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高墩新楼:岁月沉淀的历史华章》</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在浙南闽北的广袤大地上,有一座承载着厚重历史与丰富文化内涵的古老村落——山门镇高墩村,而村中那座名为“高墩新楼”的古屋,宛如一颗历经岁月磨砺却依旧璀璨夺目的明珠,静静诉说着往昔的传奇故事。</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高墩新楼”始建于清咸丰三年(公元 1853 年),它是一座单进七柱七间、两明一暗三层全木结构的“大屋顶”楼房,作为清代浙南闽东北民居建筑的典型代表,其建筑风格独具特色,工艺精湛绝伦。当你站在这座古屋前,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那气势恢宏的“大屋顶”,它飘卷翻翘,仿若一只展翅欲飞的巨鸟,又似天边绚丽的云霞,恰如《诗经》中所描绘的“如鸟斯革,如翚斯飞”那般灵动而壮美,淋漓尽致地展现出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形象的独特魅力。整座建筑长约 30 米,高 8 米,深 15 米,占地面积达 450 平方米,在当时的浙南闽东北,它以单体楼房的宽度最长、原木条柱最高、体量最大而傲然屹立,成为当地民居建筑中的翘楚。</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走进“高墩新楼”,前厅三间开阔明亮,阳光透过精美的隔扇洒在地上,形成一片片斑驳的光影。中厅则宽敞雅致,三对大门上的雕花精细入微,每一处纹理都仿佛在诉说着工匠们的匠心独运,其工艺之精湛令人叹为观止。左右六间的大门与窗台也毫不逊色,均有图案雕饰点缀,这些图案或为吉祥花卉,或为神话传说中的瑞兽,栩栩如生,仿佛在守护着这座古屋。三楼各设掀门一个,不仅具有防盗的实用功能,更为在紧急时刻的逃生提供了便利。庭院四周高墙合围,宛如一座坚固的城堡,仅开一门台,辟前埕后院。前埕宽广开阔,由圆润的鹅卵石精心铺面,漫步其上,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响。后院设有附房,这里曾是储物养畜的地方,为古时居民的生活提供了丰富的保障。历经 170 多年的风雨沧桑,“高墩新楼”依然整体完好,犹如一位坚毅的老者,见证着时代的变迁,在现存清代民居中实属罕见,堪称建筑史上的活化石。</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高墩村地理位置独特,东靠蒲山官定河,西面是凤岭山与畴溪相依,南面有怀溪潺潺流淌,北面则是铁店溪环绕。千百年来,怀溪、畴溪与铁店溪的河水奔腾不息,冲积而形成了一片形似船的沙丘岛,因其地势远远高出周边的丁步头、大楼、东门等地,故而得名高墩。这片土地孕育了丰富的产业文化,近代的高墩曾一度兴盛过“靛青、蚕丝、糖蔗、茶叶”四大产业,成为当地繁荣昌盛的重要支柱。</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靛青,在那个时代是极为重要的染料。高墩村得天独厚,盛产靛青。彼时,高墩店旁曾摆放着几十个靛青缸,那场面颇为壮观。尽管岁月流转,如今在“高墩新楼”通往高墩老路的交叉路口,仍有幸遗存两个靛青缸,它们静静地伫立在那里,仿佛在默默诉说着昔日靛青产业的辉煌。当时,制成品或半成品的靛青染料,依靠着无数劳动人民的辛勤汗水,靠人力一步步挑运到福建省福鼎县,开启它们新的旅程,为远方的人们带去色彩与希望。</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蚕丝业也曾在高墩大地上熠熠生辉。从前,这里的大地上到处都是桑树,桑树干粗壮而坚实,树冠如巨大的华盖,叶子宽大厚嫩,饱含着丰富的汁水,据说大桑树单产可达两三百斤叶,因此,桑树被当地百姓亲切地称为高墩的摇钱树。家家户户皆投身于养蚕事业,养蚕收益颇为丰厚,一年可养两季蚕。据记载,最多的一户单季竟产蚕丝五十六斤多,这在当时是一笔相当可观的收入。在高墩,养蚕抽丝、织布、染色,几乎人人皆通,蚕丝业自然而然地成为了高墩人家的主要经济来源,也编织出了高墩人民富足而美好的生活画卷。</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蔗糖产业同样在高墩的发展历程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高墩地处四面环溪之地,却独有一片沙泥地带,这里地下水分充足,地上阳光普照,仿佛是大自然特意为甘蔗生长打造的天然乐园。当时,高墩的榨蔗糖厂(称糖埠)就有四五个之多,蔗糖生产一片繁荣景象。生产出的蔗糖基本上通过水头水运,远销至温州、福建等地,那一艘艘满载蔗糖的船只,沿着溪流缓缓前行,不仅带去了甜蜜的味道,更带去了高墩人民的勤劳与智慧。</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而茶叶,也曾是高墩的骄傲。那时,高墩的溪滩边、墙边、桑树下,到处都长满了茶树。每至清明节前后,整个村庄便沉浸在一片繁忙而又充满生机的氛围之中,家家户户纷纷出动采茶、制茶。村里有三个规模较大的制茶厂(作坊),茶产业蓬勃发展,成为当时高墩的支柱产业之一,那一片片嫩绿的茶叶,经过人们的双手,变成了香茗,也成为了当时村民们经济收入的可靠来源,更让高墩的茶香飘满四方。</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回溯明末清初,林氏家族从福建迁徙至浙江平阳四十九都山门高墩。家族繁衍发展至第五代时,林正达犹如一颗耀眼的星辰在家族历史的天空中闪耀登场,他建造了“高墩新楼”,开启了一段辉煌的家族篇章。林正达自幼聪慧过人,心中怀揣着不甘雌伏、敢为人先的宏伟抱负与非凡胆识。他独具慧眼,敏锐地捕捉到蚕丝业的巨大潜力,毅然决然地投身其中,凭借着自己的智慧与毅力,将蚕丝业不断发扬光大,逐步打造出一条涵盖养蚕、抽丝、织布、印染和外销的完整产业链。其产品不仅畅销温州、宁波、福建等地,更是远渡重洋,远销南洋,为家族挣得了丰厚的财富,也赢得了极高的声誉,当时政府授予他登仕郎职位荣誉,以表彰他在商业领域的卓越成就与杰出贡献。</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正达公的大太太黄氏,乃贤良淑德之典范。她相夫教子,勤俭持家,治家本领堪称一绝。彼时正达公长期在外奔波经商,家中的一切事务便全部落在了她柔弱却又坚强的肩上。公挣回来的钱财,她皆小心翼翼地放置于柴仓之下。为了确保财产安全,防贼防盗,她匠心独运,将柴仓挖深,巧妙地做成地窖,把银子深藏于地窖之中,上面再覆盖上柴草,伪装得天衣无缝。传说当年盖新楼时,所耗费的资金恰好便是取自这一柴仓的白银,这也为“高墩新楼”的建造增添了一抹神秘而传奇的色彩。黄氏不仅善于理财,还积极带动儿媳们养蚕、织布,共同操持家务。在她的精心打理下,家中购置了田地,开办了糖埠,还拥有水碓两个(嘉宁碓和溪田碓)、油车(榨油厂)一个以及好几头耕牛。她勤俭节约、开源节流,将一个大家庭治理得井井有条,家中上下和睦相处,其乐融融,成为邻里间传颂的佳话。</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正达公夫妇二人,不仅在家族内部睦族敦亲,在社会上更是生财有道、乐善好施。他们心怀大爱,为当时的社会做了诸多好事善事,赢得了广泛的赞誉与尊重。他们的七个儿子在良好的家风熏陶下茁壮成长,个个成材。其中,聖螺公、聖詣公等四人,也因品德高尚、才能出众,受当地政府恩赉,被授予登仕郎、迪功郎等荣誉称号。先祖正达公艰苦创业、一生向善的光辉事迹,犹如一盏明灯,永远照亮着子孙后代前行的道路,成为家族子孙们学习的不朽榜样,激励着他们在人生的道路上奋勇拼搏、积极向善。</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时光流转至 1938 年 1 月,那是一个战火纷飞、民族危亡的特殊时期。闽浙临时省委和红军挺进师进驻平阳山门,犹如一阵春风,迅速掀起了抗日救亡活动的高潮。平阳积极响应,组织起山门抗日自卫队,由县委委员、武运部长林瑞清肩负起分片训练的重任。山门自卫队骨干队员多达 600 余人,他们分布在水门头宫、坑东宫广场和“高墩新楼”等各个训练点进行集训。集训期间,浙南拳师林声楼亲自传授武术,尤其是大刀与棍棒的使用方法,队员们个个精神抖擞,刻苦训练。“高墩新楼”大院作为训练点之一,人数众多,场面宏大,队员们热情高涨。老海(郑海啸)同志更是经常亲临指导,他的到来为队员们带来了更专业的军事知识与坚定的抗日信念。在这片充满热血与激情的训练场上,许多受训队员在这里磨砺了意志,提升了技能,后来他们纷纷成为红军挺进师新兵,于 1938 年 3 月 18 日,怀着满腔热血与报国之志,随英雄部队出征抗日前线,为保卫祖国、抗击日寇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在中华民族的抗战史上写下了壮丽的篇章。</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新中国成立后,高墩隶属平阳县山门区东屿公社(乡)。“高墩新楼”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地处高一村、高二村、丁埠头村、大楼村四村中心,被县公社(乡)政府选定作为党的路线政策宣传教育工作站。公社(乡)历届党政主要负责人如朱治满、王荣开、胡亦海等,皆不辞辛劳地来到这里蹲点宣讲党的政策和工作要求。当时的宣讲形式丰富多样,别具一格。常常是在前厅放置一张饭桌,公社(乡)书记站在桌前,面对站满大院的群众,声情并茂地讲解政策和工作要点。为了使宣讲更加生动有趣、深入人心,还经常邀请唱彭鼓词先生曾余恩唱词,布袋戏先生郑志进做戏,小老王做百戏等。先以精彩的唱词、戏曲表演吸引群众的目光,激发群众的兴趣,而后公社(乡)领导再进行政策和工作的讲解。这种独特的工作模式深受群众喜爱,每次宣讲活动都会吸引好几百人前来参加,大家齐聚一堂,认真聆听,积极互动,宣讲效果十分可观。长期以来,“高墩新楼”不仅成为了东屿公社(乡)南片村民活动中心,更是县公社(乡)党的政策教育工作站,在新中国的建设与发展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成为连接党和人民群众的坚实桥梁,见证着时代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步入新世纪,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与社会的持续变迁,高墩新楼依旧稳稳地矗立在这片土地上,宛如一位沉默而坚定的守护者。尽管周边早已高楼林立,现代化的气息弥漫在每一个角落,但它却因其独特的历史底蕴与文化价值,愈发显得珍贵无比。</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正达公的后辈们深刻意识到高墩新楼对于传承地域文化的关键意义,于是加大了保护力度。定期对其进行细致入微的修缮与维护,小心翼翼地擦拭着岁月的痕迹,让这座古屋的每一寸木质结构、每一个精美雕花都能在精心呵护下继续闪耀光芒。他们依据古老的建筑技艺,最大程度地还原建筑的原始风貌,确保新楼能以最本真的姿态传承下去。</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而在教育领域,高墩新楼也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可以组织在校中学生前来参观学习,开展历史文化教育活动。孩子们围坐在庭院中,听着老一辈人讲述着正达公的创业故事、抗战时期的英勇事迹以及新中国建设中的奋斗历程,这些生动的故事如同一颗颗种子,播撒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中,激发着他们对家乡的热爱与对历史的敬畏之情,让传统文化的根脉在新一代的心中深深扎下。</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如今的高墩新楼,不仅是一座历史建筑,更是连接过去、现在与未来的精神纽带。它见证了岁月的沧桑巨变,承载着先辈们的智慧与情感,也将继续在新时代的浪潮中,为人们讲述着那永不落幕的历史华章,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为了更加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奋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