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回拉萨:回程-拉萨-西宁-兰州-北京

兰子

<p class="ql-block">这次拉萨内外转了三圈:布达拉宫转了一圈,拉萨街道到处找吃的溜了一圈,拉萨寺周边转了一圈(哲蚌寺,色拉寺,南山)</p><p class="ql-block">顺着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南北岸的南迦巴瓦峰两天往返走了近50公里,在不同角度欣赏了南迦巴瓦峰的英姿。</p><p class="ql-block">看了三天的南迦巴瓦峰的日照金山,朱朱说,看到一次幸运一年,我这积攒了三年的幸运,今日启程回京,采取空铁联合模式,白天的拉萨到西宁,可以看一个白天的景色,以及可可西里的日落,但遗憾的是昆仑山口依旧在晚上。</p><p class="ql-block">早上6:16到西宁,直接站内换乘到兰州西的高铁,到兰州西8:25吃早饭,正好饭后动车到机场,这样下午飞机就能到北京。</p> <p class="ql-block">均衡了一下,想看可可西里的落日,又不想多在火车上睡一宿,这样空乘结合。蛮方便的,不用出站,转乘两次到机场。现在的方式比拉萨直飞省钱1500,多一天,多看景。比火车的方式少一晚,多四百,完美。</p> <p class="ql-block">早上八点的拉萨城还在沉睡中,出发去拉萨火车站,买了z8982次拉萨到西宁的火车,希望能看到可可西里的落日。</p> <p class="ql-block">到当雄路途的景色,基本是牧区。</p> <p class="ql-block">11:00左右到当雄站,海拔4100米。</p> <p class="ql-block">12月份,拉萨境内的雪比较少,沿途只能看到远处的雪山,没有去年三月底四月初的连绵的山雪。</p> <p class="ql-block">我喜欢火车上看一路的雪山,各种形状,虽然没有近距离的雪山让人震撼,但是形状的变化,总让人赏心悦目。放大后可以根据雪的厚度,以及山峰的坡度,想象雪山的高度,很有意思。</p> <p class="ql-block">定制小炒肉,65套餐,好吃。在餐车遇到四个大学生在打牌,挺好玩儿,卡五斗地主,规则如下:</p><p class="ql-block">1 地主:一明一暗两地主,通过班牌决定明地主,黑五是暗地主。</p><p class="ql-block">2 5大小王321的大小顺,三个开始是炸,四个以及以上连续牌可出</p><p class="ql-block">3 卡五,故4,6,7,8可出,5可吃5(后面的5可压前面的5)</p><p class="ql-block">4 其它:一大一小王可以做一对牌出</p><p class="ql-block">4 输赢:平局(头游末游是一家),否则论输赢。</p> <p class="ql-block">13:07分到那曲。</p> <p class="ql-block">那曲过后海拔持续攀升,草场见浅,牛羊也不如当雄那边密集。</p> <p class="ql-block">快接近措那湖,水域开始增多。</p> <p class="ql-block">那措湖已经结冰,冰面颜色多变。</p> <p class="ql-block">远处高处是唐古拉山脉</p> <p class="ql-block">路基两边的固沙格子</p> <p class="ql-block">2:40,安多车站停2分钟,可下车。</p> <p class="ql-block">安多站以后,天空的白云明显增多。</p> <p class="ql-block">赶上了可可西里的落日,阳光透过云层的金光超美,温暖热情而又可以直视,一点也不刺眼,但是手机拍不出那种光束的感觉,也可能是摄影水平不够。回去研究一下各种参数,提高一下摄影水平。</p> <p class="ql-block">格尔木的车窗,齁冷,留下掌痕。</p> <p class="ql-block">兰州西</p> <p class="ql-block">一碗兰州牛肉面</p><p class="ql-block">33元的酸菜牛肉面套餐,好吃😋,大片的牛肉很诱人,拉面很筋道。师傅问我哪儿人,我说湖南的,于是一大勺油辣子放上去。</p> <p class="ql-block">好多烟囱,一问,原来是兰州炼油厂。</p> <p class="ql-block">在兰州中川机场,吃到了最好吃的百合,生吃冰糖甜,说是六年生的百合才有此味道。以前知道兰州盛产百合,不知道这么好吃😋</p> 后记 <p class="ql-block">据说很快北京北站开通到成都,西安和兰州的高铁,以后可以说走就走,周末从容的去吃一碗兰州牛肉拉面,看成都的大熊猫,爬一趟华山。</p> 社会见闻 <p class="ql-block">一早去拉萨站的出租车师傅是甘肃人,这两年才开出租,22年以前在北京和朋友合伙开了六年餐馆叫西北老马食府(连锁),头四年收入还可观。结果疫情两年基本停滞,到2022年实在难以为继(一年房租60多万),咬牙关闭,只留了天通苑两家作为种子,跑到拉萨开出租,一月收入一万出头。准备明年再去北京,觉得还是北京的消费力强,而且自己已经习惯了这个行业,做起来更开心得心应手一些。</p> <p class="ql-block">昨天下午去南山公园路途的滴滴师傅是个女司机,才做不到一个月。云南姑娘,孩子在老家读高中,她之前在林芝下面的察隅县城开超市卖百货烟酒,生意不错,老公在拉萨承包工程。觉得两地分居不合适,到时候除了钱,什么也没有。考虑到老公的工程还没结束,而且去林芝,他老公也不知道干啥,所以自己判了店铺出去,到拉萨开滴滴。说自从疫情,拉萨的工程不好做,价格压的特别低,结算也很不及时,应该是政府没钱了。</p> <p class="ql-block">火车上遇到一个河南的妹妹,和老公一起在那曲待了很多年,做过服装销售,开过宾馆,今年在老家驻马店买了新房子,装修。现在老公做采购的生意。两个孩子读书(14,16岁),以前奶奶租房陪孩子上学。今年开始,老公想着生活压力小了一点,让她回老家陪伴孩子,不然以后都没了亲情。我问她,为啥跑到这么高海拔的地方工作,。她说以前生活起步不容易,在内地收过废品,摆过地摊,后来想着西藏这边挣钱容易一点,跑过来,中间开宾馆碰到疫情,藏胞房东不减房租,还涨钱,没办法,在西藏疫情全面爆发之前兑了出去。据说后来接手的老板完全没有生意,弃店而去。藏胞转为自己经营,连设备也不会维护使用,最后设备全部不可使用。那曲海拔高,基本4500米以上海拔,水只能七八十度,鸡蛋汤都做不了,最喜欢去拉萨吃驴肉火烧和紫菜蛋花汤,每次去吃三个驴肉火烧,一碗紫菜蛋花汤,觉得特别满足。每次回老家,觉得什么都好吃,一下子能重二三十斤。但一回到那曲,就自然瘦下来了。她看我一个人到这边徒步,特别紧张,告诉我高海拔地方一定要有同行人,不定遇到什么状况。高反很危险,她一次刚从老家回那曲,晚上睡觉起床上厕所,一翻身下床,直接咕咚摔地上,然后就说不出话来,幸好她老公醒了,马上起来给她吸氧恢复了。还有一次老家回来,出火车站,手里拿了一个水果罐头的空玻璃瓶,没舍得扔,想着可以喝水用。都看见他老公在站门口等她,下一秒,咕咚直溜溜的摔地上。她老公和门口工作人员(藏胞)说,她老婆晕倒了,死活不让进。等她醒过来,工作人员问她有没有人接她,她指着他老公,才让进站过来。藏胞不少一根筋,不变通,沟通困难,最后出现双输局面。一些藏胞把房子租给汉人做生意,只管收租,其余一概不管,遇到问题,完全靠自己解决。我的理解,言语不通畅,认知上的不对等是重要原因。不过现在年轻的藏胞受教育越来越多,思维认知,语言上都有很大变化,明显感觉现在拉萨街头餐馆服务员多了一点。遇到的藏胞滴滴专车司机,也都非常好沟通。政府在西藏的建设上投入很大,很多援藏的措施和政策。给援藏人员高工资,孩子上学给予特殊照顾。大量的援藏人员到西藏工作,还有很多内地的人到西藏做生意。西藏的这过去二十年的发展,内地人员,尤其甘肃,云南,四川的人员做了很大的贡献。当然尤其早期过来的内地人多挣了钱。现在也依旧吸引不少内地人过来。</p><p class="ql-block">不过这些变化打破了以前藏胞的简单生活的平衡,比如自然环境的保护(比如羌塘草原的保护),不少牧民不再有牧场,迁到接近城郊的地方生活。虽然政府有因为不让打猎,放牧,耕作等各种的补助(比如林芝某地,有些三口之家一年有8万左右的补助),并且派农业技术人员帮助免费建设蔬菜大棚,但不少藏民直接把大棚租给汉人收租子。短期因为政府补助,孩子免费教育等,藏胞的日子还不错。但最终需要适宜新的生活环境,自食其力,如果不改变,就会出现布达拉宫,大昭寺八廓街的乞丐增多,或者别的社会问题。</p><p class="ql-block">河南妹妹今年回家陪孩子,出现一些冲突时,孩子就会说:我们小时候需要你的时候你不在我身边,现在我大了,自己能管自己,不需要你管。河南妹妹有些落寞和无奈,说父母拿命在这里挣钱,希望能让孩子生活的好一点。但现在和孩子解释也不管用,只能等孩子长大了,看慢慢能否理解他们的无奈。</p><p class="ql-block">妹妹还说,西藏疫情全面爆发时影响极大,那时所有的宾馆,还有一些楼宇都被征用做隔离人员住宿,很多人多次感染。因为疫情收入减少,没有收入,甚至背上巨额债务,跳楼自杀的不少见。政府也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有几个月严重的时候,隔几天发生活物资:黄瓜,西红柿,洋葱,土豆, 胡萝卜,米面等各种物资,都吃不完。</p> <p class="ql-block">火车上遇到一个四口之家,一位漂亮的妹妹,带着两个男娃娃,和老公一起回老家。因为寒冷,这里的学校寒假长,放到3.9号,接近三个月,暑假短,只有三周。这和内地正好相反。妹妹以前搞旅游相关的工作,后来和人合伙做特产生意。老公是公务员,能感觉生活还比较富足。她说西藏的很多特产都是从云南(林芝的菌类,虫草花啥的)甘肃青海(牦牛肉干等)那边运过来的,再卖给外地游客,价格高。本地好品质的特产也有,但比较少,价格高。前些天正是林芝苹果(黑钻)的季节,说是纯有机,口感极好。林芝的松茸不同地方差异很大,鲁朗波密的林芝大,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索松村的松茸瘦小,但后者品质更好,生吃脆而鲜美。如果买菌类,就买点本地野生的羊肚菌。还有林芝出名的石锅鸡,大多从外地运过来,本地鸡基本饲养的,而且多1-2公斤大,她们通过内部渠道一只50左右,否则得上百,所以要吃到本地的石锅鸡价格不便宜。我问她西藏哪些地方最值得推荐,她说去哪儿都很好,50冰川特别好,规模大,很多冰洞。羊湖因为离的近,经常说走就走,尤其下雪天,带点吃的,在湖边坐一会儿。年轻时候哪儿都去,现在反而不咋动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