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1974年太原三中高中毕业十七岁的我响应毛主席号召插队落户走必由之路,到清徐县吴村公社油房堡大队插队落户。现在的西北四村都成了工业园区这是油房堡唯一一块牌匾标记。</p> <p class="ql-block">油房堡是清徐县吴村公社的西北四村最穷的村子之一。村里的土地大多是红胶泥盐碱地,没有自来水,我们吃的用的都是从水井里打出的含碱很高的苦水,用苦水洗头发再短的头发也梳不通。1974年十月二日我们正式来到了油房堡。刚进村看到板结的胶泥地里长着稀稀拉拉一米左右高拳头大小的高粱心理莫名的悲伤,眼泪止不住的流,又怕别人看到,从村西头走到东头平抚了好长时间才止住了哭泣。那天中午党支部,革委会,贫下中农代表拿出十二分的热情请我们吃了中午饭。每人两个白面馒头一碗熬茄子。吃了饭我们就陆续分到了老乡家里。我们屋离大队部不远,大门朝东,院内有两排房屋,我们在南面一间屋子,坐南朝北。我和小司,丽娜,小董,小石,小陈住一个家。房东大姐守英比我们大不了几岁,她妈妈不在了,爸爸在县粮食局工作,她带着两个上学的弟弟住在村里。爸爸周末回来。她个子高高的,不善言谈,家里打理的干干净净。床上一排古色古香的漆皮柜,地下一个漆皮大立柜。很善良很腼腆的大姐。</p> <p class="ql-block">我们第一年知青吃的供应粮常能吃到馒头,我们的馒头一个四两我们称作“卧车”。我们常用“卧车”换大姐家的沾片子。沾片子就是家乡的味道,在我们心里有着永远忘不掉的美味。</p> <p class="ql-block"> 油房堡有三个大队,我们是单独的知青队,青年队最多的时候</p><p class="ql-block">有205人,干农活由村里派出的队长领着指导我们干。间谷子是将一行一行密密麻麻的谷子苗拔去多余的苗,大概隔两寸留一颗苗。我们没有蹲功夫,开始还能蹲着间,蹲不住就跪着,跪不住了就侧卧着。丑态百出。😧</p><p class="ql-block"> 锄高粱比较苦,高粱抽了穗长出絮絮钻在高粱地里一眼望不到头。絮絮落在脖子里很痒很难受。</p><p class="ql-block"> 为改良盐碱地我们种稻谷。插秧那段时间我们天天泡在稻田里,裤腿挽的老高,小腿晒得黝黑,风一吹皮肤都裂了小口,蚂蝗闻着血腥味就往里钻,农民告我们这种情况不能揪蚂蝗断在皮肤里就麻烦大了,只能用鞋底打蚂蝗它自己就退出来了。</p><p class="ql-block"> 种稻谷还上演了一场“龙江颂”那年深秋稻田里浇最后一次水 。记得那天天气很冷了秋风瑟瑟万物开始萧条,水从上游缓缓流下来流经我们村突然有地方决了口子大家七手八脚的堵口子结果越堵口子越大有几个知青带头跳了进去用身体堵住了缺口。深秋的水拔凉拔凉的大家都顾不了那么多。堵住了口子已经是后半夜了。事后有几位女知青后来都患上了病。</p> <p class="ql-block">久违了</p> <p class="ql-block">人亲,地亲,热闹起来。</p> <p class="ql-block">曾经流汗,流过泪的土地如今没有了标记。</p> <p class="ql-block">王海大哥是我们走向社会的第一任老师,他是村里党支部付书记知青队的指导员。文采斐然出口成章。人生大赢家。这次活动的组织安排者。</p> <p class="ql-block">继书姐姐时髦的小麦肤色,两个笑窝挂在脸上。永远的那样和蔼可亲。当时的村团支部书记。我们的好朋友😊出口成章</p> <p class="ql-block">这是继书姐姐给我的美言。我羞愧难当。</p> <p class="ql-block">双有,贫下中农代表,朴实,善良教我们做人教我们干农活,</p><p class="ql-block"> 还有王队长,老队长他那:知识青年同志们提上箩头地里捏巴子了,的吆喝声时常在耳边响起。</p> <p class="ql-block">插队期间我们去刘胡兰纪念管留影。这是我们小组成员。</p><p class="ql-block">维平 小娴 玉珍 环环 清枝 丽娜</p><p class="ql-block"> 月梅 我 宋小琴 桃蓉</p><p class="ql-block"> 鸿雁 雪梅 小司</p> <p class="ql-block">第二年我就去了村小学当上了民办教师,教小学四年级数学。还教过音乐,画画。这张照片是贾老师调到县供销社照的。</p><p class="ql-block">贾老师,贾老师,苏老师</p><p class="ql-block"> 彩萍 王老师,我 王老师</p><p class="ql-block"> 陈校长 贾老师,潘老师</p><p class="ql-block">当教师期间仍然保持知青队的优良传统。妈妈给我买的北京牌绿表门手表,我不带,买马蹄表放在宿舍。买的的确良衣服我不穿仍然穿化二建工人的工服。</p> <p class="ql-block">穿黑体恤的是我曾经的学生现在是村干部。</p> <p class="ql-block">插队两年有苦有乐。锻炼了体魄锻炼了意志。两年期间大家同吃,同住,这种感情是一辈子的无以言表的。这张照片是我们同屋的室友第一批招工人员定了后到县城拍的。</p><p class="ql-block">爱琴 维平 我 丽娜</p><p class="ql-block">小董 小司 荣玲</p> <p class="ql-block">1997年崔玉生垫资给油房堡小学盖新学校。建成后立碑纪念。我们象征性的捐了200元钱。碑上都刻有我们的名字。可惜成了工业园区,小学,知青宿舍都没有了,油房堡只有一块村牌匾。村民门去了县城新村居住。</p> <p class="ql-block">1997年新学校建成仪式后我们在我们住宅地拍照留念。破烂不堪但还存留。</p> <p class="ql-block">1976年年底我回城了,回城后的第一年我们在中学留影。</p><p class="ql-block"> 晓玫 小丽 爱英 清枝 小静 我</p> <p class="ql-block">清徐县人杰地灵拍出的照片都水灵。</p> <p class="ql-block">王海安排我们参观清徐县的奇石馆。</p> <p class="ql-block">奇石城里天然石头的饕餮大餐。</p> <p class="ql-block">三国演义的罗贯中是我们清徐人。</p> <p class="ql-block">清徐县醋都,享誉全国。</p> <p class="ql-block">人工酿醋翻醋糟视频。</p> <p class="ql-block">现在的油房堡村委在县城的办公地。</p> <p class="ql-block">我们送给村委会的旌旗:难忘知青岁月,感恩父老乡亲。</p> <p class="ql-block">和村委领导座谈。</p> <p class="ql-block">知青代表当年的知青队长姚晋熊讲话。</p> <p class="ql-block">三爱大嗓门当时的村妇女主任。</p> <p class="ql-block">继书姐姐和儿子。母子多像。</p> <p class="ql-block">我们游县城东湖。今非昔比,那时冬天我们去县城拾粪印象最深的是长途汽车站,县城在东湖的南面几条小街道。</p> <p class="ql-block">现在的县城相当的宽阔首先看到的是东湖的塔,县委大厦,沿湖还有希尔顿酒店,发展速度惊人。</p> <p class="ql-block">清徐县城做沾片子最地道的饭店。清都酒楼。</p> <p class="ql-block">中午村领导安排丰盛午餐,村干部,公社有关领导作陪。我们的主食就是心心念念的沾片子。</p> <p class="ql-block">从北京回来的世平和大家小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