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邯郸驿里逢冬至

云雀(唐清云)

<p class="ql-block"><b> 邯郸冬至夜思家</b></p><p class="ql-block"><b> 【唐】白居易</b></p><p class="ql-block"><b>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b></p><p class="ql-block"><b>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b></p><p class="ql-block"> 一年一冬至,一岁一安康。冬至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中重要的节日,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冬至也被称为“冬节”“长至节”“亚岁”等。</p><p class="ql-block"> 冬至之日,昼最短夜最长,在这之后,太阳直射点往北回返,白昼逐渐变长。冬至在周代被作为岁首,正因为它代表着新生,代表着希望。冬至日后的温度并不会回升,甚至更为寒冷,但冬至日作为阴阳交割的重要一天,尤为人们重视。古代冬至这天会举行隆重的祭天大典,帝王祈佑祖先、神灵的庇佑,来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也记载宋代十一月的冬至节: “京师最重此节,虽至贫者,一年之间,积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备办饮食,享祀先祖。”冬至日,官员放假,在外漂泊的游子回家过团圆的冬节,年终有所归宿。饮食是冬至最重要的庆祝节气形式之一,北方地区冬至之日有吃饺子的习俗,一碗热腾腾的饺子不仅带来了温暖,更是以家的味道呼唤起无数游子的思乡之情。而在江南地区,则更流行吃汤圆的习俗,汤圆代表团圆,冬至之日团圆最重要。</p> <p class="ql-block">  冬至有诗思,诗人以笔抒写各种情绪:有以冬至写对人生的迷惘和无所适从,“心折此时无一寸,路迷何处见三秦”:有以冬至抒发垂暮之年的怨愤之情,“心灰不及炉中火,鬓雪多于砌下霜”;有以冬至抒写自己舒适的心情,“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但更多诗人笔下的寄托的还是对家人的思念,期盼团圆。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邯郸冬至夜思家》便是抒情之作。白居易写诗,以情为根。贞元二十年(804)时任秘书省校书郎的白居易在冬至这天宦游在外,夜宿寒邯郸驿舍,作诗诉说对家乡和家人的无限思念。冬至日本该放假,但作者却“抱膝灯前影伴身”,灯映孤影,影子是作者唯一的伴侣。羁旅之人易感孤独,作者此时心中所念所想的又是什么呢?“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思念诉诸于口,有很多种方式,诗人并没有直接写自己有多思念家人,而是以对方的角度写家人在冬至这天如何思念自己,深夜围坐家中,说着远行人,这正可以看出诗人的思念之深。</p><p class="ql-block"> 冬至有三候: 一候蚯蚓结;二候麋角解: 三候水泉动。从物候变化中的蚯蚓屈曲如结,麋鹿感阳气角解到三候的泉水感地气而动,更蕴藏着人们对草虫蠢动的春天和万物新生的期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