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儿童的一百种声音——幼儿表征及教师支持策略教研活动

岳麓幼儿教育集团第三幼儿园

<p class="ql-block">  《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中指出:“重视幼儿通过绘画、表征、讲述等方式对自己经历过的游戏、阅读图画书、观察等活动进行表达表征,教师一对一倾听并真实记录孩子的想法和体验”。为了更好地解读儿童的内心世界,理解“幼儿表征”的含义,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2024年12月20日下午,岳麓三幼教研主任唐倩老师带领全体教师开展了以“看见儿童的一百种语言——幼儿表征及教师支持策略”为主题的教研活动。</p> 共建表征基本认知 <p class="ql-block">  唐倩老师围绕“什么是幼儿的表征、幼儿表征方式有哪些、为什么要强调儿童表征”三方面进行详阐,与参研教师展开了互动式交流。唐老师针对当前幼儿表征存在的困惑和误区进行了梳理,让教师全面更新了对幼儿表征的认知,更深层次的理解了幼儿表征的概念及内涵。</p> 共思表征促成长 <p class="ql-block">  幼儿的表征存在于一日生活的方方面面,各个年龄段也有不同的表征记录方式。老师们以年级组为单位,针对不同年龄段幼儿的主要表征形式进行了研讨和交流。通过每一组的分享与交流,我们深刻地感受到老师们在思维碰撞后对“解读表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通过儿童的表征更加能看见儿童、看懂儿童,支持与助力儿童的成长与发展。</p> 共学表征提升策略 <p class="ql-block">  教研主持人唐倩老师对各组研讨进行了梳理总结,提炼了“教师如何帮助幼儿提升表征能力”的支持策略,并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幼儿表征特点进行分析,强调支持儿童表达表征只是手段,理解儿童、支持发展才是目的。</p> <p class="ql-block">  活动最后,岳麓三幼教学副园长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了点评。她指出作为教师要具备解读儿童表征的能力,只有通过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去引导幼儿在舒适、适宜的环境中充分享受游戏的愉悦,才能为幼儿的表达表征积累丰厚的经验。当倾听、读懂相辅相成时就会呈现最真实的儿童内心世界,才能让我们真正做到看见儿童、看懂儿童、发现儿童,从而不断支持与助力儿童的学习与发展。</p> <p class="ql-block">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人类的进步,是知识的源泉。”通过本次教研活动,老师们进一步认识到表征对于儿童的发展是重要且必要的,应该让幼儿在游戏和活动中自然地表达,尊重幼儿的多元表征,而不应该让孩子们迎合成人的需求而处处彰显同一主题、统一模式、单一表征形式。同时,我们的手和嘴慢下来、脑子转起来,用更多的时间去观察、支持、陪伴孩子的成长,促进孩子多元的发展。</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编辑:周佩</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审核:雷洋</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终审:王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