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 199. 美洲山楂锈病菌(真菌)

曾汉龙

<p class="ql-block">美洲山楂(Crataegus)是蔷薇科山楂属的小乔木或灌木,原产于北半球温带地区的欧洲、亚洲和北美洲,其中北美种类居多,中国约产17种。</p><p class="ql-block">形态特征</p><p class="ql-block">树高:一般在5~15米左右,树皮薄,呈灰色或褐色,有成块的鳞片剥落;幼树树皮光滑,老树树皮有浅纵裂和狭窄的脊。</p><p class="ql-block">枝条或树干:通常带刺,较少无刺,刺长约1~3厘米,最长纪录为11.5厘米。</p><p class="ql-block">叶片:互生,狭椭圆形至宽卵形,或菱形,深裂或浅裂,稀不裂,一般叶缘有锯齿(有时齿尖有腺体),但近叶柄处通常全缘;很多品种的叶片在秋季颜色鲜艳,呈黄色、红色或深红色等。</p><p class="ql-block">花朵:在枝端簇生,花量大,艳丽,通常下垂;花两性,伞房花序,花瓣5,多数为白色,也有粉色和红色,圆形,雄蕊5~45,花柱1~5。</p><p class="ql-block">果实:从外形上看是浆果状的,实际为小梨果,内含1~5个很硬的果核(包括内壁和种子)。果实成熟后由绿色变为红色、黄色、紫色或黑色,成熟果实的颜色及果核表面的凹槽是山楂分类的重要依据。</p><p class="ql-block">用途</p><p class="ql-block">观赏价值:山楂的很多品种和杂交种都被用作观赏树和行道树,“单籽山楂”在欧洲被广泛用作绿篱植物。北美山楂的一些品种,尤其是那些开粉花、冬季果不落的品种,具有更强的观赏价值,与国内的山楂品种也能够形成景观互补。</p><p class="ql-block">食用价值:山楂果实可生吃或作果脯果糕,干制后可入药,是中国特有的药果兼用树种,具有降血脂、血压、强心、抗心律不齐等作用,同时也是健脾开胃、消食化滞、活血化痰的良药,对胸膈脾满、疝气、血淤、闭经等症有很好的疗效。山楂内的黄酮类化合物牡荆素,是一种抗癌作用较强的药物,其提取物对抑制体内癌细胞生长、增殖和浸润转移均有一定的作用。</p><p class="ql-block">生态价值:山楂为许多鸟类和哺乳动物提供食物和住所,同时也被不少鳞翅目昆虫的幼虫当做食物。冬季的山楂果对野生动物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画眉和海雀,山楂果是这些鸟重要的食物来源,不过作为回报,它们将通过粪便来为山楂传播种子。</p><p class="ql-block">文化价值:山楂是美国密苏里州的州花。在维多利亚时代,山楂的花语是“希望”,时至今日,山楂也一直被视为是希望的象征。在凯尔特人传说中,山楂曾经治愈了破碎的心。在欧洲的很多传说中,山楂都有“五月树”的雅称,还被尊称为“白色女神”。张艺谋导演的电影《山楂树之恋》让山楂树在国内有了较高的知名度,山楂树也由此与爱情紧密关联,其实在中国古代的很多传说中,山楂树也都代表着神圣的爱情。</p> <p class="ql-block"><b>一,生物学特征</b></p><p class="ql-block">美洲山楂锈病菌(Gymnosporangium globosum)是一种真菌,属于锈菌纲(Urediniomycetes),锈菌目(Uredinales),柄锈菌科(Pucciniaceae),胶锈菌属(Gymnosporangium)。以下是其生物学特征:</p><p class="ql-block">形态特征</p><p class="ql-block">性子器:在寄主叶片上表面产生成簇的性子器,棕色斑点状,直径约为1mm~3mm。</p><p class="ql-block">锈子器:在叶片下表面与性子器相对的位置处产生锈子器,成簇或呈环形,直径2mm~5mm,管状,顶端较尖且侧边开裂,泛白色或呈褐色,高1mm~4mm,宽0.2mm~0.5mm,内含物呈锈棕色。</p><p class="ql-block">锈孢子:球状或宽椭圆形,一般较硬,15μm~23μm,壁浅黄褐色,有较浅的疣状突起,几近平滑,厚度为1.5μm~2μm,含有7~9个气孔。</p><p class="ql-block">冬孢子堆:圆锥形,生于小枝或枝条边缘,高3mm~12mm,宽1.3mm,栗棕色。</p><p class="ql-block">冬孢子:椭圆形至拟纺锤形,双胞,轻微皱缩,圆形或锥形,具有长柄,(35μm~40μm)×(7μm~24μm),壁黄色至金黄色,厚度0.5μm~2.5μm。</p><p class="ql-block">生物学特性</p><p class="ql-block">冬孢子萌发:冬孢子角吸水胶化后1小时萌发产生担孢子,24小时达到最高萌发率。冬孢子萌发的温度范围为5℃~25℃,适宜温度10℃~35℃。</p><p class="ql-block">担孢子萌发:担孢子萌发的温度范围为5℃~25℃,适宜温度15℃~25℃。两种孢子在有水膜的情况下才能萌发,不需要补充营养。</p><p class="ql-block">冬孢子存活:冬孢子角在室温下能存活60天左右,5℃冰箱中可存活4个月左右。单个的冬孢子及担孢子不耐干燥,1~2天便全部死亡。</p><p class="ql-block">传播与感染</p><p class="ql-block">传播途径:主要通过风和雨水传播,病原菌孢子随着风或雨水飘散到健康树木上,在适宜的环境下引起感染。</p><p class="ql-block">感染过程:病原菌在发病时会产生大量的孢子,这些孢子可以通过空气传播,附着在山楂叶片上或树干上,并在湿润的环境下发育成为侵染性孢子,造成新的感染,导致病害扩散。</p><p class="ql-block">防治措施</p><p class="ql-block">剪除传染源:在发现病树或疑似病树时,应及时将患病的叶片和枝条剪除并及时销毁,以减少病原菌的传播途径。</p><p class="ql-block">药剂防治:在发病初期,可以使用合适的杀菌剂进行喷洒,如25%福美双或70%甲基托布津可用于防治山楂锈病。注意要在风和雨天气过后进行喷洒,以确保杀菌剂能够充分附着在叶片上并发挥作用。</p><p class="ql-block">适时修剪:定期对山楂树进行适时修剪可以帮助提高通风透光性,减少湿润环境对山楂锈病的感染。</p><p class="ql-block">科学施肥:适当施用有机肥料和微量元素肥,提高山楂树的免疫力,增强其抵抗病害的能力。</p> <p class="ql-block"><b>二,形态特征</b></p><p class="ql-block">美洲山楂锈病菌(Gymnosporangium globosum)是一种真菌,其形态特征如下:</p><p class="ql-block">1. 性子器</p><p class="ql-block">在寄主叶片上表面产生成簇的性子器,呈棕色斑点状,直径约为1mm~3mm。</p><p class="ql-block">2. 锈子器</p><p class="ql-block">在叶片下表面与性子器相对的位置处产生锈子器,成簇或呈环形,直径2mm~5mm,管状,顶端较尖且侧边开裂,泛白色或呈褐色,高1mm~4mm,宽0.2mm~0.5mm,内含物呈锈棕色。</p><p class="ql-block">3. 锈孢子</p><p class="ql-block">锈孢子球状或宽椭圆形,一般较硬,15μm~23μm,壁浅黄褐色,有较浅的疣状突起,几近平滑,厚度为1.5μm~2μm,含有7~9个气孔。</p><p class="ql-block">4. 包被细胞</p><p class="ql-block">包被细胞长菱形,略有条纹。</p><p class="ql-block">5. 冬孢子堆</p><p class="ql-block">冬孢子堆圆锥形,生于小枝或枝条边缘,高3mm~12mm,宽1.3mm,栗棕色。</p><p class="ql-block">6. 冬孢子</p><p class="ql-block">冬孢子椭圆形至拟纺锤形,双胞,轻微皱缩,圆形或锥形,具有长柄,(35μm~40μm)×(7μm~24μm),壁黄色至金黄色,厚度0.5μm~2.5μm。</p><p class="ql-block">这些形态特征是美洲山楂锈病菌鉴定的主要依据,同时也需要结合病原菌在寄主植物上的危害症状和寄主范围进行综合判断。</p> <p class="ql-block"><b>三,多元入侵之迷</b></p><p class="ql-block">美洲山楂锈病菌(Gymnosporangium globosum)是一种真菌,属于锈菌纲(Urediniomycetes)、锈菌目(Uredinales)、柄绣菌科(Pucciniaceae)、胶锈菌属(Gymnosporangium)。这种病菌主要侵染山楂树,对山楂树的生长和果实产量造成严重影响。</p><p class="ql-block">病菌的形态特征</p><p class="ql-block">美洲山楂锈病菌在寄主叶片上表面产生成簇的性子器,棕色斑点状,直径约为1mm~3mm。在叶片下表面与性子器相对的位置处产生锈子器,成簇或呈环形,直径2mm~5mm,管状,顶端较尖且侧边开裂,泛白色或呈褐色,高1mm~4mm,宽0.2mm~0.5mm,内含物呈锈棕色。锈孢子球状或宽椭圆形,一般较硬,15μm~23μm,壁浅黄褐色,有较浅的疣状突起,几近平滑,厚度为1.5μm~2μm,含有7~9个气孔。包被细胞长菱形,略有条纹。冬孢子堆圆锥形,生于小枝或枝条边缘,高3mm~12mm,宽1.3mm,栗棕色。冬孢子椭圆形至拟纺锤形,双胞,轻微皱缩,圆形或锥形,具有长柄,(35μm~40μm)×(7μm~24μm),壁黄色至金黄色,厚度0.5μm~2.5μm。</p><p class="ql-block">病菌的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p><p class="ql-block">美洲山楂锈病菌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风和雨水传播,病原菌孢子随着风或雨水飘散到健康树木上,在适宜的环境下引起感染。病菌以多年生菌丝体在桧柏、龙柏枝上越冬,次年早春形成冬孢子角,冬孢子萌发产生大量的担孢子,借助风雨、气流传播到山楂树上,侵染危害嫩梢、叶片、叶柄及果实,但不再侵染危害桧柏、龙柏等针叶树。一般4月份树木开始发病时,最先叶片上出现橘黄色小圆斑,直径2毫米左右,后圆斑逐渐扩大至5~10毫米,此时病斑稍微凹陷,产生病菌性孢子器。发病1个月后,叶片背面病斑突起,产生灰褐色毛状物(羊胡子),即锈孢子器,一般长度在6毫米左右,长的可达10毫米;锈孢子器破裂后散出大量褐色锈孢子,病叶变黑干枯,叶片提前脱落。叶柄感染锈病后,病部呈现橙黄色的斑点,状如纺锤形,后期也产生羊胡子,最后变黑干枯,叶片早落。新梢染病,病患处先产生橘黄色小斑点,直径约2毫米,后扩大到6~10毫米,最长的接近20毫米,呈梭形,上面密生性孢子器,后期也产生锈孢子器。新梢病斑常环绕茎干一半,严重的环绕茎粗一周,秋季病斑变黑、龟裂、枝条枯死,遇风雨极易折断。果实染病在幼果期就开始,多在萼洼附近,病斑初期橘黄色,后慢慢发展扩大到10毫米左右,病斑面积占果面的1/3~1/2不等,最后病斑变黑,病部隆起,果实粗糙,不能食用。果柄染病与叶柄染病相似,多引起果实早落。</p><p class="ql-block">病菌的防治方法</p><p class="ql-block">剪除传染源:在发现病树或疑似病树时,应及时将患病的叶片和枝条剪除并及时销毁,以减少病原菌的传播途径。</p><p class="ql-block">药剂防治:在发病初期,可以使用合适的杀菌剂进行喷洒,如25%福美双或70%甲基托布津可用于防治山楂锈病。注意要在风和雨天气过后进行喷洒,以确保杀菌剂能够充分附着在叶片上并发挥作用。</p><p class="ql-block">适时修剪:定期对山楂树进行适时修剪可以帮助提高通风透光性,减少湿润环境对山楂锈病的感染。</p><p class="ql-block">科学施肥:适当施用有机肥料和微量元素肥,提高山楂树的免疫力,增强其抵抗病害的能力。</p> <p class="ql-block"><b>四,与当地物种的关系</b></p><p class="ql-block">美洲山楂锈病菌(Gymnosporangium globosum)是一种真菌,它与当地物种的关系主要体现在其寄主范围和传播途径上。</p><p class="ql-block">寄主范围</p><p class="ql-block">美洲山楂锈病菌主要侵染山楂属(Crataegus)植物,包括美洲山楂(Crataegus mollis)等。此外,它还可以侵染其他蔷薇科(Rosaceae)植物,如苹果(Malus)、梨(Pyrus)等。</p><p class="ql-block">传播途径</p><p class="ql-block">美洲山楂锈病菌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风和雨水。病原菌孢子随着风或雨水飘散到健康树木上,在适宜的环境下引起感染。此外,病原菌还可以通过多年生菌丝在桧柏(Juniperus)等转主寄主上越冬,翌春遇充足的雨水,冬孢子角胶化产生担孢子,借风雨传播、侵染为害。</p><p class="ql-block">对当地生态系统的影响</p><p class="ql-block">美洲山楂锈病菌的侵染会对当地山楂属植物的生长和果实产量造成严重影响。例如,山楂锈病会导致山楂叶片出现黄斑、脱落,严重影响山楂树的生长和产量。此外,由于美洲山楂锈病菌可以侵染多种蔷薇科植物,它的传播和侵染可能会对当地的生态系统造成一定的影响。</p><p class="ql-block">防治措施</p><p class="ql-block">为了控制美洲山楂锈病菌的传播和侵染,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措施。例如,可以通过砍除转主寄主、清除冬孢子、药剂防治等方法来控制病害的发生和传播。此外,还可以通过加强山楂树的管理,包括定期修剪病叶、保持树冠的通风透光性,使得山楂树能够更好地抵抗病原的侵害。</p> <p class="ql-block"><b>五,对人类健康的危害</b></p><p class="ql-block">美洲山楂锈病菌(Gymnosporangium globosum)是一种真菌,主要影响山楂树的健康,导致山楂锈病。这种病菌通常在桧柏等转主寄主上越冬,春季通过风雨传播到山楂树上,引起病害。美洲山楂锈病菌对人类健康的直接危害较小,但可能通过影响山楂树的果实产量和质量,间接影响人类的营养摄入和健康。</p><p class="ql-block">美洲山楂锈病菌的基本信息</p><p class="ql-block">学名: Gymnosporangium globosum (Farlow) Farlow</p><p class="ql-block">分类地位: 真菌界 Fungi、担子菌门 Basidiomycota、锈菌纲 Urediniomycetes、锈菌目 Uredinales、柄绣菌科 Pucciniaceae、胶锈菌属 Gymnosporangium。</p><p class="ql-block">对人类健康的潜在影响</p><p class="ql-block">直接影响:美洲山楂锈病菌对人类健康的直接影响较小,因为它主要是一种植物病原体,通常不会直接感染人类。</p><p class="ql-block">间接影响:</p><p class="ql-block">营养摄入:如果山楂树因为锈病而减产或果实质量下降,可能会影响到人类对山楂果实的消费,从而间接影响人类的营养摄入。</p><p class="ql-block">经济影响:山楂锈病可能导致山楂树的果实产量减少,影响果农的经济收入,进而影响当地的经济发展。</p><p class="ql-block">防治措施</p><p class="ql-block">为了控制美洲山楂锈病菌的传播和减轻其对山楂树的危害,通常会采取以下防治措施:</p><p class="ql-block">砍除转主寄主:在山楂园附近2.5-5km范围内不宜栽植桧柏类针叶树,若有应及早砍除。</p><p class="ql-block">药剂防治:在山楂树发芽前后,可以喷洒波美5度石硫合剂除灭桧柏上的冬孢子。冬孢子角胶化前及胶化后,可以喷50%硫悬浮剂400倍液,或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25%敌力脱乳油3000倍液,或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加25%敌力脱乳油4000倍液,或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加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隔15天喷1次,连续1-2次。</p><p class="ql-block">美洲山楂锈病菌对人类健康的直接危害较小,但可能通过影响山楂树的果实产量和质量,间接影响人类的营养摄入和健康。因此,对这种病菌的防治仍然是必要的,以保护山楂树的健康和果实的质量。</p> <p class="ql-block"><b>六,对人类生存的威胁</b></p><p class="ql-block">美洲山楂锈病菌(Gymnosporangium globosum)是一种真菌,主要危害山楂树等蔷薇科植物,对人类生存的威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p><p class="ql-block">1. 农业生产</p><p class="ql-block">美洲山楂锈病菌会导致山楂树的叶片、果实和枝条受损,严重时会影响山楂的产量和质量,从而影响到相关的农业生产和经济收益。</p><p class="ql-block">2. 生态系统</p><p class="ql-block">作为一种植物病原菌,美洲山楂锈病菌可能会对当地的生态系统造成影响,例如改变植物群落的结构和多样性,进而影响到依赖这些植物的其他生物。</p><p class="ql-block">3. 食品安全</p><p class="ql-block">如果山楂果实被美洲山楂锈病菌严重感染,可能会影响果实的安全性,从而对人类的食品安全构成威胁。</p><p class="ql-block">4. 经济影响</p><p class="ql-block">由于山楂在食品、药品和保健品等行业中有广泛的应用,美洲山楂锈病菌的爆发可能会导致相关产业的经济损失。</p><p class="ql-block">5. 防治成本</p><p class="ql-block">为了控制美洲山楂锈病菌的传播和减轻其对山楂树的危害,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防治,这对资源有限的地区来说可能是一个沉重的负担。</p><p class="ql-block">6. 公共卫生</p><p class="ql-block">虽然目前没有证据表明美洲山楂锈病菌会直接危害人类健康,但在防治过程中使用的化学农药可能会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潜在的风险。</p><p class="ql-block">综上所述,美洲山楂锈病菌对人类生存的威胁主要体现在农业生产、生态系统、食品安全、经济影响、防治成本和公共卫生等方面。因此,对于这种病菌的监测、防治和管理是非常重要的。</p> <p class="ql-block"><b>七,传播途径</b></p><p class="ql-block">美洲山楂锈病菌(真菌)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以下几种:</p><p class="ql-block">1. 风力传播</p><p class="ql-block">病菌的担孢子可以通过风力传播到健康的山楂树上,尤其是在春季和秋季,风力较大时,病菌的传播速度会加快。</p><p class="ql-block">2. 雨水传播</p><p class="ql-block">病菌的冬孢子角在遇雨水后会胶化产生担孢子,这些担孢子可以随着雨水的冲刷和飞溅传播到周围的山楂树上。</p><p class="ql-block">3. 昆虫传播</p><p class="ql-block">某些昆虫可能会在觅食或活动过程中携带病菌,从而将病菌传播到健康的山楂树上。</p><p class="ql-block">4. 人为传播</p><p class="ql-block">人类在果园管理过程中,如修剪、采摘等操作,如果使用了被病菌污染的工具或设备,也可能会将病菌传播到健康的山楂树上。</p><p class="ql-block">5. 转主寄主传播</p><p class="ql-block">美洲山楂锈病菌是一种转主寄生菌,其生活史中需要在两种不同的寄主植物上完成。病菌可以在桧柏等转主寄主上越冬,次年春季形成冬孢子角,冬孢子萌发产生担孢子,担孢子传播到山楂树上引起侵染。</p><p class="ql-block">为了防止美洲山楂锈病菌的传播,果园管理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p><p class="ql-block">及时清除果园内的病叶、病枝和病果,减少病菌的滋生和传播。</p><p class="ql-block">避免在果园周围种植桧柏等转主寄主植物,或者在山楂树和桧柏之间设置隔离带。</p><p class="ql-block">在病菌传播高峰期,如春季和秋季,加强果园的巡查和管理,及时发现和处理病株。</p><p class="ql-block">在修剪、采摘等操作前后,对工具和设备进行消毒处理,防止病菌的人为传播。</p> <p class="ql-block"><b>八,防控措施</b></p><p class="ql-block">美洲山楂锈病菌(真菌)的防控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p><p class="ql-block">1. 砍除转主寄主</p><p class="ql-block">山楂园附近2.5-5公里范围内不宜栽植桧柏类针叶树,若有应及早砍除。</p><p class="ql-block">2. 清除冬孢子</p><p class="ql-block">不宜砍除桧柏时,山楂发芽前后,可喷洒45%晶体石硫合剂30倍液,以除灭转主寄主上的冬孢子。</p><p class="ql-block">3. 彻底清园</p><p class="ql-block">秋天落叶后,结合冬季修剪剪掉树上的僵果和病枝,并及时打扫落叶、落果和树枝,集中销毁。发芽前喷洒3-5波美度石硫合剂。</p><p class="ql-block">4. 药剂防治</p><p class="ql-block">冬孢子角胶化前及胶化后(5月下旬至6月下旬)喷2-3次50%硫悬浮剂400倍液或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25%敌力脱乳油3000倍液,隔15天左右1次,防治1次或2次。</p><p class="ql-block">5. 加强田间管理</p><p class="ql-block">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抗病力。改善果园排灌设施,做到旱能浇,涝能排;改良土壤结构,防止水土流失,有条件的果园可进行深翻。生长季节及时中耕锄草和保墒;合理修剪,调节树体结果量,避免大小年现象出现;肥力差的果园,要多种绿肥从压青,采用配方施肥技术。</p><p class="ql-block">以上防控措施的综合应用,可以有效地控制美洲山楂锈病菌的传播和危害,保护山楂树的健康生长。</p> <p class="ql-block">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特邀“外来入侵物种”专家,学者;“外来入侵物种”调查与研究志愿者;网络。如有雷同、相同之处,知识产权归原作者所有。谢谢!</p><p class="ql-block">外来入侵物种调查与研究编辑部</p><p class="ql-block"> 曾汉龙</p><p class="ql-block"> 2024年12月20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