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邯郸赵苑公园,这座承载着厚重历史的遗迹公园,坐落在河北省邯郸市西北部的鸡毛山上。它东临京广铁路,北靠联纺西路,南向岭南路,西据铁西北大街。这里曾是赵邯郸故城大北城西北区重要的文化遗址,如今成为京冀鲁豫四省交界最大的一处以历史文化、生态景观、人文景观与自然风貌融为一体的综合性公园。</p> <p class="ql-block"> 邯郸成语典故苑,是赵苑公园内开辟的主题文化公园。以发生在邯郸的58个成语典故为内容,以战国时期的建筑特色为风格,以碑刻、浮雕、绘画、自然山石像形喻义等多种艺术手法为表现形式。</p> <p class="ql-block"> 大约在2300年以前,赵国第四代国君赵武灵王实行胡服骑射改革,曾在赵苑公园带领将士苦练骑马射箭。这是一场军事变革,更是一次思想观念的革新。赵武灵王提出“着胡服”“习骑射”的主张,下令全国人民抛弃长袍宽袖,改着胡服;淘汰战车,改习骑马射箭,取胡人之长补中原之短。这一举措顺应了战争方式由“步战”向“骑战”发展的趋势,轻装骑兵速度迅捷、运动灵活、攻击性强,特别适宜于在内地平原和北方草原地区作战。延至后世,骑兵更成为封建国家的重要兵种之一。</p> <p class="ql-block"> 那座矗立在小广场上的骑马射箭的人物雕塑,在蓝天白云下显得格外醒目,它描绘的是一个英勇无畏的形象。这个雕塑不仅是艺术的象征,更是对那段历史的铭记。它让我们想起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的决心与勇气,以及赵国将士们为了国家强盛而不懈努力的精神。这种精神如同雕塑一样永恒地矗立在这片土地上,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p> <p class="ql-block"> 成语典故园中的大型铁铸壁画《胡服骑射容图》,描绘的就是赵武灵王带领骑兵四处征战、建立奇功的故事。站在这幅壁画前,仿佛能看到赵武灵王率领着身穿胡服、骑着骏马的士兵们驰骋沙场的画面。他们身姿矫健,眼神坚定,手中的弓箭随时准备射出。这幅壁画不仅展示了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改革后的军事力量的强大,也体现了当时赵国人民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精神风貌。</p> <p class="ql-block"> 赵苑公园内的景色宁静和谐,但这背后却隐藏着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改革,不仅改变了赵国的军事力量,也影响了整个战国时期的政治格局。它推动了政治、经济领域的发展,使赵国逐渐成为战国七雄之一。</p><p class="ql-block"> 站在公园里,望着这片宁静的土地,不禁让人感叹历史的沧桑巨变。而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改革的精神,却永远留在了这片土地上,激励着后人不断前进。</p> <p class="ql-block"> 照眉池遗址,位于河北省邯郸市赵苑公园内,坐落于梳妆楼遗址东侧。相传它是赵武灵王在骑射之余的休息歌舞之地。宫女们在献歌起舞的前后,常在水边楼台梳妆照眉,故有梳妆楼照眉池之称。</p> <p class="ql-block"> 照眉池从战国到汉唐,多见于诗词典籍记载,曾煊赫一时,名扬列国。 </p><p class="ql-block"> 照眉池</p><p class="ql-block"> 明·孙继皋</p><p class="ql-block">君王当日爱蛾眉,照见蛾眉是此池。</p><p class="ql-block">一自深宫春草没,空馀纤月下清漪。</p> <p class="ql-block"> 漫步其中,仿佛能穿越时空,感受到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改革时的风云变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