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仙镇

等闲视之

<p class="ql-block">朱仙镇位于河南开封市西南部,距离开封市区22.5公里,镇域总面积70.26平方千米。明清时期与广东佛山镇、江西景德镇、湖北汉口镇同为全国“四大名镇”。</p> <p class="ql-block">朱仙镇的历史,源远而流长。早在新石器时代早期就孕育了早期人类文明。春秋时镇东南筑有启封城, 这时的朱仙镇已经形成了小型居民聚居点。据载,朱仙镇原名聚仙镇,后因战国名士朱亥的食邑和封地而得名。朱亥,战国时期魏国大梁人(今开封),著名勇士。魏安釐王十九年(公元前258年),信陵君“窃符救赵”,魏军告捷后,赵国重金谢魏公子和朱亥,封朱亥为偏将军,以朱仙镇为朱亥汤沐邑。明清时期,朱仙镇因贾鲁河的开通而走向鼎盛,成为“南船北车”的转运处和货物集散地,并跻身“中国四大名镇”之列。</p> <p class="ql-block">明、清时代是朱仙镇的鼎盛时期, 面积达50平方华里。运粮河是朱仙镇通往全国各地的重要渠道。运粮河自北向南穿城而过,沿河两岸,码头林立,长达五华里,船只可直达城内,每日来往船只200余艘。 城中居民多系商贾、外籍商人,来自全国各地,镇内店铺,商号鳞次栉比,百货山集。 镇内白天车水马龙,夜间灯火辉煌,是名副其实的中原商业重镇。 </p><p class="ql-block">当时,朱仙镇不仅是一座商业重镇,而且历代仁人志士、帝王将相都把朱仙镇视为风水宝地。镇内仅寺庙建筑就多达110多处,较大的有岳飞庙、关帝庙、郎神庙、三皇庙、救苦庙、北大寺、明皇宫等。 所谓的72路神仙,在镇内皆有庙祀奉,故朱仙镇古称聚仙镇。 </p> <p class="ql-block">朱仙镇文化积淀深厚,是木版年画、新春对联和豫剧祥符调的发源地。当时,镇内有戏楼11座,以明皇宫戏楼为最,每年豫东各戏班社都按时到明皇宫献艺,竞相争艳,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渐渐地以朱仙镇为中心形成了河南最大的剧种-豫剧以及豫剧祥符调。</p> <p class="ql-block">朱仙镇木版年画历史悠久,始于唐,兴于宋,鼎盛于明清,距今已有1300余年的历史。朱仙镇木版年画被国内年画专家誉为中国木版年画之鼻祖,以其浓郁的乡土气息,强烈的民俗情趣,独特的艺术风格,独特的地方色彩,独有的艺术魅力,被国际友人和国内年画专家视为中华“弥珍瑰宝”、“中华国宝”。其特点不仅给人以美的享受, 还带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和情调,具有强烈的感染力,不仅有较高的艺术价值、美学价值,同时还有较高的历史研究价值、社会价值和收藏价值等。2006年被国务院首批公布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