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一个叫做“鲤城”的地方

老虎棒棒

<p class="ql-block">梧林传统村落成于明洪武年间,发展于清代,兴盛于清末民初,至今已有六百多年历史。2015年,晋江市把梧林村破败老建筑流转入市,由政府进行征收修缮保护。2018年,梧林传统村落保护发展项目正式从征迁转入投建阶段,次年11月项目进入全新运营阶段。梧林传统村落里分布着58幢闽南官式古大厝、10幢番仔楼、11幢洋楼与多幢现代民宅,记录了闽南地区从清末至民国再到新中国的建筑风格演变。</p> <p class="ql-block">这座洋楼在建造过程中,抗日战争爆发,主人立即停工,把工程款全部捐献给前方。也许这是民间第一座“烂尾楼”。</p> <p class="ql-block">被日军炸弹击中的洋楼。</p> <p class="ql-block">洛伽寺位于石狮市闽南黄金海岸东畔宫屿岛,占地面积二十多亩对台湾海峡。该寺由香港友帮集团捐献二十多亩地给石狮市佛教协会作为建观音菩萨之道场。</p> <p class="ql-block">蟳埔是晋江入海口,其背倚鹧鸪山,三面临海。蟳埔村为亚海洋性季风气候,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雨量充足,四季常青。蟳埔村早在唐宋时已开始开发。明代曾设鹧鸪巡检司,保郡城之安全,因盛产红蟳于泉州地区故称蟳埔。这里是海上丝绸之路起点泉州港北岸,曾是远洋商船的出发地,蟳埔女以头戴鲜花做的“簪花围”而著称,以“簪花围”为代表的蟳埔女习俗,已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