时候天天就吃这个。很好吃啊,你们小时候真幸福。哭笑不得。现在做给孙辈吃,嫌寡淡,吃不下。</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嫩玉米棒子煮或烤,无论甜糯,都好吃。以前的老品种,不甜不糯,啃得也知足。深秋时节,掰下老玉米磨粉,口感差一大截。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每月口粮中,玉米面占比高达50% ,一天到晚尽吃它了。 </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现在讲究早餐好、中餐饱、晚餐少,那会儿午饭要吃结实,早晚都是汤汤水水。晨起搅一锅糊糊,玉米发糕就着咸菜,便打发了。中饭时分前胸贴后背,急不可待。晚上多吃汤面,一大碗土豆萝卜,面条几筷子就捞完了。 </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从前的玉米粉磨得粗,冷水调匀倒进开水锅里,也不会结团。现在的细而幼滑,冷水下锅,不停搅动,还有疙瘩。蒸发糕主要用白面,掺两把玉米粉,红糖水和面,点缀红枣、葡萄干、坚果碎等,孩子们也不买账。</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活法,首先就是食品质量和花样。我偶尔买一小袋玉米粉,煮点儿喝两口,品着熟悉的怀旧口感和味道。再没那种香味儿了,玉米品种不断改良,人的舌尖和味蕾业已昨是今非。 </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插队时,父母让我带个小铝锅,几把苞谷面,一小瓶糖精。晚上饿了,就在宿舍(新疆冬天室内生火)煤炉上煮点糊糊,喝饱睡觉。手 中有粮,心里不慌。</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六十年代末,每人每月两斤大米,夏季的晚上放点厥麻(不知是否这俩字),总能喝到香喷喷甜丝丝的粥。只抓革命不促生产,三两年下来就不行了,早晚都是粗粮。小麦粉的面条馒头成了好饭食,哪怕菜里没肉少油。 </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眼下营养过剩,“三高”普遍,粗粮遂成好东西,价格比细粮还贵,真应了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我喝玉米糊糊,不为养生,只是怀旧。</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说起来,生理习惯比心理观念更执拗更恒定。那时的我,读过几卷书,行过几里路? 脑中空空如也,比腹内更甚。现在? 知识学说、 思想观念,乱七八糟塞了一堆,言说撰文头头是道。而对玉米糊糊 ——最简单的食物,却难忘怀。 </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一般来说,感官对应情感,味觉记忆自然如此。吃过山珍美味的人,对“妈妈的味道”情有独钟,只因情愫。理性层面上,一句醍醐 灌顶的话语,可能让人茅塞顿开转变看法。因此,灵与肉、新与旧、情与理的矛盾是绕不过去的。 </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也不尽然。从小吃牛羊肉长大的我,今天闻都闻不得。大概是新疆的品种质地上乘,味道鲜美而不膻,曾经沧海除却巫山?说不清楚。 </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较为普遍的现象是,孩子喜欢单一的甜味,不接受芹菜香菜之类,有特殊味道,犹如不会品茶和酒。大了,不但爱吃会喝,甚至上瘾。这说明生理喜好随着年龄增长不断变化,变得丰富多样,甜酸苦辣各有千秋,不只认一个糖。 </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这与人的生活经历有无关系? 似乎有所对应。人世间不是童话世界,容不得天真幼稚,没有必然的美满结局。经历了春风夏雨秋霜冬雪,不得不委屈、憋屈地向现实低头或回避,如果还想活下去。</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也只是仿若。很难一是一、 二是二地实证,感官与认知、情感与理智不在一个层面,没有直接的可比性。说来说去,还是说不清道不明的乌龙现象。 </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个人从小到大,生理心理不断成长变化,日新月异。变来变去,还是那个人,因为还有不变的元素。外在形象和内在心理,均有相当一段时间的固化模样和模式。除非阔别多年,相逢不相识,算是脱胎换骨了。 </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身体不舒服,人们去医院问诊把脉、打针吃药,以为是医生治好的。其实内因更重要,机体有自愈能力。心理也会产生种种问题,但在温饱不足之际,没人在乎。那时有句口头禅,“吃饭不积极,思想有问题”。 </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今天也有“矫情”之类不以为然的说法,毕竟好多了,有心理医生,开始直面承认,这也是需要专业人士介入治疗的疾病。而至今为止,我的经验仍然是靠自己,归根结蒂。</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或撂开杂事,出去游走一圈,感受大千世界,倍觉个体渺小,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或与周边人比较,摊上更难更痛的倒霉事,人家能抗过来,眼前的绿豆芝麻? 汗颜。遇上大的不幸,实在淡化不了,找人倾诉。一次两次,多了就跟祥林嫂似地招人烦,谁也不欠谁的,负责情绪回收和处理。</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默默压在心底,靠时间打磨, 让记忆模糊,令其钝化虚化,止血结疤,不去触碰...... 人只能自我救赎。所有的安慰同情开导,只是医生开的药,自己不产生抗体和免疫力,不会好的,一直溃烂下去,就要命了。 </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现代医学证明,不良情绪是产生疾病的一大根源,生理心理相通,心理健康提上议事日程。人们不但要满足生理需求,还要获得生存的幸福感,快乐自在,身心俱佳地面对生活。 </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由此来看,我少时生理需求固然不够丰足,但比起心理阴影,至少还有玉米糊糊垫底。内心世界,则是无人过问的荒漠地带,一切 疑问困惑骚动混乱,全凭自己盲目摸索。</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出现外部问题,才会引人关注,招来一通过激反应——训斥打骂,引发更严重的后果。所有的苦果,只能自己咀嚼吞咽,延续多年影响一生。 </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成长路上,玉米碎屑可充腹饥,却无点滴浆液解我心渴。学校教的,是思想政治;家长耳提面命的,是真才实学。至于童年的内向怯懦,青春期的懵懂混乱,均靠自己面对化解,远离自闭、书本想象、泪水痛苦……</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这是一代人走过来的路,前辈至少还有文化传承定力和人格自洽。人们只关心有形的物质食粮,忽略无形的精神滋养。有心有机会的人,日后努力汲取,弥补早年的养分缺失。无心无意,便一生处于亚健康状态而不自知,心理智识不大健全。</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