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市自驾游(勐巴娜西珍奇园、勐焕大金塔、树包塔、勐焕银塔)

克玲

<p class="ql-block">2023年12月26日早7点半从瑞丽前往芒市,从瑞丽西上高速,一路上云雾缭绕。</p> <p class="ql-block">一个多小时后从风平下高速到达德宏傣旅景颇族自治州芒市。</p> <p class="ql-block">芒市作为边陲城市,随处可见挺拔葱茏的棕榈树。</p><p class="ql-block">棕榈树高大挺拔,与浓郁的傣族氛围共同构成了独特的热带风情。</p> <p class="ql-block">上午步行去勐巴娜西珍奇园</p><p class="ql-block">勐巴娜西珍奇园位于云南省德宏州芒市城东南,是国家AAAA级景区,现已建成具有古朴、自然、珍奇特色的景点,是全国罕见的生态园林。</p> <p class="ql-block">勐巴娜西珍奇园汇集了全国少见的大量古树名木和世界罕见的硅化木玉石。</p><p class="ql-block">勐巴娜西珍奇园,其特色是稀、奇、古、怪,堪称精品荟萃的旅游亮点、亚热带植物宝库。</p> <p class="ql-block">在芒市,“勐巴娜西”意为“神奇美丽富饶的地方”。芒市的勐巴娜西珍奇园是一个生态旅游景区,园内有大量古树名木和珍稀植物,展示了丰富的自然和文化景观。</p> <p class="ql-block">一走进园区,你会被数百种珍稀植物所震撼,仿佛置身于一个绿色的奇幻世界。</p><p class="ql-block">珍稀的树木郁郁葱葱,奇花异草争奇斗艳。</p> <p class="ql-block">竹林深处有傣家,一语道出傣族人民与竹子密不可分的关系,德宏傣族以树为“父”,以竹为“母”,村前村后大榕树,周边凤尾竹,体现了民族团结互助,节节向上的精神。</p> <p class="ql-block">景区内种植了龙竹、凤尾竹、里拉竹、佛肚竹、刺竹、苦竹、紫竹等多种类型的竹子,片片竹林四季常青,形美色翠,特别是走进婆娑婀娜的凤尾竹林,脑海里便浮现出了“月光下的凤尾竹”那悠扬动人的旋律和傣族少女曼妙的身姿。竹林展现了边疆绿色文化和民族文化。</p> <p class="ql-block">园中的奇石更是令人惊叹不已,它们形态各异,仿佛在诉说着古老而神秘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树化玉,也被称为植物舍利子有机宝石或硅化玉,是玉化的硅化木。它是在极度恶劣的环境下,树木中的碳元素逐渐被二氧化硅取代而形成的。这个过程不仅保留了树木的原始特征,如年轮和树皮,还吸收了周围岩层的矿物元素,形成了五彩斑斓的物质。经过内部差异作用,硅化木重新结晶,最终形成了树化玉。</p> <p class="ql-block">珍藏馆,世界顶级树化玉展示地之一。</p><p class="ql-block">景区分别从云南、新疆、内蒙、东北、缅甸、美国、马达加斯加、印尼苏拉尼威西岛等产地搜集上千件硅化木,其中玉化程度较高的树化玉达百余件,景区收藏了较为罕见的带原生树皮的“鸡翅木”,较为少见的椰树根部树化玉、鸡血红树化玉,树化玉中极珍贵的品种∽带虫树化玉。</p> <p class="ql-block">乌木树根∽中国地图</p><p class="ql-block">乌木(学名:阴沉木)有着“东方神木”之称,古人云:家有一方乌木,胜过财富一箱,可见乌木自古以来的珍贵性。它是古时由于地震、洪水、泥石流等将原始森林中的巨树埋入古河床深部,在缺氧、高压、细菌等微生物作用下形成的神木。馆内墙上天然杜鹃树根自然形成的“勐巴娜西珍奇园”字样以及整块乌木树根形成的“中国地图”。</p> <p class="ql-block">这里还有丰富的民族文化展示,让你深入了解德宏地区的独特风情。</p> <p class="ql-block">此外,德宏被誉为“孔雀之乡”,而在勐巴娜西珍奇园内,你随时都有可能偶遇美丽的孔雀,它们或悠闲地漫步,或优雅地开屏,它们不惧怕游客,游客们可以和它们互动,为这片宁静而神秘的天地增添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p> <p class="ql-block">园中还散养着锦鸡等小动物。</p> <p class="ql-block">下午去勐焕大金塔</p><p class="ql-block">勐焕大金塔坐落在云南省德宏州州府-芒市东南部孔雀湖畔的雷牙让山顶。青山绿水间的“勐焕大金塔”金光灿灿,光彩夺目,雄伟壮观,更显神圣。是芒市标志性的建筑,也是生活在这里的傣族人民的圣地。</p><p class="ql-block">勐焕大金塔是中国第一金佛塔,亚洲第一空心佛塔。</p> <p class="ql-block">这座塔的建筑风格体现了南亚傣王宫的特点,整座塔高76米,塔底基座直径50米,造型为八角四门空心佛塔。‌</p> <p class="ql-block">勐焕大金塔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00年前,原雷牙让山佛塔在1942年抗战时期被毁,而芒市市区的勐焕大金塔也在1966年被毁。为了满足广大信教群众的愿望,弘扬民族文化,推动社会经济与旅游业的发展,决定将两塔合一重建,定名为勐焕大金塔。该塔于2004年开始重建,2007年5月1日落成加冕开光。</p><p class="ql-block">勐焕大金塔不仅以其宏伟的建筑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吸引着众多游客,而且它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传说。传说释迦牟尼生前转世为金鸡阿弯时曾生活于此地,佛涅槃后数百年,佛教弟子罕大(阿罗汉)为传播佛祖教义,亲临此山修炼,并在此山建一佛塔,自此成为人们公认的佛教圣地之一。</p> <p class="ql-block">勐焕大金塔历经风雨,损毁后重建,21世纪再焕新颜。它不仅是座塔,更是信仰的灯塔,矗立在云霄间,宏伟壮观,亚洲空心佛塔之冠。在勐焕大金塔,信徒们虔诚跪拜,顺时针转三圈,感受佛法的智慧与力量。</p> <p class="ql-block">‌勐焕大金塔最经典的一句话是:“一塔一世界,一心一菩提。”‌ 这句话简洁而深刻地表达了勐焕大金塔的宗教意义和哲学内涵,象征着塔与世界的联系以及内心的修行与觉悟。‌</p> <p class="ql-block">夜幕降临,灯光璀璨,金塔在灯光的映衬下,显得更加金碧辉煌。</p> <p class="ql-block">日落美得让人心醉,每次看到都感觉生活是多么的美好。</p> <p class="ql-block">27日上午去铁城佛塔(树包塔)。</p><p class="ql-block">‌芒市铁城佛塔‌,傣语称为“广母姐列”,又称“树包塔”,位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芒市胞波路步行街北侧(原芒市第一小学校园内)‌。</p> <p class="ql-block">该塔始建于清康熙年间,历经多次修缮,最后一次大规模修缮是在1985年,期间复建了四座小塔和四尊象征吉祥的异兽(嘎朵)‌。</p> <p class="ql-block">铁城佛塔是一座实心砖塔,由主塔和四座小塔组成。主塔建在八面形莲花须弥座上,高11米,小塔高4米,位于塔基的四个角上‌。塔体已被树根包裹覆盖,形制难辨,形成了独特的“树包塔”景观‌。该塔具有浓郁的南传上座部佛教建筑特色‌。</p> <p class="ql-block">铁城佛塔不仅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也是云南省著名的旅游景点。它不仅是宗教场所,还因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吸引了大量游客。塔顶的菩提树高达30余米,树冠覆盖近1000平方米,形成了“塔包着树,树包着塔”的独特景观‌。</p> <p class="ql-block">下午去勐焕银塔</p><p class="ql-block">勐焕银塔‌,又称万佛塔,是一座纯粹的南传上座部佛教佛塔,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小乘佛教万佛塔。</p> <p class="ql-block">它位于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芒市仙池路西200米处,毗邻勐焕大金塔,两者直线距离仅600米,都属傣式佛塔。</p> <p class="ql-block">勐焕银塔建成于2013年,整个景区以银白色为基调,贯穿傣族传统文化。</p><p class="ql-block">景区自北向南分布着手语区、正觉广场区、塔影区、主塔区等多个区域,每个区域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和寓意。‌</p> <p class="ql-block">勐焕银塔不仅是芒市民族建筑艺术的典型代表,还凝聚了傣族人民精湛的手工技艺。主塔通体银白,高66米,直径46米,周围环绕80个小塔,塔身装饰及塔尖均采用傣银、镀银等材质,纯手工雕刻而成。在阳光的照耀下,银塔栩栩生辉、庄严神圣。</p> <p class="ql-block">勐焕银塔已成为新的网红打卡点和中外游客评价指数最高的景点之一,远眺雷崖让山上的金银双塔交相辉映,成为芒市旅游形象的新地标。</p> <p class="ql-block">银塔之巅,晚霞轻抚,梦幻时刻。</p> <p class="ql-block">夜幕低垂,银塔熠熠生辉,定格此刻静谧之美。</p> <p class="ql-block">日落时分</p> <p class="ql-block">晚上还有歌舞表演</p> <p class="ql-block">芒市,这座充满东南亚风情的边陲小城,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吸引了无数游客。</p><p class="ql-block">两座标志性的佛塔——勐焕大金塔和大银塔,交相辉映,为城市增添了宗教的庄严和美感。</p><p class="ql-block">‌芒市之行,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和文化的探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