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数九”又称为冬九九、交九,是我国民间广泛流传的计算寒冬日子的传统习俗,一般来说自冬至日开始算起,一直数到八十一天之后方可算结束。数九这种计算寒冷天气的方法在我国的黄河中下游地区广泛流传,冬至过后的八十一天之后约为新一年的3月12日,即在惊蛰时分,数九结束,万物惊蛰,真正的春天也就真正的到来了。数九顾名思义即以“九”为一个周期,周而复始九次方宣告结束,那么为什么选择以“九”当做计算寒冬天的周期呢?</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故宫养心殿悬挂的《九九消寒图》</i></p> <p class="ql-block">中国古代向来讲究阴阳的消长与平衡,九在中国哲学中象征着“至阳”之境,也代表着最为尊贵的身份与地位,中国传统文化中,九为极数,含有最大、最多、最长久的概念。九个九即八十一更是“最大不过”之数,这也是为什么皇帝被称为“九五之尊”的原因。以至阳之数九为周期则意味着阴气逐渐的消减,过九次之后已经快要消耗殆尽,阴气的减少意味着阳气的增多,所以数九天的结束也意味着冬天的远去和春天的到来。</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民国大总统徐世昌1921年绘制的梅花《九九消寒图》,梅枝上分布着众多花骨朵,加上左下的果实,正好八十一个。</i></p> <p class="ql-block">关于“数九”的习俗的文字记载,最早见于公元550年南北朝时期梁朝宗懔所着《荆楚岁时记》,其写到:“俗用冬至日数及九九八十一日,为寒尽。”而如何计量这九九八十一日呢?追求雅趣的文人墨客,自然发明出了别具风雅的方法。《天宝遗事》载,唐人王仁裕每逢大雪,则扫雪通路,延请宾客到居处宴饮,称之为暖寒会。后人在冬至之后,也有人招集朋友,轮番聚饮,称为消寒会。从冬至开始,每逢“九”日一聚,文人们聚在一起或鉴赏古玩,或分韵赋诗,太平风雅,流播甚广。《金陵岁时记》记载:“吾乡当冬至节后,九人相约谦饮,自头九以至九九,各主东道一次,名日消寒会,文人墨客饮酒之余,兼及韵事。”</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故宫养心殿悬挂的《九九消寒图》</i></p> <p class="ql-block">在古代,数九又可以分为“画九”和“写九”。明代刘侗、于奕正撰写的古籍《帝京景物略·春场》中有载:“日冬至,画素梅一枝,为瓣八十有一,日染一瓣,瓣尽而九九出,则春深矣,曰九九消寒图。”说的是从冬至这天起,画一枝素梅,枝上画梅花九朵,每朵梅花九个花瓣,共八十一瓣,代表“数九天”的八十一天。其中,每朵花代表一个“九”,每瓣代表一天,每过一天就用颜色染上一瓣,染完九瓣,就过了一个“九”,九朵染完,便是冬尽春深的日子了。</p> <p class="ql-block">倘若觉得“画工”难以拿出手,不想要“画九”,别担心,《九九消寒图》还有另一种方式,那就是“写九”。“清道光年间,宣宗是一个爱舞文弄墨的皇帝,据说有一年冬至节他在一个条幅上,写了九个字‘亭前垂柳珍重带春风’,因为每个字繁体写来都是九笔,所以九个字一共九九八十一笔。”相传,后来道光下令把每个字用双钩空心字体画在一张干净的纸上,每过一天,用色笔填实一画,然后用笔蘸白色在这一画上填写当日天气(一般规则是“上点阴来下涂晴,左风右雨雪当中”),填完一个字就过了一个九,等《九九消寒图》上面的每个字都填完了,就是春光明媚之时。“宫廷都这样做,所以从京城到成都的老百姓,也都在学、填这样的《九九消寒图》。”在清末徐珂编撰的《清稗类钞·时令类》中,也能看到相关的记载:“宣宗御制词,有‘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二句,句各九言,言各九画,其后双钩之,装潢成幅,曰九九消寒图,题‘管城春色’四字于其端。”</p> <p class="ql-block">当然,也有更简单的“画九”“写九”方法,即将宣纸等分为九格,每格用笔帽蘸墨印上九个圆圈,每天填充一个圆圈即可。这样方法同样可以记录天气,规则依然是“上点阴来下涂晴,左风右雨雪当中”。相比之下,这种圆圈版的“九九消寒图”简单易行,但是美观度就要比“梅花消寒图”和“御制九九消寒图”稍微差点儿了!所以,我们完全可以把“九九消寒图”当作古人发明的一种阶段性的“日历”。</p> <p class="ql-block">那么,为什么古代会有“数九”的习俗呢?主要原因是古代御寒条件差,因此冬天是一年之中对古人生命安全威胁最大的一个时令。由于天气寒冷,外加心理恐惧,古人就会觉得冬季出奇的漫长。在古代,人们的娱乐设施和娱乐方式都比较单一,尤其是当天户外活动大大减少,古人就越发觉得无聊。所以,聪明的古人就发明了“数九”方法以供消遣,一方面为了打发时间,另一方面也为了缓解寒冬威胁下出现的心理危机,把最寒冷的一段时间分为九个九天,等九个周期结束,春天也就来到了。而围绕数九产生的相关的天气知识与歌谣也可以说是家喻户晓,“数九”的意义已经远远超过了其原本的自然含义。把冬日掰成一笔一画,不急不慢,每一次落笔,就有一分寒意被驱褪。字帖被慢慢填满,心中的希望慢慢明亮,这冷凝的冬日时光也富有了色彩。</p> <p class="ql-block">时光流转,当下已经很少看到《九九消寒图》的身影了。如今,专业气象预报已能相当准确地预报天气,无须人们再以这种原始的方式记录天气。但在寒意料峭的冬季,于呼啸的寒风中,在书案前提笔画梅,或者用墨描字,别有一番独属于冬日的宁静闲适之美。画图、冰嬉、雅集……在漫长而寒冷岁月里,古人依然带着希望,积攒下耐心,把情趣和风雅凝聚在一事一物中,日子过得细致而认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