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内卷校长(小说)</p><p class="ql-block"> 王校长是城郊一所中学的副校长,因各方面表现都比较突出,今年暑假开学前夕被县教育局派往该县南部山区一所乡镇中学任“一把手”。王校长任职的乡镇是全县南部最偏远的乡镇。距县城30公里,距市区50,是全县乃至全市的南大门。该镇属于浅山区,地广人稀。县域面积180多平方公里。相当于平原县乡镇的3倍。常住人口3万多,相当于平原乡镇的一半。别看这里位置偏僻,对王校长来说可是求之不得的。因为这回王校长终于把戴了十三年的“副”字去掉了(他已在两三所学校当副校长十三年)。早该提升正职了,可他不知道啥原因局里一直不提他。因不满自己是个副职,王校长曾在多个场合纠正过下属们对他的称呼。当老师们喊他王校长时,他总是说:“我是个副校长,而不是校长,你们叫我王副校长得了。”他之所以纠正下属们对他的称谓,是因为他心里明白他这个校长只不过是人家校长的助手罢了。这回终于如愿了,当上了有实权的校长。日后,别人再喊他“王校长”,那就心安理得了。</p> <p class="ql-block"> 新学期开学的前三天,王校长在县教育局人事股王副股长的带领下,来到石门镇中学走马上任。教职工大会上,王校长当着王副股长的面,拍着胸膛向全体教师保证:学校一年上三个台阶,三年上九个台阶,四年跻身全县第一方阵。石门镇中学有800多学生。一个年级5个教学班,三个年级共15个教学班。教职工近80名。学校占地60多亩。算是中等规模的学校了。由于这里地理位置偏僻,区位优势不明显。交通不便。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设施落后。教学成绩一直在全县倒数。</p> <p class="ql-block"> 王校长给学校定了目标,下一步就要制定措施。王校长在班子会上要求大家要牢牢扭住两点不放松。一延长学生在校时间;二倾力打造精品课堂,向45分钟要质量。要求全体中层以上干部扑下身子,真抓实干,身先士卒,靠前指挥,发挥先锋带头作用。王校长上任的第二周,学校的作息时间表就改了。双休日由原来每周休息两天变成了一天。学生周日早上都要进校。上午考试,下午讲评。开始是语、数、外三门主科老师到校监考,改卷。因没有补助,主科老师不愿意,就改成了全员参与。每天起床提前半个小时,熄灯延长半个小时。上、下午各加一节自习课。早自习安排两节。第一节读副科政史地生,第二节读英语、语文。晚上上两节,最后一节是大节,一个小时,由理科老师辅导学生写作业。周周小考,月月大考,学期末联考(和几个兄弟学校一起考试)。统一命题,集中阅卷。考后要进行成绩分析。学校、教研组、班级、个人都要进行成绩分析,写出分析报告。分析多了,老师们也就麻木了。</p> <p class="ql-block"> 听课次数也多了,形式也变了。之前是小组(同学科组)互听,如今是大组(教研组,如语数外、理化生、政史地、体音美)互听。要求全员参与听、讲、评。每天都要安排两个人讲课。其余人员听课。课间评课,写出评课分析。一轮下来,下一轮开始。折腾得老师们没有时间坐下来备课,批改作业了。作业评比,教案评比等频繁举行。每次评比都要写出上千字的分析。老师们戏称“千字文”。其它粉笔字、钢笔字、毛笔字比赛接二连三,搞得老师们精疲力竭。有年轻老师戏称他为“内卷校长”。</p> <p class="ql-block"> 王校长要求老师们坐班,一天四查岗,擅自离岗者重罚。自己却躲在县城帮助妻子打点家电生意。开学前两周,老师们见过他几次,从第三周之后,再也见不到他的影子了。有时一连两三周都不见他的露面。王校长不来学校自有他的说词。他认为校长就是把握方向的,至于说搞教学,抓成绩,那是副职们的事。别看让他整天不来学校,可学校里发生的一切,他都了如指掌。开学不久,他让后勤主任在校院里加赠了20多个摄像头。他把自己的手机与这些监控连着。就这样,王校长每天都在城里用手机遥控指挥着学校各个职能部门,监视着老师们的一举一动。让学校中层及副职们带着老师们冲锋陷阵,自己躲在“大后方”“运筹帷幄”起来了。</p> <p class="ql-block"> 平时每周末的例会,王校长不来,月底的例会,他不得不来了。会上王校长慷慨陈词,教诲谆谆,苦口婆心,十分动情。王校长要求大家要以校为家,爱生如子。把青春和热血洒在这片土地上。给老师们讲大道理,灌输奉献精神。把自己标榜成了为了学校的发展“夜不能寐,食不甘味。”的忠臣良将。尽管他说的再美,可他这种“大撒把”式的粗放型管理不用说老师们,就连学校中层也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大家是瞎子吃饺子—心里有数。是好,是孬,再没有老师们清楚了,只不过是大家不说罢了。</p> <p class="ql-block"> 只让马儿跑,不让马儿草。王校长在城里当“大撒把”校长,督促学校中层及副职们干这干那(其中不少是重复劳动和无用功),激起了老师们的不满,大家碍于他的地位权势,没人敢说啥。</p> <p class="ql-block"> 一年之后,石门镇中学在全县期末考试中不但没进步,还倒退了两个名次。由原来的倒数第三变成了倒数第一。这可把王校长气坏了。开学之初的全体教师大会上王校长大动肝火。说着说着就火了起来。光吵还不解气,就开始骂了起来。他骂老师们是一群蠢猪笨驴。说什么请来一群猪教学生,也不至于让学生考这么差。临近中午,大家都饿了,王校长骂了两个多小时也该停了,可他越骂越来劲,恨不得把老师们一个个都关进大牢,方可解他心头之恨。物极必反,人也不例外。常言说得好:“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时候一到,一定要报。”正在王校长骂得起劲时,一位年纪稍大一点的教师站起来说:“王校长,你净说大家的不是,你当着大伙的面说说你来这一年多都干了些啥?天天见不到你的人影。”王校长一看有人站起来指责他,气急败坏。一层激起千层浪。一发不可收。年长教师的这一问成了导火线。还未等王校长开口说话,老师们都齐刷刷地站起来指责他。有不少人走上台子围着他,非要他说出个子丑寅卯不可。王校长想辩解,气得话都说不出来了,可此时就是说出来,谁还能听进去。人群里有一个人在高喊:“把这个家伙扭送到局长哪里,让局长定夺。看看局长给咱学校派来了个啥玩意,一天到晚伤势我们。自己躲在干净地上不拉套,天天抽着我们拉。”这一提议也真管用,王校长哪里肯去,可此时他已经不当家了。老师们像押解犯人一样把他扭送到了县教育局局长那里。局长出来对老师们进行了安抚,并承诺改组校领导,撤换校长。得到局长的答复,大家都散了。</p> <p class="ql-block"> 局长果真没有食言,一周之后,学校召开全校教职工大会,宣布了一则轰动全校的新闻—校长换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