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多克夫人》

天晴了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毛姆在《克拉多克夫人》第一章第一句写到:本书也可命名为《爱情的胜利》。</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的确,这本书里,伯莎的爱情浓烈程度完全可以配得上一本纯粹的爱情小说,甚至更激烈。那种要死要活的状态,敏感到现在的恋爱脑都难以企及。我甚至觉得,琼瑶小说里亢奋激烈的男女爱情,都不及毛姆笔下的伯莎,也就是克拉多克夫人,对爱情的赤诚与炽热。</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伯莎父母早已去世,和姑姑一起生活在莱伊家族留下的旧宅里。莱伊家族是十九世纪末英国的旧式贵族,拥有自己的庄园,也就是亚当-斯密所说的土地所有者,依靠地租生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伯莎即将满二十一岁。这在当时的英国社会是成人的标志。她将获得支配自己财产的权利,当然,也包括结婚。她在生日之前不久,突然陷入了对自己农场佃户爱德华-克拉多克的超级迷恋之中。她将内心的热烈情感全部倾注在了这个年轻健壮的男青年身上。如果可以用火焰来比拟她的爱情:她熊熊燃烧的爱情之火,几乎让她自我燃烧殆尽。</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她不仅不顾监护人以及周围人的劝诫和指指点点,在二十一岁生日一个月后迅速地和爱德华-克拉多克结了婚,还在婚后对丈夫极尽倾慕,用张爱玲的话说就是:她低到了尘埃里。然而,她并不自知。她只是遵从自己内心的愿望与指引,然后付出全部的身心,投入到了对一个男子的爱情之中。成为克拉多克夫人,让伯莎感觉自己宛如住在一个玫瑰色的天堂里,幸福晕眩。</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幸福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婚姻各有各的不幸。结婚几个月后,佃农出生的爱德华早已经适应了自己的新身份,开始对农场进行修缮与改进。他勤劳、温和,对农事极有经验,对土地有天然的亲近,对周围的人与事都富有耐心和热心,又极富有男子汉气概,这也是伯莎爱慕的特质。总之,克拉多克先生,在婚后,如鱼得水,获得了周围所有人的喜爱与尊敬。相比较而言,克拉多克夫人却没有改变,她依然是那个只要爱情的伯莎,甚至比结婚之前更像一个小女孩。她需要的是丈夫对她爱情随时随地的回应,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她需要的,是浓烈的情绪价值。</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当俩个人的需求不在一个频道上,自然就会出现矛盾冲突,也会有人受伤。伯莎的姑姑莱伊小姐目光敏锐,她用法国作家拉-罗什富科的名言总结:“爱情中,总有一个是给予者,一个是接受者。”而且,“给予者总是过错方。”伯莎在不停地失望与受伤之后,突然意识到丈夫并不爱她,她只是正好出现在他结婚的路上。意识到这一点,她无比失落,但,理智从来争不过情感。伯莎对爱德华的爱依然浓烈,幸好,伯莎怀孕了,这让她转移了感情的方向,将所有的热情与希望都寄托在了一个未来的生命之中。不幸的是,经历了身体上巨大的痛苦之后,婴儿还没出生就停止了呼吸。失去孩子,对伯莎的打击非常之大,以至于她以为自己失去了生存的价值。</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时间是最好的治愈。随着身体的恢复,伯莎对爱德华的感情又升腾起来。她的情感需求依然没有得到满足和释放。一次次地自我沉思之后,伯莎决定离开家,去和伦敦的姑姑一起生活一段时间。她想要通过地理距离的隔离,减少自己对爱德华的爱情。</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当一个人的爱情没有降温,所有的防范措施其实是一种变相的助推。伯莎意识到:“她的爱是一种生理机制,几乎使她晕厥。”“骄傲、愤怒和理智,一切都一切,都站在一边,另一边永远只有爱情;而最后爱情胜利了。”她不得不回家,因为她的爱情。</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事物发展规律似乎一点也不考虑人类的情感。或许,人类只不过是完全忽视了事物本身的发展规律。当一件事情发展到顶点,必然会下滑跌落。所谓盛极必衰,应该就是如此。</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伯莎沉浸在自己对爱德华无可抑制的爱慕之中,似乎已经臣服于自己这无可救药的状态之下。第一次离家之后回来,她看着自己朝思暮想的丈夫,突然之间,发现这个男人完全变了样子,三年的时间,这个曾经让她疯狂爱慕的男人已经朝着庸俗与粗俗一去不返,而她,一直以来,爱着的都是曾经那个理想化的形象!就好像思想擦亮了眼睛,这一刻的认识震惊了伯莎,也让她从盲目的爱情里,猛然清醒过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爱情的消失和出现一样突然,缺乏理性。伯莎开始关注自己,而这种独立在爱德华看来,是一个结了婚的男人对妻子的驯服。因为妻子再也不会对他纠缠不休,彼此开始和平共处,甚至可以说是相敬如宾了。爱德华意气风发,在社交位置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甚至成为了郡议会议员。然而,随着爱德华越来越受其他人的喜爱与尊敬,伯莎对丈夫的厌恶却越来越深。就如爱情无法压抑一样,厌恶同样难以克制。伯莎不得不再次离家出走,去和姑姑一起生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离家之后的伯莎,有了大量的时间与空间审视自己,通过读书看展回归自然,她逐渐找回了自己。而此时,莱伊姑姑的另外一个侄儿子杰拉尔德来到伦敦,需要得到关照,因为十九岁的他和自己母亲的四十岁的女仆有染。二十六的伯莎在与十九岁的杰拉尔德相处融洽,几乎不可避免地,他们相爱了。十九岁的少年不可抑制地被美丽成熟的伯莎吸引,伯莎猛然意识到:自己被人爱上了。她深深地体会到了被爱着的感觉,这种感觉让她对自己的生命有了完整的体会。一个人的一生,唯有拥有爱与被爱的经历,才算完整。</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伯莎并没有失去理智,毕竟,她是被爱着的一方。但是,女人为爱的纯粹能够奉献出来的勇气,几乎让她失去了理智。当她最后打定主意跟随杰拉尔德私奔的时候,几个小时前不顾一切给予她爱情的男青年,似乎认清了现实,带着痛苦的表情,一个人远走他乡。</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伯莎悲痛欲绝。正在此时,爱德华再次请求她回家。伯莎听从了命运的安排,回到了自己的农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一次的回归,丈夫爱德华开始更多地关注伯莎,然而伯莎的爱再也回不来了。单调的生活让伯莎感受到了生命的从容,她感觉到自己不再需要情感的束缚。那些热烈的爱与恨,都已经从她的生命里消散了,剩下的,唯有安宁。</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爱德华骑马摔伤了锁骨,然后再一次摔倒,强壮的生命也停止了呼吸。伯莎意识到,她在人世间再也没有了羁绊。曾经张开双臂丰盈十足的生命,经历了剧烈的心痛之后,归隐到了完全的自我之中。她在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里找到了慰籍。一切似乎什么也没有发生,回归平静,如生命之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个故事结构很清晰,情节也比较简单。说是爱情故事,其实是女性,也就是一个人,不断地体验生活,然后不断地思考与自省,最终寻找到自我的本质,获得最终的平静与安宁的过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伯莎,成为克拉多克夫人只是她找到自我的一种方式与途径。这就好像黑塞笔下的悉达多,纳尔奇思与歌尔德蒙,每个人要寻找到内心真实的自我,实现自我的圆满,都需要自己不断地去体验与思考,只不过每个人的方式不一样而已。这种跟随生命的启示,热烈绽放与剧烈挣扎过之后的平静,是一种多么让人向往的境地啊!</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不论是威廉-毛姆,还是赫尔曼-黑塞、马塞尔-普鲁斯特,似乎,在他们经典美妙的文字背后,都朝着一个共同的目的前进,那就是一个人,最后的自我圆满。</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