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2018.01.06</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岁月的长河缓缓流淌,斑驳的光影中,我们渐渐迷失了来时的路。然而,当某些个场景画面再次浮现眼前,那些被尘封的记忆便如潮水般涌上心头,带着往昔的温度与色彩。</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几周前,我踏入图书馆那静谧的阅览室,翻看完一本杂志后稍作休息。目光不经意间落在不远处的一对爷孙身上,小男孩大约七八岁的模样,正专注地翻看着一本小人书。那一瞬间,时光仿佛倒流,一下子将我带回到了童年与少年的时光里。小人书,这久违的老友,承载着我无数美好的回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小时候,父亲常常给我们买回一些小人书,大的、小的,还有可以装在衣服口袋里的袖珍版。久而久之,这些小人书越积越多,特别是弟弟出生后,数量更是逐年递增。单册的、成套的,加起来大概有几百本之多,足足装满了一大木箱。至今我仍记得那些书的名字:《百家姓》《三字经》《东郭先生》《小兵张嘎》《红灯记》《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西游记》全册、《红楼梦》全册、《铁道游击队》全册、《平原枪声》全册……它们宛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我童年的记忆深处。</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六十年代末期七十年代初期,记得当时家里只有一台老式的电收音机,没有电视可看。晚饭后,我会把弟弟妹妹们聚在一起,洗漱完毕后上床看小人书,困了就睡觉,每天重复着这三步曲。上床后,每个人都会习惯性地从一大堆小人书中挑选几本占为己有,然后东倒西歪地躺在床上翻看。看的次数多了,一看到某个画面就知道下面的文字内容是什么。这是我们最放松、最开心的时刻,也是家里最安静的时候。</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小人书在我们手中由新变旧,一路陪伴着我们从童年走向少年。小人书最大的特点是图文并茂,画面生动有趣,语言简洁幽默。我们在小人书中汲取精神食粮和课本之外的知识,大妹的画画天赋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小人书的启蒙。小人书是我最早接触文学作品的唯一途径,它为我们打开了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小人书中那些生动感人、有趣的故事,沉淀了一个时代的记忆。方寸之间,容纳了无数人物和事件,教人明事理、学做人,使人受益匪浅。它是一段岁月、一段往事、一段生命的风景,承载了我们童年乃至少年时期太多太多的快乐与梦想。</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那些小人书直到八十年代末期家里还完好无损地保存了几套较为完整的,只是后来几经辗转多次搬家,不知遗落到了何处,真是有些可惜。</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