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贵州游(四)大小井寨

杨艳纯

<p class="ql-block"><b>  大小井寨算不上贵州有名的景点,但离中国天眼不远,所以我们安排今天去看看。下高速,出了大小井站。走了一段省道,然后进入乡村公路。沿着河边走,风景不错,丛竹簇立,溪水清澈。进村了,这是一个利用两山之间狭长的通道而建的村落,山边建房,平地是稻田,低洼处是河流。这是一个自然村落,所以没有景区大门,也不用买票。</b></p><p class="ql-block"><b> 我们把车开到村委会附近,虽然有两个大一点的停车场,但基本上都是村民在管理,所以村民自家的地坪也纳入了停车的范围。我们把车就近停在了一户村民家。走在进村的路上,每家每户门口都摆上小摊,一楼基本上都是餐馆饭店,来来往往,游人不少,与我们想象中的小众景点游人稀少不一样。到底有哪些看点呢?</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没走多远,“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走近一看,偌大的水面上,一座浅水垻桥通过,水中大石裸露,河水清澈见底,周围是青山绿竹,好美呀!我们从石桥上跳跃而过,好像回到了童年,童心大发,不走寻常路,跳到水中裸露的大石上,静静地坐着,享受这天地自然带来的馈赠;高高地举起双手欢呼,拥抱青山绿水,感恩大好河山;感谢老公和儿子的陪伴,我们一起忘情于山水自然。</b></p> <p class="ql-block"><b>  走到垻桥的对岸,再往里走,又是一个响水坝,一颗古老的榕树枝繁叶茂,掩映着一潭碧绿的水,旁边一个水车卷起白色的水花,就像白色的精灵在舞动。一座蜿蜒的石垻桥通向对面,中间一个葵花花瓣造型的水泊,承接着垻桥缝里的水形成一线白帘,晶莹剔透,水泊往下泻,形成一个小小的瀑布帘,特别漂亮!因为落差,哗哗的水声像是音乐声起,而这一串石桥墩就像一串音符。潭水是从山洞里流出来的,经石灰岩的山石过滤,特别清亮。走到对岸,回看这石桥、流水、小坝,青山、绿竹、人家,这不就是一幅精美的山水田园画卷吗?</b></p> <p class="ql-block"><b>  上山去看洞,一路野花野草香。爬到山腰,俯瞰刚才看过的清凉水吧,又是一番模样,巨大的花瓣好像盛开的莲花,碧绿的丛竹,就像从水上喷出的礼花,这奔涌的河水就来自于我们踩在脚下的山洞里,多么地神奇!如果不是远处的那一座彩虹桥飞架于山峦之上,我定会忘记我是游客,而这里就是世外桃源。</b></p> <p class="ql-block"><b>  往山里走,远处山峰林立,村庄背山面水,掩映在青山绿水间,好像是镶嵌在山水间。登上一个陡峭的台阶,迎面一片坑坑洼洼的石壁,灰白黑颜色深浅不一,有的地方像犬牙、象鼻或蘑菇状往下吊坠着,很是壮观。老袁说,这是石灰岩经过腐蚀形成的,跟溶洞里钟乳石形成的道理是一样的。真是“林中有奇石,仿佛兽潜行”。</b></p> <p class="ql-block"><b>  远远地听到哗哗的水声,我们快到响水洞了。一条蜿蜒的石栈道通向洞口,从上往下走,洞口很隐秘。远看只见黑色的山体石灰岩斜倾,山脚露出一个小小的洞口,不见水流,怎么会有如此巨大的声响?走近一看,原来洞里有一条暗河,水流到此处,海拔落差大,加上水流大冲击到岩石上发出洪涛般的响声。还有一个原因是,为了引水灌溉农田,这里人工修筑了一个水窝工程,利用水旋转产生的吸力把水导入大水管然后输送出去灌溉农田,水窝发出的响声如雷鸣般,也是响水洞的一大特色。从石头上雕刻的红五星和“中国共产党万岁”“毛主席万岁”等字样以及架设的又大又长的铁水管,可以看出是解放初期的产物,也是有历史年代感了。看到这些,就好像回到了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轰轰烈烈大搞生产运动的场景令人热血沸腾,这是我们这一代人不可磨灭的印记。 </b></p><p class="ql-block"><b> </b></p> <p class="ql-block"><b>  眼前震天响的水声把我从记忆中拉回来。水势较大,溅起的水花像瀑布奔流而下,下面形成沙石河床,水流再往前却消失了,前面是大山阻隔,水到哪里去了呢?变成了地下暗河,这也是响水洞的奇特之处。</b></p> <p class="ql-block"><b>  响水洞的奇妙接二连三地展现在你眼前,从黑漆漆的洞里暗河坐上竹排,靠人工拉线前行,至另一洞口,往上走,是一个巨大的天然溶洞。从洞口射进的光线依稀可见,一尊像极了观音菩萨的石笋立着。另一个巨大的像是镶嵌着珍珠的石柱顶天立地,挡住了洞口的视线,近看像珠帘和蘑菇。上去很陡峭,有一段铁板搭建的直梯,只能手爬脚跟,不能分神。另一条上去的路更难走。老袁和儿子抱着探险的态度,爬上去了。我们在洞口会合,一柱像立着的浪花一样的钟乳石吸引了我们,又像是镂刻的花柱,洁白无瑕,精美无比。回看那个顶天立地的大石柱,像极了一个大狮子,活脱脱的守护神啊!</b></p> <p class="ql-block"><b>  洞里有暗河,暗河里有洞,洞外又有天坑,真的是太奇妙了!刚从洞里上来,又往下走,一条石栈道通向谷底。相较于四川的棉花天坑,这个天坑不算深,我们快速来到谷底,谷底的植物跟棉花天坑差不多,都是芭蕉居多,坑底往往海拔低,属热带雨林气候。不同的是,这里有一条小河沟,水质清澈,乳白色的石灰岩裸露林立,绿色的苔藓附生在石上,成就了一片斑驳的河床,也成了游人的亲水平台。小孩子在石头上爬来爬去,嬉闹喧哗;年轻的姑娘跳到水中的危石上,或坐或立,或俏或媚,或柔或刚,千姿百态,千娇百媚,咔咔留影;小伙子干脆脱鞋,涉水而过,立于峭石上,来一个顶天立地的姿势,试与大山比高!还有一些像我一样怕湿鞋的人也想到水中大石上拍照的,小心翼翼地攀爬,却偏偏溜进水里,惹得旁人偷笑不已。还有一些满怀好奇心,喜欢探索的人,像我儿子一样,眼睛盯着石头缝里,好像在寻宝,石头、植物、山洞都是他们猎奇的对象。</b></p> <p class="ql-block"><b>  小河沟的水流向另一个山洞,不知踪迹,这里的山水就是这样,高山魏巍却不知什么时候会塌陷成天坑,碧水悠蓝却不知什么时候流入黑暗,但不经意间,它又可能出现在你眼前。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只要你自信坚定,历尽艰难之后一定会重见光明,风雨过后一定会迎来彩虹!抬头望天坑面积并不大,但崖壁上大大小小的洞穴有好多处,说不定每个洞里都是一个奇迹,等待我们去发现。原路返回响水洞口,修整一下,准备去村里的另一个洞——天德洞。</b></p> <p class="ql-block"><b>  天德洞位于另一座山的山腰上。穿过一个幽暗狭长仅容一人通过的山洞,突然现出一个巨大的天坑,正如《桃花源记》里所描写的“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往上看,几级平台上都有小商贩叫卖着烤红薯、烤玉米,或油炸的土豆、香肠等食品,香气扑鼻,有不少游客摊前一坐,享受着这些小吃,因为是自家地里种的,很受欢迎。我们继续往上走到一个更高的观景台,远望去,一个穿山洞呈现在眼前,从洞里看过去,隐约可见对面的山峰,或是蓝天白云,从不同的角度看,呈现出各不相同的景象,就像一面镜子。洞上面山峰无缝连接,就像一座天生桥。洞口呈长条形,有点像张家界的天门洞。这是大自然留下的奇观。观景台旁边的路牌显示,继续往上攀登是去水晶洞,往下走是去地下暗河坐船。我们选择了继续探洞,往上爬。开始一段还行,到后面体力开始有些不支,而且路窄梯陡,没有了护栏。有的人开始打退堂鼓了,带小孩的更是不敢冒险。</b></p> <p class="ql-block"><b>  来到洞口一看,非常简陋。几个村民把手着洞口,一块纸牌子上随手写了个10元/人,可见其条件了。刚一进洞,就给了一个下马威,村民自己弄的一个由树木和板子搭建的梯子把你弄下去,一条泥路,简单掀些纸板作台阶把你引到洞里,然后开始手脚并用的摸索,洞里微亮闪烁的光带指引你游览的路线。这是一个还没有完全开发的溶洞,是村民在这里自发地营业,不过洞里的景色还不错,特别是这种历险式的探洞方式在我的人生经历中还是第一次,惊险刺激。里面的钟乳石特别光滑,或像罗汉堆叠,或似蘑菇蹭蹭往上长,或像珠帘垂挂,或似石佛坐卧,像瀑布,像石笋,像丛林……神态各异,气象万千。</b></p> <p class="ql-block"><b>  越往里走越难走,脚下的路湿滑,一不小心怕摔倒,特别是一段往上爬的路,也是村民自行搭建的梯子,材料就是一些木棍子和竹子,拼接而成,薄薄的板子作台阶,小小的藤条作扶手,窄窄的梯子仅一人通过,如果上去和下来的人相遇,只能侧身而过。走在梯子上,两腿发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加上湿滑,生怕掉下去。在现代社会处处讲保险的机制下,我们是毫无保险可言。但是,既来之,则安之。抱着“不到峰顶怎能看到最美的风景”的态度上去了。果然,晶莹剔透,银光闪闪,石笋林立,绝美之处,就在这插满鲜花的地方,值了!只有到了这里,才真正感觉到为什么这个洞叫水晶洞。一位年轻小伙子站在崖壁的顶端,引导着游客,音响里播放着优美的旋律。我们开玩笑说,你就是孙猴子站立山头,守护着这一方美景!小伙子不断提醒游客不能带走断裂的钟乳石,这是大自然的馈赠,不能据为己有。</b></p><p class="ql-block"><b> 原路返回洞口,至另一边,洞中有洞,在灯光的映照下,像是东海龙王的龙宫,金碧辉煌。洞顶坠下的片状,像悬挂的海带,螺旋状的钟乳石,像海螺。这个洞进来时难,但里面的美景震撼到我们了,让我们流连忘返。更是让我们体验了一把原始探洞的惊心动魄!</b></p> <p class="ql-block"><b>  从水晶洞出来,我们没有下到谷底去坐船,因为我们在响水洞体验了坐竹筏游洞的感觉。我们从天德洞天坑出来,往下走到河边,原来里面乘坐竹筏就是从这里出来,也就是说这条环绕村子的河流,源头就是这条穿过山洞的暗河。洞口停着一排乌蓬式的游船,绿莹莹的河水,静若处子,如果不是船行水上,泛起微微的波纹,你是看不出它的流向的。河两岸绿荫浓密,硕大的榕树枝繁叶茂,和抱之粗,随处可见,树龄基本是百年以上,静静地仰躺在树干上,想象这条河从古代流淌到现代,滋润着这里的天地,养育着这里的百姓,它还将继续流淌,千秋万代无止境。人类有什么理由不爱护它、保护它。</b></p> <p class="ql-block"><b>  小河弯弯,随山势蜿蜒,大拐弯处有一个小洲挡住水流,把河流分开,形成一个环岛,就像是汽车行驶到一个转盘,来去分流,游船到这里也是来去自然分流,形成一个闭环。岛上树木葱茏,古树参天。上面有一古色古香的建筑,应该是个庙宇。这水中之州,是块宝地,只有划船才能上去。</b></p><p class="ql-block"><b> 小河在这里拐弯,与我们早上经过的垻桥一边会合,流过村庄,流向远方。我们向右拐弯来到垻桥一端,时至中午,这里像这暖阳高照的天气一样沸腾了,这边的河水较浅,游客们把这里当成了游乐场,纷纷下水嬉戏,小孩子们在这里打水枪,踩沙子,大人们提着鞋在水里游走,或坐在水中的裸石上拍照留影。这里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b></p><p class="ql-block"><b> 没想到大小井寨这么一个小众景点会有这么多游客。仔细回味,确实不虚此行!看山瞧水观洞,无一重复;坐船爬山玩水,都很精彩!时至下午,我们出寨时,看到自驾游的汽车还在像长龙一样的排队进村,可见这里的人气指数。虽然是不要门票的村民自治,但它的质朴天然、返璞归正是它最重要的话语权!</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