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来冰未泮 冬至雪初晴

隆瀟鋒

二十四节气解读之二十二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南宋·梁楷《戴雪归渔图》</i></p> <p class="ql-block">“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冬至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2个节气,相传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制定的一个,为二十四节气之首。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冬至,十一月中,终藏之气至此而极也 。”古人记载: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 这句话解释了冬至的含义,是阴气最重、阳气初生的日子,也是一年中白昼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span style="font-size:18px;">冬至,不是指冬天到了,“至”是极致,代表白天最短、夜晚最长。</span></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南宋·李东《雪江卖鱼图》局部</i></p> <p class="ql-block">冬至的起源来自一次国家层面的都城规划。在中国古代,王者“功成治定”(统一并稳定天下)后,必定把“改正朔”(改历法)、“作宫邑”(建都城、宗庙)等当成国之大事。3000多年前,周人为了灭商,将都邑从丰迁到镐,一步一步干掉拱卫商王畿的诸侯国,最终经过牧野一战彻底灭掉殷商。灭商之后,周武王觉得镐京的位置对于周这样一个国家来说,已经太偏西了。于是在哪里建都的问题提上了议事日程。</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元·佚名《雪涧盘车图》</i></p> <p class="ql-block">武王的弟弟周公姬旦建议,“惟王建国,辨方正位,以为民极”,“以土圭之法测土深。正日景,以求地中……日至之景,尺有五寸,谓之地中,天地之所合也,四时之所交也,风雨之所会也,阴阳之所和也。”意思是说:天下之中所在地,就是冬至时以八尺之表立在地上,影长为一尺五寸的地方。因为天地合于此,四时交于此,风雨会于此,阴阳和于此,为百物阜安之地,所以最适合建为国都。翻译成人话就是:周公旦在地上立了一根杆子,把这根杆子在正午时影子最长的那天定为冬至日。测量的结果是,洛邑“居九鼎焉”,也就是现在的河南洛阳为天下之中,定为国都。</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南宋·佚名《盘车图》局部</i></p> <p class="ql-block">周公用土圭法测得洛阳所处的地方为“天下之中”后,又开始占卜国家社稷的吉地。《尚书·洛诰》记载:周公“朝至于洛师”,对洛阳周边的几个地方做了考察,最后确定涧水东、瀍水西、瀍水东皆“惟洛食”(都是兴建宗庙社稷的好地方)。就在离天室山(嵩山)不远的地方,伊、洛之间的“有夏之居”选定了新的国家都城地址,“定天保,依天室”将九鼎迁于此。国家社稷(都城、宗庙)完成之后,周公在成周明堂制礼作乐,详细制订了国家礼仪制度。据记载,周以冬十一月为正月,以冬至为岁首过新年,也就是说,周公选取经土圭法测得的一年中“日影”最长的一天,为新的一年开始的日子。周公通过“土圭测景”选定洛邑基址也被载入了古代典籍,被后人奉为封邦建国的成法。</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南宋·李迪《苏武牧羊图》局部</i></p> <p class="ql-block">由周到秦,以冬至日当作岁首一直不变。至汉代依然如此,古人认为自冬至起,天地阳气开始兴作渐强,代表下一个循环开始,是大吉之日。因此,后来一般春节期间的祭祖、家庭聚餐等习俗,也往往出现在冬至。把冬至作为节日来过源于周代,盛于唐宋,并相沿至今。</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宋·佚名《冬景图》局部</i></p> <p class="ql-block">西汉时期,冬至被称为“冬节”。《后汉书》记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由此可见,西汉时期的冬至,官府不仅要举行祝贺仪式,而且还要放假,官员不上班,商人停业,亲朋互以美食相赠,相互拜访。</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南宋·佚名《雪渔图》局部</i></p> <p class="ql-block">魏晋时期,冬至这天要接受方国和百官的朝贺。唐朝也是如此,冬至,皇帝礼会登歌,奏《昭和》。唐朝皇帝会着盛装出席活动,百姓也会在这一天向父母尊长祭拜。</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南宋·夏圭《雪堂客话图》局部</i></p> <p class="ql-block">宋朝时期,冬至在民间的地位甚至超过了年节,人们会在该日祭祀祖先与神灵。资料记载:“至此日,更易新衣,备办饮食,享祀先祖,官放关扑,庆贺往来,一如年节”。到了明清时期,就显得更为隆重了,皇帝要在这一天进行“祭天”,故有“冬至郊天”之说。</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南宋·马远《寒岩积雪图轴》局部</i></p> <p class="ql-block">冬至三候</p><p class="ql-block">众所周知,一年中包含二十四节气,每个节气相差十五天前后,而我国古代又将五天称为一候,所以三候为一个节气,换言之一个节气又被为三候。为了凸显每一候的的气候特征,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就将每个节气的三候,根据当时的气候特点或是一些特殊现现象来分别命名。为了凸显冬至时节的气候特点,人们就将此时具有象征性的“蚯蚓结”、“糜角解”、“水泉动”分别命至三候。</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宋·马远《雪楼晓倚图》局部</i></p> <p class="ql-block">一候蚯蚓结</p><p class="ql-block">按照我国古代的说法,蚯蚓是阴曲阳伸的生物,踏入冬至时节,阳气虽已生长,但阴阴气仍然十分强盛。所以人们发现,到了冬至一候时期,土中的蚯蝦仍然蜷缩着身体,众多蚯蚓交缠在一起,结成块状,缩在土里过冬,懒得动弹,且年年如此。按照东汉蔡邑《月令章句》的说法:“蚯蚓在穴,屈首下向,阳气气动则宛而上首,故其结而屈也”。古人认为,蚯蚓是阴屈阳伸的生物。地气趋于寒冷之时,蚯蚓的身体是向下的。进入冬至时节,阳气微生,蚯蚓的头开始转而向上,所以这个时候,蚯蚓身体的形状像是打了结儿的绳子一样。久而久之,人们就将蚯蚓这一现象称为蚯蚓结,并以此来命名冬冬至一候。</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南宋·马远《看梅图》局部</i></p> <p class="ql-block">二候麇角解</p><p class="ql-block">麋,就是俗称的“四不像”。古人认为它为泽兽,属阴。麇和鹿相似而不同种,鹿是山兽属阳,糜是水泽之兽而属阴。“麋为阴兽,冬至阴方退,故解角,从阴退之象。”夏至一阴生,到了夏至日,阴气生而阳气开始衰落,所以阳性的鹿角通常在此时脱落。而冬至一阳生,阳气生而阴气开始衰落,麋角感到阳气萌发,糜角脱落,此乃“阴退之象”。而且人们发现,糜角脱落的时间恰逢冬至候,故用其来命名。据记载,清乾隆三十二年冬至,乾隆重读《礼记·月令》时,疑惑“麋角解”之说是否有确凿的证据。特地派人去鹿圈中查验,结果,被称为“麈”(zhu)的麋鹿,有的果真在解角,这为冬至的“麋角解”找到了“实锤”。</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明·谢时臣《寒山万木图》局部</i></p> <p class="ql-block">三候水泉动</p><p class="ql-block">《淮南子》记载:“日冬至,井水盛盆,水溢。”《礼记集说》:“水者,天一之阳所生,阳生而动。言枯涸者,渐滋发也。”冬至“水泉动”,是指因为阳气萌生,井水开始上涌,泉水开始流动。或许只有一点一滴的滴落,但毕竟已经不再是“默泉”,不再是完全干涸或者冰凝的状态,这是古人的细节捕捉,以及由此感知时令的见微知著。冬至时节,阳气初生。深埋于地底的水泉,由于阳气引发,开始流动,所以此时山里的泉水纷纷流动并且温热。而泉水开始流动时,时间正处于冬至第三候时期,所以古代人民就用水泉动来命名第三候。</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清·陈枚《围炉博古图》</i></p> <p class="ql-block">冬至过后,中国各地气候都将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进九”和“数九寒天”了。所谓“数九”,即是从冬至逢壬日算起(亦有说法从冬至算起),每九天算一“九”,依次类推;数九一直数到“九九”八十一天,“九尽桃花开”,此时寒气已尽。九天为一个单位,谓之“九”,过了九个“九”,刚好八十一天,即为“出九”或“完九”。从“一九”数到“九九”,冬寒就变成春暖了。</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清·顾见龙《花鼓图》</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