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宽传世名作 《溪山行旅图》赏析

~白蕊

欢迎进入白蕊艺术空间,有缘于我的美篇创作空间相逢;让我们一起在艺术世界接受熏陶,成为更好的自己。<div><br></div><div>图片来源:网络</div><div>文字编辑:~白蕊</div> 范宽(约950—约1032),宋代著名绘画大师,与董源、李成并称“北宋三大家”‌。他名中正,字中立,陕西华原(今陕西铜川耀州区)人。范宽性情宽厚豁达,不拘成礼,嗜酒好求道,时人呼之为“宽”,遂以范宽自名。他初学李成,后感悟“与其师于人者,未若师诸造化”,遂隐居终南、太华,对景造意,写山真骨,自成一家。<div><br></div><div>范宽的画作峰峦浑厚端庄,气势壮阔伟岸,用笔强健有力,皴多雨点、豆瓣、钉头,山顶好作密林,常于水边置大石巨岩,屋宇笼染黑色,作雪景亦妙。其存世作品有《溪山行旅图》《雪山萧寺图》《雪景寒林图》等。</div><div><br></div><div>范宽的作品多取材于其家乡陕西关中一带的山岳,雄阔壮美,笔力浑厚。所画的崇山峻岭,往往以顶天立地的章法突出雄伟壮观的气势,成功地刻画出北方关陕地区“山峦浑厚,势状雄强”的特色,被誉为“得山之骨”、“与山传神”。《溪山行旅图》便是他创作特色的具体体现。<br></div>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范宽《溪山行旅图》,绢本设色,纵206.3厘米,横103.3厘米,原画被台北故宫博物馆,是台北故宫博物馆的三大镇馆之宝,也是镇馆之首。</span></p> 首先映入眼帘,是占据整幅画面大约三分之二的巨大山体。范宽用雄健而冷峻的笔力,勾勒出主峰的轮廓。坚硬的山石,浩莽的气概,浓重的墨色,表明这是北方的山,具体来说,是范宽的故乡,关中一带的山。<br> 山势雄浑,气势逼人,但就在高耸入云的山涧石缝中,范宽用浓墨逼出一线白色瀑布,直落千仞。看似不经意,实则赋予整幅画以灵动感和层次感,堪称神来之笔。因为这道贯注而下的瀑布,这幅画才同时拥有了山的庄严和水的柔美。<div><br></div><div>范宽以雄健、冷峻的笔力勾勒出山的轮廓和石纹的脉络,浓厚的墨色描绘出秦陇山川峻拔雄阔、壮丽浩莽的气概。这幅竖长的大幅作品,不仅层次丰富,墨色凝重、浑厚,而且极富美感,整个画面气势逼人,使人犹如身临其境一般。扑面而来的悬崖峭壁占了整个画面的三分之二。</div><div><br></div><div>这就是高山仰望,人在其中抬头仰看,山就在头上。在如此雄伟壮阔的大自然面前,人显得如此渺小。&nbsp;<br></div> 目光随着画面往下移,近景处,巨石兀立,松木森然,几汪溪水从山石深处汩汩涌出,潺潺若有响声。一条驿道掩映在山石之间,从右到左横贯整个画面。一队驮马正在穿过驿道,前后各有一人护送。有溪,有山,有行旅的队伍,至此,范宽终于点明了这幅画的主题——溪山行旅图。 <p class="ql-block">但在巨峰与密林之中,这行旅的商队显得那么渺小,那么微不足道。不仅如此,范宽要告诉世人的是,整幅画的主宰是山,是自然之力。所以我们在画中几乎看不到人力的痕迹,只有细看,才能看到渺小的商队经过,还有一座桥,以及半隐半现的寺庙——这已经是人类活动的全部痕迹了,其余的地方,都是人力无法触及的自然。</p> 这幅画自诞生以来,历代收藏者都认定是范宽的作品,但从来没有人在画中找到题款等证明作者身份的直接证据。直到1958年,台北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李霖灿先生用放大镜观赏这幅画的过程中,突然在那一队驮马行旅的后面,在阔叶树阴的夹隙中,他仿佛看到有两个字闪烁了一下,赶紧靠近用放大镜一看,“范宽”二字赫然呈现。 此画中山水并非以描绘真实空间为目标,而是巧妙地在近、中、远三段式的基本构图中,藉推远主山、拉近中景、突显近景渺小行旅与主山巍峨崇高的对比等手法,创造了一种如临其境的壮硕山水之趣。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图 | 董其昌楷体写就的“北宋范中立溪山行旅图”</span></p> <p class="ql-block">明嘉靖年间书画家董其昌称其为:“宋画第一。”现代画家徐悲鸿称:“中国所有之宝,故宫有其二。吾所最倾倒者,则为范中立《溪山行旅图》。”与众人推崇膜拜并行的,还有其在流传千年间背负的质疑与争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尽管画幅右上角有董其昌楷体写就的“北宋范中立溪山行旅图”十字,但因宋画多穷款,且《溪山行旅图》在明代以前的流传轨迹无从可考,此起彼伏的诽议声中,它被扣上了“赝品”名头。</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图 | 隐蔽在怪石丛林中的“范宽”二字</span></p> <p class="ql-block">直到1958年,彼时台北故宫博物院研究员李霖灿在画迹边角处,大海捞针似的寻觅见隐蔽在怪石丛林中的“范宽”二字,时隔千年,这才拨开迷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范宽与《溪山行旅图》得以正式重逢,虽并无落款钤印,但千百年来,这边角之名却成为中国传统山水绘画创作中无法逾越的巅峰。如今,前去博物馆探寻《溪山行旅图》真迹的游客们,每每都要“寻找范宽签名”。</p> <p class="ql-block">《溪山行旅图》采用中峰鼎立式的构图法,一座巨大的山峰如同一座墓碑一般矗立在画面的正中间,并占据了画面的大部分空间。这种“巨碑式”的山水画构图法也成为了山水画的典范。整个画面大体上分为等比的前景、中景、远景,且比例大致为1:3:9,这便造成了一种画面的节奏感,同时进一步表现出了“巨碑”山峰的雄浑、庄严、肃穆之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幅作品将雨点皴、豆瓣皴表现到了极致,整个山体以淡墨起稿,施以浓墨勾勒部分轮廓,而其余部分则是大量见功力的皴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从皴法上看用笔极其沉稳、老练,通过一些看似无序的皴法组合,整个山体的重量感跃然画面之中。部分位置以积墨来表现,增强了山体的厚重感与神秘色彩。远看山体,呈现暗色,这极其符合人们对墓碑形象的理解。一种富于幻秘的色彩在范宽的笔墨中得到了真实再现。</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屏幕前的你,对这幅古画有了解了吗?</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