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著名书法家、1937年出生的刘炳森,原籍就是海自洼人。他曾出版了《紫垣秋草》一书,内有不少篇章回忆海自洼村的点点滴滴,为我们了解这个村庄的历史提供了难得史料。</p><p class="ql-block"> 海自洼,今属武清区大良镇,位于镇驻地以南1.5公里,拥有人口520余人。据《天津市地名志·武清县》载,明永乐年间,有几户江南移民定居于此,因地势低洼蓄水,每逢雨季常是汪洋一片,故此得名海子洼。清康熙十四年《武清县志》称海子洼村。乾隆七年《武清县志》仍称海子洼,并指其隶属于崔一里。光绪七年《武清县志》指其位于县城以东40里。光绪七年《武清县城乡总册》载,海子洼有居民32户。1926年《直隶省地形图》标注为“海子窝”。1939年、1948年《武清县全图》均标注为海子洼。上世纪50年代,以谐音称今名。</p><p class="ql-block"> 据他回忆,在民国时期,海自洼村不过三五十户人家,除个别人住瓦房外,大部分人家住的都是土坯房。到了夏天,如果赶上连阴雨,雨水会不停地渗入到山墙里,虽有柴草搪托,但因泥土胶结力差,还会出现房倒屋塌的情况。每当这一时刻,就会听到轰隆轰隆的响声,原来那是人家的山墙倒了。但下雨却给孩子们带来了快乐。海自洼村的东、西、南三面都有池塘(水坑),一场大雨过后,随之而来的便是聒耳的蛙声,有时还能凑巧合成一段节拍。这些声音自然会吸引孩子们,大家成群结队出来戏水。他们模仿着蛙声,也成节奏而喊叫着:“哼啊哼啊,来抓蛤蟆。外头大下,屋里小下。外头不下,屋里还下…….” 在一家周姓人家的门前,过去曾有一株古槐树,大树遮下来的一小片阴凉正好落在刘炳森家院子里西南角上。太阳曝晒的时节,家养的土鸡,都会争卧在那里乘凉,有的还刨个湿土窝儿卧下,似乎略微舒服一点,都一动不动,只是张着嘴喘息着。这是刘炳森记忆里,现孩子们在水坑里戏水一样,是最具乡土气息的画面了。</p><p class="ql-block"> 海自洼村没有古迹,只在村东头路北有一间小土地庙。庙门口没有木制的楹联,只是在过年的前夕,才有人临时用黄纸现写现贴。据刘炳森回忆,“那副对联我还记得,其内容当然是主要强调‘土地’二字,上联是“五行土德重”,下联是“三才地道尊”。横披为“土德正神”。 </p><p class="ql-block"> 刘姓是海自洼村最大的姓氏之一。刘姓的老祖先叫刘永福,他是在明朝移民大潮中,从山西省挑着担子来到武清县的。起先是落户在东小良村,后来才迁到了海自洼。刘氏家族的祖先,曾经留下了20多亩的旱田作为后代儿孙的公共田产,由刘氏后人挨门逐户轮流耕种,每家只限一年,收成归己,但要在清明节那天,则要支付全宗族祭祀的费用,包括吃伙饭、准备祭祀的供品等。在乡下,人们把清明祭祖的活动,称作“清明会”或“伙清明”。刘炳森自小就参加过这类活动,在他看来,“伙清明的活动内容,简单质朴,总觉得还带有一丝古代社会的遗风,所以颇有趣味。”</p> <p class="ql-block">作者简介:</p><p class="ql-block"> 侯福志,1964年11月11日生于武清县石各庄公社(今石各庄镇)李各庄村。天津知名文史学者、乡土文学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天津市作家协会会员、天津市红楼梦学会常务理事、天津档案馆近代史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大运河词典(天津卷)》编辑委员会专家组成员。天津市规划资源局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处原处长。现任地质勘查处处长。</p><p class="ql-block"> 自1986年开始在报刊上发表作品,累计在《天津日报》《今晚报》《中老年时报》《中国老年报》《中国国土资源报》《中国矿业报》等报纸及《地球》《化石》《天津文史》《天津史志》等杂志上,发表文史随笔、科普作品及散文作品4000余篇(笔名有御河轩主、柳福、雍楠、柳士心、四海、武邑等)。累计出版著作有:《天津民国的那些书报刊》《刘云若社会言情小说经眼录》《大地史诗——地质史上的天津》《津沽谈往录》《津沽乡情录》《沽水旧闻录》《桑梓纪闻》(卷二)、《桑梓纪闻》(增补本)、《津沽诗集六种》《老天津的旧报旧刊》《老天津的地质风物》《评剧皇后刘翠霞》《老天津的诗社和诗人》《李各庄风土记》《武清乡村老物件》《报人王小隐其人其事》《武清村庄史话》等20余部。主编或参与主编了《天津地矿工作二十年》《天津地热(温泉)志》《天津历史地图集》等著作。另参与和平、河西、河东、河北及武清等5个区的30余本文史资料编辑或撰稿工作。参与编辑《崔黄口史话》编辑撰稿工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