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落日本的赵孟頫行书《香雪堂法帖》

大山

<p class="ql-block">赵孟頫的《香雪堂法帖》是其行书艺术的瑰宝,展现了其深厚的书法功底与独特的艺术风格。此帖笔力遒劲而不失流畅,字形端庄而富有变化,每一笔都透露出赵孟頫深厚的笔墨功底和对书法艺术的深刻理解。</p> <p class="ql-block">其运笔如行云流水,既有古人的遗韵,又不失个人的创新,展现出一种高雅而清新的艺术风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整体布局上,《香雪堂法帖》也显得极为考究,字与字之间、行与行之间疏密有致,气韵生动,给人以美的享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此外,赵孟頫在书写时融入了自己的情感与意境,使得《香雪堂法帖》不仅是一件书法作品,更是一件充满诗意与情感的艺术佳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细细品味,仿佛能感受到赵孟頫在书写时的那份从容与自在,令人陶醉其中,流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赵孟頫(1254年10月22日-1322年7月29日),字子昂,号松雪道人,又号水晶宫道人(一说水精宫道人)、鸥波,中年曾署孟俯,是南宋晚期至元朝初期的官员、书法家、画家、文学家。他原籍婺州兰溪,出生于吴兴(今浙江省湖州市)。作为宋太祖赵匡胤的十一世孙,赵孟頫自幼聪慧,十四岁即通过吏部选拔官员的考试,调任真州司户参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宋亡后,赵孟頫一度隐居不仕,直到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被行台侍御史程钜夫举荐,才赶赴大都觐见元世祖,被授为兵部郎中。此后,他历任集贤直学士、济南路总管府事、江浙等处儒学提举、翰林侍读学士等职,累官至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赵孟頫在元世祖至武宗、仁宗、英宗四朝皆获礼敬,晚年逐渐隐退,延祐六年(1319年)借病乞归。至治二年(1322年),赵孟頫逝世,享年六十九岁,获赠魏国公,谥号“文敏”,被后世称为“赵文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赵孟頫博学多才,工古文诗词,通音律,精鉴赏。在书法上,他精于正书、行书和小楷,尤其擅长行书和楷书,其书圆转遒丽,被人称为“赵体”。《洛神赋》、《胆巴碑》、《前后赤壁赋》等都是他的代表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