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黄鹤楼</p><p class="ql-block">享有"天下江山第一楼","天下绝景“之称。</p> <p class="ql-block">黄鹤楼主楼为四边套八边形体,钢筋混凝土框架仿木结构,高51.4米,底层边宽30米,顶层边宽18米,飞檐五层,攒尖楼顶,顶覆金色玻璃瓦覆,楼外有铸铜黄鹤造型、正面“黄鹤楼”三字金匾。</p><p class="ql-block">黄鹤楼始建于三国时代(223年),吳大帝孙权修筑下口城,于城西南角黄鹄矶建军事楼一座,用于嘹望守戍,即黄鹤楼。</p><p class="ql-block">唐时名声始盛,这主要得于诗人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诗句,黄鹤楼坐落在海拔高61.7米蛇山顶,建筑面积3219平方米,内部有72根圆柱支撑,外部有60个翘角向外构建而成,充分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和高超的建筑技艺,黄鹤楼外,铸铜黄鹤造型,胜像宝塔,牌坊,轩廊,亭阁一批辅辅建筑。整个建筑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散发出汉族传统文化的精神,气质神韵。</p> <p class="ql-block">黄鹤楼得名,曾有仙人驾鹤经此,逐此得名。</p><p class="ql-block">一楼正面壁上为一幅巨大的“白云黄鹤”,陶瓷壁画,两旁立柱上悬挂着楹联;爽气西来,云雾扫开天地憾;大江东去,波涛洗尽古今愁。</p><p class="ql-block">二楼镌刻唐代阎伯理撰写的《黄鹤楼记》,记述了黄鹤楼兴废沿革和名人轶事。</p><p class="ql-block">一幅是“孙权筑城”,另一副是周瑜“设宴”,反映三国名人去黄鹤楼的活动。</p><p class="ql-block">三楼壁画为唐宋名人的“绣画像”,如崔颢、李白、白居易等,摘录了他们吟咏黄鹤楼的名句。</p><p class="ql-block">四楼大厅现代名人的字画。</p><p class="ql-block">五楼顶层大厅有《长江万里图》等长卷、壁画陈列。</p> <p class="ql-block">黄鹤楼</p><p class="ql-block">美的魅力经风雨而不衰,与日月共长存原因之所在,与湖南的岳阳楼,江西的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黄鹤楼屡建屡废,最后一座"清楼"建于同治七年1868年,毁于光绪十年1884年,此后近百年未曾重修。</p><p class="ql-block">1981年10月破土开工,1985年6月落成,主楼以清同治楼为蓝本,更高大雄伟,登楼远眺,"极目楚天舒",不尽长江滚滚来。三镇风光尽收眼底。形如黄鹤展翅欲飞,整座楼的雄浑之中又不失精巧,富于变化的韵味和美感。黄鹤楼形制自创建以来,各朝皆有不同,但都都显得高古雄浑,极富个性。</p> <p class="ql-block">鹤是长寿的象征,鹤这种动物雌雄相随,是一种骄骄的意味隐藏在其中的。这些登上黄鹤楼的士子们,登高远望之时,想的就是自己的前程。</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胜像宝塔</p><p class="ql-block">其色白,元代白塔是一座大型菩提佛塔。</p> <p class="ql-block">从黄鹤楼上看长江大桥武汉长江大桥。</p><p class="ql-block">武汉长江大桥横跨于武昌蛇山和汉阳龟山之间,是我国在万里长江上修建的第一座铁路,公路两用桥。</p><p class="ql-block">武汉长江大桥于1955年9.1日开工建设,于1957年10.15建成通车,总设计师是我国著名的桥梁专家茅以升,并得到了前苏联政府的帮助,大桥全长1670米,其中正桥由三联九孔跨径各为128米的连续梁组成,共长1155.5米,北岸引桥303米,南岸引桥211米,上层宽为18米的公路,双层四车道,两侧有宽2.25米的人行道,下成为复线铁路。武汉市长江大桥在我国桥梁建设史上占有重要地位。</p> <p class="ql-block">大江东去,不舍昼夜。星移斗转,天翻地覆。</p><p class="ql-block">坐在游船上,领略行驶在长江中的风采。</p><p class="ql-block">背对着武汉长江大桥,渐渐的远去,想起了滾滾长江东逝水,浪花掏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p><p class="ql-block">浪奔浪流,万里滔滔江水永不休。</p><p class="ql-block">是非成败于人生而言,只不过都是笑谈罢了。青山依旧不变,几度夕阳红是变的。历史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谁也留不住时光的脚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