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上海四川中路133号大楼1一4层是上海新華书店、新華书店上海发行所的办公地。二块招牌和几经变动的领导班子,从一九五四年掛牌到二00四年结束,五十年的的风风兩雨,五十年的艰难历程,往事知多少?日月如梭,时过境迁,多少往事淡薄了,多少往事释怀了,但也有些往事却驻留心间。</h3> <h3>一、新華课课闻书香<br> 一九六五年十月,我从部队回来被分配到宝山县江湾镇新華書店。它成立於一九五三年,早于新華書店宝山县店成立。江湾书店傍桥依水,居于万安路上最热闹的繁华地段。<br> 店面是二大开间,约六,七十平方米,店堂内二十几个书架,陈列着各个门类的图书。店堂后面是三十多平方米的收发兼仓库,其中有一部分建筑是支架在河边水面上。开窗就可看到河道中往来穿梭的船只,听到吱吱的摇橹声,闻到随风吹來的絲絲水气。这江南特有的景色和书香深深地吸引着我。<br> 我上班的第三天,店,所下县店指导工作的联络员周松柏,吕君朴來江湾书店给我上课,周松柏首先给我讲新華書店的历史,延安窑洞,青凉山万佛洞书店,毛主席親笔为新華書店提字。他还说:新华书店与中国人民银行,铁路局,邮政局是通行全国的四大单位。<br> 吕君朴同志为我讲解:隨軍书店,背篓精神,中央农村图书发行工作会议,上海店,所领导孙立功同志親率文艺小分队在松江,金山等县進行文化下乡的宣传,并在田头召开农村图书发行员工作经验交流和技能表演等等。<br> <br> <br> 之后上海各县店在店,所指导下都举办农村发行员学习班,宝山县店在罗店镇書店举办了为期三天的学习班,汇报交流各自工作。<br> 发行员徐秉义,他毕业于上海出版发行学校,家住市区,分配在宝山县罗店书店,分管三个人民公社的图书发行。六天工作,一天回家。吃住在书店阁楼上,他用火油炉烧饭,烧一次吃一天。<br> 发行员汤显邦,负责横沙,长兴二个岛屿的城乡供稍社图书和学校课本.工作,每周下岛各去二天,工作忙时常赶不上回程的轮渡而在渡口过夜,被称作轮渡口“过夜常客”。<br> 发行员彭正,六四届高中毕业,负责大场镇多个公社的图书发行工作外,还要承担每周二次到江湾书店取书,(大场书店不送货)来回近二十公里路程,途中要翻过三座大桥和穿越二道铁路钱,自行車載着近十个标准包图书,风雨无阻,被人们誉为“铁人彭正”……<br> <br> 一九六五年底,上海店,所要求各县店领导带头认真做好一九六六年春节的年画下乡供应工作,时间不得少于一周。县店副经理王强华与袁际准,徐秉义一队负责蕰藻浜以北及罗店一线。县店党支部书记季珍与辛国华和我一队负责蕰藻浜以南及江湾高境庙一线。<br> 年画下乡,备受欢迎。许多生产大队都希望我们去。我们是田头设摊,打谷场拉灯掛画.,前后奋战了十天,直到一月二十一日年卅下午,天空.飘着雪花,田埂冰冻泞滑,我们三人肩扛手提車推年画,赶向高境庙的一个偏远生产大队。季珍同志年纪较大又有腿疾,在路上滑了好几跤,但他仍很乐观。回程路上顶风雪,踏冰冻,并和辛国华合作作了一副长联:<br>上联:田埂滑 、 路泞泞 、 走了一程又一程 、 程程迎接我们新華書店人;<br>下联:北风冽 、雪纷纷 、舞了一重又一重、 重重伴送年卅田头卖画郎。<br> 长联切题,生动形象,我至今记忆尤深。正是“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br> 夜晚约九点钟我们才回到江湾书店,店里的洪祥卿,王玉华等五位同事都在等着我们。<br> <br> 几十年过去了,江湾镇新华书店也早已不复存在,当年的同事有的也已远去,但周松柏等老同志当年的敍述,发行员的艰辛,年底岁未的年画下乡的一幕一幕,都是一堂一堂生动的课,课课都仍然历历在目,时常涌向心头。<br> <br> </h3> <h3>二:空中惊心二刻钟<br> 一九七八年年底,上海店,所交给新華書店楊浦区店一个特殊任务,要区店组织一批上海各出版社出版的图书去给浙江杭州笕桥机场和机场周边部队供应图书。具说这是原市店,发行所軍代表联系的。<br> 当年我在杨浦区店分管业务,区店把这特殊的跨省流动的任务交给了我,林越庭和符光耀三人。我带队负责管总,林越庭负责货源和对外联络,符光耀负责账目收银。经过约三天准备,我们带了约二百多件图书,到五角场的江湾机场候机<br> 一会来了一架苏式小型运输机和一个班的解放军同志,二百多件图书由他们传递進飞机,堆垛在机仓中间。我们三人是第一次乘飞机,不免有些紧张,一个与我同姓的军人路导航员兼报务员领我们从机尾進入飞机,分座在机仓二边的硬木长条椅上,要我们系好安全带,并给我们讲飞机起飞时的注意事项。<br> 过了一会,他从驾驶仓出來,给我们讲飞机若遇特殊情况迫降,不要紧张。说着他拉着一个四轮滑扞車,叫我们接龙抱腰一头抱着他,并说:“飞机若迫降,飞机在着地瞬间,机尾仓门会自动打开。我会推着滑扞車拖着你们滑出机仓,出仓后你们应立即躲進飞机跑道二边的壕沟避險,以防飞机爆炸或汽油燃烧。”<br> 他不讲解演练还好,他一讲解演练,我们反而更加紧张和不安。<br> 不久飞机启动,瞬间腾空而起,我们在飞机窗口看到了黄浦江、看到了奉贤和金山的海边,随后飞机在白茫茫的云端上平稳前行。忘却了先前的紧张和不安。<br> 大概半小时左右,飞机快到到杭州笕桥机场时,机内响起了笕桥机场上空风起云低,骤降暴雨,飞机难以降落。<br> 飞机在笕桥机场上空盘旋,几次试图降落均未成功。伏冲拉起,拉起伏冲,飞机在风雨中时上时下,在盘旋中勿左勿右,我们在飞机内东倒西歪站立不稳,还伴有翻胃呕吐。堆垛在机仓内的图书大包也倒散一地。<br> 飞机在笕桥机场上空盘旋己约一刻钟。<br> 飞机是继续在机场上空盘旋等待天气还是强行迫降?我们不得而知,也不敢想象。<br> 这时路导航员从駕驶仓走來,他双手紧握滑杆把手,叫我们按演练动作抱紧他,我在接龙的最后一个,符光耀在我前面显得格外紧张,我不停地宽慰他别紧张,不会有事。我们就这样在飞机内随机升降,伴机晃动。时而摔倒,时而爬起。大约又过了一刻钟,突然一陣刺耳的磨擦声和剧烈的颤抖,我们互相紧紧地抱着前面人的腰,等待着从机尾滑向地面的瞬间。飞机在地面上行驶一会停了,这时路导航转身对我们说:好了,飞机安全降落了,随后他手揿机尾铵钮,打开了机尾仓门,我们从机尾走出,吐气伸腰,如释重负。到了笕桥机场招待所,路导航和我们吃住一起。午饭后來了二位领导看望我们,慰问我们“空中受惊了”。<br> 下午我们整理图书,但晚上睡觉回想白日空中惊魂一幕,仍心有余悸,久久不能安睡。<br> 第二第三天我们接待着一批又一批的部队官兵来选购图书。剩余图书也全部被笕桥机场图书馆包销了。<br> 四十多年过去了,笕桥机场空中行,惊心动魄二刻钟。真可谓这是“巧遇而不願遇,想忘却终难忘”的一次图书流动供应!</h3> <h3>三:红日升跃出浦江<br> 一轮红日喷薄而出跃出浦江。这是新華書店总店一九八九年向全国各地新華書店及图书发行专业院校推荐的一部《书店营业员业务技能规范》教学片的开头一幕。红日何缘升跃上海浦江?事过几十年,原由知多少?<br> 让我们翻开历史,重展此片的诞生!<br> <br> 一九八六年春天,新華書店总店委托上海市店,上海发行所筹办录制一部《书店营业员业务技能规范》的教学片,借以推动全国新華书店营业员的业务技能规范服务水平。<br> 当时上海店,所领导为此成立了一个制片摄制组。我记得有毛云庆,行軍,沈剑平和一位从上海制片厂请來的女业务指导老师,另外还有二位录制教学片的摄影师。<br> 制片摄制组曾经走访了上海多家书店,要选一爿居闹市,店面宽大亮畅,营业员业务技能规范好的书店。進行了多方面比较,最后选定了新華書店楊浦区店四平路书店。<br> 当年我在四平路书店担任主任。<br> 四平路书店建成于一九八一年,座落在四平路大连路口的繁华商业圈,店面向東。周边有打虎山路小学,杨浦二师附小,鞍山中学,大连中学,宏伟中学和杨浦中学等中学,还有同济大学,馬路对面是新建的四平电影院。<br> 书店四开间二十多米宽,二百多平方米店堂,自动卷廉门,大门二边各有二个大型玻璃橱窗,每个六米多宽,一米多深。在美工师刘洪林的精心设计下,立体陈列各类新書,佈局美观新颕,用上海方言讲:“美观大方,弹眼落晴”。吸引着書店同行和无数来往的行人。<br> 四平书店自一九八四年参加上海财贸系统规范服务以来,门市规范服务水平显著提高,特别是文艺柜台连续莸得多轮新风柜金牌,(红色是金牌柜)引來不少书店同行的参观。<br> 区店要我们书店全力配合店所制片摄制组录制好《书店营业员业务技能规范》教学片。<br> 制片摄制组來后和我们多次啇量确定:拍摄早上营业开门全景,四平书店职工全部参加。营业员业务技能规范服务语言动作示范分别由沈剑平和行军二人担任,读者购书询问等也由行軍和沈剑平二人扮演。书店收款找另唱票开票也是规范服务的重要环节,决定由四平路书店连续多轮荣莸上海啇业系统规范服务金牌的文艺柜组长骆奕金女士承担。毛云庆和请來的女同志是这次拍摄录制教学片的导演。<br> 一切安商量确定的办,一切都在有序地進行。开拍的第一天,是个晴天,书店氛围特别好。电动卷廉门缓缓上升,读者伴着阳光走進書店,寻找他们的图书和食粮。书店的营业员都在各自的岗位上笑迎着读者……制片摄制组在按照剧本一章一章地进行着。上午拍摄,下干审核,晚上补课。有些读者看到书店在拍摄电影,特地赶來观看,有些读者特意找沈剑平和行軍问这问那,所有这些剧本外的事都无形中增加了这部教学片的宽度、深度和真实感。<br> 制片摄制组前后忙录了一了多星期后,胜利地离开了四平路书店去拍摄其它的景头;我们也在这一个多星期中学习提高了不少营业员服务技能;可谓一举二得双丰收。<br> 一九八九年新華書店总店向全国推荐了上海店,所拍摄的《书店营业员服务技能规范》后,对全国书店服务技能规范起到了很大推动作用。一次北京图书订货会空隙,我到王府井书店,读者表扬书店营员业服务态度很好,书店同志谦虚地说,我们是在学习上海。我还听说,东北黑龙江省新華書店同志到上海办事,还专门去四平路新華書店实地察看过。<br> 时光如梭,几十年过去了。当年上海店,所能选定在楊浦区店四平路書店拍摄《书店营业员服务技能规范》的教学片,并由新華書店总店把它推向全国的新华书店,这对于我和四平路书店全体职工都是一件终生难忘的事!<br> <br> 回忆往事,书写春秋,新華人的岁月有风有雨也有阳光,对做好图书发行事业的执着信念,不畏艰难困苦的工作精神,有太多太多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让我们阅读我们曾经经历过的那些岁月,回味那些难忘的往事!!!<br><br><br><br><br><br><br><br> <br> 路 文 彩<br> 2024年12月30</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