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哈巴河酒店出发要两个半小时的车程才能到达白哈巴,为什么对白哈巴这么感兴趣,我心里装着三个原因:1 它是一个边境小村镇,被称为西北第一村和西北第一哨,与哈萨克斯坦相距只有1500米,近距离地去观察边界线,除了有边防哨所和界碑,还会有其他的特殊设施吗?对此有点好奇;2 它是中国境内仅有的图瓦人集中居住的三个村落之一,禾木和喀纳斯的两处都看过了,想再看看人口只有千人的白哈巴有什么不同的地方;3 它被《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中国最美八个小镇”之一, 网上很多人也介绍说,白哈巴的美如童话一般,我期待着欣赏一下这个被称为“童话之村”的迷人景象。<div><div>离开白哈巴村,时间尚早。我们又驱车一个小时来到电视剧《我的阿勒泰》取景地,到"张凤侠的小卖部"和“巴太树”那里逛了一逛!</div><div>跟我走一趟逛一圈吧!</div></div> <div>白哈巴村是阿勒泰地区哈巴河县铁热克提乡下属的一个小村子,怀着对那片神秘土地的向往,我们驱车直奔边境小村白哈巴</div> 在去边防站办理“边防证”的路上,看到了牧民正骑马扬鞭赶着羊群转场,这次到新疆旅游,让我知道了并且亲眼看到了“转场”,那是牧民们依照牧草生长周期从“夏牧场”搬家到“冬牧场”的过程,(等到春天,又要从冬牧场搬家到夏牧场),场面壮观,气势宏大,让人感动,这是游牧民族在长期逐水草而居的生活中,逐步形成的独特的游牧文化 又看到另一座山坡下有一群壮硕的牛儿也在向冬牧场转移,队伍浩荡,见首不见尾,现在的条件好了,搬家可以用汽车或骆驼搬运生活用品,但是马牛羊是要在牧人的带领下一路跋涉用脚一步一步走过去的 坐在车里拍照很受局限,我在网上下载了一张照片能看出转场时的壮观。每次转场要在路上走几十公里甚至上百公里,其中的艰难可想而知 到边防大队了,办理了"边防通行证"才可以进入白哈巴村 白哈巴村地处阿尔泰山脉西侧,属丘陵地带,平均海拔1270米,盘山路带着我们在山间穿行 车开得挺快,山和山上的树木陪着我们一路行走,还能远远地看到草原上转场的队伍,现在的转场已经接近尾声了 路上看到不少这样的毡房,像珍珠一样洒在草原上,这两个公路边上的毡房猜想是建筑工程人员搭建的,因为附近有一个工地在施工,为了和毡房拍个合照,我们还专门在这里停了一下车 发现一个现象不知该如何理解:山上的阳面坡光秃秃而阴面坡却是树木茂盛,在禾木村也发现了,“美丽峰”的阳坡几乎没有树木,而阴坡却是绿树成荫,咋回事呢? 司机熟悉地形,在一块风景优美的地方停下了车,这里的树木高大繁茂,秋季的金黄色撒在树冠之上,非常漂亮,仔细看还会发现已经有红叶出现,能想象得出,如果再过些日子,红叶漫山遍野,圆浑起伏的山峦在蓝天白云下色彩斑斓,那将是一幅多么醉人的美景啊!不少游客都到这里欣赏山景,打卡拍照 眼睛发现美,心里装着美,生活就会美美哒! 拍一段视频 继续开车前行,来到“中哈边界大峡谷”,这里安宁祥和 那边光秃秃的山就是哈萨克斯坦国了,中央的峡谷河流就是中哈分界线,站在这里,一种神圣感和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我一直在想,边界上除了界碑还会有什么设施?发现了:在边界线上有一排金属栅栏延伸得很远很远,上面安装了金属螺旋线,相当于铁丝网吧! 车要进村被拦住,原来为了保护环境,游客的车是不许进入村子的,在女儿与管理员沟通的时候,我站在白哈巴村村口向里张望:道路两边的小木屋一字排开,没有喀纳斯的热闹、没有禾木村的精致,感到这里更原始更贴近自然,幽静古朴。<div>为照顾我们老人家,管理员特批为我们安排一台车,带我们在白哈巴村里逛一圈,谢谢!要是没有这台车,只从村口走到照片里这条路的尽头就够呛了,还有什么力气爬坡看全景?</div> 原以为草原上的包包都是蒙古包,其实不然,还有很多是哈萨克毡房,因为在这里居住的除了图瓦人还有哈萨克人,当然,蒙古包和哈萨克毡房的区别不大,都是能快速搭建和快速拆卸的牧民们的家,虽然建筑上的用料区别不是很明白,但是看外表也能分辨个大概:毡房的顶是锥形的,门朝东开;蒙古包的顶是圆形的,门朝南开,这些是导游告诉的。我们就要在这间毡房里做客了 毡房里干净整洁,门的对面是一个通铺,上面摆放着被褥,长条餐桌上铺着漂亮的桌布,墙上还挂着乐器,感觉这是个浪漫的家;毡房顶端有一个通风口,使得房间里光线充足空气新鲜,如果刮风下雨,会有备好的遮盖物被拉起来盖在通风口上,遮风挡雨又能保温 看来这毡房的主人在这里办了民宿,服务人员很热情,服务周到,菜上的也快,白哈巴不仅是观光胜地,也是一个洋溢着人情味的地方 都吃了些啥,记下来,别忘了! 午餐后休息片刻,美女司机带我们围着白哈巴村走了一圈,扑入眼帘的是连绵不断的山脉、挺拔林立的白桦树和一栋栋尖顶小木屋,像一幅幅油画展现在面前。在这个“白哈巴”的石碑前,拍照的游人们自觉地排着队,都要留下“到此一游”的纪念,我们也不例外 车把我们送到它能到达的最高点,下车后猛一抬头,真的是看见了一幅原始的自然的宁静的生活画面:尖顶的小木屋被原木栅栏围着伫立在蓝天之下,院子里停着一台四轮机动车,只见一位英俊小伙子骑上一匹马牵着另外两匹马悠然地向坡下走去,是去遛弯?还是去见心爱的姑娘?我看呆了,来不及拍视频,只匆忙地留下了这张照片 这里虽然还不是白哈巴的制高点,但是俯视这个小村庄已经足够了:它坐落在沟谷之中,依山傍水,村民住的木屋和圈养牲畜的栅栏错落有致地分布在两条小溪之间的狭长地面上,整个村子与哈萨克斯坦的大山遥遥相望,阿尔泰山上茂密的松林一直延伸到村内,蓝天白云下的苍绿和金黄相间,给整个村庄增添了一抹绚烂。你看,远处的雪山密林、近处的草甸木屋,还有几乎每家院子里都有的白色小毡房,一个天然的童话世界就这样在你的眼中不声不响地出现了 拍下一段视频,记录下来这个让人愉悦又安静的边境小村落——白哈巴 要离开白哈巴了,恋恋不舍 离开白哈巴不到6点,天还大亮,我们又出发到电视剧《我的阿勒泰》取景地。突然,看见前边有一个马队,浩浩荡荡,极为壮观,我把窗子摇下来,伸出头去,远远望去,少说也有5、6千匹或者更多,因为根本就望不到头,它们各个高大健硕,身形俊美,皮毛锃亮,颈背上的鬃毛随着脚步的节奏轻轻地抖动着,潇洒又神气,它们整齐划一地小跑着,好像有统一的口令在指挥它们,还有不少小马驹紧跟在妈妈的身边,可爱极了 还没有从马队的浩荡中缓过神来,车的另一侧路上又出现了牛群,和马的抖擞精神不一样,这些牛不急不慌,悠闲自得,甩着又细又长的尾巴,迈着四方步缓缓前行,没有统一步伐像是在散步,别看它们慢条斯理的,其实豪横得很,它们把整个路面都占领了,车被挤到了路边的坡地上,尽管这样,有一头牛竟然还要向坡下冲,吓得司机赶紧打舵为它让路,我的心里也捏着一把汗,它却若无其事,叫人哭笑不得。<br data-filtered="filtered">马队、牛群,这最真实最自然的场面,拨动着人们心底里热爱大自然的神经,最原始的美景与最质朴的情愫共振,那是人与自然的和谐,是远离尘嚣的梦境,怎是单凭镜头就可以记录得了的? 车继续前行,在离剧中“彩虹布拉克”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剧中道具模型,其中最励志的话是“再颠簸的生活也要闪亮地过” 下午7点钟到达“彩虹布拉克”,其实这里的真实地点为“萨依恒布拉克”,位于哈巴河县齐巴尔镇地带,“张凤侠的小卖部”和“巴太树”就在这里 虽然道路不平一路颠簸,但是还有很多游客到这里来,可见这部电视剧的魅力,因为那不仅仅是一部关于成长和梦想的故事,更是鼓励大家,只要有一颗积极向上的心,珍惜身边的人和事,就能在平凡的生活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和价值。在去新疆之前,这部电视剧我就看了两遍,为这次阿勒泰之行,为剧中呈现的美景和演员对人物的有血有肉的诠释 这个小房子就是剧中“张凤侠的小卖部”,很多剧中的场面在这里都有展示,比如:睡塌了的床,摆货的柜台等 游客最感兴趣的是这棵“巴太树”,树上还挂有已成白骨的马头,剧中的巴太和李文秀这两位年轻人并肩坐在这棵树的横叉上,谈论着生活、理想和爱,镜头给观众美到爆、浪漫到爆的视觉冲击,很多游客特别是情侣或夫妻们都学着剧中的场景拍照,因为横叉有些高,需要先搭个梯子上去坐好,然后把梯子撤走再拍照,拍照后还要把梯子架上去再下来,虽然麻烦,但都乐此不疲,还排着队呢! 我们也跟着凑热闹,在巴太树下拍个照留个纪念吧! 前来参观的年轻人喜欢在草原上骑马骑骆驼,会做生意的牧民们就来满足他们的要求。骑骆驼我不敢,但是和骆驼拍个合影还是挺开心的 夕阳下的狗狗、骆驼和马,和谐的一幕令人温暖 晚上9点半回到哈巴河 ,在“阿凡提快餐”店用晚餐,没想到在新疆风味的饭店里能品尝到正宗的“拔丝地瓜”。 第二天中午从哈巴河出发到阿勒泰市,一路上依然是风光无限,不再赘述,住宿在阿勒泰市拉斯特康养小镇的"联营度假农庄",农庄牧场宽阔,牛羊成群,鲜花怒放,菜品也很精致,转日从阿勒泰飞乌鲁木齐,至此,"北疆秋色 我的阿勒泰8日游”结束。在乌鲁木齐"福朋喜来登"酒店休整一天后直飞深圳完成了这次新疆之行。 为了加深记忆,我把这次的行程大致做了一个简图,最初是手绘的有些粗糙,改进了一下好多了,不敢说准确,用来回忆足够了。<div>《结束》</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