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运用幼儿喜闻乐见和能够理解的方式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激发幼儿的自豪感和热爱之情。”民间游戏具有浓厚区域文化气息、玩法简单易学、趣味性强、材料简便、不受人数、场地、环境限制,游戏具有随意性、易创新。</p> <p class="ql-block"> 《拉大锯》是一个极其富有喜剧性的一首儿歌,儿歌本身就带有非常大的游戏化及趣味的特色,游戏由易到难,充分锻炼了幼儿的手臂肌肉的灵活性和同伴合作游戏的协调能力,同时幼儿从游戏中的“你来我往”体验了合作的快乐。</p> <p class="ql-block">师:宝贝们,你们看图片上的是谁呢?</p><p class="ql-block">苏畅:是小朋友、是两个姐姐。</p><p class="ql-block">师:那你们觉得她们在干什么呢?</p><p class="ql-block">萌萌:她们在拉拉手。</p><p class="ql-block">师:其实她们在玩游戏呢?</p><p class="ql-block">坤洋:游戏?是什么游戏呢?</p><p class="ql-block">师:这个游戏的名字叫“拉大锯”,你们看她们俩小手拉着小手,小脚贴着小脚。</p><p class="ql-block">子燚:玩得好开心啊!</p><p class="ql-block">师:那你们知道什么是锯吗?</p><p class="ql-block">锦妍:锯木头的。</p><p class="ql-block">师:锯子其实是木匠干活的工具,让我们先来认识一下吧!</p> <p class="ql-block">原来锯子是长这样的,它有尖尖的排刺。大锯子是需要两个人一来一往对拉,但是小锯子是可以一个人拉的,比较小的物品就能用到小的锯子了。</p> <p class="ql-block">学念儿歌玩游戏</p><p class="ql-block"> “拉大锯”还有一首好听的童谣哦!</p><p class="ql-block">拉大锯拉大锯,扯大锯。姥姥家,唱大戏。接闺女、请女婿。小外孙子也要去,今搭棚、明挂彩。羊肉包子往上摆,不吃不吃吃二百。</p> <p class="ql-block">首先我们熟悉童谣。然后和旁边的伙伴一起“拉大锯”。</p> <p class="ql-block"> 游戏初体验</p><p class="ql-block"> 孩子们跟随着老师来到了操场,第一次感受民间游戏带来的快乐,趁热打铁之下,教师再一次巩固了“拉大锯”的玩法。宝贝们跃跃欲试,那我们就正式开启此次游戏之旅吧!</p> <p class="ql-block">出现的问题</p><p class="ql-block">游戏开始啦,小朋友不会唱童谣,有的人不协调,拉手后一动不动,有的人不愿意和对方合作,最后我们的游戏童谣还没唱就停止了。</p> <p class="ql-block">根据出现的问题,我们回到教室和幼儿进行以下谈话。</p> <p class="ql-block">师:宝贝们,我们的游戏为什么没有玩起来呢!</p><p class="ql-block">锦妍:我们不会唱这个童谣。</p><p class="ql-block">坤洋:老师他的胳膊不会一前一后的动。师:那我们怎么才能玩好这个游戏呢?</p><p class="ql-block">萌萌:和自己的好朋友玩。</p><p class="ql-block">子燚:我们多念念童谣。</p> <p class="ql-block">教师思考</p><p class="ql-block">在第二次,第三次游戏时宝贝们明显觉得只是拉手唱童谣没意思,宝贝们开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创新玩法。</p> <p class="ql-block">游戏往往在玩了多次后孩子们就失去了刚开始的那种兴奋又激动的情绪,所以我们将游戏进行了创新。</p> <p class="ql-block">玩法一:</p> <p class="ql-block">玩法二:</p> <p class="ql-block">童谣“拉大锯”是我们以民间游戏儿歌素材,它符合了幼儿年龄好动、好模仿、好表现的特点,而且民间游戏中加入儿歌后,更显民间游戏的魅力,幼儿易接受,使幼儿的表演能力得以发挥。给孩子缤纷的游戏世界里增添精彩节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