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追忆篇:老“八一”(大队)的“戏班子”</p><p class="ql-block"> 一一深切怀念那些曾经把毕生精力奉献给黄梅戏的“老戏骨”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篇首语:敝人从出生之日到参军报国之时,让我耳濡目染的就是根植于黄梅这片沃土且具有乡土气息的黄梅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初,出生在黄梅县孔垄区孔东公社八一大队洪碾墩,这里离乾隆皇帝御赐“采茶名伶”邢绣娘的故里,相距只有四、五里地,在行政区划管理上都隶属于孔东公社。“一去二三里,村村都有戏”,在浓烈的黄梅戏文化氛围的感染下,我们的老“八一”(大队)也不例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依稀记得,在我很小的时候,就知道老“八一”(大队)有一个让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戏班子”。其主要特点是,农忙时耕种收割,农闲时排练唱戏。这个“戏班子”的演职员,都是由各个生产小队推选出来的。基本要求是嗓子好,长相好,而且还要求个人有这方面的兴趣爱好。在选拔演职员这个环节,除了具备一定的声乐基本条件外,有些侧重于注意个人外部形象。用现在的话讲,首先是让人有眼缘,他(她)往舞台中间一站,起码要对得起观众。可以说,这个“戏班子”演职员,不负所望,在黄梅戏文化传承中,真的是功不可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曲黄梅情悠悠,余音绕梁犹未尽。譬如江外墩上的“老戏骨”项根稳,她不仅相貌出众,而且唱功扎实,每当她演唱黄梅戏剧目时,那抑扬顿挫的声调,一招一式的动作,一颦一笑的表情,像模像样,还真的是颇有专业的范,堪称“明星演员”。在方圆几里地,她拥有很高的知名度,曾受到村里村外戏迷们的热捧和赞赏。又如,有独特艺术特色的“老戏骨”洪荣欣,在于他的“双声”演唱技巧,能够在一段曲目中反串两种角色,展现了一种跨越性别界限的艺术魅力,被誉为这个“戏班子”中的“台柱子”。在这一批“老戏骨”中,还有洪世龙、洪海龙、洪必成、洪龙枝、沈春兰、沈青山、沈细普等文艺老前辈。在此之后,“戏班子”不断地增添新鲜血液。先后有沈炎松、洪汉成、洪严仲、洪定国、洪世标、汪汉成等加入这个“戏班子”。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如洪上屋的青年演员洪锦衣,在演唱黄梅戏剧目时,声音优美,表演出色,曾经被村民们誉为“优秀演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戏班子”改为”宣传队”后,由沈畈村的沈炎松饰演革命样板戏《红灯记》中的李玉和,由洪碾墩上的大金桃和小金桃分别扮演剧中的李奶奶和李铁梅,由洪上屋墩的洪严仲扮演《智取威虎山》中的杨子荣等人物造型,不仅在给观众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且在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不仅活跃了乡村文化生活,还为村民们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这期间有梅中民、洪友江、邬耀南、洪国良等文艺青年加入宣传队。他们不仅自己喜欢黄梅戏,而且还积极宣传黄梅戏,成为宣传队有活力、有朝气、有创新精神的生力军。在各个时期负责指挥、统筹与协调剧务的负责人,确实是起到了“统揽全局”的作用。从布置戏台到精彩启幕,再到剧终人散,他们对工作始终如一,一丝不苟,其敬业精神令人欣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个“戏班子”前期阶段唱戏排练的场所,大多是选择在洪碾墩祠堂里。有的时候,也会上濒临洪龙凼东岸的大队部那儿。为了演艺上的好上加好和演技上的精盖求精,还专门聘请了黄梅戏艺术大师曹换奀来洪碾墩祠堂里讲学和辅导,面对面地讲,手把手地教,由于曹老师的诲人不倦和学员们的勤奋好学,终于使这个“戏班子”的每一个演员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进步和提高。特别是逢年过节的时候,村里的人搬上板凳,夜晚点上汽灯,观看“戏班子”专场演出,真正地享受了一场美美滴艺术视觉盛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这个“戏班子”改称为“宣传队”,因属于文艺宣传性质,故名。此时“宣传队”的人员构成悄悄地发生了一些微妙变化,大多由一些能歌善舞的人组成,学唱革命样板戏,演唱忆苦思甜等革命歌曲,如“天上布满星,月牙亮晶晶,生产队里开大会,诉苦把冤伸……”。唱忆苦思甜歌,吃忆苦思甜饭,达到饮水思源和不忘党恩。后来还发展到唱语录歌,跳忠字舞。与此同时,开展自编自导自演,节目短小精悍,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这时的“宣传队”,一般不注意艺术水平,只强调文艺节目的“战斗性”和“革命性”,强调“文艺为工农兵服务,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需要指出的是,即便是改为“宣传队”后,演唱黄梅戏仍然是作为主业。有时演唱折子戏,有时是经典传唱,如“对花”、“打猪草”、“夫妻观灯”、“夫妻双双把家还”、“谁料皇榜中状元“等黄梅戏经典曲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当岁月的时钟指向1973年,我从黄梅二中出校门入营门,当上了一名空军雷达兵。“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1990年转业地方工作,我依然是一名“独在异乡为异客”的游子,但我对老“八一”的“戏班子”那些“老戏骨”们的执着与坚守,以及一代又一代文艺工作者,共同演绎着黄梅戏文化传承的前尘往事,永远铭刻在我的脑海里,贮存在我的记忆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篇后补记:在八一、仙桥两个大队合并改称为一大队后,增添了原仙桥大队的梅瑞南、张国良、吴春红、吕(邓)小琴、钟水舟等文艺骨干,共同组建了一大队宣传队。至于往后的发展情况,在此不作赘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特别说明:</p><p class="ql-block">(1)本文中部分资料由洪碾村父母官洪荣春村长和我的发小洪国清老师提供,在此一并致以谢忱。</p><p class="ql-block">(2)本美篇中有些人名的记忆不是那么全面和准确,如有错漏之处,望不吝赐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黄梅戏最初来源于采茶调,敝人在古稀之年,缘于绿叶对根的情意,创作了一首《一曲采茶唱不够》,请亲们点击赏鉴。</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注:本文照片和美篇配乐来源于网络。</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